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中国发展最为均衡的是哪个省份?

经天纬地安邦定国


首先申明,我不是浙江人,只就客观情况实事求是地说。中国要说地区发展最为均衡的省份,非浙江莫属。而且浙江也可以说是中国目前唯一全省普遍达到了小康水平、提前实现了中国梦、全社会繁荣昌盛、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地方。



为什么这样说?浙江省不但目前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四(仅次于广东、江苏、山东)、人均经济水平排名全国第三(仅次于上海、北京),而且其居民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沿海与内地的地域差距、行业差距、体制内外的差距、国企与私企的差距也是非常之少,是其他省市区所不能比的。


在全国三十几个省级行政区当中,浙江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配置总体而言是最好的,经过几千年漫长历史发展,它的经济基础、文化环境、居民总体素质也是最好的,这些年得天时、地利、人和,浙江人又聪明、机灵、勤奋,故成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发展最迅猛、最繁荣的地方之一。

我这些年跑遍了浙江大部分地区。整个浙江省,从大城市到小城镇,从城市到农村,从沿海到内地,从最发达地区到最不发达地区(相对),不说百分之百吧,百分之八九十的老百姓家庭都已跨入了小康时代。



大城市(如杭州、湖州、绍兴、金华等)就不用说了,沿海(如宁波、温州、台州、嘉兴等)就不用说了;我还去过全浙江相对最“偏远”“多山”、最“贫穷”“落后”的衢州、丽水下属的那些县,如开化、江山等地,其远离城镇的那些大山里的乡村,几乎每户农家都有一栋漂亮豪华的小别墅,有一到两辆小汽车、农用卡车,银行有上百万甚至几百万存款,这在全国,也只有浙江一地能做到。


你可以说浙江的经济总量与人均都不是全国第一,可因为从前者看它不是最大,从后者看它又不是最小,但两者相加,它就是最强的了。就总量而言,广东、江苏、山东在前(福建更不用说),可粤北粤西、苏北苏中、鲁西鲁南等地还有不少贫穷农村;就人均而言,上海、北京在前(天津、重庆更不用说),可是他们也有很多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挺差的城市平民和远郊农民。只有浙江,它是全境范围内,绝大部分地区、绝大部分家庭,都是富裕和比较富裕的。这在目前的中国,堪称独一无二、无与伦比。


光浙江一个省,其社会经济总量、综合发达程度、百姓生活水平、各个方面的建设与建面貌,在我看来,已经等于甚至超过了国际上不少的中型发达国家,在东方不亚于韩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等,在西方不亚于西班牙、葡萄牙、墨西哥、南非、阿根廷、新西兰、埃及等。

当然,浙江也并不是十全十美,浙江省与浙江人都有自己一些致命的问题,就不在本文中讨论了。



你会说还有台湾省,可台湾我没去过,没有发言权;再说台湾的情况特殊,这里就不多分析了。


李子迟到了


此问题所问的省份发展均衡肯定是指省内城市的贫富差距相对较小,不会出现像四川、湖北、陕西等省份这种省会一家独大的局面。或者不会出现像广东这种珠三角十分强势,而粤北、粤东、粤西甚至还有贫困县存在的情况。其实我国发展均衡的省份不是很多,就如同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是很均衡一样,各省份也是地理位置优势地区相对发展好一些。

个人认为发展最均衡的省份当属山东,山东省或许青岛的经济发展比较强势,甚至超过了省会,但是青岛并没有超出省会太多,甚至省内的烟台发展也能紧随其后。省会济南在我国所有省份省会城市中算是比较低调的存在,不了解山东的人或许还一度认为省会是青岛,这足以看出山东的发展并没有省会一家独大的格局。

另外,全国百强城市中,山东所有城市基本都有上榜,省内没有出现经济发展最好城市的经济总量是末位城市十几倍的情况,除了青岛的经济总量稍微拔尖以外,从济南开始往后依次是七六五四三二排列,没有出现断崖式递减。原先有一个莱芜市因为产业结构单一,且地域面积非常小,现在已经合并为济南的一个区,所以省内城市经济更愈发均衡。

