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中國10大最強地級市是哪些城市?

用戶58599464904


1、哪些城市是地級市?

這個很好區分,因為我國絕大部分城市都是地級市,除了4個直轄市、22個省會城市、5個自治區首府城市、5個計劃單列市,其餘的城市都是地級市。舉個例子:江蘇省除了南京以外,其他城市都是地級市,湖南省除了長沙以外,都是地級市,山東省除了濟南和青島,其他城市都是地級市。


地級市經濟排名

根據2017年全國城市經濟百強榜公佈的資訊,全國前十強的地級市全國進去全國所有城市前三十名(此處應該有掌聲)。

那麼全國前十強的地級市依次是:蘇州、無錫、佛山、南通、東莞、泉州、煙臺、唐山、常州、徐州。更有趣的一件事情發生了,中國最強十大地級市,江蘇省佔了5個,這意味著,江蘇省不靠國家政策扶持、依靠自身的區位優勢、解放當地人的思想觀念,發展民營經濟,江蘇省在改革開放這40年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總結:

除了蘇州、無錫、佛山、南通、東莞、泉州、煙臺、唐山、常州、徐州,目前這十個最強地級市之外,未來還有十個地級市會迎來很好的發展機遇,大家也可以關注下,它們分別是:紹興、洛陽、保定、臨沂、嘉興、襄陽、金華、中山、惠州、衡陽。

不知道這些城市裡面,有沒有你們的家鄉?


蔣昊說經濟


中國目前有4個正省級直轄市(北京、天津、上海、重慶)、15個副省級城市(廣州、深圳、廈門、寧波、杭州、南京、武漢、濟南、青島、大連、瀋陽、長春、哈爾濱、西安、成都)以及283個正地級市。





那麼,10大最強地級市是哪些城市呢?讓我們來瞧瞧下面幾組數據(數據統計為2017年度):

第1強、蘇州市:GDP17319.51億元,面積8500平方公里,人口1061.60萬,人均GDP162107元;

第2強、長沙市:GDP10535.51億元,面積11800平方公里,人口743.18萬,人均GDP137806元;

第3強、無錫市:GDP10511.82億元,面積4800平方公里,人口651.10萬,人均GDP160412元;

第4強、佛山市:GDP9549.60億元,面積3800平方公里,人口943.06萬,人均GDP127964元;

第5強、鄭州市:GDP9130.20億元,面積7400平方公里,人口956.90萬,人均GDP93894元;

第6強、南通市:GDP7734.64億元,面積8500平方公里,人口730.00萬,人均GDP105925元;

第7強、東莞市:GDP7582.18億元,面積2500平方公里,人口825.41萬,人均GDP917782元;

第8強、泉州市:GDP7548.01億元,面積11000平方公里,人口851.00萬,人均GDP88696元;

第9強、煙臺市:GDP7338.95億元,面積13700平方公里,人口701.41萬,人均GDP103892元;

第10強、合肥市:GDP7213.41億元,面積11400平方公里,人口779.00萬,人均GDP91669元。

從上面10大最強地級市可以看出,10強中的7強:蘇州、無錫、佛山、南通、東莞、泉州、煙臺等7個城市都是東部沿海城市,而另外3強長沙、鄭州、合肥等則是中部地區的省會城市。因此,可以看出,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的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也是很明顯的。


潤友


目前中國最強的10大地級市為蘇州、無錫、佛山、煙臺、東莞、南通、泉州、唐山、徐州、常州。

十年前全國最牛的地級市分別為蘇州、無錫、佛山、東莞、煙臺、唐山、泉州、溫州、南通、濰坊。

但未來最具潛力的十個地級市應該是保定、廊坊、東莞、徐州、嘉興、南通、蘇州、佛山、無錫、泉州。

乍一看你可能會嗤之以鼻,保定、廊坊怎麼可能超越蘇州?這份榜單是發展潛力排名,而不是綜合實力排名,也不是GDP排名。蘇州最牛地級市的地位,未來10~15年裡無法撼動。

1、保定

過去十年,綜合實力增長最快的城市是廊坊,數據顯示,過去6年廊坊的財政、GDP、人口(以小學生為統計指標)、資金總量增幅分別為220%、103%、52%、209%。

如果不是雄安新區的問世,未來十年廊坊發展潛力仍會是地級市中最大的。

2017年4月1日,被定位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雄安新區空降白洋淀,對標上海浦東與深圳。

