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有关于写散文的干货书籍吗?有什么推荐的?

萳半球


关于写散文的干货书籍

中外这种体裁的书籍很多。

例:《各自的朝圣路》……周国平

《山居笔记》……余秋雨

《阿Q正传》……鲁迅

《哥伦比亚的倒影》……木心

《自在.独行》……贾平凹

《这些人那些事少……吴念真

《将饮茶》……杨绛

《目关》……龙应台

《人间有戏》……汪曾祺

《海燕之歌》……高尔基

朱自清的《春》《背影》等等

这些书籍都是关于写散文的干货,热爱写作的人士都应好好读一读。





王淑侠


学习写散文应该是以博览群书为主,多看优秀的散文作品,看的多了,写的多了,自己就有干货了。

我已经长去新华书店买书,也经常逛地摊,购买地摊货,还在火车站遇到过推销各种杂牌的书籍,我就有很多鲁迅先生的书。

我在地摊遇到过一本书,因为遇事没有买,我至今还有一点遗憾。

那是一本中医教材,上面有用血写的认真学习的誓言,我想这本书的持有者现在应该是一个中医的专家了吧。

我想买下来送给他,让他有一个幸福的回忆。

多读书,读好书,书读多了,积累多了,就成了干货。




居安思危164299745


散文不像小说,可以通过技巧来驾驭。散文的特点贵在以情动人。没有感情的散文,即使辞藻再华丽,也不过是无病呻吟之作。所谓“情至深处无言辞,落于笔端即华章”,便是这个意思。当代散文,有两位公认的大师,即贾平凹老师和余秋雨老师。从审美偏向而言,我个人更喜欢贾平凹老师。

贾平凹老师的散文颇有隐士之风,处处透露着天人合一的气质。取材常常不拘一格,不管是坊间的俚语巷谈,还是生活的一地鸡毛,禅心道法,淡淡几笔,便勾勒出一个悠远的意境,给人以无限遐想。其散文发展脉络,可以一直追溯至清代“桐城派”文学。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贾平凹老师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散文创作上,比如《静虚村》、《小巷》、《陋室》等,短小精悍,直抒胸臆,处处都洋溢着一股向往田园生活的气息。不娇柔,不造做,句子如溪流般,自然流出。

其次,便是在用字上,作者经常在绝妙之处不用常规字,而是化方言为文雅,致使整篇文章瞬间颇有古韵。比如在散文《天气》里,有这样一句:“门前一棵荚子槐,不老,也不弱,高高撑着枝叶,像一柄大伞。”。一个“老”字,本是陕西方言里常用的词,比如黄瓜“老了”,不是说这个黄瓜像人一样,真上了年纪,而是这个黄瓜不能再吃了。再比如乡间忌讳把人逝世以后叫死,而是称作“老”。作者写一棵树,既不用“粗”,也不用“大”,而是用“老”,后面再加一个“弱”字对照,立马给人一个年老而硬朗的老人形象,生动传神,画具体为想象,同时让整个句子读起来,又多了一份古朴的气质。

贾平凹老师不像余秋雨老师那样,旁征博引,学者气十足。他纯粹是以情感动人,然后给人一种淡淡的哲思,像品茶一样,越品越有滋味。这便是其散文魅力所在。





戍毫


散文写作入门参考书籍四本:

一、《背影》

朱自清的早期散文分三类:写社会生活;写个人家庭;写风光景物。收录在《背景》集子里的文章以上三者都有,甲辑里包括前两类,乙辑里主要是旅行杂记。很多人认识朱自清都是从《背影》和《荷塘月色》开始的,然而还有三篇值得思考,《女人》中宏观意义上的女人,《阿河》(已被拍成电影)中微观意义上的女人,《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思考。总体来说,朱自清的文风属于轻雕型,幽隽温雅而满蕴诗意,又擅长使用提纯的口语。

【推荐理由】

白话美文里不可少了朱自清,体会口语之提纯,“腴厚从平淡出来”的美感。


二、《画梦录》

《画梦录》,作者,何其芳,汉园三诗人之一,也许你并不了解他,那么卞之琳的一首《断章》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再说何其芳的散文,文笔是精美的,形式是统一的,都是在抒发个人愁绪,也被成为“独语体”散文。

【推荐理由】

典型的抒情散文,抒己之情,无社会政治无繁复,大有“躲进小楼听风雨”的避世情节,而这理想中的“桃花源”真如梦境般美好。

往期文评欣赏:

何其芳《墓》:画家的手法,梦境的虚构


三、《闲书》


郁达夫自喻他的散文随笔集《闲书》是供人闲来无事消遣一类书籍,意为无关大体之意,然而我却读出“且闲且趣且雅”之味,郁达夫的散文是直率而坦诚的,正如他的写作理念“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传”一样坦然直白。《闲书》的内容是广杂的,杂文,书话,评论,游记等,然而最精华的当属游记,《钓台的春昼》等,还有被选入语文课本的《故都的秋》,在《谈姓氏》之类的评说文时又喜旁征侧引,晓古今之精华,读来雅致。

【推荐理由】

写景和评说类文章较多,借景抒情的散文之经典,评说也是趣味横生,还可一睹江南杭州的风貌。


四、《朝花夕拾》

鲁迅作品众多,种类也多,而《朝花夕拾》却有侧重,均取材于鲁迅的青少年时代,属回忆性的记叙散文,也是其散文创作的最高水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篇目皆在其间。

