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美國州界平直,我國省份為何奇形怪狀?古人幾千年智慧的濃縮

經常翻閱地圖的人,都能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為什麼美國州與州之間的交界都是直線,美國大多數州都是規則的橫平豎直的方形呢?我國各省或市的形狀都是各種奇形怪狀的形狀,甚至有許多犬牙交錯的形狀?

我們先來簡要地瞭解一下美國州界平直的原因:

美國州界平直,我國省份為何奇形怪狀?古人幾千年智慧的濃縮

大家都知道美國是英國、法國、西班牙等西歐國家的殖民地,這些殖民者入侵後,各自商議劃分勢力範圍,他們不顧山川走向,直接以經緯度一刀切劃分界限,使美國絕大部分州界都是幾何線條,橫平豎直的看起來很平整。美國東部十三個州,由於地形複雜,歷史久遠等原因,依然按照山川和歷史管轄區域為界的原則,大家翻開美國地圖就可以看到,東部十三州形狀也很奇特,這些既有歷史原因,也有殖民統治歷史遺留問題。

美國州界平直,我國省份為何奇形怪狀?古人幾千年智慧的濃縮

那麼中國省界為何奇形怪狀,參差不齊,在交界處有許多犬牙交錯的情況呢?這跟我國悠久的歷史有關,我國行政劃區歷史源遠流長,能有今天這個結果,主要是地理、文化、習俗、宗教、軍事等多種因素造成的,這是千年來歷史融合的結果,也是古人智慧的濃縮。

我們先來了解下我國行政劃區的歷史,在秦漢以前,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實行的是貴族封地,這些疆域的劃分縱然和地形地貌有關,也是實力爭奪和軍事戰爭的結果。秦統一中國後,推行郡縣制;漢建立後,推行郡國並行制;隋朝設州為郡,以州轄縣;一直到唐朝,這些省一級行政的劃分大多遵循“山川形便”的原則。

美國州界平直,我國省份為何奇形怪狀?古人幾千年智慧的濃縮

“山川形便”的原則,就是將天然的山脈,河流作為行政劃區的邊界,例如長江、黃河、淮河、鄱陽湖、洞庭湖等江河湖泊,太行山、秦嶺、六盤山等大山為界限。有很多的邊界部分還保留至今,河南河北以黃河為界,山西和河北以太行山為界,福建江西以武夷山為界。《新唐書》中記載,唐太宗依據山川形便的原則,將天下分為十道,十道就是十個相對完整的自然地理單元,例如河南道(黃河以南,淮河以北),淮南道(淮河以南,長江以北),山南道(秦嶺以南,長江以北)等等。

美國州界平直,我國省份為何奇形怪狀?古人幾千年智慧的濃縮

“山川形便”的優勢,原因也很好理解,司馬遷在史記中說過“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意思是相隔十里風俗、方言、口音變化很大,要是隔一座大山或者一條大河,差異就更大了,不便於管理。古代交通不變,要想翻山越嶺去管理就更加困難了,所以將風俗相近,口音接近的地區劃為一起管理,有助於減少地方矛盾, 使得行政區的劃分和地理區域相一致,這種渾然天成的劃界有利於中央管理。

美國州界平直,我國省份為何奇形怪狀?古人幾千年智慧的濃縮

然而這種“山川形便”,有一個非常大的隱患。我們拿四川舉例,它基本上就是沿著四川盆地周圍天然山脈地形走勢劃分,山脈險峻,自古以來入川入蜀非常難,李白就有詩曰“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樣的四塞之國,很容易形成“國中之國”,容易擁兵自重,對國家統一不利。正是由於這種地理特殊優勢,四川史上先後建立了大小十幾個割據政權,戰國時期蜀國、巴國,三國的蜀漢,東晉西蜀,五代十國時期前蜀等等,類似四川山西,山西是個高地,東有太行山,西面和南面是黃河;此外還有秦地,四周有高山(東崤函、西隴坂、南秦嶺、北高原),只要把守住四個關口,就會形成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局勢。

美國州界平直,我國省份為何奇形怪狀?古人幾千年智慧的濃縮

唐以前除了“山川形便”這種劃界原則外,還有少數民族居住習慣區域,少量“犬牙交錯”等原則。秦朝時,秦始皇利用這種“犬牙交錯”的原則,將長沙郡桂陽縣併入嶺南,嶺南象郡跨過嶺北,防止地方封閉。漢武帝為削弱王侯勢力,將封地按照“犬牙交錯”安排,隨後頒佈推恩令徹底削弱諸侯勢力,這種“犬牙交錯”運用的不是十分普遍。

