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痛風降尿酸期間融晶痛會持續多久?

我是你建哥999


融晶疼痛會持續多久是不確定的!

痛風降低尿酸期間會誘發痛風發作,也就是會出現融晶痛的情況。這是因為藥物讓雪中的尿酸水平急劇降低了,關節中的尿酸鹽結晶就會溶解釋放,準備補充到血液中。但關節釋放的尿酸太多了,一下子還來不及進入血液,全都存留在小小的關節腔裡,這可是個不小的刺激,很可能誘發關節炎發作。

當然,對於這種情況不必過於擔心,醫生在給患者開降低尿酸藥物的同時,還會開非甾體抗炎藥“保駕護航”,預防痛風性關節炎發作,一段時間後,患者的血尿酸穩定在357毫摩爾/升以下了,就不需要再服用非甾體抗炎藥了。


朱建福醫生


現在朋友們提的問題越來越專業了,有高尿酸問題的朋友,在服用藥物降尿酸期間,可能會引起因尿酸鹽結晶復溶所造成的疼痛問題,這種“溶晶痛”的問題,是高尿酸患者降尿酸時值得特別關注的一個方面,當出現這種溶晶痛時,如何緩解這種疼痛,都是很值得我們來探討的問題。

為什麼降尿酸期間,尿酸降低了,反而容易出現疼痛的問題?要說明這個問題,就要從高尿酸導致痛風的發作機理來說起,我們之所以要關注高尿酸問題,是因為當血液中的濃度高出正常範圍時,尿酸鹽會達到過飽和狀態,從而在血液中析出尿酸鹽的結晶,這種結晶易於在身體的各個部位,特別是關節部位形成沉積,在某些誘因的作用下,引發身體的炎性反應,導致急性痛風的發作。

而當我們服用藥物降尿酸時,尿酸水平降低,逐漸低於飽和濃度,原先已經沉積的尿酸鹽結晶會進一步產生復溶,這就好比我們在半杯水裡加鹽,當鹽達到飽和濃度時,會在水裡不再溶解,在杯底形成沉積的氯化鈉晶體,但如果我們繼續往裡加水,鹽的濃度被稀釋,變成不飽和狀態,杯底的沉積的鹽就會繼續溶解,血尿酸濃度的降低,同樣也會導致尿酸鹽結晶的復溶,而這個復溶過程中,可能會引起炎性反應,從而引起急性的疼痛症狀。

之所以尿酸鹽復溶時,可能會產生疼痛的症狀,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降尿酸的速度太快了!如果緩慢平和的降尿酸,就像生活調理降尿酸的方式,是很少會出現降尿酸過程中出現痛風發作的情況的,但當服用藥物降尿酸時,如果尿酸下降的速度太快,導致尿酸結晶溶解的速度加快,這種尿酸水平的快速下降,與一次性大量飲酒,一大頓高嘌呤飲食造成尿酸濃度的急劇升高一樣,都容易誘發痛風的進一步發生。

為什麼有很多朋友高尿酸多年了都不發作痛風,其原因之一就是這些朋友的尿酸鹽並非沒有形成結晶,而是形成的尿酸鹽結晶在關節表面的沉積是緩慢的,速度均勻的,這種情況往往反而不容易發作痛風問題,但如果尿酸鹽水平出現劇烈的擾動,不管是濃度急劇升高,還是迅速下降,都會加大誘發身體炎性反應的幾率,導致急性痛風的發作幾率增加,這就是降尿酸溶晶時,導致出現疼痛問題的主要原因。

比起疼痛起來怎麼辦,注意避免降尿酸時出現溶晶痛的問題,是更重要的事情。對於服藥降尿酸的朋友,首先建議一定要合理選擇藥物,以低劑量起始用藥,定期監測尿酸下降情況,根據尿酸調節情況,再進一步的考慮是否需要加大藥量。這樣的用藥方式能夠更平穩和緩的降低尿酸水平,減少降尿酸期間引起疼痛的幾率。

除了要控制好降尿酸的速度以外,高尿痠痛風患者服藥降尿酸,也要注意身體健康的保持,好的身體狀態,好的免疫力,都有助於減少痛風的發作幾率,而過度疲勞,身體消耗過大,身體受涼,身體虛弱等情況下,出現降尿酸期間溶晶痛的可能性就更高。

在生活上,也要多加註意,儘量避免接觸誘發痛風的一些生活誘因。千萬不要以為吃了藥就萬事大吉,於是繼續開始胡吃海喝,繼續開始喝大酒,這樣光靠吃藥,生活上不控制的高尿酸調理方式,引起痛風問題,一點也不奇怪,其原因不一定是降尿酸的問題或者是藥物的問題,而是生活上不注意,再次誘發痛風的問題。

