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中國最偉大的科學家是誰?

聚朋友之縱橫中外


我是貝勒爺,這個問題我來回答。科技推動一個民族文明的進步,科技是一個民族的脊樑,科技貢獻無大小,古往今來,為國家默默無名貢獻科學家數不勝數,新中國成立以來,無數科學家紛紛歸國,為共和國建設作出重要貢獻,貝勒爺給大家講解共和國成立之後,為祖國作出偉大科學家代表:錢學森院士、袁隆平院士、郭永懷院士等等。

首先,錢老院士。

錢老國人國人無人不知,世界著名的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新中國導彈。航空航天事業的奠基人與開拓者之一。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航天之父”。兩彈元勳的獲得者,1949年,新中國剛剛成立,當時已經是享譽世界的著名科學家,錢老毅然決然辭掉美國一切優越的條件,參加迴歸新中國的建設,錢老被美國當局無理阻撓,拘押,被軟禁五年,錢老一直堅信回國路,經過周總理老一輩不斷外交努力,錢老與1955年,迴歸祖國。

錢老回國之後,開始籌建新中國導彈事業的研究機構,在新中國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錢老帶領年輕的科研團隊,歷經重重磨難,隱姓埋名戈壁灘數十年,新中國導彈事業成功發展起來。美國的海軍部長金貝兒曾經說過“錢老抵得上美軍五個師”,錢老歸國,使新中國的導彈事業提前二十年。

其次,袁隆平院士。

袁老,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新中國剛剛建立的時候,共和國經過多年戰亂,經濟凋零,農業也產量不高,當時我國人口基數眾多,國家都面臨溫飽問題,袁老經過多年的精心研究,研究出畝產高產量的水稻,袁老帶領科研團隊研究成果不僅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也為解決世界性飢餓問題作出傑出貢獻,袁老的雜交水稻被譽為“第二次綠色革命”。

再次,郭永懷院士。

郭老,我國傑出的力學家、空氣動力學家、共和國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郭老跟錢老一樣,早年都在美國從事科學研究,後來為了回國之路,悍然拒絕參加美國機密研究項目,放棄康奈爾大學教授優厚的條件,為了回國,不給美國留下阻攔的藉口,在與學生們聚會的篝火晚會時,郭老將自己未公開發表的所有手稿焚之一炬,毅然迴歸新中國。

郭老長期從事航空工程事業研究,發現了上臨界馬赫數,發展了奇異攝動理論中的變形座標法,推動了共和國在高超聲速流、電磁流體力學、爆炸力學的前進方向,為國家培養大量人。在共和國的第一顆氫彈研究上,郭老對氫彈的結構形式、彈體重量、減速裝置等方面做出來傑出貢獻,為共和國第一顆氫彈的空投成功爆炸作出傑出貢獻。

郭老力學研究,為共和國發展導彈、核彈、衛星等事業做出來重要貢獻。

最後,貝勒爺說,默默無名為祖國貢獻的科學家不計其數,他們都永遠值得我們敬仰,在這裡向這些無名英雄致以崇高敬意。


梅花三弄說歷史


今天是國慶節,是祖國母親70歲生日,在這個隆重而特殊的日子裡,我覺得要以自己的方式為祖國母親獻禮,那就是,以自己的方式,紀念一下在我們國家70年曆程中,作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紀念他們,也是不忘初心,不忘來路,不忘平安富強之本。

他們是哪些人呢?9月29日的上午,有八個人在人民大會堂獲得了共和國勳章,他們是:袁隆平、屠呦呦、于敏、孫家棟、申紀蘭、李延年、張富清、黃旭華。其中,袁隆平、屠呦呦、于敏、孫家棟、黃旭華5位是科學家。

這些科學家,長期以來,在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辛勤汗水,為中國的富強,民族的發展,辛勤耕耘,不懈奮鬥,讓我們中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無論在科技上,還是在經濟上,都使祖國發展和人民生活,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是國家功的臣,民族的棟樑,他們更是中國最偉大的科學家!

