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蓋棺定論,中途島戰役裡到底哪一方損失的飛行員更多?

本文是“燃燒的島群”第209篇原創文章,全文共3796字,配圖16幅,閱讀需要8分鐘。

本文可以作為《決戰中途島》一片的歷史背景來閱讀,前作已介紹迪克·貝斯特和俯衝轟炸機的故事(第203篇),約翰·沃爾德倫等魚雷轟炸機中隊的故事(第205篇),“加賀”號航空母艦被焚燬的9小時的故事(第206篇),以及對中途島作戰方案的吐槽(第208篇)。

蓋棺定論,中途島戰役裡到底哪一方損失的飛行員更多?

圖1. 《決戰中途島》是一部飛行員視角的二戰電影,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飛行員

在中途島海戰結束77年後的今天,也在《決戰中途島》這部大電影票房進入尾聲的時刻,讓我們拿一些客觀的數字,來總結一下這場偉大的海戰。

第一個問題:日本人的精英飛行員全死光了嗎?

這句話的源頭已經不太可考,可能是覺得既然四條航空母艦都在一瞬間被滅,上面又燒得稀里嘩啦,那飛行員肯定都坐在飛機上被烤成炭了,肯定是死光了唄。

蓋棺定論,中途島戰役裡到底哪一方損失的飛行員更多?

圖2. 小林晴久畫作:一航戰被炸中後的燃燒

實際上,根據日本艦隊帶回國的“赤城”號作戰日誌和四條母艦的艦載機起降記錄等資料,並總結清點傷亡人數,在戰役期間直接陣亡的空勤人員為121人。其中“飛龍”號損失72人,超過損失的空勤人員總數的50%,其次是“加賀”號損失21人,“蒼龍”號10人,“赤城”號7人,四條母艦總計損失110名(包括在空中被擊落和在船上死亡),另有11名水上飛機機組人員。

在南雲機動部隊總數約300架的艦載機中,空勤人員近700人,損失的人員佔比不到五分之一。反而是負責遠程偵察的水上飛機損失率更高,但這畢竟不是主要的航空力量。

蓋棺定論,中途島戰役裡到底哪一方損失的飛行員更多?

圖3. 本畫作表現的是參加聖克魯斯群島海戰時奮戰中的“企業”號

這121人中真正作為駕駛飛機的飛行員數量佔比更少,即使按照半數來計算也就是50人,佔全部參戰飛行員總數仍是不到五分之一。與之後1942年8月的東所羅門群島海戰損失數110名,以及1942年10月份的聖克魯斯群島海戰損失數145名相比,日方在中途島的空勤人員損失並不是最慘重的,很多幸存下來的空勤人員或進入重組後的機動部隊(如原“赤城”號艦攻分隊長村田重治、艦爆分隊長千早猛彥和第六航空隊的兼子正),或回到後方訓練新飛行員(如原“赤城”號飛行隊長的淵田美津雄和原“蒼龍”號飛行隊長江草隆繁),或轉調後方較為平靜的基地(如原“赤城”號艦戰分隊長板谷茂),繼續蹦噠了一段日子。

蓋棺定論,中途島戰役裡到底哪一方損失的飛行員更多?

圖4. 本畫作同樣表現聖克魯斯群島海戰中奮力防空中的航母,飛行員成了消耗品

與此對比,斯普魯恩斯和弗萊徹麾下的三艘航空母艦艦載機損失更為慘重,總數高達109架艦載機被擊落或擊毀,岸基飛機損失38架,總計達147架。由於美機大部分都是在空戰中被擊落,空勤人員陣亡比例更高,陣亡人數幾乎是日軍的一倍(209人)。

日方資料記錄的空戰損失數僅有空襲中途島時的6架,艦隊防空作戰時損失12架,以及由“飛龍”號發起的反擊中損失了24架,空中損失為42架,遠低於美方。以往在總結中途島戰役時,總是把在母艦上隨艦沉沒的約280架艦載機都算上了,才得出日方損失艦載機332架,美方損失147架的懸殊比分。

蓋棺定論,中途島戰役裡到底哪一方損失的飛行員更多?

圖5. 防空作戰時的歷史照片,注意漫天紛飛的炮火

今天我們可以更客觀的觀察和評價這場戰役,勝利從來就不是唾手可得!如果不是許多人的英雄行為,這場戰役的結局很難估測。

但是,日方地勤人員的損失更加慘重,總計有高達721名機械師死亡,超過了總人數的40%。這部分技術人員經過長達數年的培養和協同訓練才達到了極高的操作效率,在炸彈爆炸的那一刻,大量有經驗的人員被殺死了,此後日本海軍航空母艦部隊再也沒能訓練出這麼一群人。

也許有人覺得這種推論言過其實,其實早有實例。僅在中途島海戰這一天,從日軍的四艘航空母艦上起飛的108架飛機僅用7分鐘就完成升空,即平均每艘航母每分鐘可以起飛約4架,每架飛機的平均起飛時間僅15秒。

蓋棺定論,中途島戰役裡到底哪一方損失的飛行員更多?

