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為什麼沒能獲得諾貝爾獎呢?

迷戀不若寒暄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沒有得諾獎,其根本原因在於,在愛因斯坦還活著的時代(1955年之前),廣義相對論沒有太多的實驗檢驗。在1919年,對廣義相對論的實驗檢驗是所謂的“星光偏折”實驗,愛丁頓領導的實驗組在日全食的時候檢測遠處恆星發出的光是否被太陽的引力場所偏折,可惜整個實驗做的很粗糙,用的是照相機來拍攝星星的位置,分辨率很差,基本可以說有點忽悠。但愛丁頓的實驗宣佈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符合實驗的——這也為愛因斯坦贏得了巨大的榮譽與名聲。

其他象水星近日點進動的天文觀測也符合廣義相對論的計算,但總的說來相對論還是被很多物理學家懷疑——因為這個理論太數學化了,很多人搞不懂。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在最近才有了引力波這樣的實驗檢驗,但愛因斯坦早已經去世了。所以,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為什麼沒能獲得諾貝爾獎有兩個原因:

1。實驗檢驗太少。

2。太數學化,看起來不像是物理理論。

當然,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為什麼沒能獲得諾貝爾獎還有一個原因是:

3。狹義相對論也沒有得獎,所以廣義相對論作為狹義相對論的推廣也沒得獎。

那麼,到底為什麼會發生這個情況呢?原因在於:

4。學術政治與偏見

愛因斯坦是民間科學家出身,他無門無派,他的相對論太深邃,很多人基於學術政治與偏見不想給他諾獎,這裡面的水可深了。


軒中科技評論


愛因斯坦有沒有獲得過諾貝爾獎項?

愛因斯坦是上世紀《紐約週刊》評選出的"世紀偉人",由於其超前的思想和偉大的成就讓很多人望塵莫及,同時也遭來了很多非議!



愛因斯坦只獲得過一次諾貝爾獎項,但是並非是世人熟知的相對論,而是光電效應!所以其在1921年的諾貝爾頒獎禮上獲得過因發現和解釋了"光電效應"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但是光電效應理論卻是在愛因斯坦1905年就提出的,後來遭到了很多非議與質疑,甚至是被人拿出來在當街遊說為"違背直覺"的理論!但是在1919年的"星光偏折"實驗後被業界所震驚,同時廣受好評,也因此成為了物理學界的閃耀明星!



愛因斯坦為何沒有因為相對論而獲得諾貝爾獎項?

有人說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偉大毋庸置疑,20世紀的物理學諾貝爾獎一半來自於量子理論,另一半則是來自於相對論的支撐!其實這種說法一點不為過,愛因斯坦的理論非常超前,也正是這個原因,所以愛因斯坦一次又一次地錯過了諾貝爾獎項!



為何會錯過?我在這裡給出幾點分析與理解:

1.諾貝爾獎項是注重實驗理論的,愛因斯坦很多理論是太過於超前的假設性理論知識,無法在當時證明,也無法通過實驗證實,所以對於一向保守的諾貝爾獎委員組而言,不敢輕易下定論!

2.包括諾貝爾委員組成員在內的當時幾乎所以科學家都對相對論一竅不通,據悉當時支持並同意相對論的全世界只有7個人,其他人都看不懂!所以這對於保守的委員組而言,就更難下發獎項給愛因斯坦了!

3.諾貝爾獎項偏重問題,在1921年愛因斯坦獲得光電效應的諾貝爾獎之後,物理學的重心似乎都放在了量子力學方面,很多後來獲獎的要麼是量子力學的理論,要麼是量子力學的實驗證實。而愛因斯坦在這方面比較少去專研!

4.政治因素其實也有一定的影響,比如愛因斯坦本身是猶太人,當時掌控諾貝爾獎項的人如果存在著反猶太主義傾向,那麼在提名以及喜愛上會影響評委們的態度問題等等!

愛因斯坦一次獲得諾貝爾獎項足以證明其偉大了,雖然光電效應只是其眾多理論上研究中的一項,但是在我們世人的眼裡,愛因斯坦的成就和重量已經遠超過了諾貝爾獎項本身!

我個人認為主要是以上幾點原因,如果大家還有其它想法或者觀點,那麼可以在下方留言區留言!



關於諾貝爾獎的科普知識:

  • 諾貝爾在1895年用大約3100萬的瑞典克朗作為遺產基金!
  • 在當今全世界範圍內,諾貝爾獎是被公認為所頒獎領域的最重要獎項!
  • 截至2017年,歷史上總共獲得過諾貝爾獎項的共有892位個人和24個團體!



最後,望採納!喜歡的可以點個贊或者關注我喲!也可以在下方留言區留言,讓更多人知道你!謝謝!


