08.05 探访仪征古迹之旧港通真观

应《诗话十二圩》编委会约稿,最近对旧港附近进行了探访,这一篇是说通真观的。


根据《道光重修仪征县志》记载,通真观又叫通真万寿宫,位于县城东南十五里、新城旧卧虎闸南半里,是在元朝大德年间,由五老峰人雷希复始建的。后来逐步荒颓。明朝洪武年间,兵部尚书单安仁令通会路通玄重建。永乐年间又被毁,后又重建。弘治年间,再建,由于通真观地处滨江,经常经受水患,屡修屡圮。天启三年,邑人汪钺重修。

元朝翰林程巨夫(山阴人,官行台侍御史,著有《程雪楼文集》),为真州通真观写了一篇《记》,记中说到:道家讲究无为,但又说无不为,这就如同水流一般,无为就像静止的水面,无不为就像流动的江河。众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或佐君平天下,或修身养性,各得其所。当世做的好事,后世必得赞扬。我是郢地人,曾听父老们说起,有一位真牧先生,潜心道教,离开家乡顺江东下,在九宫兴建了瑞庆宫,他的徒弟孚惠先生,在浔阳兴建了寿圣观,至今香火很盛。我听了以后,牢记在心。后来我出来为朝廷工作,来到了江淮地区,看到了洞渊法师雷君在白沙(仪征别称)兴建的通真观,他还说,这是在从前我师父孚惠的祠堂基础上建起来的。孚惠当初为大家驱邪治病有功,百姓怀念他的功德,给他建了祠堂,然而仅百年左右,祠堂就没有了。仪真这里原本就是江海汇聚之地,地基都是泥沙,雷君不怕困难,从远处运来夯土、基石、木桩、夹板,从打牢基础开始施工,从至元甲申(至元二十一年,1283),到大德丁酉(大德元年,1296),前后用了十四年,建成了殿堂、门庑、房室、庖库、园田、仓庾等建筑和设施,道观必备的功能都已具备,建成后的通真观,与九宫瑞庆宫、浔阳寿圣观齐名,可谓盛矣!我不禁感叹:道理和学问无论大小,关键在于传承啊。能够几代人持久不断地诠释道义,才能将事业延续和发展下去。这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和发自内心的感受。看今日之雷君,身为崇尚“无为”的道家子弟,而实际在践行“无不为”的理念,这是真正的老氏之徒啊!雷君名叫雷希复,号凝和。法号为冲妙崇正法师,他是通真观的第一代祖师爷。

明朝文选郎姜士望(字宗林,仪真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也有一篇通真观记(县志未选此文),被刻成石碑置于通真观内墙壁。清朝乾隆己丑(乾隆三十四年,1769),道士李复耘募集资金再次修缮通真观,重塑道祖之像,将原来的旧像埋葬在山门前的土岗,并且勒石志敬。

清朝陶鉴(字镜堂,邑诸生,曾参与《雍正仪征县志》编撰)记录的乾隆三十九年春王正月所记的《通真观记》,县志有所摘录。其中说到:

真州旧江口的通真观,起源自汉、唐,历史悠久,本地有位卜翁,是开创通真观基业的人。经历了多少年的兴衰,到了元朝的至元年间,五老峰人雷希复道长,访师问道来到了仪真。当时孚惠先生寓居在新城,离通真观大约一里多路,雷希复经过问卜和考察后,开始大兴土木,修葺了观门、修缮了玉皇殿,增建了道祖堂左右的丹房,连厨房、浴室、宿舍等都包括在内。另外,还建成了道房若干间,以便前来云游的道士和远道的信众住宿休息。环整个通真观,面积很大,空地不少,溪水横流,石桥直跨,种植了元都之桃,豢养了青城之鹤。从通真观大门向外望去,浩浩长江东逝,绵绵南山逶迤。十多年后,一个崭新的通真观终于落成了,改名为“通真万寿宫”。落成后的通真观热闹非凡,高士道长羽流云集,石坛鱼磬,殿阁虚声,俨然是一座太清名观,与九宫之瑞庆宫、浔阳之寿圣观相齐名,形成当时道界三足鼎立之势。后来雷希复去到扬州发展,通真观的热闹静儿逐渐的衰落下来。

