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廿載如一日,超市發:工匠是幹出來的


靈獸按

“工匠精神是幹出來的”。

廿載如一日,超市發:工匠是幹出來的

作者/靈獸 小扣柴扉 ID/lingshouke

“在超市發工作超過20年的竟然有四五百人。” 超市發董事長李燕川對《靈獸》說,企業成長除了規模和數字,更離不開人才團隊的穩定和不斷髮展。

“我現在是全公司最老的。”1963年出生的李燕川在超市發一干就是40年。

廿載如一日,超市發:工匠是幹出來的

作為超市發的領頭人,李燕川始終堅信,培養好人才,搭建好梯隊,特別是讓員工適應變化,快速調整,這才是超市髮長久發展最重要的根基。

1999年,超市發完成股份制改制,到2019年剛好20週年。

在李燕川的帶領下,超市發完成了從艱難調整到行業“標杆”企業的蛻變。在這個過程中,店長、店總、營運、採購、高管等團隊的成長與進步,真正實現人與企業發展融為一體,在交互中產生強粘性,並最終體現在企業業績上。

據超市發副總裁趙萌透露,2019年,超市發的精確數據還未出爐,但超市發毛利連續三年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超市發羅森的可比門店銷售額增長更是遙遙領先。

1

搭好梯子才能穩步向上

12月10日,王愛平正式掛靴工作了18年的雙榆樹店,調任海中市集,從超市店長到市集主管,迎來她職業生涯的新挑戰。

廿載如一日,超市發:工匠是幹出來的

從超市到市集,兩種完全不同的業態,但年過50的王愛平一如1997年接手雙榆樹店時一樣,幹勁十足。

每週一次的商戶培訓,水電煤設備的檢查,周邊社區街道消費者的溝通,在變化中,她也在積極調整心態,從經營向服務轉變。

“人的際遇就是這麼神奇,你永遠不知道你的終點在哪裡。”王愛平的這句話對王霞同樣適用。

從化驗室化驗員,到超市發標杆店藍潤店店長,只要是王霞帶領的門店,不論銷售額還是毛利率,都在系統中名列前茅,並被評為2019年CCFA金牌店長。

廿載如一日,超市發:工匠是幹出來的

▲圖注:天通苑西區店店長夏丹、魏公村店店長薛俊萍、上地店店長王霞三名店長榮獲“2019CCFA金牌店長”稱號


36歲的王霞2019年調任上地店擔任店長,研究顧客和商品的習慣依舊保持,創造性地將椰子放在收銀臺和飲料區銷售就是她的主意,帶動的不僅是銷售,更是單品特性的重新認知。帶著不服輸的勁兒,如何奪得班子巡店冠軍或許是她下一個目標。

而作為超市發第一批大學生,40出頭的副總裁趙萌已經在超市發工作22年了,歷任採購、營運等多個部門。“扛起責任不負時光”是她在剛剛結束不久的超市發2020年競聘工作方案宣貫會上的發言。這或許也代表了她的工作心得,帶著壓力前行,企業發展的同時,個人的價值也實現了最大化。坪效、人效、毛利、品類、週轉率、信息化、體驗交互等詞語是她常常掛在嘴邊的。

廿載如一日,超市發:工匠是幹出來的

30+的王霞、40+的趙萌、50+的王愛平,她們其實只是超市發20年來團隊建設的縮影。在這個過程中,超市發不斷完善培訓、競爭和競聘上崗制度,通過傳幫帶,內部培養,外部學習等多種方式,提高員工專業能力的同時,更形成了有溫度的企業文化。

在這個過程中,所有新開門店的店長、主任的儲備,所有品類採購與營運幹事的培養,一切都在“事業為上、人崗相適、人事相宜”的原則中,如執子下棋,“映竹無人見,時聞下子聲”。

明年超市發羅森還將新開5家門店,趙萌絲毫不擔心人的問題,她心中早已有了合適的人選。

2

適應變化才是永恆

企業在變,員工也在變,人崗相適才是企業用人的基本準則。正如超市發總裁王增慶說的那樣,“給別人機會,給自己發展”,同時,”有靈魂、有本領、有血性、有品德”的四有幹部更是超市發人才選拔的重要標準。

