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自己組裝一臺電腦需要什麼水平?

王昆立


其實挺簡單的,最大的難度就是,貨到了,壞了,退貨。我第一次裝機主板被我來來回回拆了好幾次[捂臉]顯卡和機箱對應的缺口忘記拿了,裝回去又發現是要拿掉第二個。之後是理線,有些機箱後板是有蓋子的,放來裝線但是隻能放下機箱的線,電源的線太粗了。。塞不進去。

這機箱的左下角是放機械硬盤的格子,把他拆了電源線放上去(因為上面鏈接主板)然後機械硬盤沒地方放。。又放了回去,後來試了下那個格子的縫隙線是進的去的。然後一鍵開機。這是我裝機遇到的一些事

但是我的機箱側板第三天被我摔碎了

這一張是摔碎後的我本來是想換顏色燈的。。。

這是摔碎前的,沒拍好

本來嫌麻煩那麼多線還是大早上的,我就一隻手拿著亞克力板一隻手眯著螺絲


吾奶閃耀芝士蛋撻


自己組裝一臺電腦,需要什麼水平?


首先,要知道一臺電腦包含哪些配件。

自己組裝電腦,如果需要的配件都不知道,那又怎麼去選購和組裝呢?常見的組裝電腦組件有CPU、主板、內存、硬盤、顯卡、機箱、電源、顯示器、鼠標鍵盤、鼠標墊、耳機或音箱等。

其次,你要知道組裝的電腦用途是什麼?是辦公、玩遊戲還是設計。用途不一樣,選購的配件也不一樣。

  • 辦公電腦:主要是能滿足日常辦公就可以了。
  • 遊戲電腦:主要能玩想玩的遊戲,同時追求遊戲性能最大化。
  • 設計用電腦:需要兼顧性能和穩定性。

再次,要學會選購電腦配件。

先要選好平臺,是選購AMD平臺還是英特爾平臺,各有利弊,看自己喜歡吧,AMD平臺性價比高,但是功耗高。英特爾穩定一些,功耗低一些,但是價格貴一些。選好平臺後,就要考慮選配件了。

  • 如果組裝的是一臺辦公電腦,那隻需要一些中低端的配件。配置比較低,一般不需要顯卡,或只需要低端顯卡就可以了,。比如I3-9100CPU,4G內存,120G固態硬盤和1000G機械硬盤,普通機箱,辦公用24寸LED顯示器即可。
  • 如果組裝的是遊戲電腦,需要考慮方案的匹配性。遊戲不一樣,需要電腦配置方案不一樣,配高了,不划算;配低了,滿足不了遊戲要求;如果你玩的是英雄聯盟,你裝一臺I5-9400F CPU,8G內存,GTX-1660顯卡就可以了。如果你組裝一臺包含I9-9900K,32G內存,2080TI顯卡,1TB固態硬盤的主機來玩英雄聯盟就浪費了,就像本來一輛轎車就可以拉三個人走的,你確派一列火車來拉。
  • 如果組裝的是設計用電腦,既要考慮能滿足設計用(特別是有些設計須要專業製圖顯卡,這個是不能節省的),又要要求電腦穩定。那就必須考慮一線品牌中的高端產品,最好不要使用不知名的固態硬盤和小廠生產的電源,特別是硬盤,如果壞了,數據無法挽回,後果不堪設想。

在選購配件的時候要注意,主板構架不一樣,需要的CPU和內存有可能不一樣,比如,B360構架的主板,就不能上DDR3內存,也不能上1155構架的CPU;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配件之間匹配性,比如CPU你選I7-8700,顯卡選個GTX1030顯卡,就顯得頭重腳輕了

最後,要會安裝電腦主機,鏈接外設,安裝系統和軟件。

  • 安裝的時候要注意先後順序,特別是小機箱裝大主板和大顯卡的時候,要先裝CPU和CPU散熱片在主板上,然後再裝主板到機箱上。否則,很難完成安裝,搞不好還把配件搞壞。
  • 系統和軟件安裝,需要具備在主板Bios界面調試和系統安裝能力,最後需要會安裝驅動和軟件就可以了。

