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石家庄市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之7:正定崇因寺藏经阁

石家庄市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之7:正定崇因寺藏经阁

崇因寺是正定城里八大寺院之一,座落在正定教师进修学校内。2018年被列为河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正定城原有八大寺,其中“敕建”的只有崇因寺和隆兴寺。如今随着时光流逝,崇因寺只剩下一个照壁的底座,以及一座五间两层的明代藏经楼。

寺院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是一位叫无疑的僧人募建的。明朝万历皇帝的生母慈圣皇太后(即李太后)非常崇尚佛教,有许多好佛之举。在崇因寺有一通“敕谕一道”碑,刻立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二月。碑阳刻记了圣旨的全文,内容记述了万历皇帝“敕谕敕赐护国崇因寺开山第一代住持性定僧众人等”,特赐崇因寺“佛氏藏经旧刻六百三十七函”,而且“圣母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续刊四十一函”,并由“太监王忠斋请前去彼处供安”。据此推断,崇因寺的全名应该叫做“敕建护国崇因寺”。

崇因寺是一个建筑格局严谨,规模宏大的寺院。南北长170米,东西宽86米,占地约22亩地。寺院的主体呈中轴线的布局。从南向北,最前面是照壁(底座尚存)依次是牌坊(后来就只剩石座了),石狮一对,再往后是寺院的主体建筑了。山门,是平面近正方形的面宽五间的大殿,单檐歇山顶,此殿完全是砖石结构,除了门窗不用木料,前门是圆形石券门,房顶是以砖砌成十字拱形,所以人们又称山门殿为无梁殿。殿内左右供奉哼、哈二将。后面是左钟楼,右鼓楼。只剩下一口铜钟。这口铜钟高约1.5米,钟钮由两条龙缠绕组成,钟口边缘为波浪型,钟上有铭文。铭文记载,此钟为明朝万历皇帝敕赐崇因寺主持智雨和尚供奉。解放后,此钟移至隆兴寺内保存。

其实明代之前已有寺庙香火,后毁于战火,1607年重建,并命名为崇因寺。所供主尊毗卢佛也应是万历皇帝及其生母为表明皇恩浩荡、“光明遍照”、“遍一切处”而敕赐的。因此崇因寺应为万历皇帝所赐的“护国崇因寺”。

建国后,崇因寺先后被华北军区后勤部制鞋厂、正定二中、教师进修学校等单位占用。为了保护那尊精美绝伦的御制铜铸毗卢佛,1959年,经河北省文化局批准,将寺中毗卢殿及毗卢佛像一同迁建于隆兴寺保存。20世纪90年代,恒山东路的修通,更是将崇因寺拦腰切成两段,南半部又建起住宅楼,至此,崇因寺遗址仅存琉璃照壁、藏经楼两座建筑,已无寺院模样了。

石家庄市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之7:正定崇因寺藏经阁

石家庄市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之7:正定崇因寺藏经阁

修缮前的照片。

石家庄市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之7:正定崇因寺藏经阁

修缮后的老照片。

石家庄市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之7:正定崇因寺藏经阁

二楼楼梯已然坚固。

石家庄市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之7:正定崇因寺藏经阁

室内空空如也。

石家庄市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之7:正定崇因寺藏经阁

走廊。

石家庄市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之7:正定崇因寺藏经阁

文物保护,修旧如旧。

石家庄市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之7:正定崇因寺藏经阁

图片描述(最多50字)

老照片。

石家庄市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之7:正定崇因寺藏经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