科學無處不在


何止廣相沒有獲得諾貝爾獎啊,就連牛頓的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也沒有獲得,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也沒有獲得,這樣想起來是不是好受些了,當然這只是玩笑了,因為牛頓和麥克斯韋都比諾貝爾早上百年,當然不能獲得諾貝爾獎了。

不過愛因斯坦的遺憾也不止廣相,狹義相對論也沒有獲得,對量子力學的貢獻也沒有獲得,他雖然專業懟量子學派,他自己確是量子論的創始人之一,他對布朗運動的研究也沒有獲得諾貝爾獎,質能方程也沒有獲得。

如果說諾貝爾獎委員會學術風格嚴謹,對於沒有實驗驗證的理論一般不頒發獎項,那麼關於布朗運動的研究應該給啊,可是還是沒有給愛神。

其中最委屈的還是關於布朗運動的研究,愛因斯坦由此證明了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想起來是不是有點奇怪,都到了相對論和量子論時代了,人們居然還不能確定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不過確實如此,法國科學家佩蘭根據愛因斯坦的論文做實驗,居然獲得了諾貝爾獎,可是沒有分給愛因斯坦,這才是愛神最大的遺憾。

還是說一下諾貝爾獎吧,諾貝爾獎設立之初並不是什麼著名獎項,不過給的錢多,大家才有興趣的,有多少呢?大約15萬瑞典克朗,相當於一個教授15年的工資,可以這麼說,獲得一次諾貝爾獎,就基本財務自由了。

愛神離婚的時候,就給前妻米列娃說你別要撫養費了,等我獲了諾貝爾獎,我把獎金給你,這是不是很雞賊啊,就好像現在跟老婆說,咱離婚你就別分家產了,等我中了彩票大獎,把獎金給你,不管是誰這麼說,老婆都會一巴掌呼過來,你TM這不是在耍老孃嗎。

這就是愛神的前妻米列娃,瞧這倔強的小眼神,分明充滿了對愛神的不屑。

可是愛神他老婆琢磨了一下就答應了,這並不是米列娃缺心眼,而是米列娃也是物理學家,也是學霸一枚,算了算過兩年差不多就該獲諾貝爾獎,而且還不止一個,米列娃算對了,過了兩年,愛神還真獲得了諾貝爾獎,米列娃也算錯了,還就獲得了這一次。

這說明米列娃是物理學家,卻不懂得諾貝爾獎的秘密。

首先諾貝爾獎重實驗輕理論,所頒發的獎項必須保證無誤,因為諾貝爾獎隨著影響越來越大,錯一次就是笑柄,所以委員會非常謹慎,不過這麼謹慎的態度,也出來了一堆笑話,例如和門捷列夫爭諾貝爾獎的莫瓦桑,號稱造出了金剛石,結果是假的,例如費米,例如葡萄牙醫生菲尼斯,這都是笑柄,而愛神的理論基本近似於玄學,諾貝爾獎委員會為了自己的名譽著想,自是不敢輕易頒獎。

不過話說回來,要是愛神活到現在的話,諾貝爾獎就被他承包了,單是引力波就獲得三次了,脈衝星一次,脈衝雙星一次,去年的引力波又一次,你讓別人還怎麼混啊

其次,諾貝爾獎也充滿了偏見,對女科學家很少頒獎,吳健雄博士就沒有獲得諾貝爾獎,發現脈衝星的貝爾女士也沒有獲得諾貝爾獎,要不是居里,居里夫人也不可能獲得諾貝爾獎,而愛神嘛,他是猶太人,要不是聖人般的“學術古柏”普朗克堅持,愛神這一次諾貝爾獎也有點玄。

不過這又有什麼,朗道獲獎後,有人說“大多數科學家獲獎是科學家的榮耀,而朗道獲獎卻是諾貝爾獎的榮耀”,對愛神尤其如此,愛神的廣相沒有獲獎應該是諾貝爾獎的恥辱。

愛神自己就是一座山峰,自是不需要任何獎項來增加他的高度。


閒時亂翻書


施鬱(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1922年,愛因斯坦因為對廣電效應的理論解釋獲得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愛因斯坦沒有因為廣義相對論獲得諾貝爾獎,主要是因為當時缺少成員能夠評價這個高度理論化的成就,他們覺得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當時都還沒有足夠的實驗支持。另一方面,授予愛因斯坦諾貝爾獎的呼聲又是非常之高。所以最終愛因斯坦因為光電效應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而一旦獲獎,在未來獲第二次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可能性又變得微乎其微。

1920年,諾貝爾獎委員會委託阿侖尼烏斯所做的報告中指出紅移實驗仍然與理論不符,還引用了對1919年日食中觀測的光線彎曲結果的批評,以及反相對論的Gehrcke對水星近日點的另類解釋(1921年,勒納德甚至因此提名Gehrcke)。 結果,諾貝爾獎委員會認為還不能因相對論授予愛因斯坦諾貝爾獎。

1921年,諾貝爾獎委員會委託一位眼科醫生Gullstrand作了個關於相對論的報告。結果他對相對論作了強烈攻擊。諾貝爾獎委員會也委託阿侖尼烏斯作關於光效應的報告,阿侖尼烏斯總結說,普朗克剛在1918年因量子論獲獎,而光效應最好先由實驗家得獎。

