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11月份浙江經濟增速穩中有升

11月份,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複雜局面,浙江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做好“六穩”工作,重點抓工業、項目投資、外貿穩定、風險防範、公共安全和民生保障,工業產銷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穩中有升。

一、工業增幅明顯上升,新動能發展持續加快

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0%,增速比上月加快2.1個百分點。38個行業中,27個行業增速比上月加快,石油加工、木材加工、汽車製造、化學原料、農副食品加工等行業增速加快5個百分點以上,其中,汽車製造業增加值增速由上月的6.0%升至15.9%,累計下降0.7%,降幅比上月收窄2.2個百分點。1-11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為14540億元,增長6.2%,增速比上月加快0.3個百分點。

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增長5.5%,1-11月增長3.3%,分別比上月回升3.7和0.2個百分點,其中,內銷產值當月增長8.0%,累計增長3.8%,分別比上月回升5.0和0.4個百分點;出口交貨值當月下降6.1%,累計增長1.3%。

數字經濟相關產業增長較快。1-11月,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3.8%,比上月提高0.4個百分點,高技術(13.8%)、高新技術(7.7%)、裝備製造(7.4%)、戰略性新興產業(9.7%)增加值增速均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其中,儀器儀表(18.5%)、計算機通信電子(18.2%)、石油加工(11.7%)、電氣機械(10.1%)等行業增速較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1-11月,17個傳統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1%,其中10個重點傳統制造業增長6.9%,增速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化纖(14.8%)、非金屬礦物製品(15.0%)、化工(10.0%)等行業增加值較快增長。新產品生產快速增長。1-11月,新產品產值增長11.2%,新產品產值率為37.5%,同比提高2.5個百分點。城市軌道車輛(67.4%)、光纖(184.1%)、太陽能電池(28.5%)等產品產量快速增長,生產工業機器人9467套。

二、用電量增速回升,貨運量同比增長

11月份,全社會用電量38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9%,其中工業用電量284億千瓦時,增長4.5%。1-11月,全社會用電量4270億千瓦時,增長3.3%,工業用電量2914億千瓦時,增長1.5%,製造業用電量增長2.7%,增速分別比1-10月回升0.3、0.4和0.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用電量661億千瓦時,增長7.6%。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600億千瓦時,增長6.2%。1-11月,全社會貨運量同比增長7.6%。

三、投資保持較快增速,投資結構不斷優化

1-11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2%,增速比1-10月提高0.1個百分點,同比提高3.1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增長7.6%,佔投資總額的62.3%,拉動全部投資增長4.9個百分點,扣除房地產開發的民間項目投資增長14.6%。高新技術產業投資、交通投資、生態環境和公共設施投資分別增長21.2%、17.8%和1.4%。項目投資增長12.5%,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0.1%,製造業投資增長12.6%,技改投資增長5.8%。

1-11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7.4%,增速比1-10月回落0.5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3.0%,銷售額增長1.4%。

四、消費增速基本穩定,當月汽車銷售由降轉升

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8%,增速比上月提高1.6個百分點。1-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547億元,增長8.6%,比1-10月回升0.1個百分點。從限額以上批零單位分類商品零售額看,汽車銷售增長1.7%,當月增速由10月份的下降0.5%轉為11月份增長0.6%;書報雜誌、體育娛樂用品、通訊器材、日用品、傢俱類分別增長38.4%、49.5%、26.2%、23.5%和20.7%;化妝品、糧油食品、中西藥品、飲料、菸酒、家用電器音像器材類等增速均在10%以上。新型消費提速,可穿戴智能設備、新能源汽車、智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分別增長75.5%、68.1%和49.5%,照相器材類零售額增長28.6%。限額以上批零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增長27.1%。據省商務廳資料,網絡零售額17484億元,增長18.2%;省內居民網絡消費8858億元,增長18.4%。

五、出口份額提高,進口增幅回升

11月份,進出口總額2679億元,同比增長4.4%,其中,出口1964億元,增長2.9%;進口715億元,增長8.7%。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增長16.6%;對歐盟出口下降2.8%;對東盟、拉美和非洲出口分別增長16.7%、9.4%和26.2%。民營企業出口增長6.3%,佔80.5%。高新技術產品、機電產品出口分別增長8.7%和3.4%。高新技術產品進口增長31.3%,其中集成電路進口增長55.2%。農產品進口中,豬肉、鮮幹水果及堅果、水海產品進口分別增長1.9、1.5和1.1倍。

1-11月,進出口總額27675億元,增長6.2%,其中,出口20710億元,增長7.2%;進口6964億元,增長3.1%,比1-10月回升0.6個百分點。出口份額佔全國的13.3%,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

六、財政收入增速減緩,民生支出增速加快

1-11月,財政總收入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為11618和660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8%和6.6%,稅收收入5560億元,增長5.0%。稅收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84.3%。在稅收收入中,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分別增長0.2%和13.5%,個人所得稅下降12.2%。非稅收入1039億元,增長15.5%。

1-11月,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509億元,增長14.6%,其中,科技、節能環保、城鄉社區、衛生健康、社保就業等民生支出分別增長29.4%、38.9%、28.0%、19.3%和18.6%。

七、金融機構新增存貸款同比多增

11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130389億元,同比增長11.4%,增速同比提高1.8個百分點。1-11月新增存款13818億元,同比多增4123億元。11月末,本外幣貸款餘額120877億元,增長15.1%。1-11月新增貸款14934億元,同比多增179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餘額增長13.0%,住戶貸款餘額增長18.4%。

八、CPI同比漲幅擴大,PPI繼續下降

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3.9%,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5.8%,影響CPI上升2.82個百分點。食品中,豬肉價格上漲78.5%,影響CPI上升1.80個分點;受豬肉漲價拉動和替代消費的影響,牛肉、禽肉類、羊肉、蛋類價格分別上漲21.2%、16.1%、11.2%和4.8%,影響CPI上升0.29個百分點;鮮菜價格由10月份下降7.7%轉為上漲8.3%;水產品價格上漲1.8%。受蘋果、梨等秋冬季供應量增加影響,鮮瓜果價格下降4.2%。1-11月,CPI同比上漲2.8%。八大類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同比“七漲一跌”,上漲的為食品菸酒(5.8%)、醫療保健(4.8%)、教育文化娛樂(3.7%)、其他用品和服務(3.1%)、生活用品及服務(1.9%)、衣著(1.8%)和居住(0.7%),下跌的為交通通信(-1.1%)。

11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2.5%,環比下降0.3%;購進價格同比下降4.9%,環比下降0.3%。1-11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同比分別下降1.0%和2.8%。

供稿:綜合統計處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