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一毛不拔”的先秦諸聖——楊子

看到“一毛不拔”這個成語,我想各位讀者都非常熟悉其含義,它現今的意思是形容一個人極度吝嗇,就是連一根汗毛也不願意拔出來。但是如果要是討論這個成語的來處,不知各位讀者是否也有研究呢?如果沒有,那也別急,因為今天我們要說起的一位先秦諸聖——楊子,便和這個成語有莫大關聯,或者說這個成語就是因為楊子,才被提出來的。

“一毛不拔”的先秦諸聖——楊子

0.0.0 一毛不拔

這裡可能又有讀者要說了,楊子又是哪家巨擘呢?而且這一毛不拔是個貶義詞呀,用來形容楊子的話,是說楊子的理論很自私嗎?其實不然,楊子建立的楊朱理論,是我國最早的關於人權方面的理論,而楊朱學派在戰國初期可是力抗儒墨兩家的存在,其中還一度誕生出“天下之言,不歸楊即歸墨”的局面。由此可見,楊朱之學在當時可是妥妥的主流存在,如果說其只是單一的教人自私的話,是不可能有這麼多人力捧的。而之所以 一毛不拔這個詞跟其有關,也正是後來儒家為了打壓楊朱學派,而斷章取義創造出來的。那麼說到這裡,各位讀者是不是對楊子及其學說都很感興趣呢?別急,我們下面就來一點一點深入瞭解。

“一毛不拔”的先秦諸聖——楊子

0.0.1 楊朱亦經常與人辯論

一、楊子是誰?

楊子亦稱其為楊朱,字子居,但其具體出生日期卻說法不一,只能說大約是活躍在戰國初期這個時間段內,為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縱觀楊子一生,可謂是極其充滿爭議的一生。

“一毛不拔”的先秦諸聖——楊子

1.1.1 楊子亦稱其為楊朱

雖然他早期深受道家老子觀念的影響,並且所建立的學說也是在老子思想的基礎上的另類衍生,但其卻不被道家主流所容納,比如著名的道家人物莊子就對其說極為排斥。而在當時環境下,楊子提出的楊朱理論,在諸子列國中,也如同一枚深水炸彈,引起了巨大爭論與轟動,又如後來的亞聖孟子就直接大罵楊朱之說為“禽獸之說”。當然楊朱學派並不是全部被世人所唾罵,其仍有大部分人追隨者,否則怎麼可能衍生出“天下之言,不歸楊即歸墨”的佳話呢,像是吿子、公孫龍等等就是典型的深受楊朱學派影響的人物。

“一毛不拔”的先秦諸聖——楊子

1.1.2 楊子深受道家影響

由此可見,楊朱學派自誕生起,就因為其“駭世之言”而被世人所爭論。不過可惜的是,楊子的論著早在秦末漢初時,便隨著天下大亂而遺失了,就算如今我們能得知楊子的觀點,那也是從先秦古籍,像是《呂氏春秋》《孟子》等等書中捕風捉影,一點一點挖掘出來的。儘管如此,還是讓我們從這些隻言片語中,體會來自兩千多年前的聲音吧。

二、楊子的主要觀點

1、輕物貴己

《呂氏春秋》對楊子思想有這麼一段記載:“今吾生之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論其貴賤,爵為天子,不足以比焉;論其輕重,富有天下,不可易之;論其安危,一曙失之,終身不復得。”它的大致意思是,將個人生命比喻成對人最重要的東西,它的尊貴程度絲毫不比天子卑微,相反天子還遠遠達不到它的尊貴程度,而且更進一步的說,就算是整個天下亦沒有其重要,因為個人生命一旦逝去,那麼什麼都與你無關,你永遠不可能再得到一條命。

“一毛不拔”的先秦諸聖——楊子

2.1.1 《呂氏春秋》

由此可見,楊子將人的生命提到了一個至高無上的位置,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其最珍貴的東西,一切外物不能與之相比,一切外物也不能隨意扼殺之。 這與儒家的“捨生而取義”以及墨家的“為了心中道義,摩頂放踵”完全不同,楊子認為儒墨兩家更多的是強調的是一種理想狀態,絲毫不顧及個人地位與感受,而且利用空泛的理論與道義,欺瞞個人而使其獻出寶貴生命更是邪惡的行為。所以說楊子更加強調的是一種,不被外界社會道德觀念所約束的生命狀態,不為功名所動,不為罪惡所擾,真真切切的為自己而活。這是一切以自我為尊的表現,縱使天子亦不能又所動,同時也正是這樣,儒家便批判楊子乃是心中無君的表現。但是縱觀楊子的貴己思想,這是古華夏第一次提出人的生命權力至高無上,尤其是高於君王,其進步意義則不言而喻了。

