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果希拉里擔任下屆總統,她會不會推翻特郎普的政策,就像特朗普推翻奧巴馬的政策?

行者207198676


希拉里夫婦的前顧問已經向《紐約時報》透露,希拉里有意參選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假如希拉里戰勝特朗普,成為美國第46任總統,會不會推翻特朗普的政策呢?答案是肯定的!希拉里會推翻大多數特朗普的政策。不過,希拉里擔任美國總統也會針對我國,甚至會比特朗普下手更狠。要知道,特朗普更多是在經濟領域針對我國,想要的是賺錢而已。希拉里則不同,可能會全面圍堵我國。

希拉里會將特朗普退出的群加回來

特朗普成為美國總統以來,已經退出了5個國際組織與條約,分別是TPP、《巴黎氣候協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伊核協議、聯合國人權理事國。TPP是為了在經濟上圍堵我國成立的組織,是奧巴馬的嘔心瀝血之作,希拉里肯定會加回來;民主黨一向支持氣候變暖的觀點,美國第42任總統克林頓時期加入了《京都議定書》,美國第43任總統小布什時期退出了《京都議定書》,接下來奧巴馬又加入了《巴黎氣候協定》,特朗普又退出了《巴黎氣候協定》,到了希拉里肯定會再次加入《巴黎氣候協定》;至於伊核協議,本身就有希拉里在其中的努力,肯定也會和伊朗再次進行接觸,簽署新協議。

希拉里與特朗普

希拉里會搞好與美國盟友們的關係

特朗普擔任美國總統以後,處處“美國優先”,導致美國與盟友們的關係處於冷戰以後最低點。例如,特朗普針對歐盟、加拿大、日本等盟友無差別的加徵了25%與10%的進口鋼鋁產品關稅,導致盟友們極度不滿;特朗普又在北約軍費問題上大肆抨擊歐洲盟友;此外,特朗普宣佈美國退出《中導條約》,直接威脅到了歐洲的安全。如果希拉里擔任美國下一屆總統,必然會修復與美國盟友們的關係。不論是民主黨籍的克林頓還是奧巴馬,都極為重視在國際事務中盟友的作用。重視與美國的關係,也是美國民主黨的基本政策之一。

希拉里與德國總理默克爾

希拉里對待中俄會比特朗普手段更狠

千萬不要以為,希拉里擔任美國總統就會對我國採取友好政策。任何人擔任美國總統,都會向我國下手,即使是華裔擔任美國總統也不例外。畢竟,我國經濟迅猛發展,已經有能力威脅到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特朗普是一屆商人,儘管已經對我國25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了關稅,但目的僅僅是為了賺錢。如果希拉里這樣一位意識形態極強的政客擔任美國總統,恐怕會全方位的對我國下手。

特朗普不斷地向俄羅斯示好,甚至被美國媒體批評為賣國。如果是希拉里擔任美國總統,俄羅斯的好日子可以說是到頭了!美國民主黨普遍反俄,希拉里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歡迎大家討論,希拉里還會推翻哪些特朗普的政策?


美國觀察室


美國兩黨之爭自始自終就存在著這樣的弊端——只要一方黨派沒有連任,另一方黨派就會將之前存在爭議的政策,不論好壞,全部推翻。例如,身屬共和黨的特朗普在上臺之後將身屬民主黨的奧巴馬的政治遺產悉數推翻,包括巴黎協定、TPP等多項由奧巴馬辛苦搏來的協議和政策全部被撕毀和停止。那麼如果希拉里擔任下一屆美國總統,她會不會像特朗普推翻奧巴馬那樣推翻特朗普呢?
希拉里


按照美國黨派之間的鬥爭形勢來推測,希拉里確實會這樣做,但有些基於美國立場的國家政策,希拉里不會去否定,反而會去支持和鞏固有關政策,比如“美國優先”的政策,希拉里作為一個比特朗普更加成熟的政客,她絕對不會放棄美國優先的政策。另外,一些福利政策,希拉里也不敢輕易推翻,比如特朗普施行全民減稅的政策,像這種福利性的政策一旦發行,基本不可能被推翻,只能以更加福利的政策取代,而不能被取消,否則希拉里所代表的民主黨會遭到遊行抗議。