雄安新區的設立表面上看好像是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但真正意義是讓自南宋以後南遷的經濟中心迴歸北方。因此,雄安新區的發展將是中國未來最重視的事情之一。

緊挨它的保定,則是雄安新區發展過程中最受益的地級市。保定曾是河北省會,由於鐵路優勢漸漸輸給石家莊,最終失去了省會頭銜。或許應了那句話,“禍兮福所倚”,雄安就是保定所倚之福。

2、廊坊

廊坊是北京、天津的衛星城,優越的地位讓它盡享北京的外溢資源,成為了過去十年中國綜合實力增長最快的城市。隨之增長的還有房價。

上圖是10個地級市的資金總量增幅,也即年末本外幣存款餘額增幅,體現的是城市匯聚資金能力強弱。

儘管未來潛力會略輸保定,且北三縣很有可能劃入北京版圖,但廊坊的發展潛力仍不容小覷,這就是首都衛星城的好處,在光芒之下,躺著發展。

3、東莞

東莞,十多年前就打響了名號,與蘇州、無錫、佛山、溫州、泉州號稱6大地級市。

它既有廊坊所具備的地理優勢,位居深圳、廣州兩個一線城市之間,也有自身的經濟增長優勢。憑此,東莞未來的發展潛力幾乎可以追齊廊坊。

近年來,由於產業結構調整,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隨著調整效應逐漸顯現,再加上未來與深圳有多條地鐵對接,其綜合實力超越佛山位居廣東第三,指日可待。

OPPO、vivo在全球的市場份額逐年增加,華為終端總部也遷到了東莞松山湖,東莞已經從中國製造開始走向中國智造。

4、徐州

徐州是個非常特殊的城市,今天的話題也是因徐州而起。它的城市級別不高,過去六年人口增幅卻全國第一。

經濟增幅也不錯,過去六年徐州GDP、財政和資金總量增幅分別是103%、132%、109%。

徐州位於江蘇北部,是江蘇、山東、安徽、河南四省交界處,由於四通八達的鐵路運輸路線,讓這座煤城成了這個區域唯一的大城市。

我曾全面分析過江蘇、山東、安徽和河南,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問題,以徐州為中心,棗莊、菏澤、濟寧、臨沂為腹地組成的三角區域,在沒有超級城市提攜、沒有特殊政策惠及的情況下,無論是資金還是人口增長的都異常好。

因此,我把它稱為“魯南蘇北黃金三角區”。

魯南蘇北黃金三角區

更重要的是,2017年6月,國務院批覆《徐州城市總體規劃(2007-2020)(2017年修訂)》,國家層面上首次對徐州作為“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定位予以明確認可。

這個定位既是對徐州發展的肯定,也是對未來的支持。

淮海經濟區包括江蘇、安徽、河南、山東四省20多個城市,而徐州是這20多個城市的中心,這比某些省會的規格還要高。

另據徐州市鐵路局辦公室副主任透露,徐州高鐵東站建築規模是按照南京、鄭州、合肥的規格建造,將承擔起和省會城市一樣的樞紐客運任務。

如此看來,如果未來行政規劃有所調整,淮海經濟區獨立建省,那徐州必是省會。即使行政規劃不做調整,徐州不是省會也勝似省會。

5、嘉興

嘉興,得地利,位於上海周邊,同時又臨近杭州,是浙江省全面接軌上海的示範區,有人甚至稱它為長三角版的“雄安新區”。

6、南通

南通和嘉興一樣,發展都得益於上海,是上海的衛星城。自從2011年崇啟大橋建成通車後,與上海的聯繫更加緊密了。有上海背書,南通也可以躺著發展。

7、蘇州

前面已經說到,蘇州未來10~15年最牛地級市的地位,沒有哪個城市能夠撼動,但不得不承認的是,蘇州整體增幅自2008年金融危機,中國對外出口受影響後,明顯有所放緩。

10年前,蘇州GDP幾乎要追齊深圳,10年後,差距進一步擴大,且被天津、重慶超越。由於城市級別較低,資金總量幾年前已被南京超越,GDP被南京反超,也是遲早的事情。

即便如此,蘇州潛力仍非常大,它是15個新一線城市成員。而且,它還存在一個不確定因素——直轄,如果蘇州未來直轄,那前途不可限量,不過上海本就是直轄市,蘇州直轄的可能性不大。