袁隆平:1964年,袁隆平開始研究雜交水稻技術,1973年實現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個雜交水稻強優組合南優2號。1975年研製成功雜交水稻種植技術,從而為全國大面積推廣雜交水稻奠定了基礎。1997年,袁隆平開展超級雜交稻研究,於2000年、2004年、2012年分別實現中國超級稻百畝示範片畝產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目標。2013年,他又啟動了百畝示範片畝產1000公斤的超級雜交稻第四期目標攻關。據粗略統計,40多年來,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增產6000多億斤,為十幾億中國人的溫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他因此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屠呦呦: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屠呦呦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創制了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屠呦呦因為創制了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從而使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數百萬人的生命得到了挽救。2015年10月,屠呦呦因此而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

于敏:中國氫彈之父。我們中國的氫彈的構型就叫于敏構型。現在中國的這個于敏構型是什麼樣子,還是一個高度機密,有人說跟美國的一樣,但一定有不同。因為美國人收集了我們氫彈的數據,他沒有說我們模仿他們的技術,說明我們跟他的就是不一樣。于敏構型有個特點,當量可以做得很少,然後又易於維護。但于敏也不出名。因為于敏沒有留過學。而且他的身份高度保密,他的研究從來沒有公開發布,他的名字在1988年前很多人並不知道。于敏在中國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一系列重大問題。此後長期領導核武器理論研究、設計,對中國核武器進一步發展到國際先進水平作出了重大貢獻。

孫家棟:就成為了中國航天事業的領頭人。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顆科學實驗衛星、第一顆返回式遙感衛星技術總負責人;中國第一顆通信衛星、北斗導航衛星總工程師;中國月球探測工程的主要倡導者之一,中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總設計師,樹立了我國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為我國航天事業作出卓越貢獻。

黃旭華:廣東揭陽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719所原所長,隱姓埋名數十年,為我國核潛艇事業奉獻了畢生精力,為核潛艇研製和跨越式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共和國七十年的發展歷史過程中,是這些默默奉獻、不計名利的科學家的奉獻,才給我們帶來了快速的發展,同時,也是他們中的一些軍事科學家的努力,才讓我們國家在軍事科技上追趕上了世界軍事水平,才讓我們的國家沒有遭受外來侵略,保證了國家平安和百姓安寧。

一個科學家,就是一面奮鬥的旗幟,就是一座精神的豐碑!


帝國的臉譜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中國偉大的科學家還是不少的,楊振寧啊、錢學森啊、袁隆平啊等等,我具體來說下:

1. 楊振寧

楊振寧在物理學屆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人類歷史上也就是牛頓、愛因斯坦、麥克斯韋、伽利略可以出其右(排名前十依次是:牛頓、愛因斯坦、麥克斯韋、伽利略、楊振寧、狄拉克、波爾、普朗克、理查德·費曼、法拉第。)

是不是很驕傲,第五名!唯一的亞洲人!

楊振寧先生的楊-米爾斯理論、宇稱不守恆理論,前者可以說是震驚世界的理論,後者拿到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楊振寧先生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還活著的最厲害的物理學家了。

2. 袁隆平

袁隆平雖然和楊振寧先生相比,可能成就沒有那麼高,但是他卻給中國乃至世界解決了很多的飢餓問題。他改良的水稻,產量比以前有大幅度的提升。

如果說楊振寧先生把國人在物理學界的地位提升了,那麼袁隆平就是簡單的提升了國人的幸福指數等等。

3. 屠呦呦

又一位諾貝爾獎的得主。

青蒿素的發現,可以說大幅度解決了紅斑狼瘡和瘧疾。說是造福了世界也是毫不為過。

目前屠呦呦還沒有成為院士,希望這樣的科學家能早日成為院士。


如果覺得有用,您就給點個贊、粉個好友唄。

大約花費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哈。

畢竟,我辣麼萌~


不哈韓的小韓


說起中國最偉大的科學家,很多人會想到楊振寧、袁隆平、錢學森...... 不過,大家也別忘了中國古代也有科學家。

在所有的諾貝爾獲獎華人科學家中,楊振寧的科學貢獻堪稱是歷史級別的。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原院長聶華桐曾經如此評價楊振寧:“我們常常可以聽到一些物理學家的名字,像麥克斯韋、愛因斯坦,量子力學初建時的海森堡、薛定諤以及狄拉克,現在再要往下排的話,我想楊先生的名字就要算在裡面了。”

楊振寧的研究包括“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楊振寧-米爾斯非阿貝爾規範場”(Yang-Mills場)等。前者讓他和李政道一起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獎,後者被認為是更牛的成果。

楊振寧也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中國公民。後來,他加入美國國籍。2017年,葉落歸根的楊振寧恢復中國國籍,從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變成了中國科學院院士。

至於袁隆平,他甚至沒選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而只是當選科學水平整體上弱於中國科學院院士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但袁先生在雜交水稻對中國、對世界的貢獻,恐怕沒有人不尊敬。