虽然说山东的经济格局也分为两极化,胶东沿海地区的经济要优于鲁西南地区,但是两个地区的差异比之广东以及江苏的苏南苏北还是要好一些,或许是因为苏南以及珠三角经济太过强势,而山东胶东虽然经济好但是比两者有差距,所以才会均衡吧。不管什么原因,都希望山东的鲁西南经济越来越好,胶东地区也继续快速发展,未来山东整体经济都提升一个档次。

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地理有意思


对于一个省份发展均衡与否,大多数人的潜意识是该省份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比如看GDP、人均GDP等等。那么笔者就从这方面来分析一下。

在笔者看来,每个省份都下辖有或多或少的地级市,各市之间发展水平难免会存在差异。一个省份的龙头城市经济总量大,与该省份经济总量最低的城市相比,GDP可谓是几倍甚至是十几倍的差距。但是作为龙头城市,GDP虽高,但是人口也多啊,人均起来并不会像其GDP差距来得大。所以在笔者看来,以人均GDP来衡量一个省份发展均衡更好。在笔者看来,沿海省份中的山东、江苏、浙江和福建省的经济发展比较均衡,至于哪个省份发展最均衡,还是留给大家来讨论吧!


首先从发展水平上看,我国沿海的这几个省份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先发展起来的省份之一。相比内陆省份,在地理位置上,这几个省份拥有更好的海陆空条件。目前,江苏、山东、浙江和福建省的人均GDP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经济发展水平也比较高。

上图是我国中东部各市的人均GDP地图,可以看出,江苏、山东、浙江和福建四个省份中各市的人均GDP大都在全国平均水平线以上,相比江苏、山东和浙江,福建省的人均GDP更均衡些,其各市的人均GDP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是相比前面三个省份,福建省的人口是最少的。

从县域经济发展方面也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一个省份的发展均衡问题。根据《2018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发布的数据,2017年中国县域经济一百强中,江苏、浙江和山东总量上包揽前三名,而且遥遥领先其它省份。所以在笔者看来,这几个省份不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且发展得也比较均衡。


锦绣中源


广东、江苏、浙江是全国经济最强的三个省,但论发展最为均衡的省份非江浙两兄弟莫属,那兄弟俩谁的经济要稍均衡些呢,那我们就先来看看他俩各自亮出的漂亮成绩单吧!

首先江兄掏出了张榜单:

从榜单上看,江苏的人均GDP排名是全国第四,浙江排第五,从数据上看,浙江跟江苏还有不少的差距,江苏的人均GDP要比浙江高出十几个百分点。

接着浙弟也拿出了张榜单:

从榜单上看,浙江的人均收入排名全国第三,江苏为第五,从数据上看浙江要比江苏高出一大截,浙江人均收入要比江苏高出约二十个百分点,甚至还比人均GDP老大天津还高出不少。

以上两张榜单可以看出,江苏在各省人均GDP上独领风骚,浙江在各省的人均收入上遥遥领先,但这只能说明两省都是全国最富裕的省份,在经济实力上各有干秋,若要说明谁的经济发展更均衡那还要看看各自手里都还握有些什么牌。

我们先来看看江兄手里亮出的王牌:江苏十三个地市都是全国百强市,个个地市都金光闪闪的,这牌亮得耀眼吧!

我们再来看看浙弟手中的王牌:浙江是全国唯一一个全部十一个地市人均收入均超过全国水平线的省份。这牌看起来好像不怎么亮吧!但仔细一琢磨,似乎显得比江兄的王牌还要眩。

除了各自的王牌外,两兄弟也有自己的弱牌。我们再来看看兄弟俩弱牌的对比。

苏北与苏南经济差距悬殊,且经济较落后的苏北地区占了全省三分之一多人口。而浙江经济较落后的是浙西南大多为贫脊山区的衢州、丽水两市,但两市人口只占全省的不到十分之一。江苏最落后的宿迁的人均GDP比浙江最落后的丽水有微弱的优势。但在人均收入上丽水要比宿迁高出甚多。

对于以上的对比到底谁的经济更均衡一些,似乎理由还不是十分充分,最后浙弟又从口袋里摸出了张崭新的榜单------2017上半年江浙二十四市居民人均收入排名:
随而谈定地说:你们自己看看,自己说说吧!


