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南京、杭州、成都、武汉,哪个最有希望成为第五个一线城市?

lol战友


南京、杭州、成都、武汉,哪个最有希望成为第五个一线城市?这4座城市各有所长,实力都差不多。武汉最贴近的城市是南京。杭州与武汉成都发展的模式不太一样,杭州更像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武汉成都更有赖于投资驱动。

一定要比较武汉成都,最好从资源聚集的水平,和资源聚集后效率来比较。过去十五年成都的资源聚集比汉好,十年比较两地均衡。近些年武汉的资源聚集能力开始加强加速。无论是资智回汉,碳排放交易,城市宣传,顺丰和万吨航道改造,都意味着资源:产业链,资金,人才聚集在加速。往后看十年,武汉应该是亮眼的十年!

再说南京,南京其实并不差,差在没有管那么多县,随便加一个县经济总量就可以超武汉,成都,同样武汉加个县一样可以超成都。这样比真没有什么意思。这种扯虎皮拉大旗假大空的东西多了,还真以为自己城市有多牛叉,实际都是虚胖。杭州目前是不错,但管辖面积接近南京2倍,实质还是一个中型城市的骨架。

国内真正牛的还是京沪深,实话实说,杭州虽然挑战广州,但外人看来,还是有距离,就像长沙挑战杭州一样。南京、杭州、成都、武汉,哪个最有希望成为第五个一线城市?我认为,这4座城市实力相当接近,现在下结论显然是自说自话,关键在于下一个10年,谁能弯道超车成功,谁自然就是北上广深之后的全国第5个超级城市!

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


沙漏遗爱


新一线?当数武汉!

不信?莫急,看完下文再喷也不迟:


先列举武汉众所周知的优势:

1. 地缘影响力,中部第一

2. 交通发达,中部也就郑州可匹敌

3. 卫星可探城建面积,不可小觑。

4. 生物科学,未来工业升级等等。



第一,政策。北上广深已站上顶峰,国家开始限制超级城市的发展,中部的武汉和郑州政策机会来了!

而作为同时发力的城市,武汉肯定会一直领先郑州。为什么?

因为武汉优质的医疗,物流,科教,金融,商业等等城市配套,是郑州短时间内无法赶超的。


第二,旅游。武汉作为有底蕴的城市,通过开发旅游,势必会加快城市建设,这为高速发展的武汉,添加了更大的助力。

同时旅游又能带来人文交流,提高国际知名度,对于招商引资也是好处多多!


第三,人才。武汉大学生人口全球第一,全球500强企业CEO校友数量排名,排在中国第一位的是武汉大学,雷军,武汉大学的。张小龙,华中科技大学的!

近两年政府给出很多优惠政策,大量的高校人才留在了武汉发展。


其他二线城市机会虽然和武汉是一样的,但是武汉高校人才的基数是无法比拟的,

大量的聚集只会成几何倍增!所以武汉高校的人才,才是武汉最大的财富!


顶楼视野


什么是一线城市

概念中强调了一线城市是在我国政治经济有非常强的影响力,并且能够带动一大片区域的经济发展,在经济总量和国际影响力方面位居前列。

按照这个概念,武汉和成都排在南京与杭州前面。

一线城市标准

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人才的吸引度、信息交流能、国际竞争能力、科技创新、综合交通。

经济发展水平,每平方公里经济产出:

南京1.778亿元;武汉1.57亿元;成都0.970亿元;杭州0.756亿元;

整体水平南京领先,这个数据也解释了为什么南京地铁领先武汉、成都、杭州的原因

我们通过2017年新增户籍人口排名和高学历户籍人口总数得知

人才吸引度依次是:成都、武汉、杭州(另外长沙和西安也很不错)

在人才吸引方面,成都领先

我们通过国际航线通航数量,来判断该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综合交通排名:

依次是:成都、杭州、武汉、南京

综上所述:成都领先,成为以上四城最有可能冲击国内一线城市,但是天津和苏州、加重庆三个实力也不弱,至于谁能成为第五个一线城市,我还是看好成都,第六个看好武汉、第七个看好南京,第八个看好杭州,预计到2030年,我国将有20个国际一线城市,综合实力超过美国。


蒋昊说经济


回答这个问题肯定被各种喷,但还是得顶着压力啊!首先南京、杭州、成都、武汉是全国除北上广深之外经济实力及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也是中国城市高速发展的最佳代表,可要从他们中选出一个最有希望成为一线的城市那真的很难,为什么?因为他们目前的实力和潜力也几乎都相差无几,如果真要选,那就要从各个细分领域来一点点的分析,但那工作量太大了,所以现在我只能大致的分析下他们哪个城市更有可能和希望!请看分析:

南京



南北二京之一!华东区域中心!中国最发达地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综合第一强省省会!四大古都之一!还是全国科教第三城!之上种种便是南京的潜力和优势!也是南京未来杀入一线的底气!然而南京也有个最大的劣势,就是它生在了长三角,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成都



全国中心城市,中国第四大门户城市!西部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商贸和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全国航空枢纽第四城、全国对外交流第四城!全国省会经济第二城!全国国防工业第三城!而且成都市人口高达1600多万!以上这些也是成都向第五城发起冲击的底牌!

武汉



九省通衢!全国中心城市,中部经济中心,全国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和工业基地!全国科教第三城!这些就是武汉进入一线的资本!

杭州



杭州是四城中最特别的存在!他既没有三城的地位及政策资源的倾斜,又没有南京第一强省省会的身份和教育,也没有成都的人口和规模!更没有武汉的教育和区位!但杭州却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全国民营经济第一城、互联网经济第三城!并且在今年科技部最新发布的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独角兽企业榜单中,杭州独角兽企业数量有17家,仅次于北京和上海,数量与整个广东的独角兽企业数量相当!准独角兽企业更是多达105家,总数超过整个广东准独角兽企业的两倍!可见杭州经济活力的强大及产业结构的优越!而在我看来杭州最具草根气质的城市!以上这些就是杭州未来进入一线的优势!

总上所述:在不远的时间里,我觉得杭州希望还是最大、武汉成都次之,其次才是南京!其实我曾经对成都特别看好,当时他既有国家资源的倾斜,又有杭州如今经济活力强劲的特性,但这两年成都似乎又有些后继乏力,表现平平了!当然我肯定都希望这四个城市都能进入一线,那样就表明中国的经济就更强大,人民生活就更富足了!


短线卢老割


当前全国一线城市只有三个,分别是: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这是第一梯队。

  • 全国三大经济圈核心城市,全国中心城市作为三大一线城市没有异议。

  • 首都、京津冀经济圈核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北京市。

  • 全国经济中心、长三角核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上海市。

  • 改革开放桥头堡、珠三角核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市。

  • 2005年《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确立了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香港为全球职能城市,分别对应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大城市群。

  • 2010年《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确立了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为国家中心城市,分别对应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四大国家级城市群,从北、东、南、西四个方向推动全国发展。

  • 2016年4月《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提出建设成都国家中心城市。
  • 2016年12月《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提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 2018年2月《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印发,其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
  • 当前已经确定九个国家中心城市,没有深圳市,因此,深圳市按第二梯队排序。

深圳市只是上海第一财经商业魅力城市榜上的一线城市。深圳市、天津市、重庆市属于第二梯队。分别是珠三角副中心;京津冀副中心、国家中心城市;成渝城市群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

  • 全国处于第一梯队的城市群就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第二梯队只有成渝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

  • 长江经济带将成为重要的经济区域。


因此,当前可能进入一线的城市依次为深圳市、天津市、重庆市。

南京、成都、武汉、杭州、西安、郑州还有一定差距,进入第三梯队更合适一些。


天佑中华紫气东来


什么叫做第五个一线城市?中国一线城市只有三座,京武沪,这是中国当前一线核心城市的现实格局。

南京、杭州、成都、武汉,哪个最有希望成为第五个一线城市?这个问题不对,武汉本来就是中国三大一线核心城市,而南京、成都、杭州又是中国比较牢靠的二线城市,这个格局短时间内不会改变。所以南京也好,杭州也好,成都也好,还是天津也好,广州也好,深圳也好,还是了却了成为一线城市的心,这样会好一些也现实一些。

为什么只有京武沪三大一线城市?因为这个三个城市都有不可动摇的、其它城市所没有的优势。

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对外交流中心、科技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当然是国家一线核心城市。

上海,是我国的国家门户、对外贸易的窗口,重要的工商业中心,中国最重要的海港和民航枢纽。

武汉,中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世界上城市规模最大的城市,全球顶尖的科技和文化教育中心之一。有些首屈一指的区位优势,是中国的国家心脏,世界上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

所以,京武沪三大核心大都会,是中国最耀眼的城市格局。


武大东湖


成为一线城市又怎么样?成为一线城市就不用上班了?成为一线城市就购物不要钱了?成为一线城市就不生病可以长生不老了?成为一线城市就心想事成可以成仙了吗?如果都不会,那么成为一线城市和不成一线有什么区别?除了可以装逼满足虚荣心还能有什么?你还是你,一个并没有什么改变的自己。