中國的女科學家中,屠呦呦大概是最傑出之一了,有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為證。她因為瘧疾治療藥物青蒿素的研究而獲獎。

再來說中國古代那些偉大的科學家。這些名字,大家肯定都知道。

沈括:杭州錢塘縣人。既是一位科學家,也是一位科學史家。他著有《夢溪筆談》,被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稱為“中國科學史上最傑出的人物”。而他在科學上也有多項很牛的成果,比如最早發現地磁偏角——地磁的南北極與地理的南北極並不完全重合。沈括也是一名全能戰士,他是王安石變法團隊的主要成員之一,還帶兵和西夏人打過仗。

張衡:發明地動儀。

祖沖之: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七位,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

.......

題外:

李政道和楊振寧決裂了半個世紀,原因在於“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這一諾貝尓獎成果中誰的貢獻更大。李政道曾經稱:“我和楊振寧爭論的主要焦點是,在1956年我們合作發表,1957年獲得諾貝爾獎的論文中,有關宇稱不守恆的思想突破是誰首先提出來的。”

而沈括也被人指責中傷其政敵蘇軾。

不管這些事件的真相如何,楊振寧、沈括他們依然是偉大的科學家。


老虎科技


他絕對算得上是我國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一人支撐起半個清華,創辦清華大學物理系,中國科教興國的先驅。

在中國,你可能知道三錢,錢三強、錢偉長、錢學森

你可能知道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李政道

你可能知道鄧稼先、趙九章、翁文波、華羅庚

你可能知道中國的“導彈之父”、“氫彈之父”、、“原子彈之父”、“光學之父”

而這些耳熟能詳的偉人,這些曾經為我國的科技發展作出過巨大貢獻的那一代人,都曾是他的學生。在我國科學技術發展最為艱難的時候,他和她的學生,撐起了我國科學界的半壁江山。

建國後的23位“兩彈一星”裡,有半數之上曾出自他的門下。

他就是葉企孫,清華四大哲人之一。終生未娶成家,無子無女,為我國培養了79位院士,可以說是真正的桃李滿天下,大師的大師。

葉企孫,1898年出生於上海書香門第之家,庚子賠款留美公費生,曾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物理系就讀,在實驗物理大師P.W.布里奇曼(194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門下學習。

1920年畢業,而後進入哈佛大學學習,次年,他和他的導師合作測定普朗克常數h,被物理學界沿用十六年之久。

1923年,獲得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隨後又前往歐洲遊歷,1924年回國。

次年,任清華大學副教授,在此期間,創辦了清華大學物理系、北京大學磁學專門組。

這是1935年清華大學物理系部分師生的合影,在這張照片中,有11位未來的中科院院士,前排左四就是葉企孫先生。

一生未娶妻成家,對待學生如同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女,錢學森當年出國留學航天工程,但是在國內學習的是鐵路機械工程,因此葉企孫讓錢學森搬進自己家中便於補習。

1992年,包括王淦昌、王大珩、吳健雄等在內的 127名海內外著名學者聯名向清華大學呼籲為葉企孫建立銅像 ,聯名者平均年齡高達72歲。

1968年,他因弟子熊大縝的事受到牽連,受到嚴重迫害。

1977年1月13日,這位大師的大師,與世長辭。臨走之前還楠楠到回清華。

那時候的中國,任何超脫飛揚的思想都會怦然墜地,因為現實的引力太沉重了 --《三體》

他就是葉企孫,《三體》小說中,葉文潔的父親,葉哲泰的原型。堂前桃李萬頃,卻落得潦倒半生。

但願不久的將來, 盛世能如你所願。

以上


木劍溫不勝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科學家;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科學先鋒!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眾多偉大的科學家。中國科學家:沒有“最偉大”;只有“更偉大”!

📔我們中國的科學家:做隱姓埋名人;幹驚天動地事!他(她)們與父母妻子兒女多年失去聯繫,似乎失去了個人血肉親情,但科研成果一但有了進展,他們之間熱烈地擁抱,喜悅的淚水滿面!

