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武装直升机一发肩扛导弹就能击落吗?

朕即天下


击落是没有问题的,这个有很多的实战记录,俯拾皆是。在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中,阿富汗抵抗力量得到美国提供的“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之后,就击落过很多苏军的米-24武装直升机。

近些年的局部战争中,武装直升机也屡屡被便携式防空导弹击落。例如在2014年,乌克兰政府军的米-24就在东部卢甘斯克州被民兵武装用便携式防空导弹击落2架以上;2016年7月8日,俄军1架米-24在叙利亚被反对派武装用便携式防空导弹击落;2017年2月10日,土耳其军队1架T-129武装直升机在阿夫林地区被库尔德武装用便携式防空导弹击落。
便携式防空导弹在设计时就是为了对付低空和超低空目标,普遍采用红外制导,也有少数采用激光驾束制导。便携式防空导弹连速度很快的喷气式战机都能击落,更何况速度很慢的武装直升机。在便携式防空导弹面前,武装直升机单靠速度来逃跑是根本跑不掉的。靠扛揍也不行,虽然武装直升机有装甲,但不能全身到处披挂,像发动机舱、尾梁、尾斜梁、桨毂等就没有装甲防护。便携式防空导弹的战斗部虽然小,但对这些部位的毁伤能力还是很强的。一旦这些部位被命中,就很可能导致武装直升机坠毁。(S)


联合防务


很多人认为武装直升机都很脆弱,飞行速度很慢,容易受到防空武器的攻击,只要一发一发肩扛导弹就能击落吗。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也印证了这个观点,单兵肩扛式的防空导弹在阿富汗战场上取得过辉煌战果。在阿富汗战争中,阿富汗游击队用340枚毒刺导弹就击落了269架苏军飞机,战争后期几乎每天击落一架。

美国人甚至专门为阿富汗战场研制了M-82A2型巴雷特大口径狙击步枪,采用肩扛式的无托设计,的,提供给阿富汗游击队,主要用来打击苏军的武装直升机。有统计表明,阿富汗战争和车臣战争中被导弹击落的苏军/俄军的战机和直升机,大多数是在机场附近被击落的。

但是,在1990年海湾战争以后,人们发现直升机被单兵防空导弹的击落记录突然大幅度下降。从海湾战争至今,在战场上被击落的武装直升机的数量非常少,比各国武装直升机平时训练时的事故坠毁数量还要少。实际上,武装直升机的战场生存能力极强,击落武装直升机是很困难的,用一发肩扛导弹就武装直升机,是小概率事件。

现代化的武装直升机,在防护力设计方面多采用综合防护,为直升机配备厚实的装甲和防弹玻璃座舱,例如阿帕奇的桨毂、发动机、座舱等关键部位都是按照苏式23毫米高炮的防御水准设计的。如果传动系统被23毫米高炮命中一发,能保证继续飞行半小时。旋翼等部位可以防御14.5毫米高射机枪的打击。波音公司号称阿帕奇直升机的“任何部位”都能防御12.7毫米口径高射机枪的直射,甚至包括了驾驶舱玻璃。

此外,现代化的武装直升机还配备发动机喷口红外抑制装置,低噪音旋翼可以减低飞行噪音,甚至有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的隐身设计,可以大幅度降低直升机的信号特征。再加上红外/紫外导弹逼近传感器和干扰弹措施,可以极大的降低肩扛式单兵导弹的命中率。

此外,武装直升机都具备一定的抗坠毁能力,直升机的座椅和起落架等都会进行缓冲对地撞击,能够吸收坠地冲击和巨大动能,直升机的发动机和油箱会在坠机后自动切断油路,甚至有自封闭和防火泡沫保护。

图为2014年3月,中国一架直-10武装直升机在陕西渭南低空坠机。但由于直-10具有良好的抗坠毁能力,该机坠地后还全机保持完整,并未起火,2名机组乘员也安然无恙,显示出直-10武装直升机强悍的抗坠毁设计能力。


