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有沒有為家人做過一頓飯?

你永遠點不著的火柴


我做菜喜歡既好看又要好吃,家人的滿意是我最大的動力,我愛我的家人,為他們提供我的服務是我的榮幸和幸福。祝大家一生平安快樂!











達弈媽媽


用心做好一頓飯的味道是不一樣的。美食需要花時間和精力烹調而至,等待美食的過程也是美好的,看著煮鍋蒸汽衝上蓋子,聽著鍋裡食物滾動的咕嚕咕嚕聲,那是食物在變身。為了慰勞你的胃,他們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關,蒸、煮、炒,被各種調料洗身。才成為最後的樣子。

看到家人,父母吃飯時滿意的樣子,才是我的初衷 生活就是如此簡單!





閆龍凱同學


每當春節全家人團聚的時候,也是我下廚大現神手的時候,給大家曬曬我的拿手菜,紅燒肘子,紅燒肉,紅燒鯉魚,獅子頭。熘肝尖,熘大腸,熘裡脊,木須肉。魚香肉絲,蔥包肉,京醬肉絲吃不夠。清蒸雞,清蒸魚,清蒸紅棗加山藥。我最拿手的是螃蟹豆腐湯,也叫御善蟹腐湯。

民間傳說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乾隆皇帝來到御善房,看到大木桶裡的河蟹和整木盤的豆腐,就和御廚說,今天不要用豆腐做湯了,要用河蟹做湯,你要做出和豆腐一樣的塊,乾隆皇帝這麼一說,讓御廚發了難,正在愁眉苦臉的思索著,他的徒弟幫廚進來了,看著師父鐵青的愁臉問,師父怎麼了,這麼愁眉不展,御廚說:萬歲爺剛來過,耍喝河蟹做的湯,讓我把河蟹做成豆腐一樣的塊,這能做成嗎?徒弟說:師父這很好做呀,很好做,你快說說怎麼做,師父記的我小時候,哥哥抓到一隻大河蟹,拿回家後媽媽犯了愁,八個孩子,一隻河蟹怎麼也分不過來,爸爸說犯什麼愁,搗碎它做湯,連咱們也能喝到,於是媽媽就用擀麵杖把河蟹搗碎了放在鍋裡的水中,湯熟的時候飄著一層白塊,雖然不象豆腐那樣硬。卻和豆腐一樣白,塊特別好吃,湯特別好喝。師父一聽高了興,可怎樣讓它變成和豆腐一樣的塊呢!師徒倆研究著,終於把湯做成了。以後傳到民間,皇上喝的湯,不敢叫御善蟹腐了,就改名叫了螃蟹豆腐湯。

這種湯可能有不會做的,你想喝嗎?想喝我就告訴你怎樣做。

首先用一斤河蟹或海蟹,洗淨搗碎,用紗布過濾,有打漿機的更好,把過濾的汁裡打上兩個雞蛋攪均勻,溫水下鍋,水一開就成了,不要水開的太久,時間長了就會碎,然後按自己的口味放鹽等調料。你想試試嗎!好喝不貴!



隧道時空1


你有沒有為家人做過一頓飯?

相信付出愛是讓自己幸福的最好方式、美食是撫慰人心的不二法門,更多美食問答,請關注覓源良食,讓我們給您答疑解惑!

在我28歲以前,我確實沒有給家人做過飯,都是老爸老媽做給我吃,讀初中高中的時候,都會像親朋好友自誇,我會做飯,但父母從來都不讓我去做,其實只會炸個荷包蛋、之後住校,每週回家,說的最多的就是,學校的伙食太沒油水,您這兩天給我做什麼好吃的啊?

踏入社會,參加工作,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問老爸,老媽在家不?今晚吃什麼啊?肚子好餓啊,晚飯還沒有做好啊?偶爾還要抱怨,今天的晚餐太素了、這個菜做的不好吃、那盤菜我一點都喜歡吃,等等,現在想起,滿腦子都是爸媽的溺愛,有時不好意思當面說的,現在通過文字,大聲的告訴爸媽,我愛你們,謝謝你們無怨無悔的將我撫養長大;

28歲之後,我開始學習做飯,但是從學習做飯,到能真正為家人,具體說是爸媽,做一頓晚餐,時間的跨度還要有好多年,就這樣斷斷續續的學習著做飯,會做雞蛋炒飯了、會做南瓜疙瘩湯了、會炒青椒炒肉絲了、會做涼拌毛豆了,學的都是自己愛吃的,也就是偶爾做給自己吃,在爸媽不在身邊的時候;

