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以后,默克尔和马克龙将先后到访俄罗斯,俄法德会不会就此结盟?

lz让你看看


特朗普5月8日正式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引发欧盟外交向普京倾斜,5月18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索契普京住地会晤。普京献上了“溫磬”的玫瑰花,结束会谈后,两人在记者招待会上。重大国际问题意见高度一致。只是乌克兰危机处理上有分歧。特别是对继续履行伊核协议,双方态度高度统一。普京罕见的对特朗普表达“不满意”的看法。默克尔鼓励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发挥更加继续的,有权威的作用。同时普京要求欧盟加大人道主义援助,在叙利亚重建过程中,加大投资做实实在在的帮助。不知是“玫瑰花”的魅力还是双方抱团共同“敌对”美国。总之,成果丰硕!


法国总统马克龙5月24日拜见普京。欧盟两个大佬密集到访俄罗斯,同普京“眉来眼去,秋波明送”!都是为了美国退群后如何保证伊朗核协议的继续执行。撇开美国五加一与伊朗合作,在国际重大问题上同美国作对。德法俄难道有结盟的意思,ON,这种事情没有发表的概率!因为,德法俄只是暂时的经济利益结盟。其它的没有共同点,欧洲和俄罗斯没有共同的政治基础,欧盟不相信普京后时代的俄罗斯有稳定的政治环境。特别是欧盟对俄的军事力量很害怕,不能失去美国的保护。美国与德法的合作大于分歧,可俄罗斯与德法分歧大于合作。俄法德三国根本上就不是一条道上的“马车”,所以,俄法德三国结盟不存在!


何由之


不会结盟!

1.现在欧洲国家访问俄罗斯,纯粹即使给特朗普看的,是为了经济利益,寻求俄罗斯支持,同时告诉特朗普:丫忒坏,你特朗普要再不重视我们欧洲,我们就跟俄罗斯用欧元结算,购买俄罗斯能源!

其实,这就相当好丫鬟感觉主人有“新欢”了,故意跑到俄罗斯哪里气气美国“主子”罢了!

2.北约东扩趋势不减,在这种情况下,让英法德跟俄罗斯站在一起,实在是价值观不同啊!任何一个国家,都惧怕俄罗斯的侵略与扩张,所以才主动要北约东扩,距离自己本土远些才稍微感觉安全。

现在因为美国特朗普不顾及盟友经济利益,执意要退出“伊核协议”,自然让英法德不满意,这个时候为了能够在中东找到与美国对话的资格,自然需要找叙利亚“新地主”——俄罗斯,来进行站台沟通了。

3.想来这个世界太疯狂:上个月初,美英拉着欧洲国家开始“群殴”俄罗斯,接着美英法精确打击叙利亚,现在就因为特朗普“退群”,直接让英法德跑到俄罗斯寻找安慰了。

或许是德国媒体感觉自己被美国冷落了,媒体《图片报》在报道的时候,竟然说:普京给默克尔献花,是在侮辱德国人。德国的玻璃心啊!难怪被俄罗斯网友各种调侃!

既然能够翻脸被翻书还快,那么过几天英法德领导人直接跑到特朗普的家里“喝酒”也不要有什么惊讶的!

4.从钢铝课税,到现在不顾及欧洲国家的利益,退出“伊核协议”,特朗普明白得罪了很多人,尤其是欧洲盟友。欧洲国家也感觉到自己被美国轻视了!

但是,美欧价值观和金融联系紧密,在美国步步紧逼的情况下,现在已经有欧洲企业开始撤离伊朗了,时间久了,欧洲向美国低头,现在看来是大概率的。至于所谓的“1996防卫法”,实在是除了赚取“吆喝声”,根本没有任何效果!

当然,对于俄罗斯来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至于斗争,只要美国特朗普继续这样怼下去,慢慢地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

特朗普这个时候一定在想:你们这些“软骨头”“贪婪者”,过去这些年,协议签订后,第一个跑过去的即使你德国吧?你们英法德挣了很多钱,让伊朗富有了,你们也赚了,我们美国呢?我们的12条要求,第一条就是针对你们的,你们看着办!我去发推特!