📒藉此機會,簡列幾位科學家如下:

📔李四光:我國卓越的地質科學家,當代世界傑出的地質學家之一。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國家地質部部長。他創立的“地質理論”,使我國先後開發了:大慶、勝利、大港、華北等油田,為我國石油的發展,摘掉“貧油的帽子”,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竺可楨:中國近代氣象事業和地理科學的奠基人。中科院副院長,國家科技協會副主席。

📔侯德榜:我國卓越的愛國科學家,中國現代化學工業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世界公認的制鹼工業權威,創造了“侯氏制鹼法”。

📒袁隆平:從60年代在野外偶然發現一株野生雜交稻開始,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雜交水稻”,終成世界上“雜交水稻之父”。多次獲國家,聯合國各種獎勵。今年國慶節前夕,獲“共和國勳章”國家榮譽稱號。在國慶觀禮期間,還急忙想著快點回去,看看自己的“實驗田”。(圖片③)

📔屠呦呦:中國第一個獲諾貝爾醫藥學獎的華人女科學家。一枝青蒿,減少人類疾病。獲“共和國勳章”國家榮譽稱號。

📒于敏:中國氫彈之父。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距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僅3年多一點時間。而美國用了七年,蘇聯用了四年。獲“共和國勳章”國家榮譽稱號。(圖片①)

📔黃旭華:中國核潛艇研究設計科學家。埋名隱姓幾十年,迎來首艘核潛艇下水成功。(圖片②)

📒孫家棟:中國人造地球衛星之父。1970年,我國成功的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五個能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後來又多次發射了實用通信衛星,一箭三星,幫助外國發射衛星。獲“共和國勳章”國家榮譽稱號。

📔許多許多,簡列至此。相信讀者朋友們,你也同樣讚美敬仰!





笑看東籬


科學家是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民族的堅強脊樑和旗幟,觀景在此國慶之際向偉大的科學家們致以崇高的敬意!我國曆史悠久,從古至今湧現出了無數偉大的科學家(發明家),今天觀景將聊聊中國三位偉大的科學家。

讓中國人吃飽飯的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先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畢業於西南農學院。他在1960年7月發現了一株天然雜交水稻,為解決了中國人的溫飽問題打下了埋伏。1961年開始他利用發現的這株天然雜交水稻,開始了一項偉大的研究。

1997年後,袁隆平和他的科研團隊開始了“超級雜交水稻”的研究,通過他們不斷攻關,到2000年時已經實現了畝產700公斤的目標,比現在的高產雜交水稻還要畝產增加50公斤。

2001年,米質優良的超級雜交水稻突破800公斤的目標。到了2011年袁老的超級雜交水稻達到了926.6公斤。至此第三期超級雜交水稻畝產900公斤的目標已經實現。

2013年,第四期超級雜交水稻研究開始,這次袁老把畝產量放到了1000公斤,在當年“Y兩優900”中稻,在湖南省隆回縣平均畝產達到了988.1公斤,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2018年5月,在三亞水稻國家公園裡的示範田裡,超級雜交水稻的畝產量再創新高,達到了畝產1065.3公斤。

袁隆平先生一生都專注於研究水稻,讓中國從一個缺糧大國一躍成了依靠自己就能解決溫飽問題。我們要感謝袁老,他讓我們不至於捱餓。

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

錢學森是我國兩院院士,世界著名的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兩彈一星的功勳。

1935年9月,錢學森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一年後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航空工程碩士學位,隨後轉入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繼續深造,並拜當時著名的大科學家馮·卡門為師。

錢學森前後獲得了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和航空、數學博士學位。1938年7月至1955年8月,錢學森在美國從事空氣動力學、固體力學和火箭等領域的研究,並與導師在空氣動力學上建立“卡門-錢學森”公式。

新中國成立後,錢學森感受到了祖國對他的召喚,千方百計想要歸國報效祖國,但由於在當時的國際環境下,美國一再阻撓錢學森等一批留美科學家歸國,甚至還把錢學森關了起來。

1955年10月8日,錢學森在國家不懈努力下得以歸國。錢學森回國後,就立即投入到祖國兩彈一星等研究中,為我國的航天航空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錢學森的歸國報效祖國,中國的導彈和原子彈的發射得以推進至少20年。有了國之重器,才讓我國可以在當時風雲變幻莫測之際,可以安然無恙。

發現青蒿素,挽救數百萬人生命的——屠呦呦

屠呦呦是我國的一位女科學家,是中國中醫科學院的首席科學家,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她因發現青蒿素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屠呦呦是中國第一位本土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2019年5月,屠呦呦入選福布斯中國科技50女性榜單。

屠呦呦最大的貢獻是發現了青蒿素,並利用青蒿素研製出新型抗瘧疾藥物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這種藥物大大減少了發展中國家死於瘧疾的人口數量竟然高達百萬之巨。因此要感謝屠呦呦,讓被瘧疾施虐的人從此不再受其困擾。

