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鐵路人文:武昌站的百年榮光

鐵路人文:武昌站的百年榮光

武昌站新貌

“我的名字叫國慶,我和新中國一起誕生。祖國成長我成長,祖國前進我前進……”每次讀到這首詩,一種自豪感、幸福感、光榮感就油然而生。我從事鐵路工作,起步是從武昌站開始的。由此,我開始了與武昌站的親密接觸,知曉了這座百年車站的前世與今生。

武昌站的少年時

武昌站的由來,源於粵漢鐵路的修建。清朝末年,政府醞釀修建從武昌到廣州的粵漢鐵路時,北端武昌的起點站原擬定在武昌城南的鯰魚套地區。但是1906年6月,他們剛準備在鯰魚套開始勘測用地,就受到了當地居民的反對。鯰魚套的工程不能開工,但武昌城的配套改造工程仍按計劃進行。為了方便日後人與貨物上火車,在武昌城的賓陽門與中和門之間新闢一道城門,取名通湘門,即通達湖南之意。

最終,粵漢鐵路北端起點由鯰魚套移到了城北的徐家棚。原定的火車站也改在了通湘門外。1917年3月,車站建成運營,定名通湘門站。所以,通湘門站就是百年武昌站的少年時代。1936年4月,粵漢鐵路全線貫通,通湘門站顯得不再適應運輸需求。年底,車站遷至賓陽門,地址在今武昌站的北頭。1937年1月,賓陽門站改名為武昌總站,武昌地名由此正式與鐵路聯姻。同時改名的還有徐家棚總站,改為武昌東站。1950年,武昌東站改稱武昌站,武昌總站改為武昌南站。1953年1月,徐家棚的武昌站改名為武昌北站。隨著武漢長江大橋的建設通車,武昌南站搬遷至現在的位置,1957年定名為武昌站。

武昌站歷經多次改造

隨著修建武漢長江大橋提上議事日程,時稱武昌南站的武昌站改擴建也提上了日程,新建的車站站場比原來明顯改觀。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湖北境內又修建了武昌至大冶和武漢至丹江的鐵路,武昌站擔負的運輸任務日益增長,已有的設施已不能適應運輸需求。1969年,車站又建成新站房1棟,總面積達8000多平方米,站前廣場達3萬多平方米;1972年,又增加到發線1條。武昌站的運力運能得到改善,逐步成為武漢地區最大客流集散中心和中南地區主要客運火車站之一,也是京廣鐵路幹線三大特等站之一。

武昌站的變化也折射出鐵路發展的步伐。新中國成立初期,在武昌站來來往往的火車頭全都是進口的,後來才逐漸出現國產的解放型、前進型等型號的蒸汽機車。從1960年開始,新穎亮麗的國產人民型蒸汽機車現身武昌站,標誌著新中國鐵路發展又有了新的成果。我至今仍然清楚記得,1971年4月,作為退役軍人的我,就是和師傅們一起值乘人民型1100號機車,從武昌站牽引開往廣州的旅客列車向南飛馳,整夜都沒閤眼。隨著鐵路工作的不斷髮展變化,鐵路的牽引動力由蒸汽機車變成內燃機車,又變成電力機車。現在,旅客運輸有了動車組和高鐵列車,極大地便利了旅客出行。

武昌站展新顏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鐵路運輸任務不斷增加,對武昌站也提出了新標準、新要求。從1982年開始,武昌站先後增建了新站臺,增加了到發線,修建了軟席候車室,延長了站臺風雨棚,擴建了站前廣場。從2006年5月開始,武昌站對站房進行大規模的改造擴建。至2012年8月,武昌站建築面積達4.9萬平方米,可同時容納8000人。站在蛇山之巔俯瞰武昌站,鐵路線呈米字形狀,京廣鐵路、武九鐵路等多條鐵路線交會於此,織成一張巨型的鋼鐵網絡。

武昌站的變化,不僅表現在站場規模與吞吐能力上,而且體現在它的人文內涵與價值導向方面。武昌站是一座現代化大型鐵路客站,是湖北省設備最先進、現代化技術最高、客流量最大的火車站。

武昌站的建築蘊含著楚文化的歷史文脈。主站房外觀大氣,形成了黃鶴樓下一道亮麗的風景。建築成疊臺狀,穩重又顯氣派,頂部為坡屋狀,出挑較深,體現楚建築輕盈的特點。入口雨棚,吸收了漢闕的理念,與屋頂形態上下呼應。建築以米白色為主基調,點綴適當的紫砂色;運用連續的豎向牆面,與玻璃的交替反覆,體現列車的水平運動,給人一種悅目的韻律感。各處空間室內以楚風為主題,設置壁畫、廣告、書法作品。閉路電視滾動播放楚歌楚舞,營造出濃郁的楚文化氛圍,為來來往往的旅客提供獨具楚文化特色的精神食糧。

縱覽武昌站百餘年曆史,我們看到中國鐵路的發展軌跡,看到了新中國鐵路日夜兼程、風馳電掣的身影。在喜迎新中國70華誕的日子裡,我們回望鐵路發展,感恩之情油然而生。在此,我們向祖國獻上衷心的祝福,祝福祖國更加繁榮富強,人民列車高歌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