8、佛山

佛山,潛力點是廣佛同城。佛山憑藉著製造業優勢,曾經也是耀眼的明星地級市。未來,佛山和廣州將有許多條地鐵對接,加上粵港澳大灣區概念開始,珠三角幹線機場也落地佛山,佛山的發展潛力非常看好。

由於地理優勢不如東莞,所以相比於東莞的發展潛力,還是要遜色一些。

9~10、無錫與泉州

無錫與泉州經濟底子都不錯,無錫曾是江蘇經濟實力第二,僅次於蘇州,2014年GDP被南京超越退居第三,如今處在產業轉型期。

泉州,是福建的製造業中心,是福建GDP最高的城市,具有內生性經濟增長點,還是海峽西岸城市群的核心成員,未來發展值得看好。

但缺少高級別城市提攜、照顧,發展潛力自不如保定、廊坊、東莞等城市。發展天花板已若隱若現,未來福建GDP第一的地位必將被福州取代。

河南人肯定會說洛陽未來的潛力應該不錯,因為已經獲得副中心定位,但可惜的是河南需要全力發展鄭州,未來鄭州將抽血周邊城市,洛陽也難倖免。

至於曾經位居前十的煙臺、唐山、濰坊,這些北方工業城市如果不加快轉型步伐,全國排名位次還將繼續下滑。


天天說錢


不考慮其它因素,這裡僅以GDP總量來衡量,2017年中國10大最強地級市有以下城市:

1、蘇州市。蘇州是江蘇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2017年蘇州經濟總量為17319億元,位居省內第一,全國第七。



2、無錫市。無錫是江蘇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2017年無錫經濟總量為10511億元,位居省內第三,全國第十四。



3、佛山市。佛山是廣東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2017年佛山經濟總量為9549億元,位居省內第三,全國第十六。



4、南通市。南通是江蘇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2017年南通經濟總量為7734億元,位居省內第四,全國第十八。



5、東莞市。東莞是廣東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2017年東莞經濟總量為7582億元,位居省內第四,全國第十九。



6、泉州市。泉州是福建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2017年泉州經濟總量為7548億元,位居省內第一,全國第二十。



7、煙臺市。煙臺是山東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2017年煙臺經濟總量為7338億元,位居省內第二,全國第二十三。



8、唐山市。唐山是河北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2017年經濟總量為7106億元,位居省內第一,全國第二十六。



9、常州市。常州是江蘇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2017年常州經濟總量為6622億元,位居省內第五,全國第二十八。



10、徐州市。徐州是江蘇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2017年徐州經濟總量為6605億元,位居省內第六,全國第二十九。



10大地級強市中,江蘇佔據半壁江山,分別有蘇州、無錫、南通、常州和徐州五個。廣東省兩個:佛山和東莞。山東、福建、河北各一個,分別是煙臺、泉州、唐山。與2016年相比,仍然是這10個強市,但排名有點變化。常州超過徐州位居第九,而徐州退居第十位。南通、東莞和泉州都超過煙臺分列第四、第五以及第六位,而煙臺下降三位位至第七位。

10大地級強市經濟實力都非常的強大,都進入了中國城市經濟總量前三十名。蘇州和無錫兩座城市更是突破萬億,今年佛山也有望突破萬億大關。尤其是蘇州,經濟總量超過除廣州之外所以省會城市,非常了不起!

以下是中國城市經濟總量百強榜:


錦繡中源


1、地級市榜首無疑是蘇州,綜合實力或許不是最強但也穩居前三,加之經濟領域領先優勢巨大,足以一舉奠定榜首之位。

2、無錫是一座非常低調的城市,但早有小上海之稱,可見其經濟之繁榮與富有。去年無錫悄無聲息的躋身萬億俱樂部,人均GDP吊打北上廣。此外科教文衛等方面在地級市當中也算實力較強的。

3、東莞近幾十年的崛起速度僅次於深圳,是珠三角的另一個奇蹟,民富程度之高國內頂尖。是所有地級市當中唯一一個GDP沒過萬億即晉升新一線的城市,可見對其城市地位的肯定。