如果只是为了装逼和吹牛逼过嘴瘾,那么这几个城市都有可能,最有可能的就是成都,我大成都什么都不比其他几个城市弱


尘都迷路人


目前一线城市的情况

大家都知道,目前媒体公认的一线城市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根据最新的经济数据排名广州排在第四位,那么我们就以广州为参照来看看一线城市应该具备的几点:截止2017年广州市生产总值为21503.15亿元,三大产业占比为1.09:27.97:70.94,常住人口1449.84万人;从这几个数据我们可以简单总结下第一、生产总值要过2万亿;第二、常住人口达到将近1500万;第三、必须有自己的产业特色。

那么这几座城市目前的情况呢?

南京:截止2017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15.10亿元,三大产业占比为2.3:38.0:59.7,常住人口830万;

杭州: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56亿元,三大产业占比为2.5:34.9:62.6,常住人口933万;

成都: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89.39亿元,三大产业占比为3.6:43.2:53.2,常住人口1600万;

武汉: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10.34亿元,三大产业占比为3.0:43.7:53.3,常住人口1083万;

可以看出在生产总值上这几个城市相差并不大,人口数量上成都占优,产业比重上杭州有一定优势。

新一线城市排名

根据2018年公布的新一线城市排名可以看出成都排名比较靠前,杭州、武汉紧随其后,可以说这几座城市都具有一线城市的巨大潜力,作为个人觉得这几座城市如果真有一天成为一线城市应该不会是一个个进,应该是一波。


勇谈房产壹贰叁


本人认为,南京、杭州、成都、武汉这四个城市,暂时都没有可能成为第五个一线城市。

第一,这四个城市整体实力不相上下,各有所长,难分伯仲,即便有特别强项,将来能否“强项恒强”,变数太多。因此,未来谁能胜出,暂时还看不透彻。


第二,成为一线城市首先要在GDP上名列前茅,我认为这是一个刚性指标。但是,目前上述四个城市的GDP排名在十几个一二线城市中排名在中下游,前面还有重庆、天津、苏州,都相差较大距离。从2017年度的排名看,与前面的城市相差4000亿以上,短期内难以赶超。


第三,如果必须“四选一”的话,笔者选择武汉。一是武汉在四个城市中GDP最高;二是武汉在长江之上,位居长三角城市群与成渝城市群的必经要冲,发展机会多;三是武汉是中国中部重镇,武汉强则中部强,存在国家战略,发展潜力大。



恐龙之想


我觉得是南京。理由不想过多列举,因为优势有但确实不大。但我认为有一点是目前为止大家都遗漏的一点比较。那就是武汉和成都是国家定的大区中心城市和各省省会的竭力打造,而南京是国家定的东部地区中心城市和江苏省会,就问江苏和东部重点发展南京会见效大见效快还是国家那几个国家大区域中心的发展见效快?是国家能搬多少东部和南部的企业给武汉成都还是湖北省和四川省还有什么好资源给他们的省会?而江苏还有什么资源给南京,首先江苏的区划调整的空间还是远远大于武汉和四川的,至少南京的面积不算大,旁边的镇江和扬州也想融入南京沾到地铁的光,其次镇江和扬州的大公司是有搬迁到南京的可能和意愿的,再次苏锡常的外贸发展模式遇到困难后有转向内贸的可能和必要,势必苏锡常企业会在南京及周边布局。最后江苏省的财政收入有空间给南京以配套大工程支持,比如过江隧道还可以再建几条,仙林地区还可以建几个大小区,江宁地区还有地皮可以接纳苏南地区的科技企业,比如江北新区可是国家级的开发区,国家和省里能不给几个大项目,比如溧水高淳和杭州的高铁和城际交通还可以建设,比如阿里和京东的布局正在建设等等!

未来南京一定比武汉成都强,因为国家中心城市有好多,而江苏只有一个南京,华东只有一个南京适合做地区政治中心、军事中心。江苏的实力是湖北和四川的两倍还多,富哥们多,只要用力抬,一定能举的起来,而湖北和四川却不一定举的起来,国家的帮助毕竟有限,而且从现实来看,国家也是有心无力,做的口惠而实不至的事情太多了!我不认为会怎么帮助武汉和成都。再说了,国家连雄安的发展都举步艰难,能有几分余力,江苏有余力我信,国家有余力有余粮我还真不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