只要你具備上述電腦裝機知識,組裝一臺電腦將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你家老王


以前一天最多組裝過二三十多臺電腦,手擰螺絲擰的手疼,單位催的太急,中午飯都吃不上,我就我說說我自己是怎麼組裝電腦的。其實,組裝電腦很簡單,會者不難難者不會,你如果對電腦知識一無所知是有點困難,裝電腦最主要的就是配件,有電源,主板,cpu,硬盤(固態硬盤運行速度快最好選中不過價格貴),內存,cpu風扇,機箱,機箱風扇,如果你對電腦電腦有點了解 ,想自己動手組裝,你可以在網上或代理商哪裡拿配套的主板,cpu,風扇,機箱等也就是組裝電腦的配件。其次,你需要考慮的就是連線問題,這個需要你自己去百度學習一下怎麼連接,不要連接錯了,會燒主板的!再者就是機箱走線的問題,考慮到是初學者,你就走線看著美觀就可以。最後,給電腦裝系統,網上都有教程。






耿耿於懷那個啥


組裝一臺電腦主機需要的物品清單如下:

CPU、內存、顯卡、硬盤、機箱、主板、電源、顯示器、鍵盤、鼠標、cpu風扇等,光驅如今基本很少人用了,而網卡、聲卡等都是集成在主板上,無需單獨購買。此外,如果需要無線上網,還可以買一個PCI或USB無線網卡。

首先,原則是量體裁衣,不是買時裝,買你的需求,拿來幹什麼用,是辦公、普通上網、還是玩遊戲或者是做設計;然後,看你的預算,切忌盲目跟風,這東西跟不上的,我自己就是個例子,我自己的電腦一年多升級花了近1萬,到頭來其實性能沒提升多少,折騰的只是心理感覺罷了!最後,記住不要被黑,確定配置後,要把配置完整型號寫全,比如說內存,不要單單來個金士頓4G,有好幾種的,而且假貨還多,金士頓假貨最猖獗的時候,據我電腦城朋友說,本市出售的10根有9根是假的。再比如說,硬盤,買回來一定要測試,一個是使用時間是不是0或者幾分鐘(出廠測試),二個是有沒有隱患、壞道什麼的。顯卡,不要只弄個牌子和顯存,同牌子同顯存的型號可多了!記得把具體型號、參數記清楚……

其水平相對來說需要的有點高,畢竟電腦這個東西過於複雜。




聖極地


作為一個曾經裝過至少幾百臺組裝機的人來給題主答一下!如果題主從來沒自己裝過機器,原則上不建議自己組裝,可以的話還是交給專業的人安裝。當然,如果題主覺得自己動手能力很強,那麼不妨可以試試,這裡給題主傳授幾個要點吧!

1、大膽心細

組裝電腦的整個過程其實並不複雜,基本就是擰擰螺絲,核心配件插槽插一下就行,本質上這是一個熟練工的操作,一個熟手安裝一臺機器的速度是很快的。

對於題主這樣的新手,首先要做的就是心細,絕對不要手忙腳亂的,按照對應的步驟一步步操作即可,但同時也不要畏首畏腳,生怕弄壞這個搞壞這個。

2、切忌暴力安裝

電腦的所有配件都有防呆設計,你插反了或者插座插槽是絕對安裝不進去的。因此,遇上無法有效插入的配件絕對不要暴力安裝,看清楚卡扣、插槽的位置然後再有效插入,暴力安裝硬插一定會弄壞配件。

3、學會看說明書

說明書必須得看,主要是主板說明書,這個上面哪個卡槽安裝什麼,哪個接口插什麼,怎麼接電源等等,主板上都會有詳細的說明。此外,機箱前面板電源線接主板必須看明白,接錯的話會導致無法通電啟動電源開機,或者重啟等按鍵失效。