明朝洪武年间,兵部尚书单安仁退休后在珠金里养老,同意道会路通玄道长重修请求,再次开展了集资修造通真观的工程,而将仪真城里的玄妙观也并入了其中。

后来到了建文年间,靖难兵起,燕军从真州渡江,通真观被毁,只留下老君殿和前殿的大柱子,其余的建筑尽归劫火。直到弘治初年,还是这个样子。后来江潮大泛,老君殿也倒了,前殿的柱子也没了,从前的碑记石刻等物,统统都淹没在滔滔江水之中,只有可怜的老君金像,漂到了附近的村庄树下。当时有一位济宁尚书王公,让手下人前往江南购买了数以万计的木料,运送到老君像附近时,怎么拖拽牵挽都移动不了,手下人赶紧向王尚书报告,巧的是王尚书昨晚做了个梦,梦见一位老翁对他说:“你如果能把我的殿宇建起来,我将保佑你一生平安,仕途顺利。”这位王尚书就将自己所购买的木料,全部拿出来重建通真观,通真观又重新繁盛起来。

到了万历末年,江水再次泛滥,观宇建筑又都淹没了。我的叔高祖、文学嘉瑞公与他的同学高椿年,重新勘察地势,看中了都司王维京(仪真人,崇祯三年封荫都司经历)家的旧业,就花钱买下作为新的通真观观址,会同汪钺(崇祯十二年封荫武英殿中书)重建,他们采购建材、遴选工匠,建造大殿、塑造金像,按照从前的规制再造。在观前又购置了数十亩田地,用以解决通真观的日常运作开销。这就是今天尚存的通真观,也就是明朝姜士望中书所记的、天启年间重建的通真观。

从县志上记载的几篇记中,可知通真观不仅多次毁建,而且位置也发生了几次变化,离我们时间最近的“最新”地址,应该是王维京旧业,至于王维京的旧业位于何处,县志上并没有交代。

那么通真观的位置究竟在哪里呢?县志里面除了“县城东南十五里、在新城旧卧虎闸南半里”外,还有几条信息可以参照:

放水桥,在通真观北。歙人汪喜起重修。

留云亭,在通真观。

明兵部尚书单安仁墓,申《志》云:“在旧江口,通真观东隅。”

解读是:通真观在放水桥的南面,通真观里面有个“留云亭”,通真观的东侧有单安仁的墓,在旧江口。

2017年7月15日,为了进一步考证通真观的有关情况,笔者与仪征历史文化爱好者金小平、郭玉波、张向阳一道,顶着烈日,沿着古珠金沙河进行了实地探访,在沙河拐弯处的越江村常庄组,我们走访了94岁的陈凤英老太太,她属鼠,推测应为1924年出生,金桥人,20岁左右嫁到此地。陈老太回忆,那时候通真观还在,有前后大殿,内有牛头马面,有一位看护观产的道士,是个“湖南蛮子”,通真观南面偏西一点有一口约一亩地水塘,塘前有一座亭子,亭子已经破败,里面没有东西。通真观曾做过越江大队的大队部,旧有建筑大约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拆毁的。

探访仪征古迹之旧港通真观

【笔者走访陈凤英老太】

老太不仅确认了通真观的地址,而且还证实了县志上记载的“留云亭”的存在。

老太的邻居也向我们展示了从原来的废墟上找到的瓦当,据称是通真观遗物。

探访仪征古迹之旧港通真观

【当地群众展示的通真观瓦当】

笔者曾经在仪征一位收藏家的斋室,见到了光绪十七年仪征名人张丙炎(1826-1905,字午桥,号药农,一号榕园。仪征人,咸丰九年进士,官至肇庆知府。父亲张安保为《道光重修仪征县志》总纂)为悟阳子重建通真观而题写的石额,这个石额说明,至少在光绪十七年(1891),通真观里的道长“悟阳子”还在发起重建并且成功建成,修葺一新的通真观还延请仪征著名人士张丙炎题写了观额。

探访仪征古迹之旧港通真观

【通真观石额】

探访仪征古迹之旧港通真观

【旧港附近寺庙位置图】

诗曰:

闭门春色有无中,作意招寻仗寓公。

花近寒江怜蓓蕾,人于丹观觅崆峒。

郊原久渴锄犁雨,樵牧新瞻旌斾风。

我亦旧人廻白首,十年修竹蔓西东。

这是明代仪真文人黄瓒所作的《游通真观》诗。是描述自己游览通真观后的感悟的。关于黄瓒,请看我的另一篇文章:《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