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 士兵在飢餓時會如何打仗,軍隊此時又如何保障戰鬥力?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充分說明了糧食保障對軍隊作戰的重要性。《兵法百言•法部•糧》說道:"食者,民之天,兵之命。"南宋著名的抗金詩人辛棄疾也曾在《稼軒集鈔存》中提出:"用兵制勝,以糧為先。"不過畢竟戰場環境和情況瞬息萬變,而且戰時對糧草的消耗速度也遠遠大於平常的駐訓,這就會造成士兵經常也在飢餓時與敵人進行作戰。那麼士兵在飢餓時如何打仗,軍隊又是如何保障戰鬥力的?針對這個問題,我是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是飢餓作戰分短期飢餓作戰和長期飢餓作戰,二是軍隊採用了哪些措施來抑制飢餓的影響。

短期飢餓作戰和長期飢餓作戰

短期飢餓作戰,士兵體能尚在。在這種情況下,知乎平臺的老兵尹吉先的回答我認為很有道理。他答道:"飢餓的時候,運動戰條件下是敵追我跑,我追敵跑,這種情況下飢餓是知道的,(但是)一切精力都放在追擊敵人,打敵人身上,你不打敵人,敵人會打你;(如果)是被敵人追,也顧不得飢餓,跑不動了你會被敵人打死,人在性命危險期間就不知道飢餓。陣地戰和阻擊戰條件下都是靜止的戰爭,只有在(敵人)衝鋒的時候才會打仗,這種情況下部隊飢餓的時候戰死的人也比較少,你也不容易發現。衝鋒戰條件下,只有不足一個小時或者20,30分鐘也不會覺得飢餓。"這個回答在知乎平臺的贊同數也在1千以上。

士兵在飢餓時會如何打仗,軍隊此時又如何保障戰鬥力?

1944年7月7日,已經彈盡糧絕的5000多塞班島日軍發動著名的死亡衝鋒,與美軍展開激烈肉搏戰,最後日軍全軍覆沒,美軍亦被重創。圖為電影《太平洋的奇蹟》對當時日軍的死亡衝鋒還原。

這裡擴展一下,首先需要解釋人類為何會有飢餓感?生物學理論上將其分為兩種,一個是穩態的飢餓(homeostatic hunger)。即人們對飢餓的傳統理解——一段時間未吃飯,胃空空如也,大腦就會發生指令讓人產生與飢餓相關的感覺。這種飢餓感來源於身體對能量的需求。另一個是享樂型飢餓(hedonic hunger)。即人類對於美食的嚮往,也就是大家傳說中的"民以食為天",中國也稱之為飲食文化。這種飢餓時對美食的需求,而並非對能量的需求。很顯然在這裡我們討論的戰場飢餓是第一種傳統理解上的飢餓。

針對飢餓的進一步研究,來自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心理學教授Jon May提出"一個人對飢餓感的響應會決定是否會產生食慾。"實際上人類通常只在飢餓感很強或者沒有其它關注點的時候才感覺到飢餓。短期內控制飢餓的方式就是有其它更重要的關注點。這與老兵尹吉先所描述的完全一致,在戰場環境下都有遠比飢餓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完成,比如保全性命,追擊敵人,對敵衝鋒等等。

士兵在飢餓時會如何打仗,軍隊此時又如何保障戰鬥力?

研究表明,當有遠比飢餓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完成的時候,人類會暫時沒有飢餓感。

長期飢餓作戰,就大不一樣,非常考驗軍隊的作戰意志和持續作戰能力,同時時代的不同也對軍隊作戰表現大不一樣。這裡舉兩個極端戰例。一是中國唐代的睢陽保衛戰,當時正值安史之亂,御史中丞張巡率領不到一萬的軍隊,與十萬叛軍對峙,堅守時間長達10月。期間守城軍隊屢屢發生缺糧斷糧的情況,但仍然堅持到了最後的城破之日。二是二戰轉折點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最後階段,當時德軍第6集團軍從1942年11月30日開始被蘇軍包圍,由於德軍第6集團軍被希特勒要求不能從斯大林格勒後撤,曼斯坦因在12月發起的"冬季風暴"解救行動也遭遇了失敗。此後隨著蘇軍不斷縮小包圍圈,德軍第6集團軍獲得的補給也越來越少,漸至彈盡糧絕的地步,也再無突圍和被增援的可能。1943年1月31日德軍第6集團軍司令保盧斯向蘇軍投降,1943年2月2日,隨著斯大林格勒地區的德軍殘部向蘇軍投降,斯大林格勒戰役正式結束。