4、佛山和東莞的發展軌跡有些相似,甚至經濟數據領先於東莞,不過經濟以外的領域發展明顯還是弱於東莞的,在最新城市分級當中佛山還是沒能追上東莞。

5、煙臺是一個綜發展較為均衡的城市,經濟數據不是很強勢,但長卻是全國GDP20強的常客,工業、教育、旅遊等方面也是地級市當中的佼佼者。

6、徐州經濟實力比不上其他經濟強市,但這卻是一個傳統重工業強市,單說經濟以外的實力甚至可以坐穩江蘇省內三甲席位。

7、唐山是河北省第一經濟強市,綜合實力也不比省會石家莊差多少,更是京津唐城市群的重要支點。北方地區傳統強市之一。

8、洛陽的經濟規模和其他9強沒有可比性,但洛陽曆史文化底蘊雄厚,工業基礎強大,其GDP總量和綜合實力都堪稱整個中西部省會和直轄市以外的No.1。

9、南通近些年來發展迅猛,人均GDP超越東莞,不過相比於前邊幾個地級市,自身短板也是比較明顯的,但未來非常值得期待。

10、泉州民營經濟非常發達,民富堪比溫州,經濟規模領先福州位居福建第一,不過泉州的綜合發展指數是在經濟騰飛之後才開始有所起色,所以底蘊和上述其他城市尚有差距。


城市發展報告


江蘇蘇州

蘇州:簡稱“蘇”,地處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中部,東臨上海,南接嘉興,西抱太湖,北依長江,憑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優勢,是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第二經濟大省江蘇省的龍頭城市,經濟實力直逼國內直轄市,一躍成為中國最強地級市。

蘇州

蘇州:又稱姑蘇、平江等,是吳文化的發祥地,有近2500年曆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我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城市,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這裡的蘇州園林是中國私家園林的代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蘇州

著名景點:拙政園:蘇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園林,佔地78畝(約合5.2公頃)。全園以水為中心,山水縈繞,廳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濃郁的江南地方水鄉特色。體現典型江南地區傳統民居多進的格局。園南還建有蘇州園林博物館,是國內唯一的園林專題博物館。

拙政園

獅子林: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中國古典私家園林建築的代表之一,蘇州四大名園之一,林園幾經興衰變化,寺、園、宅分而又合,傳統造園手法與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及近代貝氏家族把西洋造園手法和家祠引入園中,使其成為融禪宗之理、園林之樂於一體的寺廟園林。

獅子林

留園: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中國大型古典私家園林,代表清代風格,園以建築藝術精湛著稱,廳堂宏敞華麗,庭院富有變化,太湖石以冠雲峰為最,有“不出城郭而獲山林之趣”。

留園

虎丘:國首批十佳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單位,有2500多年的悠久歷史,有“吳中第一名勝”、“吳中第一山”的美譽,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寫下“到蘇州不遊虎丘,乃憾事也!

虎丘

寒山寺:始建於南朝蕭梁代天監年間,1000多年內寒山寺先後5次遭到火毀(一說是7次),最後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緒年間中國十大名寺之一,寺內古蹟甚多。

崑山,位於江蘇省東南部,是蘇州市下轄縣級市,總面積927.6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佔23.1%。而且崑山是江蘇省3個試點省直管縣(市)之一,2016年GDP 3160億元,人均GDP19.18萬元,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百強縣之首。

江陰市,位於江蘇省南部,是一座濱江港口花園城市。2016年GDP 3083.3億元,人均GDP18.8萬元,以本土鄉鎮企業起家,是城鎮經濟領航者,譽為“中國資本第一縣”,有42家上市公司 。

張家港位於中國大陸東部,是蘇州市所管轄的縣級市。面積999平方公里,2106年GDP2300億元,人均GDP 18.4萬元。

常熟,是一座千年古城,蘇州市下轄的縣級市。2016年GDP2112.39億元,人均GDP13.97萬元,中國大陸經濟最強縣級市之一。

晉江市,為中國福建省下轄縣級市,2016年GDP1744.24億元,人均GDP8.80萬元,福建省綜合實力最強的縣市,也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縣市之一。

宜興市,位於江蘇南部,中國著名陶都。2016年GDP1320億元,人均GDP10.53萬元,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縣級市之一,連續多年被評為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縣級市。