圖6. 小林晴久畫作:東所羅門海戰中的防空戰

與此對比的是美方的兩艘航空母艦上起飛112架飛機耗時高達53分鐘,平均每艘航母每分鐘起飛不到1架,每架飛機的平均起飛時間超過60秒,效率幾乎是日方的四倍。

誠然,美方遇到了不可描述的未知原因,造成了起飛的拖沓。但是另外一件事情就更能體現雙方技戰術的差距。雖然日美兩方都是推崇全甲板攻擊的航空母艦戰術先導者,但日方似乎在早期的戰術組織上略勝一籌。自珍珠港作戰開始,日方就一直將多艘航空母艦的飛行隊組合成一個整體行動。無論是在偷襲珍珠港、珊瑚海還是空襲中途島,日方機群升空後很快就按照飛機類別完成編組,再統一向目標飛去,並在到達目標後各司其職。

蓋棺定論,中途島戰役裡到底哪一方損失的飛行員更多?

圖7. 小林晴久畫作:東所羅門群島海戰中被九九艦爆名中的“企業”號

與此相比的美國航空母艦部隊仍然以在以單艦為單位組織艦載機作戰,相互之間的配合更是漏洞百出(不贅述,前文都有,詳見同名公號搜索“中途島”),據說因為VF-6在南雲機動部隊外圍盤旋45分鐘而見死不救的事情,VT-6倖存的飛行員拿著手槍要找他們幹仗。中途島海戰後,VF-6中隊長格雷上尉被調離,轉入彭薩科拉海軍航空基地擔任訓練中隊指揮官,直到1943年12月才返回“企業”號,擔任第78夜間戰鬥機中隊(VFN-78)中隊長,1944年11月調任“列剋星敦”號(CV-16)的VF-20中隊長,1945年5月才升任VG-3大隊長。

蓋棺定論,中途島戰役裡到底哪一方損失的飛行員更多?

圖8. 小林晴久畫作:1942年10月26日聖克魯斯群島海戰時遭到日軍魚雷攻擊的“大黃蜂”號航母

當這支最為訓練有素的日本航空母艦部隊覆滅後,其他日本航母再也達不到這種訓練程度。以珊瑚海海戰中的五航戰為例,“瑞鶴”號在收容最後一波飛機時,因甲板處理速度過慢,不得不將12架受傷的艦載機推入大海,以便及時收容仍在空中的飛機。此時的五航戰已經成軍近9個月,並且參加了珍珠港和印度洋等實戰,但其作業水平始終無法與一、二航戰的老手相提並論。

蓋棺定論,中途島戰役裡到底哪一方損失的飛行員更多?

圖9. 小林晴久畫作:受創的“大黃蜂”號正在進行滅火作業

最後一組數字是縱向的對比,四艘航空母艦上損失的110名空勤人員中,有74人在空戰中陣亡,只有36人是死於航母上的事故。與此相比,在6個月前的珍珠港損失的29架飛機上共有55名空勤人員,無一生還(包括落地後被土著殺死的西開地重德一等飛行兵曹,詳見同名公號搜索“尼豪島事件”)。

在1個月前的珊瑚海海戰中損失90名空勤,在2個月後進行的東所羅門群島海戰中損失了110名,4個月後的聖克魯斯群島海戰中損失145名。比較起來,中途島的損失雖然實際上並非特別突出,但是歷次損失相加達到420人,這就要命了。在隨之而來的瓜島空中絞殺戰中,更多有經驗的機組人員倒在了南太平洋上空(超過千人)。

蓋棺定論,中途島戰役裡到底哪一方損失的飛行員更多?

圖10. 小林晴久畫作:瓜島作戰裡反覆長途奔襲的日本海航

其實真正讓日本鬼子輸掉空中絞殺戰的原因,除了日軍培養飛行員的規模及速度不如美國外,飛機的生存能力的低下更加要命,為了追求性能上的超越,日造飛機大多采用犧牲裝甲的代價,這在一場持久戰中特別能顯示其弊端。即使雙方都派出相同水平的新手上戰場,美機強大的生存能力也能夠保存更多的飛行員使之成為老手,而日方在下一次作戰中還是隻能派新手上陣,最終陷入新手-陣亡-再派新手的惡性循環中,不能自拔

第二個問題:日本陸海軍的怨念

這個問題放在中途島海戰的總結裡講略顯奇怪,因為日本陸軍只是派出了千餘人的一木支隊給予象徵性的支持,就連攻佔中途島的步兵都有一半是來自海軍的特別陸戰隊,但正是這一點就足以看出日本軍事戰略的痛點。

蓋棺定論,中途島戰役裡到底哪一方損失的飛行員更多?