科罗廖夫


在影视剧中,主角单枪匹马,使用肩扛式单兵防空导弹击落武装直升机的例子数不胜数,这也就固化了直升机在人们心中的脆弱形象。但在现实中,击落一架武直的难度可谓难于上青天,类似“毒刺”、“红箭-12”这样的单兵防空导弹虽然是武装直升机的克星,但武装直升机也不完全是这些导弹砧板上的猎物。需要说明的是,肩扛式导弹一般指“毒刺”等单兵防空导弹,RPG虽然也需要抵肩发射,但并不是导弹,充其量只是火箭弹,射程远低于前者。

武装直升机不仅火力强大,防护与机动性也是任何一款武装直升机都具备的强项。发动机、油箱等关键部位一般覆盖有装甲,一般可以防御12.7毫米子弹,对于20毫米以上的小口径炮弹,“阿帕奇”、武直-10等武直也能保证不会凌空爆炸,设计上的安全冗余让它们可以在受损后继续飞行一段时间,但显而易见的是,如果此时再来一发乃至更多防空导弹,武直是一定会被击落的。对于一枚单兵防空导弹,如果不是直接命中,武直或许还能勉强飞回基地,两枚或以上就不是武直扛得住的了。

武装直升机兼具火力和机动性,自然不会悬在半空不动等着挨打,以“阿帕奇”为例,“阿帕奇”有4个挂载点,可挂载4具70毫米的“海蛇怪”火箭发射器或16枚“地狱火”反坦克导弹,机身下方还有一门30毫米机关炮,备弹1200发。乘员两人,一人负责操作直升机,一人专门负责操控武器,搭配先进的红外探测系统、光电探测系统和激光测距仪,武直在面对单兵防空导弹时往往更先发现对方,以武直专打坦克装甲车的火力和射程,防空导弹常常来不及发射就连人带弹被消灭了。

同时,最新的武装直升机十分强调隐身能力,通过使用隐身涂料,武直的低可探测性能已经比以往有了巨大提升,留给单兵防空导弹的反应时间越来越短,在缺乏后方情报支持的情况下,仅靠肉眼搜索目标,拿着单兵防空导弹也没有太多作用。而即使进入危险区域,武直也能通过机动和发射红外诱导弹躲开袭击,通过无规律的机动,可以大大降低被击落的风险。

要想通过一发导弹击落武直,首先,人员要隐蔽得很好,其次,这架武直的操作者要足够傻,既不机动,也不放诱导弹,等着单兵防空导弹击落自己,这些影视剧中的常见桥段在现实中是很难复制的。即使是中美也不敢担保“毒刺”、“红箭-12”百发百中,打武直不仅要看导弹性能,对操作者的素质也有很高的要求,比如摩加迪沙之战中民兵武装发射了数百枚RPG,但是仅有2架黑鹰被击落,这就说明想击落它还是很难的。


利刃号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肩扛式导弹主要就是打直升机的,也包括武装直升机。

但现在则越难越来打武直了。

我们看看米24在阿富汗的悲惨遭遇。

在毒刺导弹运到阿富汗之前,阿富汗游击队被米24打的屁股尿流。

米24在阿富汗战争中执行了75%的近空支援任务和33%的有计划打击任务。

在米24的袭击下,游击队连正常活动很困难。

资料中这么写:阿富汗的天空是属于苏联人的,从天而降的火力袭击基本无从抗拒,只能躲避。阿富汗游击队为了躲避苏军的武装直升机,经常在坚固的大型岩石后面搭建掩体和火力阵地,有时还会利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旧堡垒。这些堡垒遍布阿富汗全国,通常布于悬崖绝壁上、村庄附近以及道路的三岔口。它们通常由巨石或者厚达3米的土墙掩护,米-24武装直升机的火箭弹拿它没办法。但苏联人有其他办法—用米-24直接投掷炸弹,甚至大型的高爆炸弹。

阿富汗游击队极度缺乏防空手段,只能用轻武器和大口径的机枪来应付米24武装直升机,基本无用。

1986年底,CIA通过与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的合作,开始将第一批“毒刺”导弹送到了阿富汗游击队的手中,并由巴军情报人员为阿富汗游击队进行导弹使用培训。

