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靠煤不唯煤 汾西礦業轉型升級露鋒芒

新時代擘畫新夢想,新產業召喚新作為。從最初的依煤而生,到延煤而長的調整轉型,再到超煤而立的改革改制,最後到融煤而變的涅槃重生……汾西礦業進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進自身轉型升級,

2018年8月,汾西礦業成立了新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此舉標誌著汾西礦業多經非煤產業掀開改革轉型、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讓我們將時鐘撥回到1979年11月。此時,汾西礦務局集體企業總公司剛剛成立,靠著汾西礦務局撥付的5萬元啟動資金,集體企業總公司買了兩輛東風卡車,到柳灣煤礦拉煤掙運費。隨後,總公司陸續建立起鋼木廠、養雞場、服裝廠、食品廠等,不僅為礦務局提供了一大批就業崗位,更方便了職工工作生活所需。1987年4月20日,汾西礦務局集體企業公司改為汾西礦務局工貿總公司。工貿總公司在以煤為主業的形勢下,逐步發展起煤炭生產、煤炭加工、建材、機械、輕工、化工、鑄鋼、服裝、木材加工、農牧、商業服務等行業,10年共創造產值2.72億元。

進入90年代,工貿總公司重新審視形勢,確定了“非煤”道路的發展理念,開始提出自己的方向——靠煤不唯煤,發展非煤產業。第一個試驗項目就是塑鋼門窗廠,在進行前期調研後,1993年6月,汾威彩塑有限責任公司註冊成立,成為全局第一個合資企業。1995年底,工貿總公司提出了“以煤炭為依託,以洗煤焦化為綱,走煤炭深加工的路子,採取運輸、工業、商貿、服務為一體的多元化產業結構”的發展模式和翻身、調整、發展三步走的戰略構想。他們藉助全局大面積推廣和使用錨棚支護的東風,改擴建錨杆廠,由年產3萬套擴大到100萬套,成為非煤產業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潮。

日月輪迴,斗轉星移。到了新世紀,工貿總公司勵從增加煤炭主業的上下游產業入手,進行改革改制。2000年4月,汾西礦務局工貿總公司變更為汾西礦業集團工貿有限責任公司。工貿有限責任公司挑選了有一定經濟效益、經營資產質量較高、歷史遺留問題較少的橡膠廠,實施股份制改革試點,以集體法人股權的形式出資,改制組建了註冊資本為128萬元的“山西佳力橡塑有限責任公司”。改制組建後,山西佳力橡塑公司銷售收入每年以百萬元遞增,職工收入水平每年遙居全公司直屬單位第一。

近10年則是新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承擔集團公司轉型升級試驗示範效果最好的十年。系統重組順利實施,契約化管理全面覆蓋,內外市場開拓多路並進。外採統銷工作實現當年組建、當年運營、當年盈利,連續兩年實現銷售任務翻番增長,大集體改制穩妥推進。

披荊斬棘拓道路,頂風逆水心更堅。伴隨著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雄渾樂章,汾西非煤產業將自覺踐行“幹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的目標,奮力搏擊新浪潮。(來源:汾西礦業 李益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