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漢武的女人,阿嬌、衛子夫被廢、鉤弋夫人被賜死,她為何善終?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這是唐朝詩人白居易《長恨歌》中的開篇兩句,大家不陌生吧。這裡的漢皇就是漢武帝劉徹,“傾國”指代李夫人。

李夫人為何被稱為“傾國傾城”? 漢武帝和李夫人有著怎樣蕩氣迴腸的愛情?

請大家隨我穿越2000年的時光,去大漢的長安看一段傾國傾城的愛情傳奇可好?

1.美麗浪漫的邂逅

據史料記載,公元前112年,漢武帝姐姐平陽公主,去宮中拜見武帝。武帝很高興,設宴招待。飯後,武帝還安排了歌舞和平陽公主一起欣賞。

漢武的女人,阿嬌、衛子夫被廢、鉤弋夫人被賜死,她為何善終?

表演的是樂府的頭牌李延年,既然是頭牌,自然顏值高,才藝絕。

李延年今天給皇帝和公主帶來了一首他的新作《佳人曲》: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李延年一邊唱,一邊翩翩起舞。他一改往日高亢的音調,唱的纏綿婉轉。

武帝聽完感慨道:“此曲只應天上有,此等絕色佳人,也只應天上有吧?”

平陽公主聽出了皇帝的遺憾:“皇上,傾國傾城的佳人,眼前就有一位。”

武帝聽了平陽公主的話,精神立馬一震:“皇姐,此話當真?”

漢武的女人,阿嬌、衛子夫被廢、鉤弋夫人被賜死,她為何善終?

“皇上,你看李樂師如何?”平陽公主指著李延年道。

“美則美矣,只是不是女兒身啊?”原來皇姐在開玩笑,武帝剛興起的勁兒又蔫了。

“皇上,李延年之妹,就是絕色佳人啊”平陽公主不再賣關子。

“陛下,這首新曲,奴就是以自己妹妹為原型創作的。”李延年再拜。

武帝聽了心下大喜。

武帝立即召李妹妹進宮。

李妹妹翩然而來,武帝一見,果然堪稱“傾國傾城”。

漢武的女人,阿嬌、衛子夫被廢、鉤弋夫人被賜死,她為何善終?

有野史記載:李夫人膚白如雪,瓜子臉,高鼻樑,雙目幽深澈亮,青絲如瀑,身材高挑,整個人散發出一種異域的氣質。

李妹妹出身倡優之家,父母兄弟皆能歌善舞,李妹妹的歌舞遠盛哥哥李延年。

“美人若入斯,何不早入懷?”一曲唱畢,君心大悅。

“蓬門又迭戶,只待為君開。”李妹妹嬌羞的聲音,瞬間讓武帝荷爾蒙飈到最高值。

漢武的女人,阿嬌、衛子夫被廢、鉤弋夫人被賜死,她為何善終?

平陽公主和李延年會心一笑。

傳奇浪漫的邂逅,實則是一場精心的策劃。

李延年的《佳人曲》廣告文案非常絕妙,句句不言佳人如何美,只一句傾城傾國留給人無盡的想象,成功勾起了武帝的好奇心。

後來,唐朝的白居易受李延年啟發,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來形容楊貴妃之美。當然這都是後話啊!

公主引薦,李妹妹美貌讓武帝一見傾心。李妹妹從小苦練歌舞,讓武帝再見傾情。

果然,機會都是給有準備的人。

武帝封李妹妹為夫人,僅次於皇后衛子夫。

武帝十分寵愛李夫人,常去看望李夫人。一日武帝突然覺得頭癢,李夫人順手拿頭上玉簪給武帝撓頭。

當她拔下玉簪,一頭烏髮如瀑布傾瀉,皇帝看的如痴如醉,一連幾天都來李夫人宮中。

武帝看來是“披髮控”啊,據說皇后衛子夫也是因為跳舞時髮簪落地,青絲披洩,仙氣十足,被武帝看中,浣衣承寵。

漢武的女人,阿嬌、衛子夫被廢、鉤弋夫人被賜死,她為何善終?

漢武的女人,阿嬌、衛子夫被廢、鉤弋夫人被賜死,她為何善終?

後宮女子,紛紛效仿李夫人,玉簪搔頭,希望能夠得到皇帝的寵愛。一夜之間,長安玉貴。

李夫人三千寵愛於一身,連皇后衛子夫都望塵莫及。

衛子夫此時,年老色衰,李夫人卻如春花怒放。

看來愛情裡,出場順序很重要。

平陽公主舉薦,可謂人和;哥哥在皇宮任職,可謂地利;衛子夫年老失寵,可謂天時!

李夫人獨得帝寵,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2.猝然離別的無奈

李夫人人美,肚子也爭氣,不久,為武帝生下兒子,封昌邑王。

只是李夫人產後,身體卻出了問題,常纏綿病榻。御醫都束手無冊。自古紅顏多薄命,李夫人也應了這句話。李夫人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派人給皇帝傳話,要見皇帝最後一面。

當時武帝正在甘泉行宮巡視,接到消息後,立馬趕回。這個橋段,和清朝的皇太極,放下前線水深火熱的戰事,快馬趕回去見海蘭珠最後一面,十分相似。誰說最是無情帝王家啊!

武帝到了李夫人寢宮,她卻以錦被蒙面,不肯相見。

漢武的女人,阿嬌、衛子夫被廢、鉤弋夫人被賜死,她為何善終?

