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知道的最冷的中国历史冷知识是什么?

他爹人踏上


从东汉末一直到宋建立,中国的王朝更替,名义上基本都是禅让的,而不是一个消灭另一个。

好玩的是,后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基本都是前一个王朝的手握重权的的大臣,而不是我们印象中的一个普通老百姓带兵推翻了一个王朝,基本都是内部消化。

同时也无情的证明,任何没有根基的人起义造反,基本都会失败,没有白手起家做皇帝的。

宋之后有三个朝代,元,明,清不在此规律之内。

下图这个简图,是西汉至北宋的王朝更替,紫色箭头是以禅让形式进行的新旧王朝的更替,我们可以吃惊地发现,汉族政权的王朝更替几乎都是以旧王朝的权臣接受旧王朝的皇帝禅让的方式建立了新的王朝,而大部分的新王朝的名称都来源于此权臣的封号。

1.东汉-曹魏-西晋。

东汉之后,有三国,曹操实力最强,他的儿子曹丕建立曹魏政权,做了皇帝。

人家那可不是说把东汉的皇帝给灭了,而是汉献帝刘协禅让给曹丕的。

刘协禅让之后,被封为山阳公,一切礼仪仍然和皇帝同,十四年之后驾崩,追谥为孝献皇帝。

(刘协)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都山阳之浊鹿城。(《后汉书》)

45年后,曹魏政权的末帝曹奂禅让给司马炎,西晋建立。

曹奂又活了三十多年才死,期间待遇一如天子,司马懿的三弟还说对他说,我到死都是魏朝的纯臣(此处可发一笑)。

及武帝受禅,陈留王就金墉城,(司马)孚拜辞,执王手,流涕歔欷,不能自胜。曰:“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纯臣也。”(《晋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七》)

2.东晋-南朝宋-齐-梁-陈。

东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给刘裕,于是南朝宋建立。

南朝宋顺帝刘准禅让给萧道成,于是南朝齐建立。

南朝齐和帝萧宝融禅让给萧衍,于是南朝梁建立。

南朝梁敬帝萧方智禅让给陈霸先,于是南朝陈建立。

上面曹魏和西晋的禅让,还算是客客气气的,禅让之后的皇帝还能安享余生。

从东晋到南朝四朝,禅让之后的皇帝都是不久就被杀掉。

3.北朝-后梁的禅让。

魏-北齐。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禅让给高洋,于是北齐建立。

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后梁。

西魏恭帝元廓禅让给宇文觉,于是北周建立。

北周静帝宇文衍禅让给杨坚,于是隋建立。

隋恭帝杨侑禅让给李渊,于是唐建立。

唐哀帝李祝禅让给朱温,于是后梁建立。

这些禅让皇帝,除了杨侑死因不明之外,都是禅让不久被杀。

4.五代十国-宋的禅让。

南吴-南唐。

南吴睿帝杨溥禅让给李昪,于是南唐建立。

后汉-后周-北宋。

后汉李太后下诰将后汉皇位禅让给郭威,于是后周建立。

后周恭帝柴宗训禅让给赵匡胤,于是宋建立。

以上是王朝禅让,称为外禅(史书多称之为篡位),如果是王朝内部禅让,称为内禅。

内禅,从春秋战国开始,直到清朝,内禅的皇帝竟然有八十多位!