美國兩黨之爭



至於現在特朗普正在修建的邊境牆是否被拆除,或者希拉里上臺時邊境牆還在修建中,希拉里是否考慮停工?這是很有可能的。在修牆一事中,民主黨吃了不少啞巴虧。不得不說特朗普作為總統的所作所為十分無賴,民主黨不同意撥款,特朗普就讓美國政府關門,而且把造成政府關門的責任推到民主黨頭上,當民主黨同意撥款修牆時,特朗普又責怪民主黨撥款太少,直接把民主黨甩在一邊,自己宣佈國家進入緊急狀態,挪用軍費去修牆。自始自終民主黨就沒有同意特朗普修牆,所以希拉里如果上臺,一定會代表民主黨停止修牆或者直接拆除。

總的來說,可以肯定,無論是希拉里或者是民主黨的某位人士擔任下一屆美國總統,美國政府對待世界的態度不會有太多的改變,美國對於世界的政策只可能會變本加厲,而不是有所收斂,至於美國內部的兩黨之爭,無論鬥得多兇,就算是讓美國聯邦政府關門一年,那也是他們美國人自己的事,不必理會。

美國前任副總統拜登



只可惜之前表示會參加2020年美國總統競選的希拉里已經在近期宣佈退出這場總統競選的角逐,她表示自己也不會競選其他州長或者市長等職位,但也不會放棄自己從政的夢想,所以希拉里擔任下一任美國總統已經可以確認為不可能。

不過,既然民主黨同意希拉里放棄競選,就說明民主黨內部會產生比希拉里更具有競爭力的候選人,那個人或許是美國前任副總統拜登,如果拜登確認參與,將會使美國2020年總統的競選十分精彩,共和黨連任可能會被推翻。


黑先生1998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讓世界上飛出了最大的一隻“黑天鵝”特朗普。特朗普的手下敗將希拉里吃了美國民調的虧——美國民調一致認為希拉里穩操勝券,但最終希拉里稀裡糊塗地輸給了一個生意人,希拉里對此一直耿耿於懷。


特朗普上臺後,對希拉里網開一面——沒有將希拉里送進監獄。競選過程中特朗普揚言,如果他當選總統,一定將希拉里送進監獄。特朗普在此問題上失言,既是一貫反覆無常的表現,也是罕見地體現出寬容、人性的地方。


很長一段時間,希拉里保持沉默,甚至在一些特殊場合表態,不再競選2020年總統。但在美國中期選舉前的一兩個月,希拉里異常活躍,多次抨擊特朗普禍害美國人民的政策。終於,特朗普所在的共和黨在中期選舉中失去了眾議院,讓特朗普面臨遭到彈劾下臺的危險。


也許是希拉里看到了戰勝特朗普的希望的曙光,也許希拉里不希望在輸給特朗普的情況下結束政治生涯——據《華爾街日報》11月12日最新報道,希拉里將參加2020年美國總統競選。此前,希拉里受邀參加美國電視節目,在回答主持人“2020年你是否還想競選”的問題時,希拉里先是遲疑了一下,然後表態“我想要當總統”,在場聽眾歡呼雀躍,希拉里表示將盡力讓民主黨2021年迴歸白宮。很顯然,希拉里希望白宮的主人是自己。


假如希拉里成為2020年總統,特朗普的一系列政策肯定遭殃,大多會推倒重來,就像特朗普對待前任奧巴馬一樣,採取一切“去奧巴馬化”政策,希拉里估計也會一切“去特朗普化”,尤其是特朗普廣受詬病的移民政策等。


在內政方面,特朗普的財政政策、減稅政策、醫保政策、難民移民政策等,估計希拉里都會另起爐灶。特別是特朗普非常厭惡的奧巴馬的醫保法案,希拉里作為與特朗普對著幹的代表,應該會恢復奧巴馬的醫保法案。希拉里雖然比特朗普強不了多少,但最明顯的一個特點,估計會給美國人相對的確定性和穩定性,不會像特朗普一樣讓美國人一直生活在忐忑不安中,看不到未來和希望。


在外交方面,估計希拉里比特朗普更強硬,特別是在對待美俄關係、大國關係上。但是,特朗普已經退出的群,希拉里估計會重新進群;特朗普奉行單邊主義,希拉里希望雙邊主義、多邊主義;特朗普實施保護主義,希拉里估計會開放一些;特朗普得罪了很多朋友甚至鐵桿盟友,希拉里應該會討好特朗普得罪的朋友和盟友,讓他們重新回到美國身邊。


但是必須看到,無論共和黨還是民主黨執政,無論特朗普還是希拉里當總統,美國想統治世界的野心是不會變的,正如奧巴馬所言:美國還要統治世界100年。所以,世界各國和國際社會,與美國的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作鬥爭,短時間內不可能停止。


毛開雲


如果希拉里擔任下屆總統,她會不會推翻特郎普的政策,就像特朗普推翻奧巴馬的政策?