武帝伸手,想拉開錦被,李夫人緊緊抓住武帝的手,不准他揭開被子。

“臣妾承蒙陛下抬愛,此生別無遺憾,唯有兒子、兄弟放心不下!”李夫人蒙著被子與武帝說話。

“你讓我見最後一面,我厚厚的封賞你的兄弟”。

“臣妾久病,容貌盡毀,無顏見皇帝。”

武帝不甘心,再三懇求,李夫人轉頭面壁哭泣,再不說話。武帝氣極而走。

皇帝走後,李夫人家人怪她為何惹怒皇帝。

李夫人說:“你們不知,我不見帝的原因,正是為了深託兄弟。我本出身微賤,他之所以眷戀我,只因平時容貌而已。大凡以色事人,色衰而愛弛,愛弛則恩絕。今天我病已將死,他若見我顏色與以前大不相同,必然心生嫌惡,惟恐棄置不及,怎麼會在我死去後照顧我的兄弟?”

李夫人明白自己沒有衛皇后那樣能幹的兄弟和外甥,她的籌碼只有美貌。

李夫人不想讓皇帝看到一個形容枯槁的病婦,她要把最美的自己留給皇帝。

人生若只如初見,以後在武帝心中她永遠是傾城傾國的佳人。

漢武的女人,阿嬌、衛子夫被廢、鉤弋夫人被賜死,她為何善終?

不久,李夫人香消玉隕,武帝傷痛不已,以王后之禮葬之。

李夫人在花開最豔的時候,猝然離開,她短暫的生命,如流星劃過天空。她留給武帝的思念一如大汗蒸蒸日上的國勢,強漢未央。

3.陰陽兩世不了情

李夫人死後,武帝命人為李夫人畫像,掛在甘泉宮,以便時時看到。

漢武的女人,阿嬌、衛子夫被廢、鉤弋夫人被賜死,她為何善終?

只是,睹物思人,武帝心情十分低落。

侍從看皇帝悶悶不樂,哄著武帝去昆明池散心。武帝想到了昔日和李夫人在昆明池遊玩的情景,更為感傷。

武帝去了李夫人居住過的宮殿,看滿地落葉,觸景生情,做《落葉哀蟬曲》:

羅袂兮無聲,玉墀兮塵生。虛房冷而寂寞,落葉依於重扃。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餘心之未寧?

漢武的女人,阿嬌、衛子夫被廢、鉤弋夫人被賜死,她為何善終?

這詩大意是:李夫人曾經穿過的衣服還掛在那裡,臺階上佈滿灰塵,房間淒冷靜寂,外面的窗閂搭著很多落葉。我又看你來了,你知道我是多麼地想你嗎?

最後兩句,淒涼哀婉,讀來讓人感動。這手詩,後來被美國詩人龐德的"改寫"。

漢武的女人,阿嬌、衛子夫被廢、鉤弋夫人被賜死,她為何善終?

薄情霸道的漢武帝這時化身成了多愁善感的詩人。鐵漢也柔情啊!

侍從看武帝如此思念李夫人,於是請來方士少翁為李夫人招魂。

晚上在宮殿張燈點燭,掛起帷賬,擺好祭品,方士舞動拂塵做法。

過了好久,還不見李夫人到來,漢武帝頓感失望。

忽然一陣涼風拂過,輕紗如夢,武帝見對面的帳中有一女子在輕輕嘆息,聲音身形像極了李夫人。

漢武帝激動之下,欲走上前,方士說不可靠近,以免驚了李夫人的魂魄,武帝不免長吁短嘆:

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來遲。

是為《李夫人歌》

英明如漢武帝何嘗不知道,方士之言,純為虛妄,那個女子,也是他們早就安排下的。但他此刻卻不想知道真相,他只願相信,李夫人靈魂一直在他身邊。

幾百年後,白居易《長恨歌》中唐玄宗為楊貴妃招魂的橋段就來自於此吧!

漢武帝還命人把《李夫人歌》譜成曲,每每思念,命人唱之,以慰相思。

漢武的女人,阿嬌、衛子夫被廢、鉤弋夫人被賜死,她為何善終?

漢武帝懷念李夫人,愛屋及烏的厚待她的家人。

封她的哥哥李延年為協律都尉,封李廣利為貳師將軍。並讓他帶兵出征大宛,掙得戰功,封海西候。

只是李廣利這次出征西域,損失慘重。從敦煌出軍時,李廣利大軍一共6萬人、戰馬3萬匹,返回玉門關時,僅剩萬餘人,戰馬僅千匹。

漢武的女人,阿嬌、衛子夫被廢、鉤弋夫人被賜死,她為何善終?

漢代學術大師劉向如此評價:“貳師將軍損五萬之師,靡億萬之費,經四年之勞,而僅獲駿馬三十匹,雖斬宛王毋鼓(寡)之首,猶不足以復費。”

後來,李廣利出擊匈奴,又是損兵折將。

武帝因為用人失策,付出了昂貴的代價,十萬將士的生命,幾萬匹的戰馬啊!

漢武的女人,阿嬌、衛子夫被廢、鉤弋夫人被賜死,她為何善終?

漢武帝對李夫人當真愛的深沉。

漢武帝征服四夷,開創了西漢王朝最鼎盛的時期,漢書評價他“雄才大略”。同時,他也心狠手辣,他寵愛過的女人,陳皇后阿嬌、衛子夫先後被廢,鉤弋夫人被賜死,只有李夫人身前身後,都享盡了武帝的寵愛。

難道只因李夫人傾國傾城的容貌嗎?

凡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馳,愛馳而恩絕。

李夫人以美貌獲寵,用才藝固寵,用智慧和深情讓恩寵永不掉落。

美貌的女人是幸運的,美貌且智慧的女人,才是人人羨慕的。

漢武的女人,阿嬌、衛子夫被廢、鉤弋夫人被賜死,她為何善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