英武


5月18日,默克尔飞达索契,与总统普京以及总理梅德韦杰夫会晤;5月24日,马克龙将在圣彼得堡,参加国际论坛期间,与俄总统普京会谈。

欧盟三驾马车中,最具影响力的德国首相和法国总统,先后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自然引发外界的强烈关注。

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是促成德法首脑前去俄罗斯和普京会晤的最主要原因,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欧盟不希望中东太乱。

德法等欧盟国家接纳中东以及北非地区的难民,已经让欧盟国家精疲力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导致德法等主要国家内部矛盾加深,恐怖袭击不断,国内民众抗议示威活动不断,欧盟内部已经够乱了。

现在,美国单方面退出了伊核协议,并宣布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要求德法等欧盟国家在伊朗的公司退出,断绝与伊朗的生意,遭到德法等欧盟国家的抵制。

在此关键时刻,德法首脑先后访问俄罗斯,有与俄罗斯就中东问题和伊核问题的探讨,德法等欧盟国家既有对中东的能源需求,又有对俄罗斯的能源需求。

尽管欧盟因乌克兰克里米亚事件对俄进行了经济制裁,但这并本妨碍德法等欧盟国家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等能源,双方之间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

尽管德法和俄罗斯在叙利亚、乌克兰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在继续执行伊朗核协议、抵制美国对俄罗斯与欧洲之间拟议铺设的北流天然气管道二线施加的压力上,却有共同的利益

马克龙访俄前,法国官员明确表示,马克龙也将谋求凸显与莫斯科的新共同点,维持伊朗核协议符合我们的共同利益。

但德法与俄罗斯的矛盾是结构性,尽管因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以及美国反对俄罗斯与欧洲之间拟议铺设的北流天然气管道二线工程,让德法和俄罗斯的矛盾暂时缓解,但在叙利亚、乌克兰等问题上,双方依然有死结,一时半会难以解开,所以德法俄暂时走近,但绝不会结成同盟。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国平军史


结盟是不太可能的,德法跟俄罗斯的暧昧之时短暂的,美国才是欧洲的真爱

5月2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在圣彼得堡举行会谈。而就在前几天,德国总理默克尔刚刚结束了访俄之旅。

德法领导人这一前一后接连赴俄,向外界透漏出欧俄关系转暖的迹象。

默克尔于5月18日访问俄罗斯,并与普京举行了小范围会晤,就两国关系、乌克兰人权、叙利亚局势、天然气输欧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讨论。

而马克龙这次造访圣彼得堡,将主要与俄罗斯商讨如何应对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的对伊关系。之前双方就已经就此问题通过电话,基本确认了两国将继续遵守《伊核协议》。

近期,欧洲与美国就双方贸易战和特朗普悍然退出《伊核协议》闹的是不可开交。美国在欧洲的三大盟友英、法、德抱团抵制华府的任性之举。表示在以上两个问题上不会跟美国妥协。

德法两国领导人的接连访俄,很明显是想缓和因克里米亚和叙利亚问题导致的俄欧关系紧张,试图在美欧摩擦不断地情况下获取莫斯科的支持。

并且欧洲在现实的天然气能源供给上是非常依赖俄罗斯的,加强能源合作也是近期德法接连访俄的重要议题。

(俄罗斯与欧洲合作的北溪管道2号线,将绕过乌克兰,把俄罗斯向欧洲的年输气量提高一倍)

而俄罗斯方面自然也十分乐见西方阵营出现裂痕,希望抓住这次美欧吵架的机会,促使欧美解除或者是减少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

当然,去邻居家里串个门并不会代表两家关系就很好,只是左邻右舍之间很多事情还需要邻居的协助。德法与俄罗斯在最近关系上的升温还是表面上的缓和,双方的之间根本的利益冲突是无法回避的。

比如在俄乌冲突,叙利亚内战上,俄罗斯与欧洲的矛盾是无法消解的。

而美国与德法的亲密关系也不会单单的因为一两次拌嘴而发生变化,毕竟美欧在经济贸易、历史文化、意识形态、民族感情上的紧密联系是俄罗斯与欧洲远远比不上的。

(马克龙4月份访美之时,受到了华府的超规格接待)


千佛山车神


在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后,美国的传统盟友英法德都表示遗憾,因为考虑自身的利益,都宣称留在协议框架内,与伊朗继续展开合作。

除了伊朗外,俄罗斯则是他们争取的主要目标,一个是欧洲不愿看到混乱的中东,那样对欧洲的安全将带来严重的威胁,同俄罗斯搞好关系,有助于稳定中东局势,而且欧洲对俄罗斯的能源太过依赖,就像普京所说,欧洲可以从美国购买能源,但会很贵,18日,德国总理飞抵索契,与普京会谈,普京一反硬汉形象,用鲜花迎接默克尔,使得默克尔倍感“温暖”。


而在2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将访俄,一时间俄罗斯门庭若市,高朋满座,普京也是风光无限。

在特朗普强行退出伊核协议,并要求其他国家不得与伊朗进行贸易往来,这种强权政策会直接令欧洲蒙受很大损失,欧盟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就把美国说成是比敌人还差劲的朋友。
这次欧洲国家的集体“反美”


,正是美国不顾一切,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盟友的感受的结果,到现在把自己搞成众叛亲离,分崩离析,于是欧洲终于向美国说“不”了。