首先可以肯定,希拉里不可能再競選美國總統。一方面,她很難走出與特朗普競選總統稀裡糊塗敗下陣來的陰影中走出來,再次參加總統選舉,參選總統的信心已經基本消退;另一方面,她的身體可能也不足以讓她繼續參加總統選舉,而只能看著別人玩總統選舉遊戲。

其二,特朗普的以自我為中心、以美國利益為中心的執政理念,已經讓很多同樣有著自我利益至上心理的美國人所接受。加上很多搖擺不定的美國人,大多也倒向了特朗普。因此,即便希拉里參選,贏面也非常的小。與其再度被特朗普汙辱,不如識相一點,不要再自取其辱。

第三,共和黨贏得大選的概率越來越低。就眼下的情況來看,只要特朗普沒有致命的把柄被共和黨抓住,特別是通俄門問題沒有進一步的證據,以達到彈劾特朗普、打擊民主黨的目的。否則,下屆總統選舉,共和黨的贏面實在太小。因此,特朗普連任的概率很大。

第四,縱然希拉里能夠贏得選舉,推翻特朗普政策的可能性也比較小。原因就在於,一方面,特朗普的政策被相當一部分美國人所接受,如果推翻,就意味著要面對強大的阻力和壓力,會帶來很多矛盾和問題,希拉里必須慎重考慮;另一方面,就算希拉里能夠贏下特朗普,也一定是微弱多數,那麼,推翻特朗普的政策,會在國會遭到嚴重阻礙。所以,全部推翻不可能,只能少部分推翻。


譚浩俊


希拉里如果還參加大選的話,她勝選的概率應該比2016年大。

當然這個題目只是假設,因為希拉里不是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民主黨參選人。

如果按照這個假設邏輯,希拉里參選並且在2020年選舉中擊敗特朗普的話,100%肯定的是,很多特朗普時期的政策都會被推翻。

之所以如此,一個原因是與美國目前社會上因為特朗普而造成的政治分裂有很大關係。

一些民主黨的支持者或者市民不喜歡特朗普,他們可能從對特朗普的性格角度著眼。

但是作為行家和專家,他們肯定有更深層次的想法。

也就是說,民主黨人的希拉里或者拜登,和共和黨人的特朗普相比,確實存在不一樣的地方。

因為希拉里的行為基本是可預測的,導致的結果就很容易分析。從這個角度講,美國是可以預判的。

通過這種預測和預判,國際社會可以和美國進行更多正常的交流。

但是特朗普就不一樣了,他的很多做法很突然,這就造成了特朗普甚至都可以毫無徵兆地對美國的盟國,比如歐洲和北約進行打壓。

所以,民主黨人之所以這麼多人參加總統選舉,目的很簡單,覺得特朗普的問題和風險都比較大。

也就是說,他們擔心特朗普和他周邊的人,在共和黨保守主義的包圍下,會把美國帶向何方?

如果美國是一個小國可能對國際局勢沒什麼影響,但美國體量太大,特朗普的做法讓美國人分裂,也讓國際社會分裂。

在此背景下,無論是希拉里還是拜登,如果真的上臺,確實要改變特朗普的政策。

從這個角度而言,民主黨的支持者號召拉特朗普下馬,及有自己的私心,也有為美國未來的擔心。

但是也不能過度把民主黨和共和黨對立起來,他們的很多政策還是有相關性的。

也就是說,民主黨和共和黨在不少問題上目的是一樣的,只是實現的手段不同,更換和罷了,也就是會殊途同歸。

比如奧巴馬的政策也是維護美國利益,但並沒有特朗普這麼直接和強硬,是在相對緩和的基礎上來操作的。

希拉里如果當選應該也會如此。


木春山談天下


據透露,希拉里有意參加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雖然現在預測希拉里能否成功絕對為時尚早,且希拉里的健康狀況能否撐下去也是問題,但我們可以暢想一下,如果希拉里真的參與並贏得了2020年的總統大選,會如何對待特朗普的一系列政治遺產。


我們都知道,特朗普上臺後推到了奧巴馬總統的很多政策或遺產,國內方面包括廢除奧巴馬醫改,推進大規模減稅,大幅增加軍費開支,對外方面做的更多,包括退出(TPP),退出,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退出,計劃退出,三次推出 “禁穆令”等,以至於特朗普被稱為是逢奧必反。特朗普的所作所為一方面與特朗普的本性和認知有關,另方面有些政策也反映了共和黨的傳統主張,並非特朗普特立獨行,而是美國兩黨理念差異所致。


