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盛泽老镇区东北部有一条河,碧水流经环桥、中和桥、斜桥、百家桥等古桥,汇入镇东的东白漾。沿途分布着一系列著名的文化遗址: 卜舜苑、沈景修故居、王礼故居、济东会舘、柳如是故居、先蚕祠等。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左上:卜舜苑遗址;左下:沈景修故居遗址;右上:柳如是、王礼故居遗址;右下:济东会舘】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中和桥及桥联】

中和桥,桥联清晰可辩。

南向桥联:“北胜跨虹融水德,中和位育贯文风”,说的是这一带人文荟萃;

北向桥联: “金波遥映红梨渡,玉带长垂绿晓庄”,其中“绿晓庄”指的是中和桥旁后称 “王家庄”的一带。

“王家庄”自然有王姓人家,我的老家便是其中一户。早年的家史不详,仅知清末民初曾祖辈有二女五子,在当地颇有些名望。

长子王镜斋(名本恭,号芦香舘主),排行二,是这个大家族的核心。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王家老屋】

近百年后,王家老屋大部分在“文革”期间被接管为公房,已破败不堪,现为外来务工人员所居住,仅有小部分作为私房,保存尚可。

王 镜 斋 这 代 人

盛泽自古是丝绸重镇,民间以丝绸纺织及商贸行业最为盛行。清末,科举制度被废除,旧学日渐衰落。而中和桥畔“绿晓庄”上王镜斋家族却坚守传统文化阵地不动摇,被坊间里人视为“书香门第”。笔者听上代人讲,当时王家弟兄中有五弟、六弟常随长兄镜斋举办“派对”,以诗书琴瑟唱和,令邻里们十分欣羡。他们弟兄又都爱好书画。王镜斋师承清末著名画家王礼的弟子、著名海派画家徐祯(字克生)。且家中富藏名人字画,日夕观摩临摹。他擅画花鸟,尤以画八哥名震吴郡,望重乡里。五弟是海派名画家倪田(字墨耕)的入室弟子,亦擅长花鸟画,颇有时誉;六弟善诗书、竹刻及乐器演奏。只可惜五、六两弟先于王镜斋辞世。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上:王镜斋;下:王镜斋时代遗物,文房用具】

民国14年(1925)11月2日,由里人汪仰真等四十余位书画篆刻家在盛泽发起成立红梨书画会,公推王镜斋为会长。同期会员还有吴野洲、张贻谷、蔡冠雄、吴慰庭、郑怀桥、朱乐馀等四十余位。(其中吴野洲先生后来成为大上海名画家。) 会址设在培元公所(今盛泽成教中心)。该会以交流知识,研究书画为宗旨,每年春秋二季,开作品展览会,各地闻风而来,参观者甚众。会员年纳会费1元,常会每月3次,大会每年2次,展览作品,发行杂志。曾有江南名士、晚清进士钱名山、朱疆邨来盛传授书艺并举办展览。翌年,聘钱云鹤为名誉会长。

红梨书画会作为一个非常有影响的民间美术学术团体,可以说是历史悠久,彪炳史册,是值得盛泽人为之骄傲的。德高望重的王镜斋担任首任会长直到逝世。而下一年便是全面抗战爆发,老夫人随着大批的人群逃难,携带王镜斋的书画收藏品足足装了二船,惜在途中损失殆尽。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王镜斋仅存的墨迹,是当年用过的一些花鸟画勾线墨稿,汇编成谱,装订成册后署名“芦香舘主订”。(其中的“香”字是笔者查了《康熙字典》方始识得。)

王镜斋这一代人大多在笔者出生时已经辞世。而下一代人在我少年时大多健在。其中继承王家传统文化一脉的主要是王镜斋姪女婿——朱熙。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第 二 代 人