唐朝发生过10次禅让,大理国段氏发生过9次禅让,宋朝发生过5次禅让,当然大多数都是迫于无奈。


师明礼


我最近刚知道了贰师和郁成的位置,原来比我想象的近多了……

估计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汉武帝想要西域良马,派李广利攻打大宛的故事。

知道李广利的将军号是“贰师将军”的人肯定也不少。

看过《史记》的人,应该也知道贰师将军这个将军号的来历,是因为汉武帝希望他能攻下大宛的王城贰师城。

然而李广利没能打下贰师城,只到了郁成,就败仗而归了。

以前看书的时候,总觉得这两个地方应该颇有一段距离吧。

最近因为去吉尔吉斯斯坦开会和调查,终于知道了贰师和郁成的位置,把我十五年前看《史记》时脑中一塌糊涂的地理位置稍微弄清楚了点。

贰师城就是今天吉尔吉斯斯坦的第二大城市,位于南部的费尔干纳盆地的奥什osh。而郁成,就在奥什东北方向约30公里的地方,今天叫乌兹根Uzgen。Uzgen现在翻译成乌兹根,但第一个元音其实是介于“ü”“e”之间的音,因此在汉代史料中写作“郁成”,在蒙古时期则翻译是“讹迹邗”。


看到红圈圈标注的奥什了吗?右上角那个河边的小圈圈就是乌兹根,位于Kara Darya河的北岸

奥什和乌兹根都位于中西交通要道上。从奥什出发往东,到位于费尔干纳盆地最东端的乌兹根,然后沿着Alay山谷一直前进,就到了中国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乌恰县。乌恰有两个口岸,吐尔尕特口岸和伊尔克什坦(Erkeshtam)口岸,是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通商的重要通道。

在古代,这里也是中西交通要道,因此亨利·裕尔认为马可·波罗描述的在山谷中穿行12日到达高原,指的就是从奥什继续往东的Alay山谷,不过更受认同的观点似乎还是认为马可·波罗走的是阿富汗的瓦罕走廊。

想想看李广利其实当时距离贰师只有三十公里而已,而且并非完全溃败,只是觉得,郁成都打不下来,贰师更没戏,就这样转身回去了,可以说是相当遗憾了……


pku小动物


90后是目前中国最后一批有麦假、上交公粮、在全国人指责下长大的一批。我想说的冷知识,其实是想对零零后千禧一代说的。

麦假一般都是在小满之后,也就是麦子快要成熟的时候。学校一般情况下会放十天假,回家帮父母收麦子。(我当时认为麦假是给学校老师的,因为他们也要收麦子)




▲我们孩子当时主要是捡麦茬,就是那些好的麦子,但是没收起来,一般是一捡就是一袋子。

十天之后才会再正式上课,并且准备迎接期末考试。而且这个假期只会在农村乡镇才会有,城里孩子是没有的。大人趁着借这个机会通常会教育孩子“好好上学,不然将来只能种地”。

我是北方人,我只记得当时收麦子的时候。一般都是父亲开着一辆车,后面拖着石磙,在公共的场地压麦子。我就是在旁边跟着看,压好后帮忙收。

交公粮在中国的历史上维持了2300多年,开始于商鞅变法,或者是之前的井田制。公粮就是农业税的一种,按照改革开放后说的一句话“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手扶拖拉机交公粮

一般麦子收好之后,差不多就要到了交公粮的时候了。交公粮一般都挤在一起,队伍都排出好几里地。有的时候比较忙,甚至要排一两天才能轮到自己。

中间有时候根本不回来,家长轮流去守着,生怕粮食丢了。家里面吃饭什么的,基本都是靠我这种孩子跑过去送。

那个时候农村还流行以物换物,时不时的还会听到走街串巷的人,在村子里面叫着小麦换西瓜,换苹果。家里人一般都会选择换,紧接着就是全家一起享受。

▲溜巷(方言liuxiang)的小贩

现在虽然是不用交公粮了,但是种地的人也都没有了。其实90后普遍对于种地抵触心很强,应该都是小时候家长教育的功劳——只要不好好上学,将来就给我种地,从来没听说过哪个年轻人喜欢种地。

80后处于中国刚刚走出来最贫困的一代,被贴上的多是“小皇帝”、“小公主”、“垮掉的一代”之类的标签。90后则是网络、电视刚刚普及开始的时候,那时候火星文、非主流充斥着大街小巷。