沙棘花开


中国发展最均衡的省是湖北。

湖北作为中西部省份,是中西部唯一一个人均GDP超越全国平均水平的省。

湖北的城市布局也是最均衡,湖北除了有武汉这座世界第一大城市,另外仍有宜昌、襄阳、荆州等几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黄石、黄冈、孝感、十堰、荆门等市实力也比较雄厚。

除了经济发展均衡,湖北的工业、教育、旅游等资源也是分布均衡。几乎每个地级市都有自己的特色经济,比如荆门的石化、十堰的汽车、鄂州的钢铁等。

而且几乎每个市都有独特的旅游资源,比如恩施大峡谷,宜昌三峡、十堰武当山、荆州古城、襄阳古城隆中、黄冈的大别山天堂寨、咸宁温泉等等。

所以,全国没有几个省有湖北这么均衡的。


武大东湖


中国发展最均衡的省份应该是福建省。福建省位于东南沿海,属于经济发达的省份,虽然福建的名气不如江苏,浙江以及广东等经济大省,也没有像成都,武汉这样的大城市,但福建各地的经济发展都比较均衡。

福建省有九个地级市,其中人均GDP最高的是厦门,最低的是南平。2018年厦门人均GDP达到118015,南平人均GDP达到66760,这个差距其实并不是很大。而一直被誉为地域经济发展均衡的山东,江苏与浙江三省也是没有福建发展均衡的。山东人均GDP第一的东营市是倒一菏泽市的近六倍,江苏虽然十三座地级市全部是全国百强市,但无锡174555人均GDP依然比宿迁的55970高出三倍。

因此看来中国经济发展最均衡的省份是福建省,福建不仅没有四川,湖北一家独大的情况,而且比山东,江苏与浙江这样的均衡省份还要均衡。


水月君


我是浙江人,我不否认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很多兄弟省份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浙江是中国的浙江,对于所有中国地域的发展都应该祝贺,中国好,浙江好!

浙江省域面积小,多丘陵,虽为沿海省份,但矿产资源贫乏,建囯后国家基本上没有什么投入,因此,浙江人全凭自己的勤奋改变自己的生活!

浙江民营经济发达,浙江人都有当老板的梦,敢为人先,敢拚敢干。浙江人有天生经商的意识,不恋家,肯吃苦,全国甚至全世界跑,哪里有市场就往哪里冲。浙江人跌倒了爬起来再干,不怨天不尤人,自我修复能力强,这大概是浙江人最鲜明的特征。

浙江确实藏富于民,政府开明,政策宽松,只要国家没有明确不能干的,浙江人就争着抢着去喝“头口水”,不等不靠。浙江还有一个特点,喜欢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一起做生意,往往形成集群规模,体现集群效益!

浙江是个走出去经商的省份,浙江人哪里有市场就去哪里赚钱。我有很多朋友,在浙江没事业,却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地把生意做得很大,身价几十个亿,普普通通,大排档啤酒烧烤,根本不起眼,只是把家死死守在乡里。所以用GDP考量浙江的经济水准和富有程度,真是不太靠谱!

浙江的地域文化和经商环境决定了浙江人的性格,低调、勤奋,讲求闷声不响发财!浙江最穷的丽水,人均收入超扬州、连云港,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浙江经济发展的均衡性,这不是有些省份注水的GDP可忽悠的!