朱熙(1895~1965),字乐馀,号绿梅馆主、品梅盦主,也是红梨书画会发起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红梨书画会解散,有的故世,有的搁笔,有的寓居他乡。唯有朱熙等少数人继续在盛泽画坛上耕耘。他擅画翎毛花卉,作品《小鸡图》《鹊梅图》等入展省文联、省美协所主办的展览。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上图为朱乐馀所作花鸟四屏条 130cm×30cm】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进盛泽中学初中,那时学生学习负担不重,自由支配时间较多。每逢星期天、寒暑假,母亲便把我和二弟送到朱熙老先生处学习中国画。我们呼他为“乐馀公公”,因为他是我祖父的堂姐夫,两家相距不足百米,来去甚便,时常往来。他教的画基本上是小写意花鸟画,劲秀洒落,有隽逸淡雅之气,题字多为行楷,挺拔工秀(见附图片)。乐馀公公生性敦厚平和,是位十分慈祥的老人。教授时循循善诱,由浅入深,每次授课,先是他示范讲解,然后我们临摹。其间也常参插讲些中国书画史和名人轶事。从乐馀公公那儿我们不仅知道了生宣与熟宣、工笔与写意、泼墨与勾勒,还知道了八大山人、新罗山人、扬州八怪、石涛、“四王"和恽南田,海派“三任三吴一冯等清代和近代名派大家。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上图为朱乐馀在25.2cm×18.7cm页面上所书蝇头小楷;下图为朱乐馀为我家窗格上所书的大楷古诗词】

乐馀公公视力很差,每次示范作画,都把脸鼻子凑近了纸,隔着像似玻璃杯底那般的眼镜片,十分吃力地把握着每一细节。他早年师从王镜斋,这一画派是以画翎毛花卉为主的。不过乐馀公公也说过,他也爱山水画,只是苦于没条件游历名山大川,此生仅到过苏州灵岩山,更无法“搜尽奇峰打草稿”。故他存世作品中少有山水画。我们跟他学,自然也以画花鸟为主。几个月下来,居然有明显长进,不但画尺页,还画了些立轴。这事让盛中美术老师金文藻先生知道后,金老师把我们的那些习作陈列在学校展览室里展出,不久又拿到校外展出,引起了一些轰动,得到大家好评,也让我们大受鼓舞。

金老师师从著名油画大师颜文樑,善长西洋水彩,对我指导良多,与乐馀公公也有交往。金老师对乐馀公公书画的评价是:传统功力深,字画俱秀,只是风格显得拘谨缺少老辣。我觉得这与乐馀公公性格有关。一个平时走路怕踩死蚂蚁的人很难在作字画时狂放不拘。

由于身处文化氛團,乐馀公公国学功底也不薄,除了书画,亦精通诗词古文。在红梨书画会中他与著名画家郑怀桥相交甚笃。在郑七十寿辰时,他不仅特地画了一幅《绶带腊梅图》相赠,还在郑的自画像上题了一首七绝:

七十神仙海鹤姿,精神不愧少年时。

丹青妙笔追先哲,孝友家风里党师。

老红梨书画会在会长王镜斋辞世,日军入侵,盛泽沦陷后,活动一度终止。但乐馀公公的书画研究从未间断,他与老友郑怀桥先生时常交流切磋,创作了许多作品。这期间还特别作了一件重要的事:他与怀桥先生联袂对内姪女王雪蕉进行书画启蒙教学。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第 三 代 人

王雪蕉,又名王贻鼎,王镜斋孙女(朱乐馀内姪女),1929年生于吴江盛泽镇。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中山书画社会员。著名国画家。

因家庭的艺术薰陶,幼年王雪蕉随姑丈朱乐馀学花鸟,随郑怀桥先生学山水人物。在二老悉心传授下,年未及笄即名闻乡里。13岁时吴江芦墟镇上有人因祝寿用,一次就请她画了一百幅扇面。

在父母鼎力支持下,1946年,17岁王雪蕉只身到上海投师于名师吴青霞门下,画艺大进,深得先生赞许。1948年作“葬花图”,被收入上海《美术年鉴》。1951年加入上海新国画研究会。1953年美协上海分会主办的全国画展中她的一幅 “采绫图”入展。后王雪蕉随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分配到七机部工作的丈夫去了北京。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上图:吴青霞(右)王雪蕉(左);下图:王雪蕉】

在北京,她首先认识了吴青霞先生所介绍其挚友北京著名画家周怀民先生。后还投师于北京著名画家王叔晖、吴一舸门下,专攻仕女。嗣后,又得到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潘洁兹先生指点,造诣日益精深。

