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茂林,涇縣西南部的一座古鎮,因其建築恢弘和名人輩出,自古便是“江南名鎮”,有“小小涇縣城,大大茂林村”之說。

經過歲月的洗滌、戰火的硝煙,茂林古鎮已沒有了昔日的繁華和人潮湧動,而從留存的佈局輪廓、祠坊路堤等方面,仍然可以想見他王城般的恢弘氣勢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說起茂林,不能不說茂林的古宅。眾多的古建,用料、裝飾借鑑於徽州,吸收了北方、蘇浙和徽派的建築格局,經過長期的融合,形成了屋宇高大寬敞、造型典雅莊重、富有管家氣派的特色。

現存的茂林老街、吳氏宗祠、尚友堂等建築,以其獨有的藝術魅力向世人展現著昔日的輝煌。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茂林地標

“4117”廣場是皖南事變主戰場的標記物。在它身後是用大理石砌成的由左向右逐漸增高的紅色背牆,象徵著一面紅旗,牆體詳細記載了皖南事件的經過。

廣場背景是巍峨的東流群山、莊嚴的魁山飛雄塔和烈士墓。遠近景物交融,頗為壯觀。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吳氏大宗祠

吳氏大宗祠,據吳氏宗譜記載,明崇楨已卯年(1639)湖廣佈政使吳尚默倡建。門堂上首懸“吳氏大宗祠”橫匾。

縣誌記載明邑庫生吳國搶所書,內有前廳、天井、寢樓。大廳兩邊牆上嵌青石碑刻“忠孝節義”四個大字。廳後有2口金水池,中間砌石拱撟。該祠樑柱粗大,紋飾繁華,形制超凡,氣勢恢宏。

此祠清雍正、乾隆年間曾修葺,近年亦作修繕。宗祠主體五楹三進,建築面積1131平方米,1941年新四軍撤離皖南時,在此祠召開告別大會,又為革命遺址。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御賜牌匾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尚友堂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大廳

尚友堂,位於茂林鎮尚友堂路6號。建於清乾隆年間。一進7間,八字大門,花磚門牆,青石牆裙,白石門坊,大門內外上有嵌方,內側嵌方刻“尚友堂”三字。入內,有較大庭院。前廳兩邊有廂房、天井。

堂廳3開間,兩邊有4間正房,前有天井,上有閣樓。屋後有隔牆、花園、菜地。傳說此屋為“四代五世同堂”居宅,現保存完好。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怡園後門

怡園,位於茂林鎮甘塘巷11號。建於清中期。一進5間,八字形大門,門廳兩邊有一對“蟹眼天井”,堂中懸掛木匾,上書“樹滋堂”。門廳後有較大庭院。堂廳3開間,兩邊4間正房,上有閣樓。屋後有一較大花園,今為菜園。此屋保存較好。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吳波舊居

位於茂林鎮五十里9號“吳波舊居”,建於晚清。一進7間,屋前有照壁牆,八字院門,花磚門牆,青石門坊。門左有門房和邊屋,右有短牆,圈成一座小花園。內有門廳、天井,有邊門通兩廂。兩邊6間正房,前有天井,上有閣樓。此屋為原國家財政部部長吳波舊居。2015.12一2016.6,茂林鎮政府作了修復,現恢復原狀。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舊居全景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贊治第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贊治第,位於茂林鎮五十里26號,一進7間,建造於清乾隆間。八字大門,花磚門牆,白石嵌方上刻“贊治第”三字。入門廳見庭院、走廊。正屋外壁嵌石上刻“清風入座”四字。廳邊有6間正屋,有天井、閣樓、廂房。

據傳,此為山西武寧府同知吳希文居宅,其子吳芳培,官至左都御中(從一品)。現保存尚好,部分損壞。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隨安居