“一毛不拔”的先秦諸聖——楊子

2.1.2 楊朱“輕物貴己”

2、重生

楊子曰:“是故聖人之於聲色滋味也,利於性則取之,害於性則舍之,此全性生之道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聖人對於“聲色滋味”,都是選擇對其生命有利的,而捨棄會危害其生命的,這就是保全生命的道理。楊子在“貴己”的基礎上還強調了如何愛惜生命。“聲色滋味”即是比喻生命的慾望,他認為一個人不該過分的清心寡慾,同時也不該過分的隨欲而為,而是應該儘可能遵循生命的本能,去有節制滿足一些慾望,這樣才是最佳的注重生命的表現。

“一毛不拔”的先秦諸聖——楊子

2.2.1 珍愛生命

這是楊子針對墨家苦修而提出的概念,他認為墨家的苦修違背了人的生命本性,這是沒有將生命置於第一要務的表現,不能滿足個體的利益,而個體又是構成集體的基礎,既然個體不能得到滿足,那又何談集體呢?楊子的重生從兩方面對“如何愛惜生命”做出了引導,其一便是是對實際做法的講述,他認為愛惜生命,應當時刻注意養生;其二則是從心態上的講述,他認為人之性由心生,適當的順從則會使得心神安寧,使得人的生命得以延續。

“一毛不拔”的先秦諸聖——楊子

2.2.2 楊朱強調心態上亦要順從本性,但不可過度

3、人人不利天下,人人不損一毫”的社會

楊子曰:“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則天下治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全天下的人既不損害自己,也不侵犯別人,人人都能愛惜自己的生命,那麼天下自然而然就安定了。楊子強調的並不是一種極端的無政府思想,他還是在努力探究君王與個體的關係,畢竟個體生命還需要整體一個穩定的大環境才能生活下去。這裡楊子提出了一個前提“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即整個社會並不是君王的私有物,而是整個天下所有人共有的。在這個前提下,人人不去私自佔有這些財產,而作為君王當然也不能肆意掠奪這些財產以及踐踏他人生命,那麼天下才是真正的安寧。

“一毛不拔”的先秦諸聖——楊子

2.3.1 楊子強調天下之物為公,任何人不得隨意掠奪他人生命與財產

或許久經亂世,楊子看清楚了戰國時期各權貴肆意掠奪平民百姓的生命以及財產的真相,他想極力喚醒所有人去捍衛自己的生命權力(畢竟生命屬於自己而不屬於任何其他人),以此來對抗和消滅這種權勢欺壓生命的現象。但是奈何楊朱學派終究只是在中國歷史上曇花一現,楊子美好理想也隨之一起消失在了歷史中,實在讓人惋惜不已。

“一毛不拔”的先秦諸聖——楊子

2.3.2 古代權貴肆意魚肉百姓

以上便是我們如今能夠窺得的楊朱思想,至於楊子闡述的其它思想,卻是不知道存在於歷史中的哪個角落。因為楊朱學派在儒墨兩家打壓之下,在秦末漢初之際便已漸漸退出人們的視野,而至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從此便真的消聲匿跡了,至於魏晉所著之《列子·楊朱篇》也不過是作者對於楊朱學派的片面想象。但是就算只有隻言片語,我們也能感受到來自幾千年前理論的深刻魅力。縱觀歷代王朝,底層人民的生命以及財產從來都是被皇權貴族肆意踐踏,根本毫無權利可言,人命如同草芥。而楊朱卻早在戰國年間就提出了“個人生命比君王貴重”的言論,雖然其理論有部分厭世的缺陷,但這也是可以理解,畢竟其深受道家思想影響。而且經以上所述,可以看到楊朱之說並不是所謂的極度自私主義,楊朱將個人權力提升到一個新高度以後,並不是意味著捍衛自己的權力就可以不顧他人。相反他推崇的是在一個“不要傷害別人,同時也不要傷害自己”的前提下,去最大化的捍衛自己的生命權力,這種思想不得不說是廣大人民的心聲。不過可惜的是,也正是楊朱思想的“貴己”而使其必然不被統治者所容納,再加上儒墨學派的打壓,其消亡卻是必然結果。

