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科学家找到与地球相似度达98%的星球,上面有可能存在文明吗?

徐彬凯


这不是一个很新的新闻了。

2015年7月23日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发现了一颗类似地球的系外行星Kepler-452b。随后各种新闻铺天盖地,外国媒体给Kepler-452b起了昵称叫地球2.0、地球的表亲。国内的大小媒体也是过一段时间就拿出来说一下,比如搜索一下就会发现“找到与地球相似度达98%的星球”的文章从2015年开始就没断过(见下图红箭头所指的年份)。

下面简单讲一下什么叫类似地球的系外行星,然后大家可以开动脑筋判断是否存在文明。

系外行星(exoplanet )的意思是太阳系以外的、围着其他恒星公转的行星。如果浩渺宇宙只有人类一种智慧生命存在,那会是非常孤单的,就好比茫茫人海却找不到另一半一样孤单吧。

很多人找对象讲究门当户对,希望有共同语言,找外星生命也是一样,不然如何愉快地聊天呢。于是不管是普通人还是科学家都希望找到一颗类似地球的行星,希望在上面找到生命甚至文明的存在。

为此科学家发射了一个太空望远镜,用欧洲一位著名天文学家来命名,叫开普勒空间望远镜(见下图)。

Kepler-452b前面的Kepler就是开普勒的英文,后面的数字452表示是该望远镜发现的编号为452的恒星,最后b表示Kepler-452这颗恒星的编号为b的行星。目前只在Kepler-452周围发现Kepler-452b这一颗行星。

除了太阳以外的其他恒星通常离我们都比较远,距离都是用光年来计算的。1光年等于9460730472580800米,Kepler-452离我们有1400光年,大家可以自己算一算到底有多远。

因为太远了,所以很难直接看到系外行星(下图这种都是艺术家画的想象图),只能通过系外行星绕其恒星的运动等蛛丝马迹来计算和推测。

这有点像晚上看到远处楼房窗户,如果拉着窗帘亮着灯,看到有窗户里有忽明忽暗的变化,有可能是灯本身在闪,也可能是屋里有人在走来走去,于是我们通过光线的变化来推测屋里有没有人。这样的推测有事实依据,但是不能保证100%的准确。

同样的,科学家在找系外行星的时候,因为观测条件的限制(没法冲到那颗恒星跟前直接看),所以用了一些相对简单的条件来判断一颗系外行星是否跟地球相似。

比如大小、成分和轨道位置。

  • 由于观测技术的限制,个头更大系外行星更容易被发现,所以我们找到了很多像木星、天王星那样的大块头,这样的大块头系外行星,往往没有坚实的固态表面,跟我们地球差别明显。同时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小个子系外行星被找到(见下图黄点),Kepler-452b就是其中之一,还有一颗大小更接近地球的叫Kepler-186f。

  • 如果已知大小和质量,我们可以计算密度,然后就大概知道一颗系外行星是由什么组成的了,如果它具有岩石成分,就像我们的地球一样,那就可以有一个地面可以盖房子建城市。
  • 最后是轨道位置,也就是系外行星离其恒星的距离远近,太近了会很热甚至被烤干,太远了就很冷,连气体都冻成冰了。远近适中的轨道位置就是宜居带(habitable zone,见下图)。

Kepler-452b满足了这些相对简单的条件,所以媒体就比较激动,但是从科学上说,即使满足了这些条件,只能说那里有可能有生命,可能性有多大呢,显然不是98%,还需要更多的观测数据才能确定,而且即使有外星生命,离发现外星文明也还有很大距离。大家不妨看看外国媒体起的昵称“地球的表亲”,想想有多少人会觉得自己跟表亲之间相似度98%简直就是一个人之类的?