但欧洲毕竟还是需要美国的,在军事上美国是欧洲的顶梁柱和安全寄托,在经济上欧洲也不可能离开强大的美国,这次欧洲同俄罗斯的亲近,只是看做是对美国霸权不满的一种释放,以期让美国重视欧洲的存在,而与俄罗斯“结盟”,没有一个欧洲国家会那样想的,说临时抱佛脚应该更准确一些,假如美国不及时调整对欧政策,那么俄罗斯无疑是最大的赢家。


海之波涛3


需要首先明白结盟的含义。简而言之,结盟指的是国家间联合起来以应对共同的安全威胁,并在一方受到武力攻击之时,另一方需施以援手。北约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军事联盟。作为北约成员国的法德怎么可能与俄罗斯结盟?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尽管由于伊朗核协议的问题,法德与俄罗斯走得更近了,但是法德两国不可能与俄罗斯结盟。默克尔与马克龙相继访问俄罗斯,主要目的是与俄罗斯在如何维护伊朗核协议上达成一致立场。法德两国只是与夙敌俄罗斯缓和了一下关系,与俄罗斯的对抗关系依然未有根本改变。也就是说,在法国与德国看来,俄罗斯依然是它们最大的潜在安全威胁,依然是需要时时防范的对手。

法德只是对特朗普政府单边退出伊朗核协议太失望,才上门寻求俄罗斯帮助的。美国依然是它们最重要的盟友。这其实与冷战期间德国和英国领导人访问苏联一样,目的只是试探,只是寻求暂时缓和紧张关系,二者关系的对抗性并未改变。法德依然是西方阵营的人,而俄罗斯与西方阵营的对抗性关系使得法德别无选择。在关键时刻,法德还是会追随美国对抗俄罗斯。


睿恪煦


俄罗斯不会与法德结盟,法德也不会与俄罗斯结盟。这次俄法德走近,纯属为了经济利益,为了伊核协议。


俄罗斯和美国是一对天敌。美国执意退出伊核协议,美国的盟友英法德纷纷倒戈,给了俄罗斯与法德走近的机会。但是,法德毕竟是美国的盟友,都是北约国家,北约在军事上要依靠美国,而且主要对手就是俄罗斯。所以,俄罗斯不能代替美国成为法德的盟友。


法德领导人先后访问俄罗斯,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伊核协议,为了维护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伊朗的利益,从而让伊朗继续留在伊核协议。如果伊朗退出伊核协议,重启核计划,那么,伊核协议国的一切努力都将付之东流,而且会给世界带来安全隐患。而要维护伊核协议,俄罗斯是伊核协议国,也是伊朗的准同盟国,俄罗斯的作用不可低估。


法德领导人先后访问俄罗斯,也是为了表达对美国的不满。美国总统特朗普太任性,一言不合就“退群”,九条牛都拉不回。在法德领导人访问俄罗斯之前,甚至在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之前,法德领导人已经访问美国,劝说特朗普不要退出伊核协议,由于特朗普退意已绝,法德领导人不得不走上俄罗斯的门,与俄罗斯一道商议如何对付美国。


毛开云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是得不偿失的举措,缺乏油气资源的欧洲,离不开油气资源丰富的俄罗斯和伊朗。往届美国政府愿意照顾欧洲的利益,因此欧洲也愿意跟随美国翻动国际风云变幻。如今的美国政府是要解决国内经济发展矛盾,照顾不到欧洲小兄弟们的利益,小兄弟们改换门庭另找依靠也在情理之中。美国退出伊核正好被小兄弟们视为分水岭,借机与俄伊走近为的是廉价油气资源,并不会是与俄伊去结盟。随着大西洋两岸地缘政治关系的变化,欧洲走自我保护路线是不得以而为之。我们已经清晰的看到了美国为退群而要付出的代价,这或许是全球民众所期盼的事情,我们也不例外。