1980年,王雪蕉加入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同年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她精于仕女、鲤鱼及芦雁,所作仕女,风格严谨,无论工笔、写意均能根据人物个性,或清秀淡逸,或雍容华贵,无不典雅得体;她画的鲤鱼,生动活泼,穿插有致,设色明丽,富于情趣;所画芦雁,姿态各异,遥相对应,栩栩如生。其中作品“瑶姬献寿图”入选建国三十周年展览会展出。1983 年,她加入北京中山书画社。她的作品曾多次参加上海、北京等地及美国、日本等国展览,深得好评。许多画作还在“荣宝斋”出售。名作有:“鱼乐图”“燕归来”“史湘云醉眠芍药”“吹箫引风”“鱼水深情”。其生平事迹被收入《中国妇女名人》及《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

王雪蕉在北京工作期间,仍频繁地保持着与上海的吴青霞先生的密切联系,她是当年吴青霞同批女弟子中唯一不放弃绘事的弟子。在国内互联网尚未普遍使用的年代,她们只能用信函,或电话,偶有利用公事出差,互相看望。有一段时间,王雪蕉专攻画鱼,期间多次求教有“江南鱼王”之称的吴青霞。先生不仅大为鼓励,而且将自己每次发表的画鱼作品寄给王雪蕉。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左上:行吟图(王雪蕉画、吴青霞题款);右上:瑶姬献寿图(局部);左下:史湘云醉眠芍药;右下:芦雁】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山水、花鸟扇面】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金鱼、锦鲤、松鹰】

1987年王雪蕉退休,因在北京已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她所在工作单位第一机械工业部聘请她为老年大学书画班讲师,后来又去了中共中央办公厅、铁道部等单位的老年大学任教,历时18年之久。期间出版过5本教材和画集,展示了她的创作成果和教学研究。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王雪蕉的画集和所编绘画教程】

1994年王雪蕉在北京举办了一次个人画展,笔者有幸也参与布展。画展于8月27日在“当代艺术舘”隆重开幕。

展览馆大门上方悬挂着吴青霞先生题签的横匾,古铜色底子上用石绿色刻写“王雪蕉画展”。前厅正中是老领导邹家华副总理题词。布置在展品最前面的是全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主任,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长,著名美术理论家潘絜兹先生写的前言,接着是画坛著名耆老周怀民先生、吴青霞女士、肖淑芳女士(吴作人夫人)、许麟庐先生(齐白石弟子)等的题词。王雪蕉的一些好友和学生也纷纷题词祝贺,如书法家周彤璋、画家王静如,北方交通大学前校长王见新,中共中央警卫局前局长田畴和夫人候明等同志。紧接着就是王雪蕉展出的画作,计有大小六十八件。全体来宾及观众共计二百多人。

上午九点半,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览部主任季华同志宜布展览开幕,请贵宾和王雪蕉入席就坐。作为主办和协办单位代表的中共美协书记处常务书记雷正民同志,中山书画社社长邵恒秋先生,铁路老年大学校长章洛同志,北方交通大学校长孙永春同志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赞扬并肯定了王雪蕉的艺术成就。最后王雪蕉致答谢词,对展览会筹办过程中方方菌面的支持帮助表示深切的谢意,并请艺坛前辈和各位同行对展品多加指正。

王雪蕉的展品,大部分为工笔仕女及鲤鱼、金鱼、芦雁等拿手绝活,还有一些花鸟、山水,她画路宽,工写兼能,所有作品深深吸引了观众,并得到行家们的普遍好评。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左上:吴青霞为画展题名;右上:吴青霞撰写的贺诗;左下:中央办公厅老年书画会田畴、侯明夫妇题贺词;右下:邹家华副总理题词】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出席画展开幕式的中国美术家协会领导和来宾】

展览会开幕前,《北京晚报》《中国老年报》《中国机械报》《辽宁日报》《沈阳日报》等都发布了消息,北京电视台于当日在“文化教育信息“栏目中作了实况报导,另外中央电视台《夕阳红》专题组、《解放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也作专题采访。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王锦华的画作】

与王雪蕉同一辈人中还有一位堂表妹王锦华也是书画爱好者。所不同的是她是在退休后才起步,在照料儿孙辈的同时,去了上海交通大学老年大学书画班,师从著名画家詹仁左先生,学了初级班、中级班,直学到高级班。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第 四 代 人