終於上天給了我一次長長的假期,在家養病,左腿骨折,在拆掉石膏後有一段很長的恢復階段,我開始給家人做飯,估計爸媽是為了讓我有事可做,打發在家的時間,所以無論我做的多麼不好吃,他們會都說好吃;

見下圖,這是我剛剛開始給家人做飯時留下的圖片,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那晚應該還有一大碗排骨藕湯,然後加上下圖中的三道菜餚;

就這樣,我開始了斷斷續續的給家人做晚餐,那時的我大約30多,現在想起剛剛開始下廚房做飯的這麼幾年,我感覺有這麼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爸媽買什麼我就做什麼,但是給家人做飯的時候,還有好多菜餚不會做,做的時候,心中沒底;

比如上圖中的菜餚,都是爸媽買什麼我就給做什麼,經常去圖書館,借的最多的書就是各種家常菜的做法大全,每天做的時候,還要同爸媽再次確認一下,虎皮青椒要放白醋還是陳醋?刁子魚需要醃製嗎?醃製的時候,放多少薑片?

老爸,這魚太腥了,您給我洗一下,瀝乾水之後,我再去醃製,這時的老爸老媽,都是反覆的囑咐我,少放點鹽,別醃製的太鹹,開始給家人做飯,大約有大半年的時光,都是這樣的狀態;

第二個階段:我自己決定晚餐的菜譜,爸媽按我的要求去買菜;

這時的我,經常給父母做晚餐了,已經不用再去問爸媽該如何做了?好多的菜餚都是從食譜上看到製作方法,然後就安排爸媽去採購食材,晚餐的時候,就做給他們吃,雖難好多菜餚都是第一次做,但是這時的我,應該算是按圖索驥,食譜上怎麼說,我就怎麼做;

第三個階段:開始有自己的思考,開始問為什麼要焯水?為什麼要放姜?

這個階段的我,大部分父母愛吃的家常菜,我都反覆的做過好多次了,開始思考為什麼要這樣做?比如下圖的這碗排骨蘿蔔湯,我開始思考食材上的問題,比如我發現,煨湯時,大家常常說是直排好,但是我發現從口感上來說,脊骨,也就是豬龍骨煨湯,湯不僅清淡,而且脊骨上的肉夠鮮嫩,比直排上的那種肉好吃太多;

但是經過一次家宴之後,我又發現,親朋好友來你家吃飯,你這時煨湯就不能選擇脊骨,一定要直排,一是脊骨不太好看,不適合在出現在這種情況的餐桌上,二是,大多數人還是喜歡吃直排的,所以不能以我的口味來代替大家的習慣;

第四個階段:好的刀工,讓美味的菜餚錦上添花;

就拿下圖中的麻婆豆腐來說,我現階段就感覺,雖難是做家常菜,雖難沒有學過廚,但我要是有一手好的刀工,在烹飪食材之前,能將食材用刀切得方方正正,整整齊齊,那該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可惜我沒有刀工;

為什麼有這種感受,我去飯店吃飯,那怕是一盤麻婆豆腐,刀工好,豆腐切得整整齊齊,上桌的時候,看著就賞心悅目,所以我現在要求自己,不光要做好的好吃,也還要做的好看;

你有沒有為家人做過一頓飯?

寫到最後,還想囉嗦幾句,我在28歲之前,一直沒有給家人做個飯,之後,開始有機會下廚房,最近幾年,經常給家人做晚餐,所以我可以大聲的回覆題主,我經常為家人做飯,不止一頓,給家人做飯,我感覺有這麼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爸媽買什麼我就做什麼,但是給家人做飯的時候,還有好多菜餚不會做,做的時候,心中沒底;

第二個階段:我自己決定晚餐的菜譜,爸媽按我的要求,去買菜;

第三個階段:開始有自己的思考,開始問為什麼要焯水?為什麼要放姜?等等吧;

第四個階段:好的刀工,讓美味的菜餚錦上添花,我渴望自己的刀工能有提高的可能;

這是我給家人做晚餐時的一點體會,僅代表個人想法,說的好壞還望大家多多理解,感謝大家的閱讀,您有沒有為家人做過一頓飯?分享帶來快樂,我們在評論區等您;


我們儘量做到恰如合適、通過原創圖文,在文字與圖片之間為您分享一道道菜餚,它們美味、漂亮、營養,你要什麼樣的美食,在這裡希望我們能夠給您!