在整个阿富汗战争中,“毒刺”导弹一共发射了340枚,其中269枚命中目标。一次战斗中,就曾有3架米24被毒刺击落。

不过,时代不同了。

毒刺导弹射程为4800米,而目前武直越来越多采用精确制导武器。

以我军的武直10为例,发射的反坦克射程有10000米,也就是大大超出毒刺导弹的射程。

当然,只有反坦克导弹的射程比较远,而火箭弹、机关炮的射程都是有限的,所以毒刺还是有机会的。

目前我国的飞弩6在国外的战绩,主要是击落敌人的直升机。

 米-8直升机:2013年2月16日叙利亚东部省份代尔祖尔活动的一个自称“Ktaib al-Qasas”的武装组织公布视频,证实他们打下来了一架政府军的米-8直升机。视频中可以识别出导弹型号就是是FN-6。  

米-17直升机:2013年3月7日,叙利亚反政府武装组织又公布视频,证实他们打下来了一架政府军的米-17直升机。视频中的导弹还是FN-6。  

米-35直升机:2014年10月3日,一架伊拉克军用攻击直升机在贝吉和al-Senniyah城镇之间被伊斯兰国武装分子击落。飞机坠毁在贝吉城外,巴格达以北200公里(130英里),伊拉克最大的炼油厂附近。伊拉克极端组织公布了FN-6防空导弹击落伊拉克空军米-35的照片。


萨沙


无论怎么说,经过实战检验证明,肩扛式导弹确实是直升机的一大克星,也包括武装直升机。虽然肩扛导弹的战斗部仅仅只有几公斤,但在天上飞的都是精密的机器,非常精贵和脆弱,一旦直升机不小心飞到肩扛式导弹的射程范围内,被一发击落的概率非常高,苏联侵略阿富汗期间,大部分的被击落的直升机都是被单兵导弹“毒刺”打下来的,血淋淋的教训就摆在那里。即便如此,经过各国战术和侦查能力的完善,直升机的战场生存能力同样相当强,靠的不是加强防护来硬抗致命打击,更多是依耐他的机动性和突然性,依靠地形的掩护,快速打击快速撤退,以及加强侦查手段来规避那些可能的打击!

直升机的给人的感觉慢吞吞的的,但是他的速度其实相当的快,比如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的最大速度甚至高达365公里/小时,这个速度真的不算慢了,而且他的飞行高度非常低,也就是俗称的第五空间,甚至可以在几米的高度飞行,这本身就是对直升机一个很好的保护,防空雷达难以锁定这样的目标,防空导弹也难以命中!

对于雷达来说,低空30米内基本就是雷达的盲区了,直升机能够很好的利用这些特性来躲避雷达。如果连雷达都发现不了他,自然也就无从攻击了,因此直升机能够很好的规避掉中远程的防空导弹!超低空飞行突防也是直升机的标准战术,这个高度不但能很好的规避雷达,即便被发现了也很难攻击。而且直升机还可以利用地形的优势,比如可以穿越更狭窄的峡谷,可以依靠森林、山背面、地形的掩护手段,甚至植被掩护来隐藏自己,也正因为如此,武装直升机才有了“树梢杀手”的称号。

武装直升机能够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利用自身机动性优势获得开战主动权而占据先机,在与地面坦克部队攻防战中,他有着绝对的射程优势,中远程的防空导弹因为看不着而无法出手,而直升机的先手优势会规避掉大部分的近程防空导弹,即使遗漏的部分,甚至可能还在处于准备阶段时候,直升机已经放完导弹撤离了,即使发射出来也可能因为据地面或树林超低空状态下,导弹的近炸引信被提前引爆。

真正能威胁到直升机,主要就是各种轻武器,故而直升机的防护一直都是以如何对抗轻武器为主要目的。被肩扛导弹攻击的机会其实并不多,但一旦不小心飞入肩扛导弹的范围内,而且直升机的飞行高度还比较高时,基本没有任何反抗的可能性,只能期待能否拖着重伤逃离了(像红海行动的直升机一样屁股一甩就躲开的可能性不可能的,导弹又飞回来就更夸张了)!当然各国直升机部队都会加强侦查手段,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所以说,直升机肯定是无法扛住肩扛式导弹的攻击的,对付他们的手段主要就是躲了,肩扛导弹的防空半径大多不超过5公里,只要不进入这个范围不就可以了!