希拉里在2016年大選期間曾提出一系列政策主張,其中很多方面與奧巴馬及民主黨的主張相符,與特朗普的主張背道而馳。而且,希拉里作為奧巴馬第一任期的國務卿,參與或主導了奧巴馬政府諸多政策的制定。因此,很明顯,那些被特朗普推翻的政策,如(TPP),,,一旦希拉里上臺,很有可能被希拉里扳回來。同時,希拉里領導的美國也很可能會重新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等國際組織。

當然,對於一些明顯對美國有利,符合自己的理念,且沒有爭議的政策,希拉里應該不會輕易推翻,很可能會保留下去。


西域都護


希拉里真的會重新出山嗎?這個問題在特朗普擊敗她兩年之後,答案終於開始浮出水面了。老孃會再戰!希拉里4.0版本(Hillary 4.0 is on the way)正在路上!她要參選2020和特朗普再次PK!

希拉里準備再度參選的消息,這是由她的一名前顧問Mark Penn與Andrew Stein在11月11日出版的《華爾街日報》合寫的一篇評論裡透露的。

文章說,“克林頓女士會一直戰鬥到最後一條狗死去”(Mrs. Clinton will fight this out until the last dog dies),她不會讓兩次競選失敗這種小事阻礙她對白宮的嚮往。

不用再含蓄了,文章說,希拉里“不會以敗給特朗普這種令人羞恥的失敗結束她的政治生涯”,你們可以等待她會再次出來參選,她“還有兩年時間來檢視自己上一次競選究竟錯在哪裡,然後制訂競選戰略”。

希拉里要做兩件事,第一,檢討自己為什麼在2016年輸了;第二,找準特朗普的漏洞,取而代之!

希拉里在大選落敗後一度沉寂,很多人以為她將就此歸隱、退休。

但她近期頻頻在媒體上露面,還為民主黨人拉票,對其是否會再度出馬競選總統,引發各界關注和討論。她在近期接受媒體訪問時,首度表態“我想成為總統”( I'd Like to Be President)。

她在受邀參加電視節目《Recode Decode》接受訪問,當主持人問道:“2020年您是否會再次競選時”,希拉里起初先遲疑了一下否認,隨後表態“我想成為總統”,引發臺下熱烈歡呼。

希拉里說,她希望在2021年1月橢圓形辦公室(Oval Office,位於白宮西廂,是美國總統的正式辦公室)裡,能有位民主黨人,而首要任務將是改善美國的國際地位,“我們現在混淆了世界上每個人,包括我們自己、朋友以及敵人”、“他們不知道美國代表什麼、可能會做什麼”,而這些是一場繁重的工作。

主持人問她,願意出面接手這“繁重的工作”嗎?

希拉里回應,她還沒想這麼遠,但是在11月6日的中期選舉之後,會盡其所能確保2021年1月的白宮有一位民主黨人。

這個人看來就是她自己!

希拉里2020,這不是空穴來風。

她顯然密切關注特朗普施政的點點滴滴,看到他的政策對美國社會造成的撕裂,在國際社會,他令美國影響力衰減等。

希拉里的政綱,一定是建立在特朗普所謂的“敗筆”上,由她來實現“美國真正偉大”。

如果特朗普在2020年敗給希拉里,那他那些爭議政策的命運是可想而知的。

首當其衝的是國內政策,包括移民政策等,都會按照民主黨的方式,也就是特朗普的對立面去走。

美國的外交政策,也無疑會在形式上做到“去特朗普化”,實質上會保留、延續多少,要看國際形勢。

當失去行政權力後,特朗普也不可能像今天那樣呼風喚雨了,無論他在推特上多勤奮,都避免不了人走茶涼,或被民主黨掃盡“歷史垃圾堆”的命運。(完)


蔣曉峰Terry


這個假設性問題變成現實結果的可能性還是有的,畢竟在剛剛結束的美國中期選舉中,美國民主黨有扳回一局取得了眾議院的控制權,這大大增加了2020年大選民主黨候選人獲勝的概率。丟掉眾議院主導權,證明特朗普上臺以來的綜合政策是具有很大爭議性的。如果在接下來的兩年任期內不能有效改善那麼川普想謀求連任就有點懸了。

美國象驢兩黨所代表的的集團利益不同,因此在國內問題上的政策分歧是必然的,一旦希拉里上臺並掌控參眾兩院多數席位的話,那麼必然會像特朗普否定其前任一樣,把共和黨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全部推翻掉。