随着观测技术的不断进步,会有更多的跟Kepler-452b类似的系外行星被发现,也许某一天,我们真的可以收到来自宇宙深处的问候。

宇宙浩瀚无垠,个人水平有限,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疏漏,请多指教。


乔小海


智利的MEarth天文台在近年找到了一颗号称与地球有99%相似度的行星——LHS 1140b。

> 智利 MEarth 天文台观测阵列


它主要的相似点,就在于处于宜居带,温度适宜,可能存在液态水。其次是岩石行星,而且质量足够大,这样可以保有足够的大气层;而且它距离也不是特别远(从天文学的角度看),有41光年。虽然对于我们现在来说,距离仍然非常遥远,但并没远到「遥不可及」。

上图是艺术家绘制的想象图。LHS 1140b围绕着一颗比太阳还要小的恒星旋转。而在宇宙中,有这样一个规律:恒星越小,寿命越长。

这意味着,等到我们的太阳快要毁灭的时候,那颗「太阳」仍然能稳定存在几十亿年。

至于存在文明,则不得而知。文明的出现是非常小概率的事情,因为文明的「前提」——生命,其本身的出现都是一个谜团。生命因何出现?又需要怎样的条件,这些很多都是要在化学尺度去看的问题,我们这么远,恐怕无法回答题主提出的问题。


章彦博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已经有上百万年,很多人都会想,太空中有没有另一个地球存在。最近科学家就发现了一个星球,和地球相似度高达98%,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美国宇航局发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历时5年,终于发现了一个星球,开普勒452b。

这个星球和地球十分相似,它的直径是地球的1.6倍,体积是地球的6倍。被科学家称为“地球2.0”,媒体也称它为地球的表哥。

这颗行星所在恒星系,和太阳系非常类似,绕着一颗与太阳相似的恒星转,一年大概385天,和地球上的365天非常接近。

而且开普勒452b和地球一样属于宜居带,可以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表面可能会存在液态水。

关于这颗行星上面是否存在文明,目前还在研究中。

不过最近有科学家表示,开普勒452b形成的年龄比地球还要大,至少要大20亿岁,也就是说这颗星球,人类还没有开始深入探索,就已经开始衰落了。

看到这里,如果有另一个“地球”,小伙伴们愿意去生活吗?


找靓机科普君


题主所说的“与地球相似度达98%的星球”应该就是指开普勒452-b,因为它号称是地球表兄。

然而,在我们尚未全面了解开普勒452-b之前,就得出这颗行星与地球的相似度高达98%的结论太过于草率。从一些参数来看,开普勒452-b的情况确实与地球高度相似:(1)主恒星开普勒452非常像太阳,它的光谱类型、质量、半径和表面温度都与太阳十分接近;(2)开普勒452-b的轨道半径也像地球一样是1个天文单位,但它的质量(5倍地球质量)和半径(1.5倍地球半径)都要大于地球。

不过,仅根据这些参数,我们还无法确定开普勒452-b是否是一颗宜居的行星,我们也不知道那里是否存在生命和文明。这是因为即便运行在宜居带中的行星不一定宜居,行星的宜居性还与行星自身的条件有关。例如,火星被认为是位于太阳系的宜居带中,但这颗行星实际上是不宜居的,因为火星没有磁场,它的环境十分恶劣,不存在生命。

生命在一颗行星上出现可能是一种非常偶然的事件,更不用说那种能够建立文明的智慧生命。我们现在只能说开普勒452-b存在生命和文明的可能性相比较高一些,具体情况还有待新一代天文望远镜的深入探测。


火星一号


科学家的确是找到了一颗与地球相似程度很高的行星——开普勒-452b,但是相似程度98%是谁给出的呢?

开普勒-452b,是美国国家宇航局于2015年新发现的一颗地外行星,直径为地球的1.6倍,地球相似指数为0.83,位于距离地球1400光年外的天鹅座。这是2015年为止发现的首个围绕太阳同类型恒星旋转且与地球大小相近的“宜居”行星,可能拥有大气层和流动水,被称为地球2.0,“地球的表哥”。



2015年,美国国家宇航局宣称他们发现了一颗与地球相似指数达到0.98的类地行星开普勒-452b,其到恒星的距离,跟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相同,NASA称,由于缺乏相关数据,现在还不能说开普勒-452b究竟是不是另一个地球,但是却可以说它是迄今为止“最接近另外一个地球”的类地行星。这颗行星位于所谓的“行星宜居带”,理论上该行星表面会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液态水和大气。就这个方面来讲,开普勒-452b确实与地球的相似程度很大,但是这不意味着它上面就一定有生命存在,甚至是有文明。



由于缺乏相关数据,人们还无法判断其物质组成,但是根据相关推测,它很有可能是一颗岩石行星,如果是的话,那么与地球就更相近了。其公转轨迹略大于地球的公转轨迹,公转一周需要385天,比地球多了不到一个月,地表的重力为地球的2倍,但是这个并不影响,如果人类居住在这个星球上,反而会变得更加强壮(当然身高会变矮)。虽然说了这么多,至于其上面有没有生命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至少现在看来,我们是无法了解到的。