覓源良食


出生在四川自貢70後的我,記憶中我6歲不到就為家人做飯做菜,那時候,個子矮就搭起凳子站在凳子上炒菜,也記不清怎麼學會了做飯炒菜,反正就是想著什麼就去搗騰,那時候的我會拿煮熟的紅薯(餵豬的)去皮捏碎加點紅薯粉子炸,反正香香的好吃😋記憶中好像那時的我老弄些奇怪的東西吃,一個院子的娃娃都來因為有吃的😂媽媽也吃就是心疼她的油,因為我用油炸東西用得快!

讓我做的最失敗的菜;

記得爸爸公社同事來我家讓我炒個磐黃鱔,我想磐黃鱔該怎麼做,有了把油燒燙黃鱔往油鍋一倒,黃鱔捲起了磐起來了,我想這就對了,加了些佐料炒好,端上桌爸爸問我這是啥,我說你要的磐黃鱔呀!看到爸爸失望同事哭笑不得的樣子…必定只有幾歲的我⋯⋯到現在我也不知道磐黃鱔究竟怎麼做🤦‍♀️

讓我最自信的菜;

記憶最深刻的是我七歲那年做豆花,小個子的我自己推磨子磨,太高就把摸擔鉤繩子放矮,記得是先拿豆子推成面面,然後用水泡再和水推,上鍋燒開又拿口袋瀝,鍋底還有鍋巴吃😃我學大人鍋底先放點米湯(點出來的豆花嫩面炸)然後放點膽水倒豆漿,然後再用鍋鏟放膽水輕輕kao,蓋鍋蓋過下又重複,到點清了(出豆腐)過一下小火燒開用筲箕輕輕壓,再用刀劃成塊燒開蘸辣椒醬香蔥香菜魚香豆花越嫩越燙吃起越安逸,雖然遠在他鄉的我每天都為家人做些家常的菜,但讓家人最愛的還是我從小做的豆花,為了爸媽能經常吃到豆花,我還特意叫老家的堂哥幫我寄了一個打豆漿的機子滿足了爸媽的胃😄,我們自貢與其他地方不同的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不管是滿十還是韓生都會煮一大桌菜或者請客辦生,今天就扯到這裡,附上我為家人為鄉下婆婆做菜圖片。謝謝你的查閱!請關注蜀北琴姐🙏每天有家常菜做法分享











蜀北琴姐


家是溫馨的港灣,是可以依偎的臂膀,無論你是高官富商還是平民百姓,能和家人圍坐在一起共進晚餐,是一種無法比擬的幸福。身處它鄉漂泊多年,嚐遍大街小巷無數美食,味道各有千秋,不分伯仲,也經常下廚為家人做各種早中晚餐,但記憶猶深的是兒時第一次為爸媽做飯的場景,讓人哭笑不得。

記得兒時,還不到六七歲,爸媽因為幹農活忙,時常晌午時分沒有時間回家吃飯,有時候遇到天氣突變,更是無暇顧及自己的溫飽。有一次我在田埂邊抓螞蟻,不知從哪裡來的衝動,竟然跟媽媽說:“媽媽,我中午煮飯給你和爸爸吃吧?”,媽媽笑了笑“你還沒灶臺高,等你長高些再幫爸爸媽媽煮好不好。”當時我聽了這話,心裡很不痛快,氣呼呼地回家了。

回家後,我就想你們是不是瞧不起我,把我當小孩兒了,我非要做不可,說幹就幹。因為小時候家裡使用土灶臺,燒的是稻杆,光點火就用了半個多小時,土灶臺比我高一大截,於是找了個椅子踩在上面剛剛好,平時煮飯也見過爸媽操作,做起來感覺也沒那麼辦,哈哈,你們就等著品嚐美味吧!我充滿了自信和自豪。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操作終於可以開飯了,去田間叫爸媽吃飯的時候,他們見到我捧腹大笑,原來是灶臺太高炒菜有些吃力我便坐在灶面上,沒想到一不小心掉進了旁邊一個沒有裝鍋的柴坑裡弄得臉上到處都是黑乎乎的,這些無關緊要,重要的是我的傑作。

爸媽回家後,我把飯菜端上桌,爸媽顯得很吃驚,有些小激動,開心對視一笑。爸爸先動筷子嚐了一口,皺了皺眉頭,沒作聲。媽媽也吃了一口立馬吐了出來,“不好吃嗎”我問道“你嘗一下”媽媽笑道,一個炒白菜都是一股糊味,另一個炒黃瓜鹹得要命,米飯半生不熟難以下嚥,原先自信滿滿的我像洩了氣的氣球,眼淚嘩嘩直掉,爸媽安慰我後繼續吃完剩下的飯菜,並指正原因,從此以後我會經常幫他們做飯。可是歲月不饒人,父親走了快二十年,再也吃不上我給他做一口我為他做的飯菜了。

