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我和新冠病毒肺炎死磕了一個月!

如有不適,儘快就醫,沉著冷靜,謹遵醫囑!

對於一個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的重症醫學科醫生來說,說實話我真的沒有時間去看疫情的新聞,更別說什麼春晚、除夕、初一拜年了,這一個月來的最大感受就是:死磕!

我所在的醫院是真正的抗新冠肺炎的核心一線,是第一批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定點醫院,專門收治危重症病人。這場戰鬥,在元旦前就已經打響!

你以為病毒面前人人平等都易感

其實最容易被病毒感染的是我們

新型冠狀病毒對所有人都易感,尤其是對體質較弱、自身又患有基礎疾病的中老年人,感染後會病情較重,這一點幾乎成了全社會的共識。但又有多少人知道,我們醫護人員才是最容易被感染的人群啊!

你可能會跟我說醫護人員最懂防護,醫院裡有最好的防護措施,然而真實情況又是什麼呢?我們的防護物資非常緊缺,在最緊缺的時候,你絕對想不到,我們的醫生有用泳鏡代替護目鏡的,有用文件袋當防護服遮腦袋的,有用垃圾袋套鞋子的。在死神面前,我們沒有退縮!

我們一線人員對防護的消耗大到你難以想象!我這麼跟你說吧,一套便宜點的防護服大概一百多元左右,要是好一些的、就是防護效果較好的那種要三百元左右,這還不算護目鏡、帽子、口罩、鞋套等,全套下來少說也要三四百元。我所在的重症病房,一個病人平均下來一天,就要消耗掉十套,10個病人就是100套,這是我們一線人員最基本的消耗。

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經呼吸道飛沫傳播。病毒從患者呼吸道傳出來,你要是戴個普通外科口罩可能會攔掉70%,你戴個N95可能攔掉95%,如果再戴個護目鏡的話,你可能攔掉98%。多一分防護,就會少一分感染,但是不管剩下的是30%,還是5%和2%,只要你被感染了,那就是100%,是會致命的。

還有一種傳播途徑是接觸傳播。就是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打噴嚏、咳嗽的口沫把物體表面汙染了,或者是手上有這些分泌物再摸其他東西,汙染了這些東西表面,醫護人員如果碰到這些物品,之後摸自己的眼口鼻,就會被感染。除此之外,病人的糞便也是會傳染的。

在疫情早期時,由於對新病毒的認識還沒有完全搞清楚,腦神經外科就有一個病人,因為忽視了這位病人入院之前有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所以做完手術以後,病人出現發燒,這個時候,一個醫生和13個護士被感染了。非常痛心!

我和新冠病毒肺炎死磕了一个月!

你以為大多數新冠肺炎都能治癒

其實在重症患者中的致死率很高

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有症狀比較輕的,也有症狀很重的。這個病目前沒有特效抗病毒藥物,對感染的病人,我們治療時主要是對症治療,通過給患者一定的營養和休息,因為感染後很容易出現低氧血癥。對症狀比較輕的患者,恢復起來會相對比較容易。但從我接觸的重症病人來看,他們的致死率是很高的。

被新冠病毒感染後都會累及到肺,最後表現出來最危重的狀態就是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尤其是對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現在全世界最好的搶救成功存活率都比較低。對這些重症患者,我們一都般會採取抗病毒治療,抗休克治療,抗低氧血癥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抗繼發感染,還要維持水電解質酸鹼的平衡和微生態的平衡。

我們醫院重症病房裡的重症病人能佔到醫院確診病例的10%到20%。我舉個例子,我的有的同行真的有點崩潰了,不是我們的醫院的,他說“我接診的重症全死了”,可能接診的急重症患者也沒幾個。

所以,抗擊疫情,對普通人群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做好防範,特別是中老年人和本身就有基礎病的人的防範。因為這些人一旦感染上新冠病毒,大都病情較重,很容易就會發展成重症患者,到那時候可就真的是九死一生了。

