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雞要賣,苗要賣,肥要買,期待這本書打造好平臺!”

@所有農業人: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農時不等人!為幫助農民朋友排憂解難,破解各類農用物資供應企業信息不對稱等問題,讓農技指導實現“不見面、全天候、跨時空”的高效服務,達到專家、企業、農民的無障礙溝通互動。近期,由農業科技報社牽頭髮起,在全國範圍內徵集助力“三農”事業發展的各類農用物資企業和社會化服務組織,整合全國農用物資供應信息資源,集中編輯出版《農用物資服務指南精編》,及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響,打通農資供應、農機作業、農民下田等堵點,“一站式”幫助農民朋友真正解決農業生產中遇到的諸多難題,併為放心農資提供公平公正、高質高效的展示與交易平臺。

日前,記者深入田間地頭,蹲點採訪,並走進農資企業,面對面交流,讓我們聆聽他們對《農用物資服務指南精編》的出版各有怎樣的期待……

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 郭媛媛

“1000只散養公雞等著賣,300萬棵葡萄苗等著賣,葡萄萌芽期所需的2000噸生物有機肥還沒買到,你說我咋能睡著?”邁入農曆新年33天了,陝西省楊淩示範區楊陵區揉谷鎮新集村黨委書記陳增科的煩心事像塊大石頭一樣壓在他胸口,從大年初一至今,他沒睡過一個好覺。

作為全國專業涉農媒體,為了在疫情期間積極發揮綜合服務優勢,及時減輕農民受到的影響和損失,2月25日下午,記者一行人來到新集村,瞭解疫情期間農業生產遇到的阻礙,正好聽到了陳增科的心聲。


“雞要賣,苗要賣,肥要買,期待這本書打造好平臺!”

這個村的“大當家”倍感“亞歷山大”

記者瞭解到,新集村是陝西省鄉村旅遊示範村,有“楊凌吐魯番”“葡萄小鎮”美譽,每年舉辦“葡萄採摘節”,葡萄種植面積達到2207畝,年均產量660萬噸,年產值達到8000多萬元。陳增科既是新集村黨委書記,也是楊凌葡鑫生態農業公司負責人,管了村民的生活安全,還要管地裡的春耕春播,他肩上的擔子一點也不輕。

“本來,合作社去年10月份的這1000只散養公雞是準備春節期間供應市場的,現在多消耗了一個月時間和飼料,一隻公雞現在長到了七八斤,飛都飛不起來了。”來到雞場,陳增科向記者介紹。“你看,我們的公雞都是散養的,地裡的草和蟲都被吃光了,計劃今年秋季葡萄採摘後再多養一些。”

“雞要賣,苗要賣,肥要買,期待這本書打造好平臺!”

走出雞場,陳增科指著一望無邊的葡萄地對記者說:“我們還有300萬棵葡萄苗子待售。往年春節一過,四川、湖北、河北、山東、河南、甘肅等地的客商一波接一波來採購,快遞天天發。今年受疫情影響,人進不來,苗出不去。葡萄眼看到了萌芽期,我們還需要購買2000噸生物有機肥。農戶已經把地都翻好了,只等肥料來。”他皺著眉頭,一籌莫展。

精編本為農戶送去“及時雨”

“這個書太及時了!希望儘快把買賣雙方聯通起來,把我們優質的葡萄苗和公雞賣出去,把別人優質的有機肥買進來!春播不等人,你們趕緊幫我把買賣信息發出去!”陳增科得知農業科技報社近期將在全國範圍內徵集助力“三農”事業發展的各類農用物資企業和社會化服務組織,還將集中編輯出版《農用物資服務指南精編》,他一下子高興起來,“這才是真正幫助農民解決農業生產中的難題呢!”

“雞要賣,苗要賣,肥要買,期待這本書打造好平臺!”

“雞要賣,苗要賣,肥要買,期待這本書打造好平臺!希望通過《農用物資服務指南精編》,架起服務農村生產、農業發展的橋樑!”陳增科最後說出了他的建議。

疫情期間,農業科技報社為您儘快溝通!生產和銷售生物有機肥的企業或經銷商,以及需要購買優質葡萄苗和散養公雞的朋友,可直接電話聯繫楊凌葡鑫生態農業公司負責人陳增科(15291693850),或撥打農業科技報社服務熱線(029-87031701)詳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