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荷叶坪村第一书记高旭的三种情怀

4月30日,对榆林市佳县螅镇荷叶坪村民来说,又是一个大喜的日子。这一天,村里的老年幸福院和红枣保鲜冷库开工了,这都有赖于驻村第一书记高旭的上下奔波。自从高旭带领的扶贫工作队驻村后,村里的变化一个接着一个,不断呈现出新气象。

高旭是榆林市能源局的副调研员,2014年5月,他被选派到佳县螅镇曹家沟村任扶贫工作队队长。2017年5月6日,扶贫工作队整合后,高旭担任了佳县螅镇荷叶坪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曾从军26年的高旭,个头中等,身材壮实,说话直爽,办事急切,待人热情。去年5月,一交接完工作,他便带领队员申昌东、张瑞强开启了新的扶贫征程。

荷叶坪村第一书记高旭的三种情怀

高旭了解民情

荷叶坪村座落于黄河之滨,距佳县县城38公里。全村现有村民217户812人;有在册贫困户61户、158人,其中包含未脱贫户31户、48人;有耕地面积1200亩,栽植红枣1100亩。近年来,村里的传统产业红枣日渐衰落,村民大多以外出务工为生,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28%以上。

高旭带领扶贫工作队驻村后,先着眼生活,解燃眉之急;再转观念,布局产业,走过了一段充满智慧担当、饱含真情、胸怀大局的扶贫路。

富于智慧勇担当

基层工作事虽细小,但依然要怀揣责任,富于智慧。高旭依然记得,2017年5月8日,他上任第三天召开全体村民大会,一户村民似乎给他一个下马威。

“高书记,我家去年没啥收入,还从外甥那里借了几万债,这一下子就返贫了,您再把我家列入贫困户!”2015年已脱贫的一户李姓村民在会场喊道。

此情此景,让村干部脸上露出了无奈与尴尬。高旭却笑呵呵地说:“你不要着急,会完了把账算一下。”

荷叶坪村第一书记高旭的三种情怀

高旭为身患静脉炎的村里保洁员王宝卫购买的防冻衣服和鞋子

会后,高旭几经周折,了解到该户村民的务工收入,以及虚构债务情况。随后高旭向其说明了“三年不变”的扶贫政策,言明他家真实情况。该户村民对高旭的工作作风心悦诚服。

入户调查期间,高旭发现村民患病多,随对该村饮用水产生疑虑,送检后确认饮用水重金属超标。经高旭协调,榆林市能源局投资22.88万元,于2017年7月为村民安装了净水器。

尽职、细心、睿智,在看似平淡的农村工作中,却一丝也不能少。2017年7月26日凌晨2时许,荷叶坪村突降暴雨。高旭马上警觉,叫醒队友申昌东、张瑞强,与村干部几路转移低洼地带村民,一小时内紧急转移40余人。

事后,时任村支书李四宝庆幸地说:“多亏高书记通知及时,我们行动也快。当晚有2名项目部工人在小车内睡觉,刚转移到村委会,小车被洪水冲走了。”

教育扶贫决定这家庭的未来。高旭进驻荷叶坪村后,通过协调落实政策和动员筹资,对全村16名在校大学生给予3000元至5000元的资助。

饱含真情常牵挂

2017年12月20日上午,陕北天寒地冻。吃住在荷叶坪村委会的高旭奔赴近40公里,来到佳县人民医院看望住院的五保户王小军。高旭拿出个人购买的慰问品和慰问金,拉着王小军的手给予安慰和鼓励。

王小军是58岁,从23岁开始患有脑萎缩,至今独自一人。2014年,他住进敬老院。一周前,他感冒引发肺炎,被安排到县医院治疗。

“你们这么忙,还来医院看我,非常感谢。我现在吃穿、看病都不愁,全凭共产党照顾。”王小军激动地说。

荷叶坪村第一书记高旭的三种情怀

高旭了解村民张维生家的手工挂面加工情况

“高书记像我们村的人一样,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他都会参加。村民把他当家人,有困难最先想到他。”王小军的弟弟王榆军说。

2017年5月20日,村民张飞元突发脑溢血,高旭紧急开车送往榆林市区医院救治,并联系专家做手术。张飞元住院25天时间,花费近18万元。他家此前不是贫困户,若以普通农户报销,医药费仍是巨大开支。

“无论如何,再不能让村民因病致贫。”高旭多次去县有关部门协调,把张飞元补录为贫困户,在出院时报销了近16万元费用,高旭个人也给予500元慰问金。

荷叶坪村在家生活的多为年长村民,外出不便。村民家中遇到紧急事情,常给高旭打电话。高旭总是随叫随到,竭力为村民解困。

“许多事看似微不足道,但对村民来说都是大事、难事。扶贫工作就要立足细微,倾注真情,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上。”高旭说。

胸怀胆识布大局

农民要增收,产业是基础。高旭经过广泛的调研,本着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布局产业。

65岁的张维生虽非贫困户,可夫妻二人多病,还得照顾九旬父亲。高旭得知其父身怀挂面加工手艺,便鼓励其子承父业,并为他家购买了和面机,发展起手工挂面产业。

“我们每天加工30斤挂面,纯收入超过100元,高书记为我们这事操了很多心。”张维生说。

荷叶坪村第一书记高旭的三种情怀

高旭走访调研

在脱贫攻坚中,高旭注重发挥能人带头作用,动员本村外出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原本在外经商的王建利、李守国二人,去年在村里黄河滩地上搞起了鲶鱼养殖,并于近期开办了农家乐。

近年来,随着农村年轻劳力的外出,荷叶坪村种植红枣的人越来越少,红枣的品质也在下降。荷叶坪村红枣陷入了“下雨裂变-红枣歉收-树无人管-枣无人收”的困局。高旭调研后,决定结合农村“三变”改革,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对农户枣树进行集中流转,从根本上解决红枣管理水平低、销售难、收入不稳定的问题。

“集体经济合作社筹建之初,我们就商讨贫困户的就业问题。目前,合作社每天用工3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占到四成以上,每人每天至少收入五六十元。”高旭说。

“我们还要成立鲶鱼养殖合作社,引导其他村民参股。今年计划投放鱼苗10万尾、养殖土鸡2000只、鹅500只、鸭500只、羊300只,实现林下经济和水体经济共同发展,在全村构建起树上有枣、树下有鸡、水中养鱼、水面养鹅的立体种养殖产业格局。”荷叶坪村党支部书记张宏伟介绍。

荷叶坪村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厚重,奇山怪石遍布,地质资源丰富,乡村旅游也大手笔启动。2016年10月,荷叶坪村九曲黄河地质公园通过省及评审。高旭也协调各方投资1400万元,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基层组织阵地建设、河堤加固、产业发展等项目建设。

“下一步,荷叶坪村将以地质公园开发建设为契机,全方位打造以地质科普、观光旅游、乡村度假、农家体验、传统民宿、田园写生为主题的农村精品旅游项目,把荷叶坪村发展为有较大辐射能力的生态村、文化村和旅游村。”谈到荷叶坪村未来的发展,高旭满怀憧憬,胸有成竹。

高旭的扶贫工作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2017年,他被榆林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推选上报为省级优秀第一书记。而在高旭看来,这既是鼓舞,更是鞭策,也意味着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更大责任。( 鱼玉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