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買車時,為什麼老司機不建議買小排量渦輪增壓雙離合?

廖栩


關於這個話題,我們首先需要弄清楚什麼是小排量渦輪?

小排量,這已經是這些年汽車發展的一共重要趨勢,在節能減排的大環境下,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選擇用小排量來作為自己的主流車型,而大排量雖然擁有更加充沛的動力感受,但它所帶來的高油耗,往往也被很多普通家庭給主動放棄。而關於發動機的小排量界定,其實並沒有一個國際通用的明確標準,而以前購車時,我們會在購買1.6L以下的排量的車型時享受一定的購置稅減免政策,因此大多數人很自然的將1.6L以下的排量視為“小排量”。

廢氣渦輪,這是目前主流的發動機增壓類型,它是有發動機排出的高壓廢氣驅動渦輪葉片轉動,再帶動葉輪壓縮空氣,從而增加了發動機的進氣量。廢氣渦輪的體積大小,每張葉片的設計角度,都直接決定了廢氣渦輪的壓力大小當然,渦輪壓力越大,那麼發動機的動力提升也就越明顯。

廢氣渦輪在運轉過程中雖然對發動機的動力提升有著較為顯著的效果,但它由於結構和運轉原理的關係,發動機在進行動力輸出的過程中,動力會隨著加減油門的動作產生一種突兀感,我們也這種動力突兀現象叫做:“渦輪遲滯”。那麼排量越大,這種渦輪遲滯的表現自然就越明顯。

好了,在介紹完小排量發動機和廢氣渦輪的一些基礎信息之後,那麼我們再來看看小排量渦輪會給我們帶來一些怎樣的變化?



小排量渦輪所帶來的首要優勢就是,發動機的體積更小,整體重量更輕,發動機在較低轉速時(比如1000-1700轉左右)就開始進行渦輪洩壓,而此時渦輪增壓所帶來的峰值扭矩也可以提前到來,同時所產生的渦輪遲滯現象也較不明顯。

那麼隨著如今發動機技術的日新月異,很多小排量發動機都已經具備了相當出色的動力水平,它們在廢氣渦輪的幫助下,同樣可以讓車主感受到很不錯的動力體驗。

只不過小排量渦輪在動力初始段的動力爆發會比較可觀,但在中後段後的動力持續性方面就表現欠佳,有的小排量渦輪甚至會在3500轉以上時,它的峰值扭矩就會快速下降,高速時的動力加速性表現就會不甚理想,這也是小排量渦輪所帶來的缺點。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說小排量渦輪發動機可以給我們帶來較低的油耗,對於這點壹車熱評會告訴你:其實有時候並不是這樣。

在現實駕駛過程中,我們有時候會發現明明是小排量渦輪發動機,但它的油耗表現卻並沒有廠家所宣傳的那樣低,這難道是因為自己駕駛習慣所帶來的嗎?

首先,廢氣渦輪會增加了發動機的進氣量,那麼ECU在檢測到進氣管道的氣流容積量數據後,同樣會增加噴油嘴的噴油量,那麼這就可以讓燃燒室獲得混合更加充分的油氣混合物,也讓燃燒室的空燃比能更加接近理想的14.7:1得狀態。燃油燃燒更充分,燃燒效率更高,這樣就實現了用較低燃油去獲取更多動力的方式。



但是,車企是不會告訴你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還需要用其他的方式去克服,廢氣渦輪發動機在燃燒室燃燒燃油時所產生的爆震問題,而爆震則是廢氣渦輪最容易產生的問題之一。

發生爆震問題的原因很簡單,由於廢氣渦輪工作時會增大氣缸內的油氣混合物壓力,氣缸內的壓強會比自然吸氣高很多。那麼在燃油在燃燒室內發生燃燒時,在進行做功衝程的過程中,活塞頂部的油氣混合氣體將出現高溫高壓的現象,而此時這種高溫高壓會讓可燃氣體在點火之前就發生自燃。



但如果此時火花塞也同時點燃可燃氣體後,燃燒室內就會存在兩個點火源,也就是出現兩個能量爆發點,而這就會引起廢氣渦輪的爆震問題。

當然,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也很簡單,我們可以通過延遲點火時間,或者降低氣缸壓縮比的方式來避免同時出現兩個點火源,但這就會讓小排量發動機的輸出功率有所降低。那麼為了避免發動機降低功率,聰明的汽車工程師就通過多噴燃油的方式,來解決做功衝程過程中,活塞頂部可燃氣體的高溫高壓問題。



這個原理是利用了液體被氣化時會產生吸熱現象的原理,將多餘的燃油產生氣化,以此來吸收活塞頂部的高溫,給氣缸降溫,讓可燃氣體無法在高溫高壓下產生自燃,這自然就避免了同時出現兩個點火源的問題,而且也讓動力得到了相應的保證。所以小排量渦輪發動機有時候並不省油,就是這個原因。

當然,這個油耗的增加多少,和車企自身對小排量渦輪發動機的設定是有關係的,說白了這就是體現他們技術水平的地方。

不好意思,又越寫越多了!