狼烟火燎


当然能击落啊,前提是你导弹能打的中。

别看直升机飞行速度比固定翼慢,飞行高度也更低。但是就实际情况来讲,步兵想打直升机还是有很多困难的。

首先,基层步兵都不值钱,遇到直升机的机会很少,但是肩扛导弹又很值钱,所以配发有肩扛导弹的步兵部队,那是精锐中的精锐,也只有这些精锐,在遇到直升机的时候有机会还手。至于那些没有肩扛导弹的嘛,见到直升机赶紧躲就行了。

接下来讲讲精锐步兵遇到直升机的情况。

要知道,直升机的飞行员也不是傻子,不会大摇大摆给你打。一般来讲,在战区活动的武装直升机其飞行高度通常是100m以下或者3000m以上。100m以下的话,这种情况一般是进行反坦克任务,因为高度较低,步兵目视直升机的距离也较短,很少有机会攻击。3000m以上的话,肩扛导弹打不了那么高。最后,就算武装直升机进入了肩扛导弹的射界,也不是那么容易打中的,因为人家还有热诱弹。


贞观防务


看到了很多人的回答各有各的道理。我也来发表下自己的意见。首先要看清楚楼主的问题是肩抗导弹,看清楚是肩抗导弹。现在的肩抗导弹已经不是当年的“毒刺”了,一般有红外制导,电视制导等多种制导方式,只要锁定了直升机是很难通过机动方式逃脱的,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发射热诱饵弹,在面对复合制导的肩抗导弹时生存能力也大打折扣。导弹不是rpg锁定就好了后不需要瞄准,会自动追踪飞机的。其次,现在的肩抗导弹装药量都在1.5-3公斤左右,不要小看这么点装药。这点装药都是高能炸药,命中直升机尤其是飞行中的直升机任何部位都足以是直升机失控坠毁,注意,不是打的空中爆炸,只要失去控制掉下来是早晚的事。最后,现在的武装直升机拥有强大的光学,红外,热能探测装置。在面对地面武装人员时拥有压倒性的优势,但是不是绝对的优势。只要地面人员隐蔽得当,战术配合默契还是有机会把导弹发射出去的,只要发射出去以后发射手就可以逃跑了,这时候直升机忙着做机动规避忙着发射热诱饵弹还是有很大的利率成功逃脱的。而且还可以多名射手多个方向同事攻击,只要战术运用合理,武器布置得当,现场环境允许肩抗导弹击落武装直升机的利率还是很大的。大家可以去查看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中武装直升机的损失就可以知道。当然再好的武器也要看什么人在使用,同样的武器在不同使用者手机发挥的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幻想未遂


实战表明肩扛式防空导弹是对付武装直升机最有效的武器之一,从阿富汗战争开始由于美国的介入,苏联米-24武装直升机面对毒刺防空导弹生无可恋。阿富汗游击队用340枚毒刺导弹击落269架苏军各式飞机,战争后期几乎达到每天击落一架的频率,所以说“帝国坟场”其实也有便携式防空导弹的功劳。

还有很多人都看过的《黑鹰坠落》,在城市巷战中两架黑鹰直升机被RPG火箭筒击落,虽然用的是非制导火箭筒击落防护能力较弱的黑鹰直升机。但用于参考同样有效,现代直升机在地面火力有效的打击下同样生存力堪忧,当然主要是由于地形和执行任务的特殊性造成低空、低速飞行更容易被命中。

但是在进入海湾战争后武装直升机被击落的概率就小了很多,现代武装直升机在防护设计方面采用多重综合防护。装备了厚实的装甲和防弹玻璃座舱,以阿帕奇为例桨毂、发动机、座舱等关键部位按照苏式23毫米高炮的防御标准设计。传动系统被23毫米高炮命中一发还能保证继续飞行半小时,就算是脆弱的旋翼等部位也可以防御14.5毫米高射机枪的打击。阿帕奇号称“任何部位”都能抵御12.7毫米口径高射机枪直射。

再加上现代武装直升机装备有发动机喷口红外抑制装置,低噪音旋翼可以减低飞行噪音等,可以降低信号特征。红外干扰机,箔条/红外干扰弹等措施,也能极大降低便携式防空导弹的命中率。同时由于侦察手段、空中打击力度等实力差距太大,现代武装直升机更是很难碰到便携式防空导弹的袭击,无形中也降低了被命中概率。但从实战角度出发,未来战场上单兵携带防空导弹同样是武装直升机的重大威胁之一。