该是家庭氛围耳濡目染吧,笔者这代人也与书画有缘。

大约在读小学五、六年级时,我开始有了对美的意识和朦胧的追求。在所有的任课教师中,我发觉教算术的俞颕芬老师黑板上的字最为漂亮,于是下意识地模仿。一天,教语文的陈加璆老师瞧着我写字,说“你的字象俞老师。”这句话话让我暗自得意。不久我进入中学初一,在所有学生都未经书法训练的条件下,我在起跑线上已占优势。故在首次书法比赛时即拿了第一名。随后蒯承先校长专门指定学校书法高手陈隆奎老师对我辅导训练悬臂榜书,历时数月,作为成果汇报,我最终写了一幅对联,挂在校长室内墙上。这让我大为长脸。

稍后,我母亲又把我和二弟送到朱乐馀公公家学画。在学校又受到美术老师金文藻先生的指导,从此我远离了小时候爱看神怪武侠书的习惯,课余时间大多花在书画上了。不幸的是1964年乐馀公公在家因摔倒骨折,卧床数月不起,与世长辞。

“文革”兴起,大字报、大批判专栏,“革命需要”给书画提供极好的实习机会。金文藻老师所教的美术字大有用武之地。我曾在大街上刷写大标语,只写二、三个字就用去了一大瓶墨汁。为宣传“农业学大寨”,我曾爬上高高的脚手架,运用“新魏体”在坛丘集镇大街小巷遍刷标语,光红漆用去了三十多桶。当然,从严格意义上讲,这并不代表传统的书画艺术,但是这样的历练对艺术功力的提升也确有帮助。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尽管笔者后来从事的专业工作是中学物理教学,但业余活动主要在书画方面。1973年我在江苏师范学院(现苏州大学)物理系就读时,江苏省展览馆举办了一次“江苏省国画书法印章展览”。全省各有关部门都选送了作品,经评审,在苏州市和地区大学生中最后得以入展的书法作品,不是中文系、历史系、政教系等文科生的,却是我一个理科生的一幅书法。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1988年盛泽镇重建新红梨书画会,我成了新会首批会员。数十年来,我虽经上山下乡,后又长期从事中学理科教学,但只要有机会,每次书画活动都是积极参加,历次办展览都有作品展出或入选画册出版。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退休后,又参加了“盛泽目澜书画院”“平望小九华寺书画院”,书画活动更加频繁。

我的作品或曾入选画展展出,或在书册上发表,或被人收藏。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四幅人物画均被平望小九华寺收藏】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王雪蕉不仅是我父亲的堂妹,我出生时,她又认我为干儿子,所以对我而言,她有堂姑和干妈两种身份。虽然长期工作远离家乡,她对我时时关心。一开始知道我学书画,她就寄了些书给我,后来又将她自己所发表的画作、编撰的书册寄给我。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随着互联网广泛普及,她给我的指导方式步升级,从邮寄纸质信件到电话、电子邮件、QQ、微信聊天、发照片、发视频,有些操作不会用,就让她女儿帮忙。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1994年我专程飞北京协助王雪蕉布置画展,在百忙中她还抽时间指导我画鱼,并在我的画上题款,对我鼓励有加。

王家第四代书画后人尚有笔者二弟王钧谟、二弟媳董文珠,以及王雪蕉女儿何志云。他们在王家书画文化传承方面同样占有一席之地。

只是这代人都如笔者一样,将书画作为业余爱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不奢望大成就,只求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二弟幼时与我同受朱乐馀、金文藻指导,也同受王雪蕉影响,原已有相当基礎。后尽管长期忙于行政事务,书画荒废数十年,退休后重新挥毫,仍见功力。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二弟媳的习作,勤奋多年,成绩已见端睨。】

二弟媳董文珠是企业退休工人,在带领孙女多年后,方始报名盛泽老年大学美术班,接受基础训练。她十分爱好王雪蕉的画风,不嫌其烦地反复临摹,在耗费无数宣纸后,居然取得明显成果,便将习作用电子图片发给王雪蕉,请求指点,然后再一轮练习……。当然是画得一次比一次好。

何志云的作品: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何志云,航天工业部高级工程师,业余时间也跟母亲王雪蕉画上了。秀丽灵动透着聪慧的笔触,大有乃母之风。

太湖汤汤,在水一方,古宅幽幽,文脉绵长。自王镜斋起,王家书画文化传承已历四代。第五代人,高学历的不少,计有三个博士、五个硕士,但均非书画专业。第六代尚在幼年。他们平时对我们的书画习练也有所耳濡目染,假以时日此后是否也会有所继承呢?

我不能预言,但很期待。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王镜斋及其书画后代

稿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email protected]

记得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