那麼說完了小排量渦輪之後,我們再來看它和雙離合之間的關係。小排量渦輪+雙離合的搭配,說白了就是既降低了製造成本,又讓車主的動力性得到相應的保證,還可以利用雙離合的省油特點滿足我們對油耗的要求。



為什麼老司機不建議購買呢?

雙離合變速箱的特點網上已經有很多介紹,壹車熱評也寫過多篇類似文章,這裡真的就不想再重複了。至於你要問雙離合幹得好還是溼的好,壹車熱評當然建議,有條件肯定溼的好啊,有潤滑!

此外雙離合變速箱最大的問題,這同時也是它結構和變速箱邏輯程序所帶來的孃胎問題,就是它的低速頓挫較為明顯,而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小排量渦輪發動機的渦輪特點是什麼?



壹車熱評文章已經提到:小排量渦輪所帶來的首要優勢就是,發動機的體積更小,整體重量更輕,發動機在較低轉速時(比如1000-1700轉左右)就開始進行渦輪洩壓,而此時渦輪增壓所帶來的峰值扭矩也可以提前到來,所產生的渦輪遲滯現象較不明顯。但小排量渦輪發動機存在一定的爆震問題。

那麼一個較低轉速就開始迸發出發動機的最強扭矩輸出,一個在低速時容易產生頓挫,那這一對搭配組合,不用壹車熱評再過多解釋你們也應該知道究竟會產生怎樣的火花了。所以壹車熱評認為老司機不建議購買小排量渦輪+雙離合的組合,最大的詬病就是:駕駛體驗感不佳。


壹車熱評


現在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如雨後春筍,很多品牌都在推出,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很有優勢,燃油經濟性很突出,並沒有什麼短板,大眾1.4t的EA211渦輪增壓發動機比較常見,這款發動機標配7速乾式雙離合變速箱,很多人不建議選擇的其實是乾式雙離合變速箱,乾式雙離合可靠性和穩定性表現並不是很理想,低速頓挫感很強,散熱性不強,後期的小問題多,市面上大部分小排量渦輪增壓搭配的雙離合都是乾式的,這才是主要問題,現在溼式雙離合已經逐漸和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匹配,大眾探嶽已經開始使用,並且反饋很好,因為溼式雙離合造價高,所以會對車型價格水平提高,降低性價比,這也是很矛盾的問題

即使大眾帕薩特這樣的中型家轎,1.4t匹配的都是乾式雙離合,整體的可靠性並沒有那麼低,綜合來說表現還可以,低速頓挫感確實存在,品牌也在逐漸優化


雙離合特點也很鮮明,換擋速度快,駕駛感強,整體的燃油經濟性突出,相比CVT和AT都有優勢,乾式雙離合和溼式雙離合可靠性有一定差距,如果溼式雙離合得到大面積使用,整體車型實力也會增加


總結:雙離合一直處於不斷優化的狀態,一直不是很穩定,大眾的雙離合整體的可靠性和穩定性相對來說比較突出,但也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色彩車圈


為什麼買車的時候我們不建議買基礎排量太小的渦輪增發發動機以及雙離合變速箱動力總成呢?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問題。

為什麼不買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

在曾經自吸為主的年代,排量就是正義,通常來說,一臺車排量越大,動力也就越強。但是這種做法在如今這個節能減排的時代已經行不通了。為了降低能耗,各大廠商必須要拿回曾經被大家不屑一顧的小排量發動機。但是小排量發動機的動力實在太弱了,這個時候怎麼辦呢?只有一種辦法了,那就是加渦輪。

對於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來說,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渦輪遲滯的問題,由於渦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發動機排放出的廢氣來驅動的,所以要想渦輪發揮作用,那麼發動機能否第一時間排除足夠多的廢氣就是最重要的因素,但是對於小排量發動機來說,其又不可能像大排放發動機那樣排出足夠多的廢氣,所以這也就成了小排量發動機的先天劣勢。