4、安裝大致步驟

這裡說說我當年的大致安裝步驟,現在應該整體大同小異。

  • 首先CPU、內存這些配件先安裝於主板上,CPU陣腳對準安裝槽放入(具體安裝可以找視頻看看,CPU很重要擦錯可能會讓芯片報廢),然後在CPU表層塗抹硅膠然後安裝風扇,風扇會有對應的風扇電源接口,找到後插上就好;內存更簡單直接放入插槽,有防呆設計,位置錯誤插不進。
  • 然後開機箱安裝好主機電源,部分機箱可能本身配電源則可跳過,直接進入下一步。在主板附帶的配件中找到對應的主板固定底座,一般是平底支撐銅柱或者是類似鉚釘的塑料凸起物,在機箱對應的位置安裝好這些底座,之後就可以放入主板進行固定。
  • 固定完主板後,可以在機箱內繼續安裝其他配件,比如硬盤,這些配件機箱都有對應的支架,直接塞入後擰上螺絲即可。之後可以裝顯卡,網卡,這個直接插入主板對應卡槽就行。
  • 主板配件裝完後,就可以開始將接各配件數據線接到主板上,首先是電源線,其次屬主板數據線線,最後是機箱面板電源連接線(這裡包括啟動鍵、重啟鍵、前置音頻和USB等)。至此你的電腦基本算是安裝完了,但是這時候不要蓋機箱側面板,可以先接上顯示器和電源,看看你的機器能不能正常點亮。
  • 如果能開機,那麼恭喜你這機器整體算是完成了,後續你可以繼續安裝操作系統和常規軟件。整個機器跑一段時間,如果不出問題的話,最後就可以收工了,蓋好機箱面板,擰好螺絲。

Lscssh科技官觀點:

在正式裝機前,建議題主先去了解下電腦主要配件,知道自己要購買哪些配件,有了基礎的瞭解後不妨按照我上述的步驟慢慢安裝,第一次裝不求速度,只求正確,保證每一步安裝沒問題。



Lscssh科技官


自己動手組裝電腦,主要兩個原因,一節省銀子,二享受這個DIY過程。

想起來會比較複雜,其實只要去電腦城轉上一圈,基本功課都做好了,因為電腦這些配件都是標準化的,內存條插哪裡,顯卡插什麼地方,電源插哪裡 ,都會有固定接口。實在不懂 ,網上搜索就能找到答案。

電腦硬件裝好以後,就是裝操作系統,選擇一個合適的系統,製作啟動盤。總之,需要的的是耐心和遇到問題現場解決問題的能力,不需要你有多麼強大的電腦知識背景。有耐心就行。


疆南一號


  • ·瞭解組裝一臺電腦所需要的主要配件有哪些

  • ·確定自己電腦的需求
  • ·裝機教程
  • ·安裝系統

·瞭解組裝一臺電腦所需要的主要配件有哪些

電腦主要配件

1.CPU處理器(類似大腦,用來解釋和處理計算機指令)

2.CPU散熱器(有些CPU自帶的散熱器並不能很好解決CPU過熱問題,而CPU過熱則會導致運行速度下降)

3.主板(類似人類軀幹,將電腦配件串聯在一起)

4.內存(類似人們處理事務的辦公桌,CPU平時會將數據從硬盤中拿到內存上進行處理,特點是存取速度極快,但並不儲存數據,每次用完之後辦公桌是清空狀態等待下一次CPU的使用)

5.硬盤(固態硬盤類似放在身旁的書架,存儲你平時經常會用到的東西,特點是讀寫速度快和貴;機械硬盤則類似儲物間,畢竟家裡東西多,都放書架上不現實,特點是大和便宜,讀寫速度不及固態硬盤)

6.獨立顯卡(2010年以前的集成顯卡都是集成在主板上的,2010年Intel率先推出集成在CPU的顯卡,所以現在大部分的主板只是提供顯卡接口。獨立顯卡相比較而言並不佔用系統內存,效率更高,玩點畫質好點的遊戲集成顯卡就有點帶不動)

7.電源(給主板和獨立顯卡供電)

