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隋煬帝因徵遼東而天下大亂,後繼李唐兩代皇帝一定要將高句麗拿下?

偉嶺6


本文乾貨,建議收藏。

問題描述不太準確,給人一種霸權主義的色彩,隋唐要出兵攻打高句麗是由特殊的歷史背景、東北亞地緣環境和當時的具體局勢決定的。我們首先要明確高句麗是東北地區的一個民族政權(就類似於明朝時期的後金這麼一個角色),其人民主要是濊貊和扶餘人,後又吸收些靺鞨人。

歷史背景

在國家淵源上,歷朝始終認為朝鮮半島立國源於商朝周王的叔父箕子,稱箕子朝鮮。

接著我們看戰國時期燕國的疆域圖:

中原王朝是保持著對遼東的絕對領土權的。西漢初年,燕國人衛滿率領一千多人進入朝鮮,滅掉了箕子朝鮮,稱衛氏朝鮮。漢朝與衛氏朝鮮的右渠王外交失敗,右渠王進攻遼東,漢武帝出兵滅掉了衛氏朝鮮,在朝鮮半島建立了樂浪、玄菟等四郡,將朝鮮半島北部直接納入中原王朝的版圖。


高句麗太祖王時期對遼東地區和玄菟、樂浪郡發起進攻,漢武帝被迫應戰,漢軍的軍鋒迫使高句麗遷都至丸都城(今吉林省集安市西面的丸都山上)。

東漢末年,高句麗與曹操結盟要攻打遼東的公孫氏,曹操攻下遼東後,高句麗開始進攻遼東西部,因此曹操發兵毀掉了丸都城。曹操以為丸都城一毀,高句麗就要滅亡了,於是就撤兵了。在70年後,高句麗又重建了丸都城,並且不斷進攻遼東和漢四郡。我們知道三國之後中國進入分裂時期,根本無力應對東北局勢,我們看一下高句麗到5世紀時的疆域變遷:

注意看,遼東已經完全被佔了。高句麗的擴張也與前燕、北魏等政權發生大規模的軍事衝突,在其後主要的精力放在與朝鮮半島南部的百濟和新羅上。而百濟、新羅為了反抗高句麗的奴役,開始聯合反擊,奪取了高句麗漢江流域的土地。接著新羅以幫助百濟為名奪取了百濟的漢江流域,百濟雖然反擊但失敗了,新羅獲得了西部入海口,得到了與中原王朝直接交往、納貢等優勢。

隋朝統一中國後,開始要求周邊國家臣屬,高句麗陽奉陰違,還進攻遼西,隋文帝要攻打高句麗,因其上表謝罪而未能發兵。到隋煬帝時期,高句麗甚至與突厥暗中結盟要推翻隋朝的統治,對於大隋而言,高句麗簡直是亡我之心不死,所以我們明白煬帝為什麼要三次發兵攻打高句麗了。

到了唐朝,唐太宗安定了天下後終於騰出手來要解決東北問題,當時稱“為中國報子弟之仇”(即隋軍橫死遼東之仇)。這是唐朝要攻打高句麗的歷史背景。

東北亞歷史環境

首先,我們看一下東北地區的地形:

從軍事上講,這一地區有很廣闊的戰略縱深,尤其是到了冬天,中原王朝的軍隊根本耗不過當地的軍隊,這也是隋唐時期進攻高句麗屢次失敗的原因。

如果說僅僅是地緣問題,也不足以中國非要出兵東北不可,更要命的是,當地的政權是要與中原王朝一較高下的,因而經常攻打遼西地區。我們熟悉明代歷史的都知道,如果遼東守不住,遼西就很難守的住,緊接著就是山海關,目前對於中原王朝的形勢很差,遼東早已丟了幾百年。我們通過宇宙民族的地圖,來看一下他們的夢想:

更要命的是日本也參與到朝鮮半島的爭奪中,從更廣闊的地緣來說,能控制朝鮮半島才能抑制日本的妄念。

通過這幾幅圖,我們大致就明白瞭如何才能掌握東北亞地區控制權和國家安全。

當時局勢

雖然新羅形勢危急,但百濟同樣向中原王朝朝貢,隋朝和唐前期根本沒有進攻百濟的理由,唐朝只能調停百濟與新羅的爭端,但百濟又不與唐朝合作共同處理東北亞問題。根據《三國史記百濟本紀》記載,公元 643 年百濟與日本通好,且自 646 年中止對唐朝貢,藉助高、百、日聯盟孤立和包圍新羅,把新羅和唐朝分隔開來。

當時東北亞地區的局勢是:新羅向大唐納貢臣屬,高句麗與百濟和日本結盟,共同進攻新羅,新羅向大唐求救,唐太宗決定出兵高句麗,唐軍雖然屢次獲勝,但並不能滅亡高句麗。太宗計劃通過進攻百濟來實現對高句麗的夾擊,這個計劃還沒有來得及實施太宗就去世了。

張曉東先生認為從地緣環境和政治博弈上講,隋唐應把百濟作為外交和用兵的重點,出兵百濟具有援救新羅、平定百濟、擊破反唐聯盟、隔離日本、鉗擊高句麗等多重戰略價值。

在唐高宗顯慶五年( 660 年) ,唐將蘇定方率兵 13 萬,戰船近兩千只渡海攻百濟。在唐軍攻陷百濟後,日本也出兵了,他們希望擊潰唐軍與高句麗瓜分朝鮮半島。唐軍與日軍爆發白江大海戰,最終唐軍獲勝,日本退出朝鮮半島的爭奪。

唐朝660年滅隊百濟,666年滅掉高句麗,朝鮮半島只剩新羅一國。

當然,新羅與大唐也有各種糾葛,本文就不贅述了,畢竟大唐才最牛逼。


孝陵衛小校


隋煬帝徵高句麗,是因為高佔領了遼西之地,農耕和遊牧並存的生產方式比較先進。其對遼東土地的垂涎對大隋造成了很大的威脅,所以隋煬帝在府庫充足的情況下對其進行反擊是有道理的。壞就壞在隋煬帝對當年自己的滅陳的武功過於自信,再加上對國內龐大士族勢力的忌憚,在千里之外瞎指揮。結果當然是悲劇的。李唐兩代皇帝都參加了高句麗,對其威脅當然是很清楚的,所以在平定突厥吼立馬處理了高句麗。


青山碧水一釣翁


隋煬帝沒有史書寫的那麼不堪,個人覺得隋煬帝的失敗有相當部分由於門閥不齊心導致的。

另外,李唐能夠拿下高句麗,有相當部分來自於隋煬帝的之前的徵遼東功勞,有京杭大運河的開鑿,而這些缺成了隋煬帝的汙點,歷史總是勝利者寫的…

隋煬帝徵遼失敗,主要失了人和,如果能夠讓民生休養生息,調和門閥和皇室之間的間隙,高句麗絕不是什麼大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