人生的記憶如同影片放一段剪一段,時間不能回到從前,趁著現在有時間多和家人聚聚,做一頓飯菜勝過山珍海味,不要等失去了才後悔莫及,因為有家人陪伴的愛是金錢買不來的。





王崽開心


我沒有為家只做過一頓飯,每天至少做三頓,一年就是1095頓,遇到來客人,或者給外孫做加餐,還會更多。

我8歲就學做飯,那個時代,家家孩子都一樣,很早就學著幹活兒,與父母分擔家務。

慢慢的就養成了習慣,然後就成了興趣。因為我對做飯產生的濃厚興趣,父親特意為我訂了幾年的《烹調知識》雜誌,日積月累,我的廚藝收到大家的誇讚,我就更喜歡做飯了。

女兒習慣吃我做的飯,有時迫不得已在外面應酬或者加班吃飯,回來總要抱怨外面的飯多麼不和胃口。女兒坐月子的時候,雖然請了月嫂,月嫂只做了一頓飯,我就決定還是我自己做吧。當時我想看看月嫂專業的月子餐怎麼做,結果她給剛生完孩子的產婦做雞蛋液煎豆腐,生完寶寶不是應該吃清淡的嗎?我就一邊查百度,一邊根據女兒的平時口味喜好做月子餐,每天7頓,女兒身體很快恢復了,但是體重卻恢復到懷孕前,因為我在確保營養全面的基礎上,還給她做了瘦身餐,月嫂也很好學,每頓飯都用本子記錄下來。

外孫才兩歲半,也是特別喜歡吃我做的飯,我會根據他的成長需要,變化食材的搭配,做出一些卡通形狀的食物,誘惑寶寶食慾大開。

朋友們也喜歡吃我做的飯,退休後,我的時間充足了,每天至少要在廚房呆8個小時以上,在網絡裡看到美食做法,都要嘗試做一次。

愛家人,就為他們用心做飯,用心付出!











升騰的海水


在家最小,從小在家沒做過飯。結婚後,我下班早,買好菜,準備好,老公回來掌勺。回我家時,老公都插不上手。大姐夫是特一級西餐廚師,中餐也很棒。每次家庭聚會比在餐館吃的都好。

到了50歲,才輪到我做飯。基本把小家的一日三餐都包了,已經五年了,現在可以自豪地說,偶滴水平不比老公差了。家裡開爬可以做上十幾個菜。

前四張是家裡開趴,後五張是我們老兩口的早餐。

最遺憾的是沒給老爸老媽做過飯😭 。











孟闌


這個對東北女人來說是必修課,因為東北男人很少做飯,當然,現在年輕人就不能相提並論了。我可以說為婆家孃家做了幾十年的飯。

我結婚就開始為婆家做飯,平時婆婆我倆一起做,每到春節的時候,幾乎都是我自己忙乎,老公的兄弟姐妹共八個,加上外男外女,也有二十幾口吧。春節都來看望老人,做飯這個重任理所當然的落到我頭上,加上我開過飯店,做菜手藝蠻好的,年年三大桌子,從年三十到初二。因為初三我就回孃家了,到了孃家我也躲不過做飯,兩個姐姐一個妹妹弟弟,他們打麻將,我就替母親給他們做飯。

這些年了,習慣了為他們做飯,就像趙本山範偉的小品《賣柺》裡,趙本山說的那句話,“你看看,他自己都去找了”,是啊,每到春節,自己就自然而然的進廚房,拿起圍裙,開始操練起來,在孃家和婆家也算是“紅人了”。

如今在外漂泊幾年了,也幾年沒有為家人“服務”了,也不知道他們想不想我做菜的味道,起碼,我現在回憶是幸福滿滿的……


蛻變的英雄


我家的飯一般都是我做,白天基本都是在單位吃,晚上就隨便做做,兩個人,四個菜,再蒸點大米飯,晚上不能吃的太多,不然不好消化。

有的時候太累了來不及做飯,也會圖省事煮點方便麵,再加點丸子、火腿腸、蔬菜啥的,但是最多一週吃一次。

如果逢年過節會想做的豐盛些,整點大螃蟹和大蝦,補充一下營養。

我家的晚飯怎麼樣?如果喜歡,請給我個贊,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