圖11. 小林晴久畫作:一式陸攻在零戰護航下遠程奔襲瓜島美軍機場,損失慘重

凡是拋開不提陸海軍之間的矛盾和協作,而大談特談太平洋戰爭的所謂專家,基本都可以鑑定為“磚家”了。與大陸型國家不同,日本海軍的地位極高,不光是由島國的特殊地理位置決定,還來源於日本海軍在日本崛起過程中的“赫赫武功”。通過連續在甲午豐島海戰、大東溝海戰、日俄對馬海戰等決定性的戰役中擊敗了大清和俄國,日本海軍既為自己搶得了不菲的軍費,又爭取到了在政府與陸軍分庭抗禮的地位。

蓋棺定論,中途島戰役裡到底哪一方損失的飛行員更多?

圖12. 對馬海戰畫作,正在沉沒的俄國海軍戰列艦

但是陸海軍在國家戰略方向上存在嚴重的分歧,陸軍受困於中國戰場,滿足於霸佔中國和東南亞資源地區即可,不願意在荒涼的太平洋海島上浪費兵力(兵力不足也是重要的客觀原因),而海軍普遍認為有必要在太平洋上建立足夠的防禦縱深,甚至最好能先發制人,再一次通過海戰的壓倒性勝利來逼迫美國屈服,再現擊敗大清和沙俄的“輝煌”。

蓋棺定論,中途島戰役裡到底哪一方損失的飛行員更多?

圖13. 替日本贏得舉世震驚的對馬海戰的正是東鄉平八郎率領的聯合艦隊

戰略眼光上的巨大差異導致了戰術層面的反覆糾結,在第二階段作戰上,日本海軍內部分別提出了東進(夏威夷作戰)、南進(澳大利亞作戰)和西進(印度洋作戰)三種截然不同的意見,基本上都遭到了日本陸軍的一致反對,而陸軍最大的理由就是沒兵!

蓋棺定論,中途島戰役裡到底哪一方損失的飛行員更多?

圖14. 小林晴久畫作:聖克魯斯群島海戰中再次被擊傷的“翔鶴”號航母

正是因為日本陸軍抓住了海軍無陸戰兵可用的痛腳,才迫使海軍只能接受一個佔用陸軍最少的中途島作戰方案。實際上,千把人的一木支隊聊勝於無,中途島的失敗最後只是給日本陸軍留下了笑柄。更有甚者,日本陸航對南太平洋上慘烈的航空絞殺戰幾乎是採取了主動迴避的態度,任由海航用零戰和一式陸攻這樣裝甲薄弱的飛機與美軍拼消耗,陸航直到瓜島戰役後期才出現在戰場上,雖然說兩個軍種協調有很多現實困難,但是在太平洋戰爭前十個月的關鍵時期,諾大的太平洋上只有日本海軍在硬抗美英澳也是不爭的事實。等到了海航被徹底耗乾鮮血,陸航再出現在太平洋島嶼上已經為時晚矣!

蓋棺定論,中途島戰役裡到底哪一方損失的飛行員更多?

圖15. 瓜島航空絞殺戰,山本五十六也最終喪生在這片綠色地獄

關於這一點美國人做得雖然也不夠,但已經好多了。無論是中途島的B-26、B-17,還是南太平洋戰場上的P-39、P-40、P-38甚至是皇家澳洲空軍的KittyHawk,都至少充當了“肉盾”作用,共同絞殺了本應專心對付艦艇的日本海軍航空兵。(關於山本之死,詳見同名公號搜索“山本五十六”)

打個比方,太平洋戰爭就像是一場橋牌牌局,日本陸海軍和美國陸海軍分別結對廝殺,結果讓日本人自己硬生生給弄成了麻將,本該是搭檔的對家明顯配合失當,各玩各的,被更為默契的美國陸海軍逆轉了局勢,日本人真應該更多從自己糟糕的牌技上找找原因!

蓋棺定論,中途島戰役裡到底哪一方損失的飛行員更多?

圖16. 瓜島航空戰,日軍海航在錯誤的戰場用錯誤的方式投入消耗戰

“燃燒的島群”是一個專注於太平洋戰爭和中日戰爭回顧的軍史網,首創於2000年5月,2005年至今論壇在線,2017年轉戰公眾號和自媒體平臺。本站力求依據翔實準確,點評角度獨到,不吹不黑不噴,已完成作品包括珍珠港11篇、中途島7篇、巨獸之亡12篇、制勝神器3篇等,歡迎新老朋友們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