隨安居,位於茂林鎮運動巷12號。建於晚清。正屋一進4間,大門開在正屋後面,麻石門坊,三角形門廳。走過白石圓門,由後門進入堂廳。廳南有一對天井,西為磚牆,東為3間正房。正房前東邊有小門通院落。院落兩邊是兩排抱屋,走廊上有半月形小門。此屋保存較好,少數牆壁有裂痕。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司馬第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司馬第,位於茂林鎮甘塘巷4號,建於清中期。系組合式宅院,有總大門。入內有較大庭院,正屋在院北部。正屋有堂廳、天井,兩邊4間正房,上有閣樓。前左側有5間邊屋,對面有3間抱屋。此第現正屋門坊上青石嵌方所刻“司馬第”三字已被鑿,屋形尚好,內部木質構件多有損壞,部分牆體損裂。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中憲第

中憲第,位於茂林鎮甘塘巷35號的。建於清中期。正屋一進7間,八字大門,花磚門牆,白石門坊,青石嵌方上刻“中憲第”。堂廳3開間,兩邊4間正房,均有天井、庭院。正房上有閣樓,前廂是廚房。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吳蔭堂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吳蔭堂,位於茂林鎮運動巷65號。建於清咸豐年。大門和正屋門牆,均為花磚貼面,麻石門坊,上有青石嵌方。一進5間,正屋前為庭院。堂廳前有天井,兩側各有2間正房。正屋前有天井,上有閣樓,有邊屋做廚屋。現保存較好。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七房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七房,位於茂林鎮運動巷15號,前後兩大進,內有庭院,建於清中期。一進有前廳,堂廳3開間,兩邊4間廂房,開邊門通兩廂,兩邊有4間正房。二進兩邊6間正房,左側另有4間邊屋。兩進之間有小巷相隔,正房均有天井和閣樓。現局部損壞,前進損壞處正在修繕中。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總憲第

總憲第,位於茂林鎮毛竹井路20號,據傳,吳芳培於清嘉慶任左都御史署理吏部尚書時建成此屋。一進7間,左側另有5間“梅源書屋”。前廳兩邊花磚隔牆,各有一個白石圓門,堂廳有天井,正屋、書屋均有天井、閣樓。書屋前小院中有一古井。

此屋今保存完整,正屋嵌方上刻“總憲第”三字己圯,部分牆壁裂損,部分木質構件腐朽。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可福堂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可福堂,位於茂林鎮王家橋7號,建於清中期。一字前牆,花磚門牆,白石門坊。有門廳,兩邊各有一天井,堂廳3開間。兩邊6間正房,有天井、閣樓,前廂是廚房。現保存完整,局部損壞,少數牆壁裂損。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崇餘堂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崇餘堂,位於茂林鎮王家橋48號,一進3間,建於晚清。八字大門,花磚面牆,青石門坊,上有白石嵌方。內側門額上書“崇餘堂”三字。正屋前有庭院,正屋形制和大門一致。堂廳有天井,左右有邊門通兩廂,兩邊2間正房,有天井、閣樓。此屋經住屋人多次維修,今屋態較好。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墨莊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岳飛手書墨莊

墨莊,位於茂林鎮王家撟47號,一進3間,建於晚清。花磚門牆,青石門坊,白石嵌方上刻“墨莊”二字,落款“岳飛書”三字。嵌方內字,或為屋主人從宣城梅氏墨莊模擬而來。門內有長形小院,後有3間正屋。據傳,此莊為一邊的陵園守陵人居室,現保存完整,屋內多處改建。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硯莊

硯莊,位於茂林鎮茂林街13號,建於清中期。八字院門,白石門坊。內有庭院。正屋花磚門牆,白石門坊,上有白石嵌方,有堂廳,一字天井通兩廂,兩邊6間正房,有天井、花墩、閣樓。前廂為廚房。現保存尚好,局部損壞。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南容

南容位於涇縣茂林鎮東南,距縣城40公里,距鎮政府駐地4公里,東鄰高湖村,南接山水村,西依唐裡村,北靠奎峰村,村域面積10.2平方公里,全村轄19個村民組,總人口2014人。南容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名人輩出。

“南容”原為人名,春秋魯國人,姓南宮,名括,字子容,系孔子弟子。翠螺山人詩:《思溪懷古二十韻》中有“南容”二字錫嘉名。南容姓氏淵源十分悠久,以章姓、李姓、左姓為主姓。也是皖南事變激戰地之一,境內有多處遺址。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學灌園