長沙縣,別稱“星沙”,自古為“三湘首善”,隸屬於湖南省省會長沙市,長沙縣位於湖南省東部,2016年GDP1280億元,人均GDP14.26萬元。

瀏陽,湖南省縣級市,由長沙市代管。瀏陽古為吳楚咽喉,因縣城位於瀏水之北(陽面)而得名。2016年GDP1220億元,人均GDP8.41萬元。

慈溪,地處東海之濱,杭州灣南岸。2016年GDP1207億元,人均GDP11.52萬元,是長江三角洲南翼環杭州灣地區滬、杭、甬三大都市經濟金三角的中心。


社會影像


要說中國那十個普通地級市最強,除了城市經濟數據有量化的指標外,其它象文化等都沒有可量化的比較標準,所以還是以GDP的排名為依據排序比較客觀,從排名還可以看到,這些經濟強市,也是有歷史的城市,很多在古代就是區域的經濟中心,所以當今能繼續保持強勢地位,也是有歷史傳承的。具體排序為:

1. 蘇州:對蘇州的認識常常是江南水鄉、歷史悠久的古城,得益於縣域經濟的強勁,蘇州也是一座工業化程度很高的城市。

2. 無錫:二泉映月、惠山泥人,無錫也如蘇州一樣,不僅有悠久、豐富的人文歷史,也是一座現代化的工業城市。

3. 佛山:地處嶺南的佛山,也是因為轄區的順德、南海等縣域經濟比較強勢,帶動整個城市經濟也處於國內城市的前列。佛山也是一座有悠久歷史的嶺南名鎮。

4. 南通:是我國最早引進現代工業的城市之一。

5. 東莞:短短三十年,從一個農業縣城蛻變為工業強市。世界工廠只是這個城市的一面,另一面森林覆蓋、城市綠化、空氣環境在國內也是排在前列的城市。

6. 煙臺:煙臺的蘋果、葡萄酒很有名,不過其工業基礎也不弱。

7. 泉州:泉州下轄的晉江、石獅、惠安能縣域經濟也是很強的,這也使得泉州在福建城市GDP長期排在第一位。

8. 唐山:唐山從近代開始,一直就是北方重要的工業城市,不過進入改革開放年代,與南方一些新興工業城市相比,唐山其實是退步了。

9. 常州:蘇南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強的地區之一,通常就是指蘇(州)(無)錫常(州)。不過與蘇州、無錫相比,常州在普通遊客或民眾的知名度要弱一些。

10. 徐州:徐州在古代及近代都是很有名的城市,三國時期的三讓徐州、抗戰期間的徐州會戰、解放戰爭三大戰役的淮海戰役,都給這座城市賦予了厚重的歷史。


whitedeer


中國地級市排名


7月18日上午,首屆“中國城市信用建設高峰論壇”在杭州開幕,會上發佈了《中國城市信用狀況監測評價報告2017》。報告公佈了2016年全國259個地級市綜合信用指數排名前50的城市名單。

下面我們看看排名在前城市的基本情況:

蘇州

蘇州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中部,是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2016年被評為首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蘇州著名的旅遊景點有周莊、虎丘、寒山寺、太湖、拙政園、獅子林、滄浪亭、留園等。

煙臺

煙臺地處山東半島東北部,是山東半島的中心城市之一,是環渤海經濟圈內重要節點城市、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骨幹城市、中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

煙臺著名的旅遊景點有蓬萊閣、長山列島、南山景區、濯村、太虛宮、牟氏莊園、煙霞洞等。

溫州

溫州位於浙江省東南部,甌江下游南岸,是浙江省區域中心城市之一。溫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數學家的搖籃、中國南戲的故鄉、中國海鮮雞蛋之鄉,溫州人被國人稱之為東方猶太人。

溫州著名的旅遊景點有雁蕩山、南麂島、百丈漈、楠溪江、飛雲湖、烏巖嶺、江心嶼等。

衢州

衢州位於浙江省西部,錢塘江上游,是一座具有1800多年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一直是浙、閩、贛、皖四省邊際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素有“四省通衢、五路總頭”之稱。衢州旅遊資源豐富,有“神奇山水,名城衢州”之稱。

衢州著名的旅遊景點有江郎山、爛柯山、龍游石窟、江山廿八都古鎮、紫微山、藥王山、舍利塔、衢州城牆等。

濰坊

濰坊位於山東半島的中部,地處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兩大國家戰略經濟區的重要交匯處,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城市。

濰坊著名的旅遊景點有沂山風景區、老龍灣風景區、青州古城、青雲山、諸城恐龍博物館、昌樂中國寶石城等。

東莞

東莞位於廣州東南、珠江口東岸,是廣東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外貿口岸。東莞號稱世界工廠,是國際花園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全國籃球城市、音樂之城、“科技之城、博物館之城、國家森林城市。