8.機箱(主要看機箱尺寸是否合適;主板是否匹配,例如:ATX規格的主板要配ATX機箱;散熱器的高度;以及電源線的長度都是在配機箱時需要考慮的。其次是看是否能夠背部走線以及側板的厚度和硬度是否足夠,背部走線會讓機箱內保有空間,增強散熱效果,機箱硬度則會保護機箱所發生的意外碰撞)

9.顯示器(顯示器其實也歸為外設一類,絕大部分配置電腦的報價並不包含顯示器。主要是看屏幕尺寸和接口,如果想用顯示器玩PS4的記得要選擇HDMI接口的顯示器)

10.外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機械鍵盤的味道還不錯)

其實我覺得小白瞭解到這些普通的電腦知識就好了,畢竟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實在是太快了,在行業內摸爬滾打這麼多年的人也有可能踩到深坑。我的初衷就是想自己組裝一臺電腦可以玩玩我自己想玩的遊戲,同事小麗半夜叫我去她家修電腦的時候能夠差不多快點修好回家,沒有想要說深度瞭解各個配件型號之間的區別,這是留給特別愛學習以及有這個精力去學習的同學的課外作業,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考慮每個配件型號之間最優性價比的時候,也要考慮整體配件上的兼容性和平衡性。

而我的宗旨就是專業事交給專業人,值乎上找個靠譜的業內人去諮詢一下,當然諮詢前有幾件事情需要搞清楚。

·確定自己電腦的需求1.大部分的時間你拿這臺電腦做什麼?

模擬一下使用場景,每週哪些時間段是在使用這臺PC?在做什麼?以此來判斷自己電腦的主要用途,實現這些功能的配置要求有哪些?

2.這臺基本滿足你需求的電腦你想使用多長時間?

電腦配件的擴展性和兼容性是否能夠支持某一配件的換代升級?

3.未來是否存在電腦用途的變更?

做好前瞻性和風險控制,如果用途發生變更,配置是否依然能夠滿足彼時需求?

4.預算是多少?

如果有一款性能更好的產品出現在你面前是否會因此調整自己的預算?

最貴的或許不是性價比最高的,但很大可能就是最好的,組裝電腦的預算如果不設置一個底線的話,價格基本上是控制不住的,不要盲目羨慕別人的配置,實現自己需求的電腦配置對你來說就是最優配置。

再問過自己以上自己幾個問題之後,就比較好向專業人員進行諮詢求助了,這個時候自己的需求比較明確,別人也能夠給出更好的建議,太過糾結和迷茫的低水平提問往往換來也只是低質量的回覆,謹記。


Me極客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組裝電腦本身難度並不大,關鍵是怎麼進行配件的挑選,要先確定好自己的預算和自己的使用需求:
1、一般普通辦公的話,預算2000左右就可以搞定;
2、玩大部分網遊,少數主機遊戲,預算4000左右就可以搞定;
3、玩大型主機遊戲,預算在8000左右。
組裝電腦需要挑選的配件有:主板、CPU、CPU散熱器、風扇、電源、硬盤、機箱、內存。配件的挑選在--組裝電腦吧--裡面蹲幾天,自己就知道怎麼選了。具體的配件組裝,只要看一個完整的裝機視頻,自己肯定可以獨立完成裝機。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6950a783979c42d6a525792daf3e5095\

鬆鬆的Vlog


組裝電腦首先考慮你自己的預算,

考慮一下用途打遊戲還是辦公,

臺式機主要分為幾個部分

主板,電源,cpu,內存條,顯卡,硬盤,顯示器,這些東西型號很多,具體看你預算,硬盤現在一般都是雙硬盤,一個固態硬盤一個機械硬盤,東西買齊之後組裝好,準備個U盤做成系統盤,做一個系統就好了,其實也不算很複雜,有需要哪幫忙的聯繫我我可以幫幫你


丶墨袖留香


組裝超簡單……
現代電腦,各種配置端口,排線,幾乎都是,一一對應形態的,幾乎一看就會!
但是!真正能組裝好,就需要些專業性了!
其最基本原則就是:“兼容性!”
搞懂它,組裝電腦你就過關了![靈光一閃]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e8873bf9a7c849abaa00d4553363000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