為了減輕渦輪遲滯現象,小排量發動機只能採用小號渦輪,否則大號渦輪是沒有辦法驅動起來的,但是對於這種小號渦輪來說,在較低的轉速區間發揮了作用,一旦到了高轉速區間就又開始衰減了,所以這個時候無論如何是很難兼顧渦輪遲滯與整體的動力輸出的,只能說在這兩者當中取一個適當的平衡,這也把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的上限給限制住了。

為什麼不買雙離合變速箱

其實從目前的使用範疇來看,現在的雙離合變速箱表現都已經是比較好的,曾經比較嚴重的頓挫現象現在也都少了很多,但是很多廠家為了節省成本,依舊會採用乾式雙離合變速箱,和乾式雙離合變速箱由於沒有了變速箱油而是轉用風冷的方式來散熱,在長期低速或者是堵車原地停車的情況下就有可能造成變速箱過熱保護。

不過好在目前無論是雙離合變速箱還是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都已經發展得比較成熟了,因此通常來說即便是你買一臺1.4T+7DCT等動力總成的車型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當然了,如果你的預算比較充足的話,我依舊建議你最好避開這兩樣東西。


以上


當然,大家也可以直接點擊關注我的頭條號:@汽車三國 ,查看更多更全汽車資訊以及評測文章


汽車三國


那抱歉,他們只是固步自封,自以為是,甚至於根本沒有去真正試駕過小排量渦輪雙離合車型就妄加議論。

同級別車中小排量渦輪+雙離合還是不錯的,原則上動力輸出會比同等排量的自吸車高很多。

大眾車系一些車款有1.5/1.6自吸+AT變速箱或者是1.2T/1.4T+雙離合組合。開起來1.6的動力絕對要強於1.2T但是沒有1.4T動力好。低速平順性來講1.6自動會比雙離合強,一但超過3檔大眾的雙離合變速箱優勢盡顯,1.4T車型換擋迅速,變速箱邏輯好。

標緻的1.2T跟1.6自吸比1.2T的動力感受更直接,1.6的換擋邏輯導致低俗反而不平順。

一些老司機總是認為雙離合與渦輪是“新技術”,認為不可靠。曾經做網約車,一個傑德車主年紀很大,在我詢問車輛排量的時候告訴我,渦輪就不能買,那東西能行嗎?用渦輪車都廢了。實際上渦輪的確會讓保養成本上升,車輛對油品要求更高。但是換來的的是相對更好的動力,以及理論降低的油耗。沒什麼不可以接受。

至於雙離合,早期雙離合技術的確不成熟,我個人理解雙離合更傾向於一種強調換擋速度的變速箱組合,換擋速度越快動力損失越小,因此理論油耗更低,不過早期設計與技術缺陷導致雙離合低速變速箱過熱,現在通過升級電腦或者設計上的調整已經強很多了!未來混動+雙離合+小排渦輪的確是很好的一種動力選擇。別人買不買不知道,如果未來換車我個人會考慮德系雙離合+混動+渦輪的車款。


白話談車


不是不能買,只是不建議。

渦輪增壓的遲滯,和散熱,雙離合的遲滯,頓挫,沒有任何一個廠商能完美解決,現在也基本上儘量控制。

除了渦輪增壓,還有機械增壓,一般3.0以上都用機械增壓。

有些廠商不斷研發8AT,9AT,10AT,甚至12AT,為的就是降低變速箱遲滯,而CVT變速箱也越來越多。

以奧迪A6L為例,2.0渦輪增壓配CVT,也是一種取捨,渦輪的遲滯用CVT平順來補償。

新上市的思域,1.5T➕CVT組合,也是一種取捨,不斷地遲滯和頓挫,嚴重不符合運動轎車的精髓。

另外,雙離合變速箱成本特別低,也是造成雙離合大行其道的原因。

我覺得家用車最佳組合是1.6−2.0排量配CVT變速箱。真正的省心耐用,高能低耗。




吉F樂呵


小排量渦輪增壓,雖然說扭矩高,但是馬力小,爬坡動力弱,開空調滿載爬坡油門很容易踩到‘發動機’裡面去。一些人說感覺不出來,其實那是扯淡的,在車重、扭矩相同情況下,打個比方2.5阿特茲和1.4T帕薩特或者邁騰,邁騰或者帕薩特車上在坐100多公斤胖子,這兩車重量差不多扭矩幾乎一模一樣,你去滿載爬山自己感覺一下就明白馬力有沒有用了,小排量渦輪起步沒力,個人駕駛感覺2.0T起步多沒有2.5L那麼爽,在擁堵城市一腳油門一腳剎車,經常2三十公里時速,走走停停,2.0T以下小排量渦輪增壓確實不是很舒服,渦輪主要爆發力高,加速確實爽,雙離合確實比AT容易壞,熟人就是汽車行業的,我當年買車時候也考慮到,將來是不是開滴滴,如果一般家用其實沒多大關係的,你一年不可能跑個3五萬公里吧,1萬上下最多了吧。。


鑾泡心


紳愛車,願每個人都擁有自己所愛的。

為什麼老司機不建議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配合雙離合?