對外戰略政策上,美國象驢兩黨骨子裡“美國至上”的原則並無二致,只是從來沒有像特朗普這樣公開叫的這麼響而已。因此在全球經濟大環境下,美國利用傾斜政策和美元槓桿等綜合手段收割羊毛的貿易戰不會因為希拉里上臺而停止,但出現政策性修正和調整是必然的。

比如在對待歐盟問題上,支持英國脫歐,鼓勵更多歐盟成員國退出歐盟是美國象驢兩黨的共識。目的是消除歐盟這個多極化趨勢中的最有力競爭者。美國對歐盟要做的是,打壓歐元保證美元霸權地位,阻止歐盟防務自主化避免其削弱北約甚至把北約徹底邊緣化。在這一點上,希拉里迴歸後對歐盟也絕不會手軟。

對待其他區域盟友,比如中東盟友、韓/日等。特朗普已經對他們大敲竹槓了,得益的是美國。因此希拉里不會給與償還,但會給他們畫出新的同盟大餅,但照樣是“掛在驢子眼前的胡蘿蔔”。而在應對俄羅斯和中國這樣的競爭者戰略上,象驢兩黨的政策宗旨並無二致,任何人都不要對她抱有幻想。


高峰軍事觀察


希拉里別說當上下屆總統,就是參加下次競選的可能性幾乎不大。你以為參加總統競選很easy,選舉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上次美國大選花費近50億美金,這是什麼概念。

一般候選人背後都有強大的財團支持,代表著一部分人的利益,從後期政策可見一斑,對那些商人來講,大量資金支持就是一種政治投資,投資自己的代表階層,候選人就是他們主張的臺前代表。其次,心理層面,2次競選失敗,希拉里早已失去鬥志,特別是去年和川普一戰,元氣大傷,再加上她的年齡和身體健康狀況,背後的財團更傾向投資更有可能性的人。


川普最主要的成就是醫改和稅改,醫改遇阻停滯不前,稅改近幾十年來可謂最大力度,不能單純說是推翻奧巴馬政策,只能說各自代表的黨派主張不同。

我是Rose,希望對您有幫助,更多問題敬請關注,歡迎一起交流討論。


Roseview財經


題主這個問題提的是比較有水平的,筆者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時期就考慮過希拉里當選和特朗普當選會帶來的不同,當時筆者認為希拉里如果當選總統,以她這個建制派政治家的作風,她一定會以一種十分穩重和成熟的方式去執政,多半會很好繼承奧巴馬政府的政策,而特朗普多半會摧毀上任奧巴馬很多嘔心瀝血的政策。事實證明,確實如此。


所以在特朗普已經當選並且執政一年多的前提下,雖然保住了參議院優勢,而民主黨在此次國會中期的眾議院選舉中佔優,希拉里2020年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參選總統是完全有可能的。我們現在完全可以假設一下希拉里當選為總統的場景。

假使希拉里當選總統,首先她不是冒進的商人政治家,建制派也一定會要求她穩健執政,那麼她一定不會全盤推翻特朗普的政策,因為特朗普瘋,她不瘋。特朗普不管怎麼說執政方向是沒有問題的,即鞏固美國霸權,盤活美國經濟,維護美國優先利益。在四年任期之內,很多政策已經被推行下去,比如特朗普很多經濟政策對美國經濟的發展起到的是有良性作用的,打擊反美國家等政策還會被維持下去。



但是以希拉里的強勢性格和“急先鋒”的一貫姿態,她也不會任由特朗普某些愚蠢政策繼續推行下去。比如奧巴馬當時費盡心血促成的美古建交、伊核協議,這些都被特朗普摧毀了,對古巴關係、伊核問題這些一定會被希拉里恢復並促進向良性發展,因為特朗普在這些方面做的這些對於美國來說只能是麻煩。還有特朗普嚴厲打擊移民、逼迫北約成員國提高軍費等政策不得人心也是看得出來的,希拉里一定會逐步減少這些愚蠢的措施,但是降低烈度不代表不執行了,畢竟為了美國利益,政客們當然要盡心。



而且希拉里如果當選,某些新的政策還會被推出。奧巴馬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很可能再次被重新包裝推上臺面,因為希拉里和前防長帕內塔可都是當時亞太再平衡戰略的重要推手,希拉里對此認知很深,並且很可能進一步強化。而在軍事上希拉里也可能是進一步退出強化軍事力量的政策,如提高軍費等。

其實不管是誰當政,都是以美國利益至上,只是這個程度的把握很考驗華盛頓的政客,即使希拉里上臺,美國也不會有質的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