00后刚刚出来,一零后尚未出现时,其实80后与90后经常打嘴仗。80后在上班,90后在上学。80后在挣钱,90后在花钱。80后在成熟,90后在愤青……

▲不好意思,我们是九零后

80后与90后明显的差异,其实还有在网络上。80后的网名都是文艺清新,90后的网名多是非主流,现在又回归到了本性。

从最初的“路晨、信、铭”,到“紫依、老K、梦在心中、”,再到“黑S控。、_勿念&¥&”乃至最后的梦瑶”等等,都是最后八零后、九零后的网名便签,而这些东西谁还记得。

▲八零后(早几年)


▲九零后网名(早几年)

千禧一代啊,你们是祖国的未来。也许没过几年,你们开始出现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就像我们现在九零后所处的位置一样。

也许你还会像我们和八零后一样打嘴炮,但是衷心希望你们越来越好,撑起祖国未来。


史之策


【开国大典时为何鸣礼炮二十八响】

二十世纪的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了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开国大典上,鸣放礼炮二十八响。然而,在开国大典上为何要鸣礼炮二十八响,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人都有着不同的看法。

美国人的见解是:中共的共字,是由“廿”和“八”组成,而“廿”是二十的意思,故两者相加,为二十八。
苏联人认为:中国古时就有二十八星宿之说。汉武帝平定天下时,手下有二十八将,而毛泽东打下江山,手下也有二十八功臣。这二十八人代表千千万万个英烈,所以要放二十八响,是为了向他们致敬。
英国人的解释更为独到,他们认为:毛泽东与杨开慧初恋时,杨开慧是二八16岁的少女,成婚时,毛泽东刚满二十八岁。杨开慧牺牲时,正好二十八岁。1949年建国时,毛泽东与杨开慧正好结婚二十八年。28这个数字对毛泽东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曾问周总理,开国大典时为何要放二十八响礼炮。周总理说:主席说要放二十八响,当时自己较忙,也没问原因,只是按此说法照办了。我个人理解可能是中国共产党已经二十八岁了,所以放了二十八响。你在见到主席时,可以再问问他。
不知何故,尼克松见到主席后,没再提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成了永久之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看诸君去怎样理解了。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雲绯文学号:芳绯文学
欢迎点赞和评论

雲绯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谱曲作者郑律成本生是朝鲜人,而且《朝鲜人民军进行曲》也是他谱写的,一人谱两国军歌!

笔者挺喜欢我军军歌的,“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谱曲可谓是朝气蓬勃、昂扬雄健,不考虑政治性,这首歌曲本身就是一个优美经典的艺术品。因此去查阅资料时,才惊讶地发言作曲者郑律成原来曾是朝鲜人。

郑律成,原名郑富恩,1914年出生于朝鲜(现韩国)全罗南道光州。郑律成有音乐天赋,从小学习小提琴。1919年,光州爆发了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三一运动”。郑律成受家庭影响,从小就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产生了浓烈的抗日情怀。

1933年,19岁的郑律成随着一批进步的朝鲜青年来到中国。1937年“七七事变”后,郑律成结识了冼星海,并与其长期合作,出电影歌曲、灌制唱片。同年10月,郑律成怀着满腔热情奔赴延安,先后进入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1939年1月,郑律成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郑律成携夫人回到朝鲜。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在周恩来总理的批准下,郑律成同妻子回到中国,并加入中国国籍。1976年12月7日,郑律成在北京逝世,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2009年,郑律成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他的代表作有歌曲《延安颂》、《延水谣》、《八路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后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兴安岭组歌》、《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曲》等。

由于了不起的艺术成就,音乐家郑律成被中、朝、韩三个国家纪念,韩国光州曾举办过“郑律成音乐节”。


春之九如


想要多冷?冷的要死!
闻名世界的黄埔军校,将星摇篮,其校歌及军歌《国民革命军歌》的旋律完全照搬法国童谣《雅克兄弟》的粤语版《打开蚊帐》,并在1926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期间短暂旅当作代国歌,更奇葩的是我们从小到大人人熟知都会唱的儿歌《两只老虎》同样是《雅克兄弟》的旋律,更更神奇的是《打开蚊帐》的旋律是照搬法国儿歌《雅克兄弟》的旋律而来,是不是很冷!!💨💨⛄⛄⛄哈哈哈