其實很多人把自己置身危險而不自知

我有一個朋友,因為發熱跟我說要來醫院看看,我勸他這個時候千萬不要輕易來醫院。因為我知道他前不久剛做完一個腫瘤手術,本來就有點低燒,這個發熱也是術後常見的情況。結果他非要跑醫院去排隊啊,看病什麼的。

你想啊,醫院裡有那麼多的發熱病人等著排隊檢查,檢查是需要時間和過程的,在結果沒出來之前,誰也不敢確定是不是感染了病毒。這些待確診的病人就是最大的“傳染源”,你本來自己沒事非要和人家擠在一個隊伍裡排隊,如果排隊的人裡面有感染了新冠病毒的,你不是把自己送上門讓人家傳染嗎?另外,多了一些不必要的排隊,你耽誤了人家的病情不說,極有可能這些真正的被感染者由於排隊等候時間長就放棄了,直接離開了,這樣的話會造成更多人的感染。

有個頭痛腦熱的就往醫院擠,把自己置身於最危險的境地而不自知,這樣的人有很多。

就說新冠肺炎、普通感冒和流感吧,這三者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早期見到的病人更多地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臨床表現,一部分嚴重病人可能出現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以及原有基礎疾病會加重。隨著近期輕症病例增多,有一部分病人並沒有肺炎表現,只有輕度發熱或者偶爾有一些乾咳,這也是我們目前看到的疾病的一些新的特點。

而普通感冒早期咽部幹癢或灼熱感、打噴嚏、鼻塞、流涕。一開始是清水樣鼻涕,2--3天后變稠,可以同時有咽痛。一般沒有發熱及全身不舒服,或僅有低熱、頭痛。最重要的是:如果沒有合併有細菌感染,一般5--7天可痊癒。流感的早期表現為畏寒、發熱,體溫可高達39℃--40℃,同時有頭痛、全身痠痛,且常感眼乾、咽乾、輕度咽痛。部分患者會有流涕、鼻塞、乾咳、胸痛、噁心等症狀。有時還伴隨胃腸道症狀,如嘔吐、腹瀉等。最重要的是:體溫突然一下子很高,頭痛不舒服,全身症狀較重而呼吸症狀較輕。

全國搞呼吸、重症、傳染的醫生就那麼多,如果大家都往醫院擠,醫生要給所有人排查,是一定會崩盤的!所以我呼籲要理性就醫,把有限的醫療資源用在真正需要的人身上。

你以為只有飛沫和接觸會傳染

其實病人的糞便也是會傳染的

為了避免在醫院交叉感染,這段時間我們都建議症狀較輕的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觀察。因為這個病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辦法完全有效地去治好、治癒它,患者的恢復最終是要靠自身免疫系統來清除身體內的病毒的,對重症患者來說也只能有通過插管,移動心肺儀(ECMO)等幫助他們去扛過最危險的階段,最終能不能扛過去,還是要看自己的免疫力。所以這個病的可怕之處,就要求選擇居家隔離觀察時,決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非常注意衛生。

輕微症狀疑似患者和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指南

<table> <tbody> 環境要求 通風良好的單間居住(優選策略)與病人保持1米以外床間距
(替代策略)

500mg/L含氯消毒液每天頻繁清潔、消毒家中物品(廣範圍)

限制親朋好友探視

安排無基礎疾病家庭成員看護

限制病人活動區域

共享區域如衛生間,廚房等開窗通風

避免與患者共用牙刷、毛巾、餐具、床單等物品。患者生活用品單人單用,需與家庭成員分開放置。

咳嗽、打噴嚏時,需要佩戴醫用口罩,或者用紙巾及彎曲的手肘掩護,咳嗽和打噴嚏後立即進行雙手清潔。

與病人共處一室需佩戴N95口罩(優選策略)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替代策略)

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進行口罩使用

與病人接觸後、離開病人房間、吃飯前、吃飯後、如廁後、進出家門前後需進行手消毒(肉眼可見汙漬,先流動水洗手再進行手消毒)