“一毛不拔”的先秦諸聖——楊子

2.3.3 被眾多勢力打壓,楊子消亡是必然的

三、“一毛不拔”出處

由前述可知,楊朱學派被打壓,是顯而易見的結果,其中打壓楊朱學派最狠的乃是儒家。首先是 《淮南子·氾論訓》記載“夫絃歌鼓舞以為樂,盤旋揖讓以修禮,厚葬久喪以送死,孔子之所立也,而墨子非之。兼愛尚賢,右鬼非命,墨子之所立也,而楊子非之。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楊子之所立也,而孟子非也。趨舍人異,各有曉心。”這句話簡要的概述了幾個學說之間的關係,可以看到墨子不贊同孔子的儀禮厚葬,而單獨提出了兼愛尚賢、明鬼非命的說法;楊子亦是不贊同墨子的觀點,故而在此又提出貴己、重生的觀點;最後孟子又來否決了楊子。各家爭來爭去,無非都是在向天下人闡述自己的觀點,希望天下人都能按照自己的觀點來維持社會運轉,從而實現大治,只是各家出發點不同罷了。其中墨家的著名人物禽子便專門與楊朱有一場辯論,這場辯論記到了《列子·楊朱》一文中。

《列子·楊朱》記載:禽子問楊朱曰:“去子體之一毛,以濟一世,汝為之乎?”

楊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濟。”

禽子曰:“假濟,為之乎?”

楊子弗應。

禽子出語孟孫陽.。

孟孫陽曰:“子不達夫子之心,吾請言之,有侵若肌膚獲萬金者,若為之乎?”

曰:“為之。”

孟孫陽曰:“有.斷若一節得一國,子為之乎?”

禽子默然有間。

孟孫陽曰:“一毛微於肌膚”

禽子曰:“吾不能所以答子。然則以子之言問老聃關尹,則子言當矣。以吾言問大禹墨翟,則吾言當矣。”

孟孫陽因顧與其徒說他事

其中的大意為,禽子問楊子說,拔下你一根汗毛可以拯救世界,你願意嗎。楊子答道,世界不是我一根汗毛可以拯救的。禽子又說,那假如可以呢。楊子就不在回答他的問題了。禽子便走了出來告訴孟孫陽這件事,孟孫陽便說,你沒有理解楊子所想,讓我來告訴你吧,我傷害你的皮毛然後再給你一萬金,你願意嗎?禽子說,當然願意。孟孫陽又說:我打斷你一條腿,給你一個國家,你願意嗎。禽子便不再說話了。

“一毛不拔”的先秦諸聖——楊子

3.1.1 楊朱思想

這就是著名的楊墨之辯,而孟子正是通過這一場辯論的上半部分,極力諷刺楊子為“一毛不拔”,《孟子·盡心》:“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其實,通過這場辯論,我們可以看到,楊子真的是一毛不拔嗎?我想不是這樣的,楊子的沉默不語恰恰代表著他對世間看的透徹,這個世界是他身上的一根汗毛能夠拯救的嗎?顯然不是的,那麼討論這個問題還有什麼意義呢?其次,退一萬步來講,假若楊子拔一毛能對天下人有利,那麼同等的就有人能拔一毛而損害天下,爭來爭去,天下還是這樣的亂,這亦無意義。而且,通過楊子徒弟孟孫陽的回答,我們再一次得知,生命對於人來說是最珍貴的,如果一個人是癱瘓狀態,縱使給你一個國家又有什麼用呢?

“一毛不拔”的先秦諸聖——楊子

3.2.1 《孟子》

楊朱學派從“天下之言,非楊即墨”一直到秦漢之後銷聲匿跡,實為可嘆。通過前面的介紹,可以發現楊朱之言其實有許多優秀的地方,比如說早在戰國時期,其便提出了個人生命的可貴,並將君王至於個人生命之下,這是很可貴的一點。因為縱觀中國古代歷代王朝,底層人民幾乎沒有人權可言。同時楊朱從個人角度出發,尋求治世之策,其也必然會得出社會的發展將走向以人為本的規律。而以人為本正是後來歐洲文藝復興的核心內容之一,他們就是憑藉文藝復興而走向世界前列。相比之下,早在戰國時期,中國便有了以人為本思想的聲音,只不過這聲音卻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盛極一時之後,便是無盡的沉默,實在讓人痛惜。假設如果楊朱思想能夠得到後人的不斷總結與發展,中國古代歷史走向又會朝哪一條路,不禁讓人遐想萬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