而對於在降尿酸期間已經出現疼痛問題的朋友,就要讓它疼下去,等待疼痛自己消失嗎?當然不是的,對於這種問題,可以根據疼痛的程度和個體情況,選擇服用抗炎止痛的藥物來改善和緩解疼痛症狀,秋水仙鹼、非甾體抗炎藥物等用於急性痛風發作的抗炎鎮痛藥物,也都是可以服用來緩解疼痛,改善生活質量的,在服用這些消炎止痛藥物時,降尿酸藥物不必停藥,主要的目的是控制好尿酸的同時,有能夠緩解好關節部位出現的炎性疼痛反應就好。

通常經過一段時間之後,這個時間不一定多長或多短,也可能偶爾會有一點的反覆,但當血液中的尿酸鹽濃度進一步趨於平穩達標,尿酸鹽的沉積溶解也變得和緩之後,這種溶晶痛的問題往往就會大大改善。對於高尿酸問題,早干預早控制,適時的根據情況服藥進行干預,控制好尿酸水平,才能夠更好的保護好我們的關節和腎臟,減少高尿酸帶來的健康危害。


李藥師談健康


這個問題跟個人體質、年齡有關,輕的會持續一週到十天才緩解,重的話二十來天。

在這裡解釋一下,融晶痛跟痛風急性發作的疼痛不一樣,痛風急性發作,來去如風,吃秋水仙鹼藥也會立馬止痛,它是急性炎症產生的劇痛。

而融晶痛,是在痛風降尿酸期間,溶解尿酸鹽晶體過程中,會暫時導致尿酸池的尿酸濃度再升高,融得過快,使得血尿酸水平發生波動,同時關節液也會形成結晶,造成疼痛加重。

需要說明的是,融晶是好事,溶解尿酸鹽結晶,防止在關節、腎臟、血管中沉積。

在降尿酸過程中,配合一些消炎止痛的非甾體抗炎藥物,來緩解融晶痛。為了預防疼痛,使用小劑量的非布司他,同時多飲水效果會更好。


李新建談健康


痛風降尿酸期間的反覆疼痛是導致很多痛風患者放棄藥物治療的原因。因為有大量的痛風患者在降尿酸期間會有痛風的反覆發作,比如有的患者原來發作僅僅是在腳趾,但是在降尿酸期間疼痛發生在肘關節上了;另外有一些患者本來一年發作2~3次,但是在降尿酸期間反而發作的特別頻繁,有時一個月發作兩次。所以很多的痛風患者認為是降尿酸的問題導致了他們遭這樣的罪,於是放棄了藥物治療。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由於痛風的患者身體內長時間的處於高尿酸的狀態,身體已經適應了這樣的狀態,而且人體長期處於高尿酸狀態的時候,由於血液內的尿酸濃度處於一種過飽和的狀態,所以在身體內會有很多尿酸鹽的結晶沉積在身體的各個部位。這些沉積在身體部位的尿酸鹽結晶就像一個一個的尿酸庫。這些沉積的尿酸鹽結晶就像火柴一樣,很有可能在一次寒涼刺激或者是過度的高嘌呤飲食以後被引燃導致一次急性的痛風發作。

然而當患者進行降尿酸治療的時候,如果尿酸降得過快,身體就會默認為血尿酸的濃度出現了異常,想要降尿酸升高到原來的濃度值,那麼這些尿酸從哪來呢?當然就是從身體各個部位沉積的尿酸鹽庫存調動出來啊!本來相對來講安靜的待在身體某個部位的尿酸鹽沉積被調動起來幹活,肯定會有點兒意見,於是被調動的部位就有可能出現痛風的發作,這種情況往往我們稱之為溶晶痛。

那麼,如何儘量避免這種情況呢?

雖然這種溶晶痛也會令患者產生困擾,但是這種疼痛和痛風急性期發作的痛感還是有區別的。疼痛的程度相對痛風,急性期的疼痛要略輕,學會預防和適當的藥物控制往往是關鍵的。

●不要過快的降尿酸,比如我們通常推薦非布司他的量40毫克是比較適合的一個量。但是在最開始嘗試進行降尿酸治療的時候,可以減半服用或者甚至服用10毫克,雖然不能達到最好的降尿酸效果,但是尿酸下降的幅度不會特別的快。觀察1~2周以後,如果沒有出現明顯的疼痛發作,可以在適當的增加藥物的量,這樣相對來講比較平穩而且安全。

●可以通過服用小劑量秋水仙鹼來預防控制這種現象,但是建議朋友們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秋水仙鹼,千萬不要自行盲目的服用這種藥物,因為副作用相對來講比較大。

●另外在發生疼痛的時候,可以及時的口服非甾體抗炎藥來幫助自己控制疼痛適當的外用一些非甾體抗炎藥膏也是可以的。但是建議有胃潰瘍或者是心臟支架正在口服抗凝藥的朋友們不要服用了,因為有可能增加胃黏膜損傷,導致胃出血的風險。

●在發生溶晶疼痛的時候,在發作的部位可以適當的進行冷敷,幫助控制局部的炎性反應,減輕疼痛。注意做冷敷的時候一定要採取冰水混合物,而且冷敷的時間10~15分鐘左右就足夠了。