锣锅10



永远是学者


一段时期以来,某略为疏于追踪国际时事之变幻莫测。因而,错失了许多世界风云之转瞬即逝。此,殊为可惜之…某热爱新闻,浸淫时事良久,故意识形态犹存,轻易难言淡忘也…若论俄法德之间将会结盟或是有可能走向结盟,此等无谓之猜测。纯属杞人忧天,过虑了…某在此以个人之主观武断:俄法德永远不可能走向结盟之路。除非,俄罗斯彻底屈服于北约的严密封锁与疯狂打压。倘若如此,那不能算结盟,应该称作臣服。然后,再递投名状申请入伙,则如此甚好…这个世界就这样,胜者王,败者寇。此乃游戏规则,无从更改之…为什么说它们之间不可能结盟呢?答案很简单;意识形态如达摩克利斯之宝剑就横亘在彼此之项上,稍有不慎必将身首异处…倘若如此,北大西洋公约合作伙伴(北约同盟…)必将灰飞烟灭,瞬即荡然无存矣…废话少说,言归正道。5月18日,德国总理出访俄罗斯。此次默克尔出访,被德国舆论寄予厚望,一切尽在意料之中。就在一年前,俄德关系跌入谷底,双方因诸多议题难以寻求到共识(包括叙利亚问题,乌克兰问题,难民问题以及毒杀前特工问题等…)因而一直在冰点中徘徊…如今,俄德关系触底回暖,两国可算苦尽甘来,终于走出阴霾区,两国关系翻开新的一页…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戏剧性一幕?这一切还得从美国说起。美国自特朗普上台后,一直奉行单边保护主义,以所谓美国优先的政策自行其是,根本不顾及欧洲盟友的利益与感受…而今,美欧贸易摩擦严重对立,美国与德国在双边贸易上意见相左,无法达成共识…在前不久,德国政府为能更有效地保护自己国内的能源安全(德国政府将在2022年后,全面停止使用核能进行发电…)而与俄罗斯政府达成了一项两国间正常的纯商业行为(此举与政治无关。两国政府说…)修建一条自俄罗斯国内经波罗的海海区,直达德国国内的天然气管道“北溪二号”。谁知这却动了特朗普的奶酪(为了便于美国国内产出的天然气能在欧洲很好地销售,特朗普以这样做不利于严密封锁俄罗斯的经济为理由。反对默克尔政府修建这路关乎德国未来国家前途命运的“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但默克尔领导的德国政府对于这种无理的反对置之不理,毅然坚持已见,继续按计划建设…)特朗普老羞成怒地在北约军费拔款会议上放言:将要处理德国。默克尔听闻后大为光火,立即反唇相讥:美国军事保护的时代已经结束,欧洲今后应该适时地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作为欧盟最重要核心的一一德国默克尔政府,一边严肃真诚地告诫欧盟各国,一边立即行动起来。成为第一个出访俄罗斯的欧盟核心领导人(是第一个在普京新当选为俄联邦总统后到访的欧盟主要核心领导人…)这一出访,制衡美国的意味十分浓厚…默克尔说:作为世界最主要的中间力量,欧洲要主动出击,去调动大国的关系。欧盟是积极负责任的地区组织…)默克尔的言论获得了德国各界的认同,他们认为;默克尔不可能是俄德关系的掘墓者…默克尔总理的来访,让内外交困又苦不堪言的普京总统看到曙光。他喜出望外,这正是日夜企盼、求之不得的大好事,普京深黯此道。他明白,现在正值美欧关系处于裂痕,分歧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之前,这是俄罗斯摆脱困境的最好时机…普京总统正可以借默克尔总理来访之机,分化美欧之间牢不可破的联盟关系。在此之前发表的首份国情报告上,普京总统就释出善意;称愿与欧盟及世界保持平等对话的关系…如今正好,双方皆努力去调整策略,争取找到最适合对话的时机与机会。现在机会来了,欧洲要找一个平衡点。而俄罗斯呢?要冲破美欧布下的严密封锁打压。普京与默克尔皆为务实之人,他们一拍即合。决定先从经济谈起,找到双方的契合点,然后求同存异。缓和有利于俄罗斯与美欧间日益紧绷的、针锋相对的对峙状态。这才是解决矛盾的所在…普京心里清楚,在对待俄罗斯问题上,欧洲要比美国好相处得多。欧洲对俄的关系是施压与时话并行,但对话重于施压。而美国人则不然,美国是施压大于对话,先施压后对话。欧美之间行事迥异,风格恰恰相反,彼此间充满分歧…此次来访,默克尔同样期待满满。这其中,除了经济议题(包括天然气道在内…)还有伊朗核问题。对于美国忽然退出伊核协议,以德国为首的欧洲大为不满,埋怨之言溢于言表…倘若伊朗在美国退出已达成的协议后,亦义无反顾地跟随一并退出,转而立即决心去发展自己的核力量…那欧洲将成为最大、最直接的受害方…稳定与经济共识,这两大议题是德国默克尔政府最为关注的问题…德国人历来被欧洲各国赋予是与俄罗斯打交道最佳的沟通者,德国人自己亦忠实于履行这一神圣的使命(但务实的德国政府更寄望于发展其国内与俄罗斯之间的经济需求…)除了以上这两大议题外,默克尔总理还会与普京总统就乌克兰问题,叙利亚问题及难民问题等,欧洲各国皆十分关注的议题与俄达成广泛共识…相信在现实紧迫的内外窘境的压力下,普京总统一定会适当地予以响应,并会作行动上的支持等…这些都是德国舆论界乃至欧洲各国都十分关切的议题,如果这次默克尔总理出访,能够得到普京总统的鼎力支持及热枕帮助,那将会有助于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迅速走出西方的封锁圈,为俄罗斯重新崛起打牢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