學灌園主人是吳敬恆,清嘉慶丁丑進士翰林院庶吉士,國史館協修,雲南主考。“學灌園”堂號“有懷堂”。 在“學灌園”現存的古宅中,右廂房還住著後代。房屋保存較好。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銅山

銅山村位於涇縣南部,距縣城有50公里。下轄22個村民組,距黃山市僅55公里。本村有農業人口2018人,銅山村東鄰水嶺村,西南接太平樵山村,北面直通茂林集鎮。方圓百里,現有兩千餘居民。

據說較早入遷銅山的一族姓徐,俗稱“銅山徐家”,人數最多。大約是明洪武年間由邑內中村郭峰徐氏一支入遷的。此前此後還有梅、呂、章、曹等家族陸續入遷。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銅山,產銅之山。銅山富藏銅礦。相傳西漢吳王濞曾鑄寶劍於此而得地名“銅山”。20世紀六十至八十年代,國家地質隊曾先後在此安營紮寨,大規模開採,建工房,打山洞,白天鑽機轟鳴,標旗招展,夜晚燈火輝煌,人聲鼎沸,一派工業文明氣象。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三吳紀念館

三公祖籍,都是涇縣茂林。三吳紀念館的建立是為了彙集三位先生畢生之精粹,展示三位先生一生工作生活和創作經歷,弘揚三位先生藝術上永不止息的創新追求精神,光大一脈相傳孕育於佳山秀水中的涇川文化。

茂林三吳紀念館的展陳方式,採用極具皖南風格的自然、人文、歷史背景作為展示設計的基本元素,充分體現孕育和滋養三吳的茂林地區水土風情,同時全面展示三吳對茂林文化發展的推進。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該館是集歷史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旅遊功能於一體的紀念館。全館分序廳、三吳展廳(吳作人廳、吳組緗廳、吳玉如廳)、尾廳(茂林印象)三大板塊,內分若干子板塊。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溪口勝景

浮光縹碧青弋江,涇川兒女母親河。她源於黃山北坡,在陳村水庫上游蓄積成“太平湖”後在桃花潭轉了個彎,流經茂林北門時,呼朋引伴,攜同茂林境內匯流出口的東溪,形成方圓百多畝的交流湖面,爾後一道注入長江。茂林“溪口”因之而名。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溪口江雪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十里長堤

十里長堤,茂林勝景之一。“溪邊一片月、十里長堤花”。該堤位於鎮東溪河畔,始建於清康熙年間。砌石而成,長數十里,宛如游龍翹首騰飛,又是觀花賞月的好去處。

茂林鎮位於兩水之間,她西邊是綿延連亙的西山,西山腳下有一條茂林河(又稱古溪);她的東邊毗鄰濂坑水(又名東溪河)。東溪河彎彎地繞過拔地而起的奎山,沿著茂林鎮的東側從南向北再偏西與茂林河匯合後流人青弋江。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老油榨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傳統手工榨油,香氣原汁原味,因為出油率低,勞動強度大等多種原因,木榨人工榨油大多早已被機器替代,據說茂林也是僅一家了!在一間底矮破舊的老屋裡,擺著兩臺老式木榨,另一間更小的是灶屋。兩位老工人正在忙碌著。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茂林十二碗

茂林十二碗,興於北宋,盛於明清。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傳統大菜“茂林筵席十二碗”為其代表之作。茂林飲食既有山水之天然,又得御膳之真傳。民間特色,皇家風範。朝野風味融合,遂成茂林飲食之獨特文化。菜館眾多,名家輩出。各各身懷絕技,燒得一手好菜。

其名牌作品,當推傳統大菜“茂林筵席十二碗”。這是茂林幾代人精心打造出來的上品,是茂林廚家聰明智慧的結晶。後人繼承之,創新之。既共同體現茂林特色,又環肥燕瘦各有千秋。

回憶茂林,尋找失落的王城

千百年來,茂林在宗族這面旗幟下,有人十年寒窗、經營仕途,有人走南闖北、外出經商,使得茂林一時間名人輩出,富甲一方……

小小涇縣城,大大茂林村,也許茂林的“大”,不僅僅是地域、人口和繁華程度,而是他的一種形象,一種繞不過去的文化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