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紅樓一夢—鶯兒與紫鵑相爭,她的這一行為直接暗示了林黛玉的悲劇

紅樓一夢——鶯兒與紫鵑相爭,她的這一行為直接暗示了林黛玉的悲劇

在《紅樓夢》的故事中,鶯兒是金玉良緣這一說法的引出者。寶玉去看望寶釵,當寶釵念著寶玉的玉上的字時,鶯兒說到,"我聽這兩句話,倒象和姑娘項圈上的兩句話是一對兒"。若沒有鶯兒的提醒,寶玉很難知道寶釵還有一個金項圈,因為寶釵平日裡是把它放在衣服裡面的。這樣一來,寶玉便可以要來寶釵的金項圈觀賞一番了。金項圈上的字和玉上的字果然是一對兒。

紅樓一夢—鶯兒與紫鵑相爭,她的這一行為直接暗示了林黛玉的悲劇

從此,"金玉良緣"的說法便可以在寶玉的心中埋下一粒種子。

鶯兒是寶釵的"首席大丫鬟",將來寶釵嫁人時,她必定是要以陪房丫頭的身份一起嫁過去的。而且,將來還極有給男主人作妾的可能,不可不預先謀劃。"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所謂"暖樹",是指樹的向陽處,就是樹的靠南的方向,那裡能接受到更多的陽光,所以也更溫暖一些。鳥兒們在春天開始築巢產卵,然而其時北方天氣還比較寒冷,它們自然都要挑一個溫暖的好地方了。

這,就是"爭"的原因。

紅樓一夢—鶯兒與紫鵑相爭,她的這一行為直接暗示了林黛玉的悲劇

紫鵑也一直在為這件事忙著,正所謂"各為其主"。她和黛玉雖然是主僕的關係,但卻情比姐妹。黛玉的家人都不在了,她在賈府住著只是客居,孤苦伶仃的,終身大事沒有多少人能為她想著。這一點可比不上人家薛寶釵,人家有母親和哥哥可以為她謀劃。

所以,比起鶯兒,紫鵑為黛玉將來的命運更加的操心。

紅樓一夢—鶯兒與紫鵑相爭,她的這一行為直接暗示了林黛玉的悲劇

就是為著紫鵑的私心,她也不願意黛玉嫁到別家去。紫鵑的家人都在賈府供職,將來,黛玉要是嫁到了別的人家去,紫鵑跟了去便離開了自己的家人,要是不跟著去,就辜負了多年來她與黛玉的情誼。所以,黛玉嫁給寶玉是最好的結局。況且,他們二人從小一起長大,情投意合。

紅樓一夢—鶯兒與紫鵑相爭,她的這一行為直接暗示了林黛玉的悲劇

因此上,聰明的紫鵑便想出了一個計策,她對寶玉編了個謊言,說如今黛玉大了,將來必定是要回蘇州去的,以此來試探寶玉。果然不出她所料,寶玉一聽就急得瘋了起來。最後,搞得全家人都知道了寶玉對黛玉的痴情。這樣一來,寶玉和黛玉的結合便有了廣泛的輿論支持。

然後,紫鵑還得再為黛玉尋找一個合適的媒人。在古時候,要想男女之間形成婚姻,是必定要有媒人來說和的。老太太可以拍板定這門親事,但一個是她的孫子,一個是她的外孫女,她是不能做媒的,這須得外人才行。

紅樓一夢—鶯兒與紫鵑相爭,她的這一行為直接暗示了林黛玉的悲劇

對於這件事兒來說,薛姨媽就是一個最好的外人。

所以,在黛玉與薛姨媽和寶釵談笑時,紫鵑就抓住機會,託薛姨媽來做寶玉和黛玉的媒人。結果,反而被老謀深算的薛姨媽臊了自己一鼻子灰,事情只好不了了之了。

對於住在深宅大院的紫鵑,身為一個丫鬟,並不能認識多少有身份,還能把這件事承擔起來的外人了。她還能有什麼辦法呢?

在賈府中,只有紫鵑才是最關心黛玉的人。

紅樓一夢—鶯兒與紫鵑相爭,她的這一行為直接暗示了林黛玉的悲劇

你可別說最關心黛玉的是賈寶玉。寶玉只會陪黛玉玩笑,或是問一問一夜咳了幾次,吃過藥了沒有,看一看臉色如何,僅此而已。當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在他喜歡的人身上時,他也是無能為力的。他身邊的晴雯和芳官都遭受了誤解與荼毒,他沒能做出任何的努力來改變事態的發展方向,只能給與她們心裡上的安慰而已。如果將來,寶玉的長輩一定不讓他和黛玉在一起,他最後也不過是痛哭幾日,然後接受而已。

紅樓一夢—鶯兒與紫鵑相爭,她的這一行為直接暗示了林黛玉的悲劇

在五十九回中,鶯兒在大觀園中用柳樹枝條編小筐兒,因為與一婆子慪氣,將手中的花朵與柳條都拋到了河裡。

在黛玉葬花時,寶玉曾經想把花兒都丟到水裡,黛玉製止了他。這裡的水雖然是乾淨的,但是隨著河水流到了別處,可就由不得它了。

紅樓一夢—鶯兒與紫鵑相爭,她的這一行為直接暗示了林黛玉的悲劇

黛玉可是草胎木質的絳珠草轉世,那些被鶯兒丟到河裡的花朵柳條,是否在預示著什麼呢?難道鶯兒與紫鵑之爭會因此而畫上句號,從而暗示出黛玉的悲劇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