目前市場上,汽車發動機按照進氣方式分為自然吸氣和渦輪增壓,自動變速箱按照傳動原理的不同分為三種,AT傳統自動變速箱,CVT無極變速箱,DSG雙離合變速箱。動力總成一般分為6種,自吸+AT,自吸+CVT,自吸+DSG,渦輪+AT,渦輪+CVT,渦輪+DSG。在這麼多動力總成上面,為什麼很多人不建議買渦輪+雙離合嗯?

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

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是目前的趨勢,像1.4T,1.5T,1.8T都可以稱為小排量。渦輪增壓這種進氣裝置一般是搭載在跑車或賽車上面,因為賽車比賽發動機排量有限制,有了渦輪增壓可以進一步加強發動機功率。到了二十一世紀,能源危機,汙染環境,國際社會不得不重視起來,汽車尾氣也是殺手之一。率先,歐盟和美國製定嚴格的尾氣排放,慢慢的,我們中國也開始制定尾氣排放,現在已經是國六B階段了。

汽車廠商為了滿足排放要求,不得不製造小排量渦輪發動機,既減少了排量,減少了排放汙染,又能保障發動機的充足動力,不二選擇。

小排量渦輪,不僅縮小了發動機的大小。由於小排量渦輪採用鋁合金設計,還降低了發動機的體積。並且可以在低速中達到發動機峰值扭矩,意味著燃燒經濟型好,油耗降低了。但是目前小排量渦輪還是存在缺陷,提速和加速問題,動力反應遲滯,這是由於渦輪遲滯。由於溫度的原因,渦輪的轉速使得渦輪溫度會越來越高,也會存在熱衰退現象,導致中後段無力,並且會減少發動機壽命。

雙離合變速箱

雙離合變速箱技術,可以簡單的理解為變速箱將配備兩個離合器,一個離合器控制單數檔位,一個離合器控制雙數檔位。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降低手動變速箱離合器的短暫動力中斷和突然動力輸出的衝擊,保證行駛的靜謐性和舒適性。這項技術率先有法國人提出,後來由大眾公司發揚光大,才會有今天的黃金動力組成。

雙離合變速箱一般分為乾式雙離合和溼式雙離合兩大類。乾式雙離合最典型的就是大眾DSG了,是直接依靠離合器的摩擦片來傳遞動力,但是由於缺少了冷卻系統,必須通過零件本身進行散熱,導致汽車在擁堵路段頻繁換擋溫度過高,可靠性降低,換擋頓挫等現象。溼式雙離合變速箱就不會因為溫度過高導致可靠性降低,但是成本也會比干式要高很多,一般匹配於高功率發動機上面。

雙離合的優點是完美實現了動力無縫連接,提高發動機動力利用率,降低了動力損失。並且提高了燃油經濟性,降低了油耗。缺點也非常明顯,低速頓挫,變速箱溫度過高可靠性降低,變速箱存在異響。

當你瞭解完小渦輪發動機和雙離合變速箱的時候,你就大概知道為什麼老司機不建議購買了。但是從我的角度來講,渦輪+雙離合也是可以考慮購買的,因為大眾那黃金動力組成用了多少年了,從一開始的吐槽到現在全系大部分全是這套動力組成,說明基本上已經處於成熟水準了。

感謝大家瀏覽,更多精彩在紳愛車。

大家對此有何看法?請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紳愛車


大眾因為沒有自己的AT變速箱,因為專利限制自己完全沒有設計能力,只能採購別人的變速箱,又因為供應產能有限,不能滿足大眾在國內的需求,所以只能另闢蹊徑,搞把賽車上用的雙離合改造改造用在家用車上。

為什麼只在低端車用AT呢?大眾靠低端車打品牌,賺取用戶好感,而且愛信也只能提供中小扭矩AT變速箱,所以只能用於低端車,大扭矩AT變速箱愛信自己都不夠用,幾乎無法滿足大眾的需求。