总之,这个被称为地球第二的类地行星,由于距离我们太远,以我们现在的速度,即使是经过了千万年也无法到达,更何况, 它虽然与地球非常相似,但也只是表面上的相似。对于它与地球的相似程度达到98%这一点,也还只是科学家的推测而已,而对于它的推测,现阶段根本无法得到证实。


镜像科普


题主的意思是看到了与地球相似度达98%,进一步联想到文明。可这两者有多少关联吗?

先分析分析这个说法“与地球相似度达98%”,在题主的问题中,必须要注意这个说法。与地球相似度达98%,谁给出的这个数据?2015年NASA曾经发现一颗类地行星“开普勒-452b”,一些媒体报道时说“据说与地球相似度达98%”。

假设98%这个数据是天文学家给出的,天文学家更关注的是星球的质量、体积、离恒星的距离、自转公转周期等与天文相关的数据,有没有文明则是另一个问题。生命科学家看会不会诞生生命看的又是另一套更加繁琐更加复杂的数据,天文学家那里的与地球相似度98%,到了生命科学家那里相似度可能连1%都没有。

要产生文明,需要有生命,生命还需进化成高等智慧的生命。地球有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可人类的诞生却是众多偶然因素共同参与下形成的。一旦其中某个环节稍稍发生了变化,人类的今天完全会大不相同。

从生命诞生到今天,地球上诞生了亿万个物种,绝大多数已灭绝。人类的诞生也是极其的偶然,今天的人类在庞大的进化树上也只不过是最细小的一枝,其他枝干上的生物也没有产生文明。

我们现在人类在生物学中的分类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类人形超科人科人属智人种,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比如北京猿人、蓝田人、元谋人、南极直立人等和我们都不是一个种,他们都已灭绝。由此可见,即使一个星球上能够产生生命,由生命再到文明也是极其偶然的事情。

地球上的环境稍微变化一下,就可能导致物种的大批灭绝。比如,地磁场变了,宇宙射线就可能挡不住;二氧化碳浓度稍微变化,地球的温度就会发生较大变化;这些都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地球上经历的冰河时期就是例子。

最后总结一下,即使天文学家在宜居带发现了与地球相似度99.9%的类地行星,恐怕也和地外文明没有多大的关联。


刁博


答:天文学家把具有和地球类似板块构造的行星,叫做类地行星,如果比地球大,那么就叫做超级地球。目前人类已经发现过很多类地行星,这些行星上面是有可能存在文明的,但是目前地外生命探索还是科学界的一大难题。


比如著名的超级地球“ROSS 128b”和“开普勒 452b”,都是处于宜居地带的太阳系外行星,其中开普勒452b距离地球1400光年,与地球的相似指数为83%。

而ROSS 128b,距离地球只有10.9光年,由于行星系内的恒星ROSS 128视星等只有11.13,所以其周围的行星ROSS 128b,直到2017年才被科学家发现。

科学家还猜测,这颗行星很有可能始终以一面对着“太阳”,那么在向阳面和背阳面的交界处,就有可能存在液态水,从而诞生生命。


天文学家在探索地外行星时,还发现了拥有多颗行星的行星系统,比如著名的“Trappist-1”和“开普勒 90星系”。

天文学家观测到,Trappist-1星系内至少拥有7颗行星,和地球的距离也只有40光年;开普勒 90星系则观测到8颗行星,距离地球约2500光年;两个行星系内均有多颗行星处于宜居地带。


不过,虽然科学家探测到了很多类地行星,但是关于这些行星的详细数据太少,因为行星本身不发光,只能在行星凌日时检测到恒星光度的变化,从而得知行星的存在;所以目前还不清楚,这些类地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甚至地外文明。

或许等哈勃空间望远镜的下一代接班者——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升空后,就能对地外行星进行直接探测。


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计划2021年升空,到时候会放置在距离地球150万公里的日-地第二拉格朗日点,主镜片面积是哈勃太空望远镜的7.3倍,使用了许多先进技术,探测能力至少是哈勃望远镜的100倍,可以观测到我们可观测宇宙中最遥远的地方。


好啦!我的答案就到这里,喜欢我们答案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可以这么说,外星文明是存在的,大概率来说,地球只是沧海一栗,沙漠里的一粒沙!也就是说,只有一个文明的概率来说是千亿万分之一,换句话说,就是不止一个文明的概念无限接近于1。


另外这个命题本身就是有错,当然这是科学家给我们的错觉,谁说一定要跟地球接近相似才有智慧生命,这完全就是曲解,完全就是偷换概念,也许没有空气,没有水,也可以生存!