爆料長沙


十大最強地級市,不以GDP論英雄,單純的憑實力,我覺得應該是以下幾座城市:



一:蘇州,作為江蘇省經濟第一大市的蘇州至今還只是個地級市,其實說著都挺尷尬的,網上常說“蘇州有一線城市的實力但沒有一線城市的命”,說白了蘇州的城市影響力輻射力還是比較有限,2017年蘇州以1.731萬億的GDP超越天津位居全國第六,排在全國所有普通地級城市的第一位。



二:無錫:江蘇三座GDP過萬億城市,除了南京,蘇州,無錫都是普通地級市,我也是感到非常的納悶,但這確實是事實,2017年無錫經濟總量首次破萬億,達到10511.8億元,在江蘇排第三,是長三角第五座GDP過萬億的城市。



三:佛山:作為廣東省民營經濟大市,佛山的整體實力在廣東省內僅次於廣州,深圳,2017年佛山GDP達到9549億元,繼續穩居廣東省第三名,名列全國普通地級市前茅。



四:東莞:製造業第一大市東莞這幾年因為製造業的整體不景氣,經濟發展一直是不溫不火,但憑藉著強大的鎮域經濟和完善的區域特色產業,東莞依然前景良好,2017年東莞實現GDP7582億元,繼續穩居廣東省第四位。



五:泉州:作為福建省的經濟第一大市,泉州的經濟連續20多年領跑福建省,作為民營經濟的發源地之一,泉州擁有的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都位居地級市第一,泉州已經形成了服裝鞋帽,五金水暖,石材等豐富的產業集群,發展潛力巨大,2017年泉州實現GDP7548.01億,繼續位居福建第一。



六:南通,位於蘇中地區的南通素來以低調著稱,這個距離上海非常近的城市有著不可多得的先天優勢,穩健穩定的經濟發展讓南通在江蘇省內的經濟發展中佔有自己的一席之地,2017年南通共實現GDP7750億元,繼續穩居江蘇省第四位。



七:煙臺:美麗的濱海城市沿海是山東省內經濟第二強市,但這兩年經濟增長已經略顯乏力,今年上半年濟南的GDP首次超過煙臺,濟南有望在多年以後重回山東省經濟第二大市的位子,煙臺2017年共現實GDP7339億元,位居山東第二。



八:常州:要說現在江蘇發展最迅猛的城市是哪一座,非常州莫屬,常州是一座各方面發展都比較均衡的“優才生”城市,2017年常州實現GDP6620億元,與無錫,蘇州組成的蘇錫常都市圈是江蘇省內最大的區域都市圈。



九:唐山:十大地級市中又一座來自北方的城市,河北唐山,一座經過地震洗禮的偉大之城,河北省第一大經濟強市,是京津冀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北方重要的工業城市,2017年唐山共實現GDP7106億元,繼續穩居河北省第一位。



十:徐州,中國古代的九州之一,徐州,現在是蘇北地區的領頭羊城市,2017年GDP增速高達13.62%,中國最重要的重工業城市,蘇州2017年共實現GDP6600億,位居蘇北第一,江蘇省內第六。

總結:千人千面,看法各不相同,也歡迎大家說說你們心中的十大地級城市。


大國布衣


第一名:蘇州市

2017年蘇州市GDP達到17320億元.蘇州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長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蘇州市擁有眾多的製造工廠,其中很多是承接上海市產業轉移的,這些使得蘇州市的GDP特別的高,經濟發展的也特別的好。

第二名:無錫市

無錫市2017年GDP為10511億元,同樣也是因為地理位置比較好,無錫市的製造加工業比較發達,而且這邊的交通方面也比較發達,這就導致無錫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很是可觀。

第三名:佛山市

佛山市2017年GDP達到9549億元。珠三角畢竟是改革開放的橋頭堡,已經發展了40年了,各種製造業工廠在這裡紮根;也是因為佛山市距離廣州市比較近,佛山的製造業比較發達,現在廣州和佛山基本上實現了同城化,未來假如兩市合併的話,實力更是強勁。

第四名:煙臺市

2017年煙臺市GDP達到了7550億元

第五名:東莞市

20107年東莞市GDP達到了7580億元。東莞的各種製造廠密集

第六名:泉州市

第七名:江蘇南通市

第八名:河北唐山市

第九名:山東濰坊市

第十名:江蘇徐州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