【推荐理由】

文学大家之精髓,回忆类记述散文的范本。

综上所述,四本散文集各有所长,朱自清《背影》多有情感真挚的美文;何其芳《画梦录》多用诗化的语言,跟自己对话,抒己之愁绪;郁达夫《闲书》多有借古说今之杂文,以及写景之散文;鲁迅《朝花夕拾》是回忆性的记述散文。


心悦梦赢


例:《各自的朝圣路》……周国平

《山居笔记》……余秋雨

《阿Q正传》……鲁迅

《哥伦比亚的倒影》……木心

《自在.独行》……贾平凹

《这些人那些事少……吴念真

《将饮茶》……杨绛

《目关》……龙应台

《人间有戏》……汪曾祺

《海燕之歌》……高尔基

朱自清的《春》《背影》等等


教育践行者


给你推荐《七十二堂写作课》这本书,这本书关于写作是比较全面的,日记、散文、记叙文、小说、报告、说明书、议论文等等都有,可以买来看看,很受益。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是有帮助的!




团圆妈妈爱阅读


散文的写作,离不开生活的观察或内心的顿悟。顿悟是要有生活的‘厚度’的,还得要有个文字表达能力的‘厚度’,再加上写作者文学知识‘渗透力’的‘强度’。总之,有表达欲望(生活历练加上思想或情感的火花),有准确表达的技能,就可以开始散文的写作了。

这两个方面的养成和积累,是可以通过多看成功的散文作品,帮助自己在散文写作上少走弯路,多走捷径的。

我觉得初学写作的,可以看看冰心和杨朔的文章。一是他们的文章比较短,语言比较通俗。二是都是写生活小事,便于初学者比照自己的生活,照葫芦画瓢。推介杨朔的散文可能有人会觉得有‘陈旧’感,似乎不合时宜,其实,他的散文那种‘套路’式写法,更便于初学者体会:如何‘形散神聚’,如何小角度地切入自己的‘思想火花’。当然,初学者学会这个方法之后,可以‘过河拆桥’,扬弃之后,更上一层楼。

如果感觉自己语言表达上不够精确,思想的‘火花’怎么都点不起来,可以多读一点鲁迅的文章——除了他的杂文之外,可以看看他的书信,其实那里很有思想,很有不修边幅的语言技巧的。

刚写作,可能总觉得对自己的文字不满意,有力使不出。那就去读读一些现代诗人的诗歌作品,如:艾青、贺敬之、臧克家、舒婷,还有最近出名的余华……不要把他们的作品当作诗来读,就当散文读,体会他们的感情的生成,这个感情表达的角度。消化了,就懂得了:原来生活中那么多东西都值得琢磨的,原来自己是有稍纵即逝的感悟的,原来写作就是切入生活、抓住感悟,原来写作就是‘我手写我心’,再这样写下去,那么,一颗文学新星就诞生了。


潇湘子41563803


1.散文是文艺的轻骑兵,由于散文特点是短而小,作者可根据看到的人.景.物有感而发,迅速成文,发表出来,歌颂人民,赞美新生事物,传递正能量,从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散文贵散,取材广泛,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人景物事都可汇于文章之中。散文又形散而神不散,取材散是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看其散实而都是围绕中心而取材,这就叫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写作的要旨。

2.具体古今中外的散文名著,名作家,可谓是满天繁星,灿灿夺目。我认为要写好散文,要有根基,要多读书。不但要读现代散文,更要读历史著作,如诸子百家,诗经,楚辞,古文观止,古代散文选。现代散文,可读鲁迅,冰心,朱自清,刘白羽,秦牧,魏巍等人的作品。当代散文可读贾平凹的作品。外国的可读高尔基等人的作品。

3.读与写结合,在读中,如有体会,有心得,要及时成文。要观察现实,观察社会,体恤民情,若有感悟,这就是灵感,马上写下来。好的散文,就是要同社会共呼吸,与人民共命运,与时代相契合,聚沙成塔,积水成渊,终成大家。





愚人1954


四、《朝花夕拾》

鲁迅作品众多,种类也多,而《朝花夕拾》却有侧重,均取材于鲁迅的青少年时代,属回忆性的记叙散文,也是其散文创作的最高水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篇目皆在其间。

【推荐理由】

文学大家之精髓,回忆类记述散文的范本。

综上所述,四本散文集各有所长,朱自清《背影》多有情感真挚的美文;何其芳《画梦录》多用诗化的语言,跟自己对话,抒己之愁绪;郁达夫《闲书》多有借古说今之杂文,以及写景之散文;鲁迅《朝花夕拾》是回忆性的记述散文。


霸气的东北土妞儿


1《素年锦时》安妮宝贝 我觉得这本是她相对平和生活自然的

2《私语书》黎戈 这本书非常细腻好看

3最近买了两本古文的 一本是张岱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还有一本是沈复的《浮生六记》 都是清朝的,并不难懂,而且感觉很有意思。

4《雅舍谈吃》《雅舍小品》梁实秋

里面很多关于吃的散文,很喜欢他的文笔

5 《青春是被窝的坟墓》 七堇年 《我亦飘零久》独木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