宇宙本身有许多秘密,有人窥知一二,但是却鉴于身份无法公开。参考前苏联登月,据说,遇到不明飞行物,但是给予直播的却是,人类的一步!中间视频被剪切了!

另外前美国航天局退役人员,早就说了很多地外秘密,这个网上很多传言!

人类最大的问题在于对未知的恐惧,对未知的无知,总想利用有限的思维去定义大千世界,要知道科学也才200年历史,我们所得知的也就这样,反过来讲,科学还在发展,还会有500年,1000年,那时的认知就会打脸现代的自以为,当然如果还有更长的历史,那就是反复打脸了!

网上传言很多,总有人道出了真相,如果事实有10000种可能,但是人类有60亿,假如每100万人只能提供一种可能,那答案也早就说出来了,那么问题来了,剩下的时间就是辨别哪一个答案正确!

当然,就算正确,谁有话语权呢?多少人信呢?对于地外生命最大的难题其实是这个!


村子里来的皇叔


人类一直热衷于寻找地外生命,科学家们觉得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寻找与地球相似的星球,目前已经找到了两颗相似度极高的,虽然都不在太阳系,但是在天文数字上来看还是很近的。



第一颗是开普勒-186F,距离地球大约500光年,围绕一颗红矮星运行,而不是像我们一样的太阳。它比地球大10%,公转周期是130天,也就是它的一年只有130天。在它的星系中,共有5颗行星,其中开普勒-186F是最外层的一颗,从其距离看,正好位于可保有液态水的宜居带外层。尽管其质量和组成成分无法探测,但研究人员认为,类似大小的行星非常可能是岩石行星。此外,它从主星获得的能量是地球从太阳获得能量的三分之一,站在其表面上,正午的“阳光”亮度差不多是地球上日落前一个小时的阳光亮度。看来是一颗比较暗淡冰冷的星球,不过也是可能有生命的,就像我们这长毛厚皮白色的冰川野兽。



第二颗是LHS 1140b,这颗星球与地球的相似度达到了99%,距离地球更近,大约39光年,质量是地球的7倍,也在绕着它的太阳运行。科学家称它的构成成分可能是岩石,这种岩石行星比疏松的气态行星更适合生命的发展,而LHS 1140b的表面平均温度与地球很近。另外,这颗星球已形成了50亿年,比地球还久,也许已经进化出了生命甚至高等文明。科学家表明,这颗星球是如今所知道的宜居带里最适合生命生存的。用现今的天文望远镜已经能够看到这颗星球,或许一百年后有机会移民那颗星球。




觉得可以就点个赞吧!\\(≧▽≦)/


百列满满


如果你详细了解了的地球整个生命史的诞生进化进程,特别是人类这种智慧物种的出现,就会明白生命,特别是高等生命的出现需要太多的近乎完美的条件才行,很多时候都是偶然的因素。在这些完美条件的背后,哪怕一个细节出现差错出现问题,高等生命就很难出现!

比如说,如今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堪称完美,如果距离太阳再近1%或者远离太阳1%,结果会与现在有很大不同,生命也就很难在地球上出现!

还有一些偶然因素,就像6700万年陨石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如果没有那次偶然事件,人类出现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想想地球被恐龙统治的情景,地球遍布恐龙,即使有人类出现,赤手空拳的人类面对凶猛庞大的恐龙很难生存下去,更不要说发展出文明了!

所以说,与地球相似度高达98%并不足以让一颗行星诞生出文明物种!

当然,如果真的发现了那样的星球,即使那里没有生命和文明,人类完全可以把那样的星球改造为第二颗地球,因为与地球相似度高达98%的行星实在太难得了!

距离我们最近的行星,火星与地球的相似度有多少呢?一般都不到吧,即使这样,人类也在考虑如何致命火星!所以98%的相似度肯定会成为人类重点的改造移民对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