《国民革命军歌》黄埔军校版👇
此版本被当作代国歌时,经过了当时负责国民革命军政治工作的负责人邓寅达、郭沫若二位批准通过。


《打开蚊帐》粤语版👇


两只老虎(国语版本之一)👇
关于两只老虎🐯🐯歌词的由来之一:相传郑成功登上台湾岛时带了两只老虎上岸,后来老虎偷跑出来,台湾民众以为两只老虎是放大版的猫,谁知老虎伤人,于是民众拿棍棒噼里啪啦把两只老虎胖揍了一顿,于是成了“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等送到郑成功面前时,老郑纳闷,一头不解,于是有了“真奇怪,真奇怪”。


《雅克兄弟》国语翻译版👇


《雅克兄弟》法文原始版👇

《雅克兄弟》在全世界有上百个版本,最原始的出处就是源自于法国童谣 ,虽然说音乐无国界之说,但民国时期的中国军歌与代国歌旋律节奏竟出自一首外国童谣,实在是不可思议,惊得整个人七荤八素!!!💔💔💔💔💔


有趣有料尽在头条👍

欢迎您的指点与点评💝

请关注墨兮公子。◕‿◕。


墨兮公子


我来说一下唐朝的吧!

三李囤——武则天,她自己取名叫武曌,一般道上的兄弟都叫她三李囤,因为她经历了三位皇帝唐太宗,唐高宗,还有她的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另外说一句题外话,武则天差一点把皇位传给她的侄子,要不是狄仁杰问了句元芳你怎么看估计皇位就是武家人的了。还有就是武则天八十岁的时候还找了两个小鲜肉,这两个小鲜肉居然还干政,然后,,然后就被张柬之带着小弟给剁了,逼着武则天退位,这就是神龙革命。

估计英国的威廉王子想给伊丽莎白讲讲武则天的故事吧!

唐朝还有一位妇女杀手——李隆基,本来武则天吧皇位传给了他的叔叔李显,结果李显被自己老婆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给neng死了,然后李隆基就把这两位也neng死了,她的姑姑是太平公主啊,受自己亲妈的影响也想把持朝政啊!然后也被李隆基neng死了!所以说李隆基简直就是史上最厉害的妇女杀手!

安史之乱,安禄山其实是胡人节度使,就是唐朝的一颗(地雷),靠忽悠皇上和宰相李林铺(埋雷的)的推荐拿到了大量的兵权,是一个会跳舞的胖子。李林甫去见李渊以后,新的宰相是杨国忠(踩雷的),这位宰相不知道是嫉妒安禄山比他胖还是嫉妒比他红,反正跟皇帝说了安禄山的坏话了。安禄山知道以后就不干了,非要带兵到京城帮皇帝铲除小人。但是安禄山与史思明都是带娃打仗,然后都是被自己娃neng死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男人就不能带娃!


历史幽默讲


中国的职业世袭制度源远流长,大家所熟知的史官,司马迁是接了父亲司马谈的官职,班固是史学家班彪的儿子,他继承父亲遗愿继续写《汉书》,太史令,是个体面的官职。在古代,却又很多离奇的职业世袭规定。

举两个例子说一说。明朝有一种职业叫“女户”,就是世代给皇宫提供女奴婢的职业。他们不用交粮纳税,只要按时上缴一个闺女就行了。如果生的是儿子,或者没有生,怎么办,就需要去买一个缴纳。否则,与拒缴皇粮是一个罪名。而且这种职业世家都在皇宫附近,为什么呢?方便管理与传唤。