為什麼不能選擇大眾渦輪增壓發動機呢?大眾目前市場上的渦輪增壓發動機1.2T1.4T,都或多或少存在機油消耗量大的問題,大眾靠自己的技術能力沒辦法徹底解決這個問題,10多年了一直是這個德行,由於機油消耗量大,積碳問題就不能避免,三元催化堵塞也是不可避免,以前國內對環保車檢不嚴格,現在全部全程檢測OBD,大眾再想濫竽充數越來越難了,大家可以去檢測站看看,每天有多少大眾沒法通過檢測,二手大眾會越來越多,也會越來越難賣。

不管帕薩特邁騰朗逸速騰,都不要選擇T動力,只能選擇自然吸氣的,大眾渦輪增壓發動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燒機油現象,只能使用全合成機油保養費貴,燒95油使用成本高,甚至機油當做汽油來用,燒機油就容易積碳,容易堵塞三元催化,OBD不過關的大眾大片大片的。作為家用車,安全可靠,使用維護成本低,才是王道。

不作死就不會死!不思進取的大眾,3-5年時間內,大眾一定會成為小眾的,從銷量榜跌出10名開外。大眾汽車領域還真沒有拿得出手的技術或者產品,10年了發動機一直都是燒機油的渦輪增壓,沒有長進。變速箱更是沒有自己成熟的產品和技術,只能用不靠譜的雙離合湊合,大眾車安全皮實耐用的印象已經不復存在。唯一有競爭力的應該就是價格了,在全球來看大眾也就是價格有競爭力,可是到了中國大眾硬是把大眾賣奧迪的價。


火辣辣007


原因一:一般而言,1.2T及以下排量的發動機均稱為小排量發動機,這類的發動機的動力輸出絲毫不差於1.8L自然吸氣發動機。但是1.2實在是太小了,所以耐用性上比不過自然吸氣的發動機,後期的維修費用也高。

原因二:小排量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實際上既不省油,也不環保。

原因三:我們再說雙離合,其實無論是乾式還是溼式,像頓挫和過熱等問題都是在所難免的。即使是對雙離合十分鐘愛的大眾,在這方面也一直是問題不斷,更何況是其他品牌的汽車。


笑笑來侃車


老司機不建議買小排量渦輪增加雙離合的汽車,但是從汽車銷售市場的情況來看,購買配備這種發動機的汽車的還是大有人在的。所以並不要一聽小排量渦輪增壓雙離合就談虎色變,我們需要理性看待這種存在,存在即合理,這種合理不是說他完美無缺,而是在汽車工業發展的現階段,是有其存在的理由的。

小排量渦輪增壓存在的合理性

為了響應世界範圍內對於環境保護的呼籲,控制汽車尾氣的排放成為環保的重要行動之一。為此,不僅歐盟,美國等西方國家制定了尾氣排放標準,我國對於尾氣排放的限制也在進一步加大,國六標準的推出就是實據。在此大環境下,汽車界一向標榜大排量即代表大動力,但是為了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小排量發動機開始被各大汽車廠商啟用。同時為了解決小排量發動機動力不足的缺點,廠家又增加了渦輪增壓系統。在降低排量的情況下,通過渦輪增壓保證動力輸出。單從燃油消耗,節能環保的角度看,小排量渦輪增壓還是表現不俗的。

乾式雙離合變速箱帶來的美中不足

老司機不建議買小排量渦輪增壓雙離合汽車,這裡主要特指的是採用了乾式雙離合變速箱的車型。這個問題主要是從行車平順度來看的。渦輪增壓式發動機的出力特性與自然吸氣式不同,在渦輪介入的瞬間汽車會出現突然的動力提升,乾式雙離合可靠性和穩定性又不算特別理想,這使得汽車頓挫感增強。再加上乾式雙離合變速箱採用風冷的方式來散熱,在長期低速或者是堵車原地停車的情況下就有可能造成變速箱過熱保護。不過各家車企針對這種問題也在不斷地進行優化,其實在實際行駛過程中,這種頓挫感不能說完全消除,但是和舊況相比,已經有了很明顯的改進了。

最後還想說的一點就是小排量渦輪增壓搭配乾式雙離合變速箱來說出現故障的幾率也相對高一些。這也是老司機們給出這種建議的理由之一。所以購車時如果預算允許,建議選擇更優的發動機組的車型。但是這絕對不是說採用小排量渦輪增壓雙離合的車型不能選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