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誰有機會成為第二個寧德時代

“發展迅猛的寧德時代也給汽車主機廠帶來警覺,畢竟,大家都需要一個B計劃。”

誰有機會成為第二個寧德時代 | FA日記⑦


近兩年做能源和科技創新類項目的FA,對商業模式類的項目,無論從未來發展,還是當下財務狀況,都帶有一些偏見和顧慮。

然而最近接觸了某共享行業的項目,看了財務數據後大吃一驚,單月利潤過千萬,明年可以達到數億淨利潤規模,後年成倍增長,主板IPO指日可待。

這跟我想象中的共享行業狀況大相徑庭。

跟一些投資人溝通,雖然有的從機構策略上認為佈局的時間點已經過去,但還是有不少機構展開懷抱,願意好好看一看,第一,行業整合的時間窗口快到了;第二,企業也真的迴歸商業本質了。

事實上,當下並不是這家企業的高光時刻。

最早跳到這個細分領域,一舉做到市場老大位置。

然而數家進場後,競爭變得水深火熱,不得不幾個億不眨眼地砸進去。

後來遇到了BAT談併購,本以為可以全身而退,結果談到一半,由於外力因素中止了。

燒錢大戰也結束。這時企業才幡然醒悟,先要自己活下去。

趕緊迴歸商業本質,一系列舉措,自己活下來,整個行業也開始轉晴了。

未來行業佈局、整合,以及系統優化、成本控制,兩三年內IPO,未來還是有很大想象空間。

因為做過記者的緣故,我會對每個商業後面的故事和細節感興趣。

但這個項目對我的吸引,並不在於它曲折的故事本身,而在於經歷了種種之後,靠自身回到商業本質,這才是未來可期的開始。

有時候覺得做FA和記者有很多相通的地方,看企業、看人,撥開華麗儘量還原真實的樣子,然而除此之外,我們必須看到更本質的東西,無論是底層技術還是商業邏輯,支撐一個企業的,絕不能僅僅是想象力。

再說說寧德時代。上週五的一則消息又把這家企業帶到聚光燈下:寶馬公司宣佈,將寧德時代的訂單增加到73億歐元(即約合人民幣568億元),供貨時間從2020年到2031年。寧德這家企業,真是名副其實的民族之光了。

事實上,跟投資人聊天,哪個不希望有機會捕捉一次“寧德時代”這樣的巨鯨?

然而,每個企業背後,天時地利人和又是那麼不同。

創建於2011年底,寧德時代(CATL)前身是主供手機電池的ATL,公司成立之初,時值中國拉開新能源汽車發展序幕,中國有機會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市場;隨後幾年,一紙限韓令又把三星SDI、LG化學等企業攔在門外,比亞迪的相對封閉,使寧德時代有了獨一無二的地利優勢;人和方面,寶馬在籌備首款高端純電動車時,就看中了寧德時代的技術和供應能力,使得企業發展早期就有了強大背書。今天的寧德時代,在國內外已經和大部分主機廠商達成合作。還有消息稱,寧德時代或有機會替代松下,成為特斯拉的中國供應商。

然而,發展迅猛的寧德時代也給汽車主機廠帶來警覺,畢竟,大家都需要一個B計劃。

而對於投資人而言,這個話題也就更值得探討,誰將成為下一個寧德時代?是主機廠?還是電池廠商?

這個問題,我和某汽車廠的朋友希望展開一次長時間的行業觀察和訪談,去和汽車產業鏈的朋友聊一聊,誰將有機會成為第二個寧德時代?

如果您也對電動汽車產業鏈或這個話題感興趣,我們可以聊一聊。(作者為凝視諮詢創始人王丹,若需與她溝通請聯繫塗鴉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