士兵在飢餓時會如何打仗,軍隊此時又如何保障戰鬥力?

斯大林格勒戰役向蘇軍投降的德軍俘虜。德軍上層的舉棋不定,與蘇軍長時間的殘酷戰鬥,保盧斯的投降決定,以及時代的影響最終讓斯大林格勒戰役最後的大部分被圍德軍向蘇軍投降。

士兵在飢餓時會如何打仗,軍隊此時又如何保障戰鬥力?

由御史中丞張巡率領的睢陽守軍,與敵對峙10月,鑄就了一場慘烈的城市保衛戰。

緣何兩次作戰有如此差別,主要就在於軍隊的作戰意志。當時的唐軍在御史中丞張巡帶領下,戰法多變屢次對叛軍造成重創,儘管困難重重,但士氣一直維持在較好的狀態,且張巡經常以身作則,身先士卒,英勇殺敵。而德軍當時雖然堅持也有數月之久,但需要看到的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前期和中期,雙方都已激烈拼殺許久,基層官兵的作戰意志已經遭受極高強度的挑戰,而在被圍的早期由一直不被允許撤退,加之德國空軍的空投補給能力並未像其之前所保證的那般,對於部隊持續作戰能力和作戰意志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所以在被圍的最後階段,在蘇軍不斷縮小包圍圈的打擊下,已經幾乎斷糧斷炊的德軍被圍部隊喪失作戰意志就不是什麼意外。不過同時也需要看到,由於時代所限,古代戰爭中很少會善待俘虜,而進入到近現代由於整個人類文明的進步,對俘虜甚至有日內瓦公約的保護,所以當戰鬥力已經喪失的時候,大部分軍隊也會放棄無謂的抵抗。

軍隊如何抑制飢餓造成的影響

前面描述的是士兵在飢餓情況下的作戰狀態,世界各國軍隊自身也有應對士兵飢餓狀態下的舉措。這些舉措可以分為軟硬兩個方面。軟即指通過相應的策略和方法來抑制飢餓的影響,硬是指採用一些新型裝備和後勤保障措施應對特殊情況,減少飢餓的發生,或者讓士兵降低對飢餓的感知。

軟的方面,主要是四方面舉措:

1.依靠軍紀約束紀律。從古至今,中外軍隊,不管只是暫時的飢餓還是長期的斷糧,都會時刻嚴明軍紀,尤其是對逃兵查處力度會立即加強。這是從源頭上杜絕軍隊崩潰的出現。

士兵在飢餓時會如何打仗,軍隊此時又如何保障戰鬥力?

從古至今,軍紀都是軍隊戰鬥力的基本保證。

2.依靠鼓勵維繫士氣。長期處於飢餓狀態,會讓士兵士氣慢慢下滑,意志開始動搖。通過研究中國唐朝的雍丘保衛戰,二戰列寧格勒保衛戰,霍爾姆戰役,傑米揚斯克戰役等經典的結尾戰,可以發現這些成功扛過長期包圍戰的部隊都有一個明確的共性——自始至終保持著較高的士氣。這些士氣的維繫,必須依靠將領超凡的魅力和技巧來維繫和鼓勵,否則根本無法長期堅持。

士兵在飢餓時會如何打仗,軍隊此時又如何保障戰鬥力?

霍爾姆戰役中,被圍德軍從1942年1月底至5月初經歷了長達105個晝夜的圍困,最終堅持到底。圖為被圍德軍開心的領取補給品。

士兵在飢餓時會如何打仗,軍隊此時又如何保障戰鬥力?