結語: 衷心的感謝這些無私奉獻的科學家們,他們的付出,為強大的祖國注入了超級能量,讓我們過上舒坦的好日子。感謝這些民族脊樑,為我們撐起一片天。


觀景說史


葉企孫。不信的話,你說三個人,至少有一個人是他的學生,否則的話,就算我說 錯了。

科學家是否偉大,不但要看他在應用科學方面的貢獻,還要看在基礎科學理論方面的貢獻。前者如“兩彈一星功勳”,後者如楊振寧,李政道。還有人,儘管自己沒有幹過驚天動地的國家工程,但是他的學生卻幹出了這樣的工程,更有甚者,他的許多學生都是全國著名的科學家,這樣人還真有,他就是“非著名”教育大家——葉企孫。

讓我們來看看他的輝煌:

新中國誕生的23位兩彈元勳,有一半以上是他的門生。

中國核物理奠基人王淦昌,是他的大弟子。中國的“衛星之父” 趙九章、“氫彈之父” 彭桓武、“光學之父” 王大珩、“原子彈之父” 錢三強,以及“三錢”中的另外兩位——“導彈之父”錢學森、“力學之父”錢偉長,都是他親手培養的學生。鄧稼先、周光召、朱光亞這些重量級的名字,也是他的門生。

他的學生楊振寧,在世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沒有之一。1971年楊振寧首次回國,提出探望恩師,被政府拒絕。

他的學生李政道深情回憶:“是他決定了我的命運。” 1946年,他破格將年僅19歲的李政道送往美國。半個世紀之後,諾獎得主李政道回國,再次見到那張被他畢生珍藏的泛黃考卷,不禁哽咽。上面是他的字跡:李政道,電磁學,58+25=83分。

第一位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的中國人,是他的學生林家翹。

第一位當選為美國工程院院士的中國人,是他的學生戴振鐸。

華羅庚說:“我一生得他愛護無盡。” 當時華羅庚只有初中學歷,是他力排眾議,讓華羅庚在清華數學系任教,又送往劍橋大學深造。與華羅庚齊名,就讀於清華數學系的陳省身,同樣受益於他的諄諄教誨,日後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幾何學家,現代微分幾何之父。

相信各位看官看到這裡,就知道葉企孫的偉大了。不過讓我們值得反思的是:科學是一個互相聯繫的統一體,但是在一般人看來,應用科學家由於能幹出實實在在的尖端科技產品,所以容易名揚國內外,而基礎理論科學家,因為他的理論高深莫測,非常小眾,往往不被世人知曉,除非他得了諾貝爾獎,或者國家科技一等獎。教育家更容易被誤解成紙上談兵的一類,相信我們知道了葉企孫的事蹟,能對過去的思維定式,有一個改變。


有李走遍天下


近代:錢學森,周光昭,李四光,鄧稼祥,馬明偉等等,等等!



用戶59416626340


本身我並不想回答這個問題。只是回過頭來看這些回答問題的人發現他們一個個。都像中了邪一樣一味地說某人的功績,卻貶低另一個人。

試問一句,沒有袁隆平院士研究雜交水稻?中國有多少人將會餓死。沒有錢學森先生為中國的火箭事業擔心竭慮整個中國現在要受多少白眼,沒有李四光先生為中國四處奔走尋找石油勘探的,那中國現在還是個貧油國。如果沒有……這些科學上的偉人,一個個都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了科學。中國只要缺少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有如今的輝煌。我們卻在這裡說風涼話。還在這兒振振有詞地說某個人功勞最大,某個人功勞應該比某個人高。難道對得起他們為了這一些科學研究奉獻了一生的經歷嗎?

古代有一句話,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武將的功勞,可以通過他斬首的首級的數量,攻取土地的多少?和軍功的大小來衡量他是否比另一個武將強,但是科學上的事,尤其是造福人類的科學,你能說這東西有大有小之分嗎?一昧的牽強附會,一昧的強詞奪理到最後。傷的是無數科研人員的心。我們這樣你一句我一句的在這兒爭論,到頭來只會用兩個字來形容,黨爭。這樣於情於理,對於中國科學研究會有怎樣的傷害。我想不必多說,科學研究不是一個人的事兒,他是所有人一起做的事。

如果有人看到這篇問答,我希望。別去爭論誰大誰小的問題了。好好的,講科學家所做的一些研究。才是能夠使那些先被前人所能安心的最好做法,至於有人想借此機會炒作自己的名聲。咱們也就別去管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