流動水洗手後,需幹手紙巾擦乾(優選策略) 毛巾擦乾每日清洗消毒曬乾備用(替代策略)

避免直接接觸人體分泌物,特別是口部或呼吸道分泌物,以及避免直接接觸糞便。

佩戴一次性手套(雙層)為病人進行口部及呼吸道看護、處理糞便、尿液、清潔患者房間衛生等。戴手套前,脫手套後,需進行洗手。

普通洗衣皂和清水清洗病人衣物、床單、浴巾、毛巾等,或者用洗衣機以60-90攝氏度和普通家用洗衣液清洗,然後完全乾燥上述物品。

將汙染的床品放入洗衣袋。不要甩動汙染衣物,避免直接接觸

病人產生的垃圾丟入密閉的垃圾袋,頻繁更換,並專業處理。

/<tbody>/<table>

重點需要提醒的是,要限制隔離對象的活動,最小化和家庭成員活動共享區域。最好不要與其他人共享衛生間,糞便也會傳染。

你以為病毒在空氣中會存活很久

其實完全不是你所想的那個樣子

現在很多人都為這個問題聞之色變,很容易引起恐慌。其實越厲害的病毒,對傳播條件的要求越苛刻。要知道冠狀病毒是需要在體液環境中才能夠存活的,如果將攜帶病毒的體液從人體分離出來,它將受到來自各方面的阻擊。56℃30分鐘或75%濃度的酒精就能把病毒全部殺死,在室溫25度左右時,病毒也會很快會喪失傳染性。儘管病毒更容易在乾燥的空氣中容易傳播,但這並不代表在乾燥空氣中就存活時間長,在現在的冬季,溫度0度左右,在乾燥的空氣中,病毒在空氣中的存活時間不會超過2個小時,在潮溼的空氣中病毒存活可能超過1天。

而這些都還只是理論上的,實際上,病毒在空氣中存活的時間更短。因為病毒對乾燥、日光、紫外線,甚至空氣質量等也都很敏感,保守估計在目前北方的溫度和溼度下,白天相對乾燥的日光照射下,冠狀病毒體外存活時間不會超過2分鐘。

你以為疫情一定會大爆發

其實高峰很快就會要過去

這主要是隨著各地嚴排嚴控,再加上普通民眾的個人防護意識也增強了,我個人覺得高峰期可能會在2月份,但不會造成大面積的大爆發和普遍的傳染。這是因為現在傳播病毒的基礎患者少了,比如你要是不防的話,可能一個人就能傳染10個,但現在防控了,可能1個人只能傳染一兩個人。

就目前來說,感覺這個病毒還在爬坡期,它要經過幾代的傳播之後,他才能夠慢慢的把自己的傳播性和獨立性減到最低。非常重要一點,也許現在我們的技術已經發展的很好了,分離病毒的能力也很強,我們各種設備都很先進了,這些當然都是有用的,

但是一個核心的問題就是,面對傳染病疫情,我們不能隱瞞,我們需要告訴老百姓,然後讓大家理解,我們才能更好的防控。這是個最簡單,最有效的防控,過去我們在非典時是有過深刻教訓的,是交了學費的!

你以為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封城

我和愛人都在醫院上班,疫情爆發後,又都在一線,說話見面的次數非常少,有時就隔著一扇門,我也不能過去看看她。

我們還有的同事在醫院附近租房子,因為大家都害怕萬一自己得病把家裡人給害了,雖然平時都帶著防護面具,但是在高風險的環境下戰鬥,誰也不敢保證,大家都做好了倒下的準備。

像這樣的情況在醫院裡有不少,說這些我只是想呼籲一下,如果這次疫情,放過了人類,那麼請人類善待野生動物!如果這次疫情,被醫護人員擊敗,那麼請社會善待醫護人員!因為危難時,是我們以命相搏!

我和新冠病毒肺炎死磕了一个月!

請把這篇文章轉給所有人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