遥远如星


江苏在全国经济格局中最为均衡,所属的13个省辖市已全部入选全国百强;2017全国百强县市排行榜发布;江苏共有25个县级市入选占总数25%,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四个城市囊括全国排名前四位。全国百强镇江苏囊括29家;全国百强区江苏占有21家。

2017年上半年广东省GDP总量41957亿元,江苏省GDP总量4O821亿元名列第二。上半年全国GDP排名地级市前20位中,江苏有南京、苏州、无锡、南通四个城市。

无论是省市地县,还是乡镇,江苏的经济结都构纵横交错,错落有致。原来相对落后的苏北地区,几年来急起直追。苏北几个城市:南通名列全国百强市第十八位、徐州名列二十五位、扬州名列第三十七位、泰州名列四十位、淮安名列六十一位、连云港名列七十九位、宿迁(新建地级市)也名列八十五位。

然而,江苏经济的短板乃是苏北地区。今年江苏省府提出了“1+3”重点功能区的雏形。“1”是指扬子江城市群战略。也就是,以沿江八市二十几个县为主体,打造城市群的集群发展。“3“分别为:沿海经济带:南通、盐城、连云港等沿海三市,主攻现代海洋经济和临港产业;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拓展江苏发展纵深);江淮生态经济区:淮安、宿迁全境以及扬泰盐的部分县域,打造江苏的中心生态花园,发挥其生态优势、生态竞争力。

广东乃中国经济的排头兵,但是粤西北区地同样是短板。江苏与广东未来的差距,将决定于彼此短板地区如何开发壮大!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使得广东更加领先于全国各地。

创新乃江苏的短板。2017世界物联网无锡峰会、2017(第五届)江苏互联网大会、今年首次召开的“江苏发展大会”等大会,为江苏新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

江苏计划大力发展苏北地区

江苏加快发展互联网经济


陆燕青


所谓“发展最为均衡”具体要看您指的是哪些对比对象在哪些方面均衡了:

就对比对象来看,是同一个省内不同地区间还是省内的城市和农村间,还是其它;就对比方面看,是指GDP总量、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医疗教育资源分配、幸福感,还是其它。在提问的时候,还希望提问者把对比对象和对比方面先确认清楚。

对于发展均衡这个问题,大多数人潜意识里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同一个省份里不同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那么我就此进行一些分析吧。

就同一个省份来看,我们要看看这个省里面有没有所谓的龙头城市(这里涉及到产业经济学里首位度的概念了,这个概念太过学术具体不表)。如果龙头城市少且相对于其它兄弟城市发展的更好的话,往往这种省份发展的就不够均衡,反之则发展的较为均衡。例如,安徽集中全省之力发展合肥,四川集中全省之力发展成都,湖北集中全省之力发展武汉,河南集中全省之力发展郑州,这些省份的某一个城市(基本上是省会城市)的GDP往往占全省GDP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一座城市吸纳了全省的发展资源进而形成一城独大的局面,这类省份的发展怎么可能均衡?而有的省份的龙头城市不突出,例如浙江的杭州、宁波、金华、温州、台州等城市各具特色,分别以互联网经济、制造业、商贸物流和民营经济为特色群芳争艳,再或者西藏、青海自古为苦寒之地,各地均不发达,往往相对来说省份发展较为均衡。

其实我们要明确:一个省份发展的好坏跟是否均衡是两个概念。发展均衡的省份就一定发展的好吗?社会治理就先进吗?居民就幸福吗?答案是未必的。西藏、青海等省份发展就比安徽、四川均衡,但是西藏、青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安徽、四川高吗?而且合肥、成都等超级城市的崛起对整个省域经济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视。


孙建波


非浙江省莫属。分为地区均衡和产业均衡来说。

一、地区均衡。

浙江省内发展相对均衡。北有杭州,东有宁波,南有温州,中有义乌,可谓四面开花。各地市间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但远没有广东、山东、江苏等省的差距大。


以人均GDP为例。浙江省内最高的是杭州的13.7万元,最低的是温州的6万元。最高最低差距约相差1.3倍。而江苏差距有1.8倍,山东则超过了4倍。

浙江省内存在浙北和浙南的区域差距。但差距比苏南苏北间差距小,比鲁东鲁南间差距小。

二、产业均衡

浙江省经济以轻工业为主,但重工业也存在,比如杭州钢铁、吉利汽车、台州造船。轻重工业并存,轻工业比重更大。




传统经济和新兴经济并存。传统的食品、服饰、汽车、机械等产业发展不错。同时代表新兴经济的互联网科技、电子商务、物流蓬勃发展,方兴未艾。

因此从地区和产业发展均衡度来看,浙江的发展是比较均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