河东三叔


实际上并不是,武装或者攻击直升机的生存能力还是很强的。攻击直升机作战生存力是指攻击直升机躲避或承受人为敌对环境的能力,它集中地体现在攻击直升机的火力、机动性和防护能力上。一般认为,攻击直升机的作战生存力取决自己的防护能力,我们知道,生存能力是武装直升机完成作战任务、保障驾驶员人身安全的基本保证。在防空力量日趋加强的现代战争中,武装直升机所面临的将是一个从天上到地面多方位、多种类的被探测与被攻击的战场环境。

武装直升机有很多办法保证生存,例如在攻击直升机的的设计上可以通过减小机体外廓尺寸、表面涂伪装色和减少反光等方法来降低直升机的目视可探测性。

减小外形尺寸、缩小旋翼直径、采用单座椅或阶梯式纵列双座椅的窄机身设计,使机身细长,可减少被敌方发现的概率。在机身上涂伪装色可使直升机的色彩与背景相接近,当其在树林、草地和沙漠上空飞行时,就会淹没在背景中,而不被发现。

此外,采用由多面体和曲面组成的窄机身设计;采用可收放式起落架、内藏式弹舱;广泛使用雷达吸波材料和复合材料;在桨毂和桨叶根部加装整流罩;把发动机包藏在机身内;将进气口设计成棱形等,这些措施都可大大降低直升机的雷达反射面积,让敌人看不见,当然人家也打不着你。

此外,现代攻击直升机几乎无一例外地采用抗弹击材料来设计其系统、部件和零件。例如,在驾驶舱的上方、前方、两侧及两舱之间加装防弹玻璃;在驾驶舱下部和地板上加装防弹装甲;在座椅底部、两侧及靠背加装复合材料装甲;在其升力系统中大量使用复合材料来提高抗弹击能力;在发动机、燃油系统、滑油系统及其重要管路加装防弹装甲或采用特种材料。


小鹰说科技


一发肩扛导弹如果击中了武装直升机,那么就能击落。如果一发便携式防空导弹发射出去了,放了二踢脚,那一定是击落不了的,武装直升机的火箭巢会发射暴风骤雨般的火箭弹,把这些使用便携式防空导弹的游击战分子炸得灰飞烟灭。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近些年来,便携式防空导弹已经成为极端分子的专利,在主流军队已经退居次要位置。本账号作者曾经撰写过专题稿件《游击利器:便携式防空导弹》,就是以游击战中的作战运用,来论述的便携式防空导弹。


与核武器、卫星和航母这些“大国利器”相比,便携式防空系统(MANPADS)不显山不露水,却是低速低空飞机的杀手,成为世界各国反政府武装和游击队的利器。

便携式防空系统种类繁多,其中最著名的是肩扛式防空导弹和班组式防空导弹(CREWPADS),一枚导弹加上一个发射管、一个握把扳机,就能够随时击落对方的先进飞行。肩扛式发射管一般在1.5米~1.8米左右,重约15~19公斤,班组式重约90公斤,发射管下一般安装一个底座,既可车载发射,也能下车发射。

反政府武装是非法非法采购和使用的主体,2002年以来,五大洲超过20个国家有非法使用便携式防空系统的记录,近东和非洲地区的伊拉克、利比亚、索马里和叙利亚是使用便携式防空系统最多的4个国家。2009年泰国当局收缴了10套某鲜便携式防空导弹,法国也曾发现巴斯克分裂组织的2处便携式防空导弹藏匿点。

这些游击战分子通常都在使用苏制“萨姆7”导弹,利比亚、伊拉克、索马里等国的所有非法导弹几乎都是“萨姆7”或其改良型,此外,“萨姆14”和“萨姆16”也是反政府武装的常客。虽然这些导弹大多已经超过寿命周期,而且因保管不善造成部件严重老化,他们要击落现代化的武装直升机难度非常大,但是要击落大型固定翼民航客机,或是运输直升机、运输机,还是能发现威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