另一种职业是“军户”。什么叫军户制度呢?就是如果你家是军户,就被编入军籍,你们家世世代代都要当兵打仗。如果你们家的后代是女儿呢,是不是就不用打仗了呢?不是,女儿必须嫁给军户的后代,如果嫁了非军户的,那么丈夫就必须加入军籍,成为当兵的。也就是说,进了这个行当,就是无法逃脱的世代职业了。

那么,军户系统能够一直维持吗?如果出现男人太多,女人不够这种失衡的情况怎么办?在曹魏时期,出现过朝廷搜罗全国的寡妇,把她们集中起来分配给军户当老婆,女人是没有选择权的,都是随机分配的,像抽奖一样。

不管是女户,还是军户,他们不过是封建王朝的工具罢了,人自身的权利是不存在的。


蔡骏


我先来说几个关于春秋时期打仗的冷知识,看完不要笑。

知道“战士”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吗?它来源于春秋时期,当时上战场打仗是一件无比荣耀的事,一般人没这个机会,只有贵族才有资格上战场,而贵族的最低等级为“士”,所以战场上最低等级的作战者被称为“战士”。


两国开战之前,一定要先下战书,而且战术措词一定要谦虚,比如:“敝国寂寞难耐,如今望与贵国切磋一下,希望贵国同意,不胜感激,么么哒~”。然后双方会优待使者,盛宴招待,使者也会献上才艺助兴。

两军交战,全部为车战,没有马战和步兵战,一队车一字排开,对面也是这样迎战。作战时,战车一一对应,只能打击和自己匹配的那辆战车,即使队友落于下风,也不能随便帮忙。如果敌方一辆战车损坏,就要立刻停战,让敌方回去修车,而他匹配的那辆我方战车只能原地等候,不能参与其他战斗。



开战前,一方摆好阵容,要向对面喊话:“我准备好了,你好了么?”敌方:“我也准备好了!”我方:“那我过去了啊!”敌方:“来吧!”然后才开始有序进攻。


敌军如果败了,那么我方军队只能追击敌方50步,有一次,楚晋交战,晋国败逃。只见其他人都跑了,只有一个晋国士兵没跑。与他匹配的楚国士兵就停车问他:“哥们你咋不跑,看不起我咋滴?”晋国士兵说:“车坏了,跑不动了。”楚国士兵马上下车,帮晋国士兵修好了车,还免费给他保养了一番。然后,又让晋国士兵跑,他在后面追,追了五十步后停下挥手说:“再见,我的朋友!”晋国士兵回头说:“大哥,谢谢啊!”


历史密探


这个历史知识点够冷,不仅当事人够冷,而且你听了也打寒颤,因为真的很冷!

这是中国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一个国王被算命的算到要掉茅坑而死,一个太监梦到要跳下去背出国王,最后算命的真准、太监很高兴的跳茅坑还要求殉葬。

历史冷知识:中国历史上唯一掉进粪坑淹死的君王——春秋时期的晋景公姬獳。

《左传·成公十年》:晋侯梦大厉……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涨,如厕,陷而卒。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


大意是说:晋景公做了一个恶梦,就找人来解梦,解梦的结果是晋景公不会吃到新麦子。晋景公不信邪,一直等到六月麦子熟了,马上叫人煮新麦来尝。新麦一端上来,他就把解梦人给杀了。正准备吃,突然肚子不舒服,晋景公就跑了一趟厕所,结果失足掉入粪坑挂了。

事情还真巧,当时晋景公身边的一个太监,前晚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背着晋景公登上了天,自己也成了神仙。不过,按照常理背大王这种事情,轮都轮不到他身上。

他看到晋景公死在粪坑里,突然恍然大悟,原来是让自己把大王从粪坑里背出来。说时迟那时快,这个太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跳入粪池背出晋景公。

当然,他要求殉葬的请求也得到满足,小太监可以安心地背着大王上天成仙了。

晋景公是春秋五霸晋文公重耳之孙,虽然死在粪坑里有些二,不过在执政上可没这么怂。他曾经打败强大的齐国,还诛杀晋国尾大不掉的赵氏家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