“今年通過競聘與調整,29個總部經理換了11個,50多個直營店長崗位調整了20個,17個採購僅有5個保持不變。”趙萌對《靈獸》說,這些人或平調,或轉崗,商品和門店在變化,團隊變化也是必然。

廿載如一日,超市發:工匠是幹出來的

20年來,靈活的機制和積極應對變化的心態,相對穩定的管理團隊,都集中表現在了超市發的業績上。

2006年,超市發大手筆改造雙榆樹店,隨後通過精耕細作,贏得了“中國門店坪效之王”的美譽;

2016年,超市發新開門店23家,比原計劃的13家增加近一倍;

2017年,超市發牽手北京羅森,開出超市發羅森便利店,與原本的社區超市、生鮮超市、生活超市、食品超市和綜合超市形成了完美的錯位競爭,豐富完善了業態組合;

廿載如一日,超市發:工匠是幹出來的

2018年,三大特色門店玉泉路店、學院路店、雙榆樹店相繼重裝整改,全新亮相,帶來的不僅是耳目一新的購物體驗,更是銷售額和毛利率增長的新動能;

2019年,超市發羅森已經達到25家,其中嶺南路店更是首次增加了生鮮專區,並創新性的通過大店(玲瓏路店)統管+內部協調的方式,讓生鮮在便利店也能完美融合;

最近,海中市集的開業更是超市發對於新業態的又一探索,目前負一樓和一樓的生鮮與小吃部分已經開業,更多驚喜將在2020年揭開面紗。


除此之外,從2018年開始,超市發將信息化、數字化提到重要位置,以海報為例,超市發已經通過電子大屏實現了信息化海報。

然而,在趙萌的規劃裡,電子屏不僅能展示促銷海報,更是採集顧客信息,與顧客實現交互的重要工具。

這樣的變化就需要營運和採購要學會如何使用新技術為自己的工作加持,並在這些基礎上提升顧客滿意度。

用王愛平的話說就是,“年輕人把思想給了我,而我又要帶著他們去一一落地實現,超市發的傳承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實現。”

此外,2020年,超市發將加快水產自營。“水產採購和營運如何跟上節奏和變化,也是一項重大的挑戰。”趙萌稱。

3

成長不僅是業務能力,更是眼界

2019年,超市發的中層幹部格外忙碌。

不僅是日常工作,下班後的自我提升成為了他們生活的又一個重點。

“現在很多總監、店長、主任都在國家開放大學進修學習,未來不僅需要實踐經驗,學歷也是基本要求,不然很容易被淘汰。”趙萌說,“超市發鼓勵員工學習,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更要不斷開拓眼界,看到世界的變化,接受並適應變化,這樣才能有更多的無限可能。”

廿載如一日,超市發:工匠是幹出來的

內部競爭與分享奉獻成為超市發團隊快速提升的重要手段。

超市發的千萬單品之一的草莓就是這樣一步步實現的。“過去我們一粒草莓都不賣,現在超市發草莓的年銷售額超過1500萬元。”

首先,是營採配合,任務分解,層層壓力,層層激勵,讓員工敢張口,會張口。在分享會上,各個店長通過陳列、面推話術、收銀臺、朋友圈等例子全方位立體式分享銷售和管理經驗。

最近一批高品質藍莓也如法炮製。如果沒有豐滿陳列+員工面推,“我們做過測算,5天才能賣8萬元。”趙萌說,但通過競爭與分享的機制,“目前才第五天已經實現了70多萬元的銷售,最終將遠超10天100萬元的銷售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店長也能充分發揮員工的積極性,發現每個員工的長處。

廿載如一日,超市發:工匠是幹出來的

正如李燕川對趙萌的評價那樣,“堅韌、專業、統籌能力強”。2020年,趙萌將工作重點放在了補齊短板上。她坦言,過去我們總是盯著團隊裡的標杆店和優秀單品,但排名靠後的選手更需要提升,這樣才能實現團隊整體向上。

讓員工越來越快樂,讓合作伙伴越來越富裕,讓城市越來越美麗,讓社會越來越更和諧。可能一個企業一年的作用是有限的,但一個不斷髮展的企業20年持續堅守將會產生巨大的能量。

在超市發,有“五一獎章”、“三八紅旗手”的獲得者,也有全國人大代表,他們在自己的崗位踏踏實實,兢兢業業。因為每個超市發人都始終相信,“工匠精神是幹出來的”。(靈獸傳媒原創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