1922年,普朗克建議分別授予愛因斯坦和玻爾1921年和1922年的獎。

Gullstrand堅持他去年的意見。

奧辛向委員會分析了愛因斯坦光量子和黑體輻射中能量漲落的工作。委員會最後決定因光電效應授予愛因斯坦1921年獎。


物理文化與施鬱世界線


當然是當時並沒有人能夠理解,沒人理解就沒有人重視,沒有人重視就沒有提名,所以就的不了將,科學家是偉大的,人們記著愛因斯坦這個名字可以比得上太多的諾貝爾獎了


檸檬冷抽了


1. 1915年,愛因斯坦提出的天文數據預測與保羅伯傑發生了爭議。最終愛因斯坦輸了,因為他的理論本就不是什麼基本原理,也沒有經過精心的設計。

2.當前無可爭辯的SDSS觀測(超球面聲學振盪或NAO)表明可能存在五維時空以及非常不同的宇宙起源。

3.SN1a在HU光下進行的測量,表明L-CDM或弗裡德曼-勒梅特或廣義相對論,是無法解釋宇宙學數據的。

HU修正了SN1a的距離是無可爭辯的事實,沒有科學家對此提出過異議,這也表明L-CDM正在被擬合為錯誤數據。L-CDM是弗裡德曼-萊姆特的模型,因此也是廣義相對論的延伸。它不會在沒有參數的情況下複製錯誤的數據。使用的方程式如下:

在方程中可以看到不止一個參數。問題不僅在於參數的個數,還包括與它們相關的物理學。而內置於該方程式中的是暗能量、膨脹理論和暗物質。

HU對於SN1a爆炸的預測可以反過來解釋,當這些科學家利用有偏差的SN1a距離建立宇宙模型的時候所不得不面對的問題。請參閱本文第21-23頁,在那裡,我進行了更正,並展示了L-CDM模型的適用之處。

由於廣義相對論可能錯過了時空維度,並且使用了錯誤的範例,所以是不能獲得諾貝爾獎的。


咖喱臘肉


因為當時無法證明。

沒有被證明的不能算髮現。


一葉楓流O靈似舞妖


個人看法:1、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沒有多少人能明白,就像美劇天才裡面,愛因斯坦回答記者的話:我這輩子都試著寫一本書來解釋清楚相對論,現在這位希望我能用一句話講明白,在場的人大笑。可見相對論常人難以理解。何況是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有多少人有充足的知識去理解。儘管如此,人們依然懂得愛因斯坦的偉大,因為他可以更新推進當時最具權威的牛頓定律。2、愛因斯坦是猶太人,以德國為首的歐洲貴族們並不待見猶太人獲得諾獎這樣的榮譽。評委的偏見也是一個原因。3、相對論缺乏實驗論證,雖然愛丁頓宣佈論證成功,但是還有很多人持懷疑態度,覺得玄乎,這也難免,牛頓在他們心中那麼多年了,根深蒂固,怎麼說要更新就更新,何況在低速下牛頓定律還是很靠譜,方程式也比較容易理解。評委們沒有辦法最終決定以光電效應理論的解釋給予愛因斯坦諾獎。4、後來驗證相對論的實驗開始慢慢多起來了,但是愛因斯坦已經獲得過一次諾獎,評委們沒有決定再給第二次。所以最終相對論沒有給愛因斯坦贏得諾獎,但是不可否認相對論給愛因斯坦贏得無限的光榮,時至今日他也是最了不起的物理學家。最後給大家推薦美劇天才,愛因斯坦的傳記,本人在追。。。。


善若止水112257366


因為很多當時的物理大牛認為相對論提出的理論新穎,但又可能錯,所以沒給諾獎!

現在看沒給諾獎還真對了!

因為最近我研究古印度文獻和等離子體物理學 磁流體動力學 空間等離子體物理 粒子天體物理學 以及相關學術論文後發現 引力與在等離子體反應中產生的磁聲波有關係。這磁聲波的波動傳播形態和引力波相同都是孤立子波!

而且這極低頻聲波具有拖拽物體的效果!而且讓物體緻密起來!

還有暴雨降雨量和磁聲重力波也有密切關係。

眾多學術論文和 相關試驗結果表明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所假設的引力發生的原因,有可能不是愛因斯坦所說的那樣。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20, "file_sign": "3e3b5866f00b0293486e447562023a86\

虎哥航空研究


因為相對論是忽悠大眾的愚民政策,科學家沒人拿它當回事,諾貝爾獎要是頒給它,那就是拆諾貝爾獎的招牌,這個世界到底什麼樣,人類根本不清楚,但是上帝的招牌倒下後,就得豎新的牌子,因此宇宙大爆炸,黑洞,白洞,時空旅行一類的理論就出來了,就跟宗教一樣,需要給大眾一個信仰,即使這個是編造出來的。別說宇宙什麼樣,太陽系內人類都搞不清,地球內部什麼樣也弄不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