●在降尿酸的時期一定要相對來講嚴格的控制飲食,要多喝水,儘量避免尿酸的波動。

●溶晶期間發生的疼痛,請大家暫時不要停藥。這段時間確實是很難熬的,反覆發作的疼痛,不僅是會讓人產生痛感,而且會對人的情緒心態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然而朋友們可以把這段時間看作為產前的陣痛,雖然每個人這段時間的長短不一樣,只有度過了這一段時期,把尿酸的值控制達標以後,慢慢這種症狀也就會減少或消失了,而如果這段時期沒有堅持住,迅速的停止了藥物服用,尿酸迅速的回到了原來的標準,雖然發生溶晶疼痛的現象不存在了,是高尿酸血癥以及痛風的危害,還是在持續的進行著,無異於相當於放棄了治療。

以上就是對於題主問題的回答,如果您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討。

我是堅持用簡單語言解釋複雜疾病知識的謝新輝,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或點個贊吧,謝謝了!


想好好做醫生的胖子


許多痛風病人在服用降尿酸藥治療的早期,會出現局部劇烈疼痛,有人叫“融晶痛”,也有人叫“轉移性痛風”。

融晶痛發生的原理,簡單來說就是因為長期的高尿酸血癥,形成結晶沉積在骨關節。當我們在短期內服用較強的降尿酸藥物後,血液裡的尿酸濃度急劇下降,導致骨關節上的尿酸結晶溶解崩塌。

溶解崩塌下來的尿酸結晶被我們人體的防禦系統發現後,認作異物。派出大量的防禦力量,比如吞噬細胞圍繞著這些尿酸結晶進行吞噬、清理,同時會釋放炎性物質。導致局部疼痛紅腫,活動受限。

許多有經驗的痛風患者抱怨說,有時候溶晶痛,其疼痛程度不一定低於痛風急性發作。細細想來也是,因為溶晶痛的發病原理與痛風急性發作基本相似。只是溶晶痛往往是因為服用降尿酸藥物治療後發生的。

當病人發現高尿酸血癥以後,需要積極的降尿酸治療。如果患者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將使患者的病情逐漸發展,形成結晶沉積在骨關節及其他組織。

當有了結晶後,突然予以降尿酸治療,痛風患者尿酸鹽結晶就會溶解並出現溶晶痛。具體溶晶痛一般維持多久時間。則往往是和患者既往痛風的病史有關係,痛風病史時間越長,患者尿酸鹽結晶完全溶解的時間越長。因此不同的患者所需要的時間並不一樣。

同時,與我們當時處理的方式也有很大關係。如果任其自然緩解,則往往是數天或者數週內反覆發作,持續時間較長,但疼痛的程度會逐漸下降,待到血尿酸維持正常,尿酸結晶基本消失,則溶晶痛就自然消失。

其實,我們也可以儘量避免或者減輕溶晶痛。比如我們可以根據病人的情況。在初次降尿酸治療時,同時配以消炎鎮痛藥物;比如在病人痛風急性發作的時候,我們首先只予以消炎止痛治療,待到疼痛完全緩解以後再予以降尿酸治療。

原則上來說,在使用降尿酸藥物的時候,如果出現溶晶痛發作,降尿酸藥物則一般不需要停藥。只需加用消炎止痛藥物即可。

但是,真正能夠避免溶晶痛的辦法,就是平時注意自己的血尿酸濃度,持續降尿酸治療,消除尿酸結晶沉積。

一般來說,只要體內的血尿酸水平能持續控制在360μmol/ L時以下,體內就不會出現尿酸鹽結晶,就是有少許結晶,也會在緩慢中逐漸溶解。這個過程患者一般沒有任何症狀。


腎病追蹤


對於痛風患者來說,其治療的關鍵在於控制血尿酸水平,促進已形成的尿酸鹽結晶溶解和排出。但在尿酸鹽結晶溶解過程中,溶解的尿酸鹽會刺激我們肌肉等組織,特別是對於急性痛風發作的人群,反而會加重疼痛。

痛風患者的治療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要綜合評估病情後製定個體化方案,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做到嚴格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攝入、戒菸限酒、多飲水、保暖、適當運動、控制體重、規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態。

我們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時,也要注意使用降尿酸藥物,建議將血尿酸水平控制在360umol/L,如果有痛風石形成或慢性痛風性關節炎頻繁發作者,應控制在300umol/L以內,可以最大限度促進尿酸鹽結晶溶解和排出。尿酸鹽結晶溶解引起的疼痛常常會持續數天到數週時間,所以我們在急性期不宜使用降尿酸藥物,如果已經使用降尿酸藥物,但在使用過程中再次出現痛風急性發作,大家不必減量,繼續原劑量使用即可,並可配合使用消炎止痛藥物。

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討。關注作者,每日持續性更新健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