霍爾姆戰役的德軍指揮官舍雷爾少將(中)。圖中他正在被友人佩戴騎士十字勳章,這時的時間是1942年2月20日。霍爾姆戰役被圍德軍能堅持到底,他發揮了重大作用。

3.儀式設計提升士氣。軍隊的構成主體主要以男性為主,所以會在很多時候設計專門的儀式來提升士氣,甚至是達到精神亢奮的狀態,從而在戰場作戰時暫時忘卻飢餓的感覺。這其中比較經典的方式有壯行酒系列——比如中國軍隊出征時的壯行酒(腦補喝完摔碗的動作),日軍神風特攻隊行前的壯行酒;有敢死隊系列——比如日俄戰爭時期衝擊203高地的日軍白襻(pan,四聲)隊,儘管攻擊沒有成功,但是仍然對當時進攻受阻的日軍給予了很強力的鼓勵,也對守備的俄軍形成了很大的精神壓力,又比如臺兒莊會戰中最關鍵階段的大刀敢死隊,正是這支大刀敢死隊的奮勇突擊拯救了臺兒莊的危急時刻。

士兵在飢餓時會如何打仗,軍隊此時又如何保障戰鬥力?

二戰日軍神風特攻隊員在出擊前喝壯行酒。大多數特攻隊員都是有去無回,通過壯行酒可以讓他們進一步克服死亡的恐懼。

4.激發官兵愛國意志。隨著時代的發展,軍隊官兵基於對國家和民族認同感越來越強,軍隊在日常訓練和建設時,都會長期灌輸和強調軍隊保家衛國的意識,以此不斷加強軍隊在逆境中的戰鬥意志。那麼這樣也同樣有利於軍隊在飢餓狀態下的戰鬥表現。

硬的方面,主要是這樣幾個角度展開:

1.發展士兵野戰軍糧。士兵野戰軍糧其實從很早就開始在發展,畢竟這是從源頭來解決問題,但受限於古代的技術水平一直髮展緩慢。現在公認的野戰軍糧雛形就是蒙古大軍西征歐洲時隨身所攜帶的牛肉乾,這讓其對陣騎士們可保持幾天不餓肚子,而騎士們卻由於身上盔甲重體能消耗大,且幾天未進食,最後敗下陣來。

真正意義的野戰軍糧是從工業時代以後出現的,里程碑就是壓縮餅乾和罐頭的發明,這倆進一步增強了士兵在野戰條件下的持續作戰能力,而且營養更豐富也更美味,也能以更小的體積提供相對更多的能量。進入現代以後,隨著美軍在1981年引入單兵即食口糧(MRE,(Meal,Ready-to-Eat Individual)開始逐漸掀起了全球的單兵即食口糧風潮。MRE與以前的野戰軍糧相比,具有幾個明顯的優點:1.保存、運輸、食用非常方便。2.營養搭配均衡,口味更勝一籌。3.士兵個人也可吃上熱食。這是因為每份MRE都附有一包無火加熱器,也就是化學加熱劑。士兵只要往裡面倒上少量的水既可產生化學反應,對食物包進行加熱。MRE配發部隊後,受到了官兵的熱烈歡迎,時至今日美軍隔幾年就會推出一個新款,累計已有20多種不同的組合和口味。在世界其他的主流軍事國家,MRE也和美軍現在的情況差不多。說到這也要感恩這一技術的發明,現在普及民間的自熱米飯和自熱小火鍋也有這個技術的身影。

士兵在飢餓時會如何打仗,軍隊此時又如何保障戰鬥力?

種類豐富,顏色誘人的美軍MRE口糧,當然這種口糧實際口味跟現制熱食還是比不了。

士兵在飢餓時會如何打仗,軍隊此時又如何保障戰鬥力?

琳琅滿目,組合多多的美軍MRE口糧。

2.配發亢奮精神藥品。這類藥品使用量最大的就是甲基苯丙胺,也就是大家俗稱的"冰毒"。冰毒除了公眾知曉的副作用和成癮性外,也確實具有讓人精神亢奮,不知疲勞和飢餓,增強勇氣和膽量的作用。 

苯丙胺學名鹽痠麻黃鹼,俗稱安非他命,類似於麻黃素。1887年,羅馬尼亞科學家在德國柏林首先合成了苯丙胺。日本科學家於1919年合成了化學結構很相似的甲基苯丙胺,也就是大家現在所說的冰毒。甲基苯丙胺比苯丙胺更容易提取,效果也更強。1929年,化學家戈登·亞勒斯開始把苯丙胺用於醫療。1936年,德國醫學科學家邁耳首次發表論文,指出持續服用甲基苯丙胺的人自信心明顯增強、更愛冒險、精神也更為集中,同時,飢餓感,疼痛感也會減弱,甚至都不想睡覺。這一結論立馬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尤其是各國軍方的關注。隨著其他實驗陸續證明了邁耳的這一結論,美、日、德等國紛紛跟進列為了軍需藥品並在二戰中大量生產。

士兵在飢餓時會如何打仗,軍隊此時又如何保障戰鬥力?

甲基苯丙胺的化學式。

日軍將配發的甲基苯丙胺稱為"貓目錠"、"突擊錠"或"空擊錠",並在二戰末期的神風特攻行動中提供給神風特攻隊員使用,以讓其保持亢奮的狀態執行最後的突擊任務。德國則主要在二戰東線戰場使用,因為蘇德戰場不僅戰鬥相當劇烈,而且環境也常是冰天雪地,德軍需要使用這類藥品來提高士兵的興奮狀態,降低疲勞和飢餓的影響。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因裡希·伯爾,他曾是二戰德軍的一員,他就曾在給家中的家書中明確索要甲基苯丙胺,這也成為了二戰德軍使用這類藥品的有力證據。

士兵在飢餓時會如何打仗,軍隊此時又如何保障戰鬥力?

海因裡希·伯爾寫家書要求家裡人寄送冰毒。

美軍對甲基苯丙胺使用相比前二者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僅二戰期間至少使用了200萬片甲基苯丙胺,還在此後的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乃至海灣戰爭中都還在繼續使用。只不過後來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開始介入並限制了苯丙胺用量,並將它列為了處方藥物。在這些美軍的使用人群中,飛行員是一個很特殊的群體——他們動輒需要飛行幾千上萬公里,五六個小時是常事甚至還有十幾個小時(美軍1986年空襲利比亞的黃金峽谷行動就是讓F-111戰鬥轟炸機飛行員飛行了上萬公里,經歷過6次空中加油,時間長達14小時),一天出動多個架次。很難想象如果不使用甲基苯丙胺,這些飛行員如何在這種高強度的飛行員抵禦疲勞和飢餓的影響。

士兵在飢餓時會如何打仗,軍隊此時又如何保障戰鬥力?

1986年4月15日,美軍對利比亞發起"黃金峽谷"海空聯合打擊行動。美國空軍的F-111戰鬥轟炸機從英國起飛,往返飛行14小時34分鐘,航程萬餘公里。這個數據即便到現在看來依然很誇張。

3.發動各種補給措施。事實上如果一支部隊處於缺糧缺彈的境地之時,救援方就會發起各種補給措施,這最常見的就是進行大規模空投。如前文提到的霍爾姆戰役以及傑米揚斯克戰役就是依靠大規模空投才保障了包圍圈內的德軍有了最基本的供應。

士兵在飢餓時會如何打仗,軍隊此時又如何保障戰鬥力?

霍爾姆包圍圈內一處空投區。圖中德軍運輸機正冒著被蘇軍防空火力擊落的風險空投補給品。

綜上所述,軍隊在飢餓條件下的作戰,不僅比拼的是軍人的作戰意志,同時也有賴於國家的實力後盾,如果實力確實有客觀差距,那也要讓軍人願意在逆境為國付出,為國而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