美國州界平直,我國省份為何奇形怪狀?古人幾千年智慧的濃縮

到了宋朝時,廢除藩鎮,改道為路,行政區的劃分偏離了“山川形便”的原則,例如河南府管轄黃河以北河清縣,黃河以南的河陰縣又歸黃河以北孟州管轄。在經歷金朝“犬牙交錯”的進一步完善,到了元朝時推行的行省制徹底改變了“山川形便”的分界原則,採用“犬牙交錯”原則。

蒙元帝國分崩離析後,忽必烈建立元朝,蒙古族是統治階層的少數民族,為了更好地統治中原,加強中央集權,防止軍閥割據,在行政區劃界方面完全打破了“山川形便”這種做法,將不同的民族、不同風俗、不同方言、跨河流、跨山脈、跨湖泊強行地拼湊在一起,推行的所謂的“行省制”。

美國州界平直,我國省份為何奇形怪狀?古人幾千年智慧的濃縮

元朝的行省制,其實就是脫胎於隋唐三省六部制,在繼承和借鑑金國“行省制”和“官制”基礎上,吸取自秦以來地方勢力根據地形天險優勢擁兵自重的慘痛教訓,建立的符合大一統王朝的“行省制”。我們以1312年元仁宗為例,將全國分為十三個省級行政區,包括十一個行省(嶺北、河南江北、遼陽、四川、甘肅、雲南、江浙、江西、陝西、徵東等省),其中徵東行省,即高句麗國,有自己的國王。一箇中書省,即將山東、山西、河北、內蒙古等地設為“中書行省”,也稱為腹裡或內地,這是最重要樞機之地,由中書省管轄。一個宣政院轄地(吐蕃藏族地區)。

美國州界平直,我國省份為何奇形怪狀?古人幾千年智慧的濃縮

元朝行省制,實行雙重管理,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關,行駛宰相權力,上承天子,下管百司,統領六部。財政事務歸尚書省,軍事機關是樞密院,監察機關是御史臺,宗教事務和吐蕃地區歸宣政院管轄。對於行省,中央派官員去任職,擁有財政、人事等大權,既是朝廷派出機構,又是地方最高權力機構;權力既有國家集中管理,又給地方留有權力,這樣的體制有利於國家統一和民族融合。我們來了解下行省制的劃分有主要哪些原則?

行省制主要原則1.削弱地方認同感,任意將自然環境、文化習俗、地方方言差異極大地區拼成一個行省,人為地造成犬牙交錯,以北制南的格局。對於元朝“行省制”。魏源在《聖武記》中是這樣評價的,行省制使河南河北失去黃河天險屏障,江南江北失去長江天塹屏障,湖南湖北失去洞庭湖天險,浙東浙西失去錢塘江之險,使這些行省都門戶大開,也就無法獨立。

2.肥瘦相搭原則

,就是富的弄窮,窮的搭富,陝北很窮,納入陝西,有漢中和關中接濟。江南是魚米之鄉,富得流油,所以一分為二。3. 也有少量山川形便,西域與吐蕃以崑崙山為界。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分封羈縻制,例如雲南和嶺北。4.按人文特徵,例如少數民族習慣的生活區域,土司領地,設立宣慰司、宣政院等機構實行特殊管轄。

美國州界平直,我國省份為何奇形怪狀?古人幾千年智慧的濃縮

5.破除山川險阻,門戶洞開,在軍事形成以北制南局面,使任何一個省都不能單獨獨立。將四川關中地區劃給陝西,使四川門戶大開,防止四川地區再出現劉備這種割據為國的現象發生,從此再無地方勢力長期割據的局面;河南行省雖然佔據長江、黃河天險但是其南邊卻伸在了中書省“腹裡”,從中書省可進入河南行省,使其無險可守;元朝又將五嶺地區縱向切開,使江西行省、湖廣行省等大部分地區失去憑藉五嶺為險割據的條件。

元朝行省的劃分,非常雞賊,專門讓完全不同的人,完全不同的風俗文化,不同的口音,地形上完全沒法獨立的地理單元,把它們拼到一起,這就成為行省劃優先考慮的最主要條件。這種劃分,在和平時期,特別是經濟發展時期,體現不出來多大的優勢,但是如果一旦戰亂期間,特別是地方勢力割據年代,想獨立卻獨立不了。

元朝行省制巨大的優勢,客觀上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交流和融合,增強了國家的認同感,加強了中央集權統治,對後世行政區域的劃分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美國州界平直,我國省份為何奇形怪狀?古人幾千年智慧的濃縮

我們回想一下,民國時期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次聯省獨立,單獨一個省始終沒有成功過,要獨立必須是聯省獨立。例如,皖北跟皖南中間雖然隔著一個長江,卻劃為一個省,導致沒法獨立;江南獨立,江北還分著;如果真的想獨立,必須依照天然地形,山勢河流走向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區域,才能實現獨立。安徽要想分離,但是安徽的皖南還在江南邊,皖南就獨立不了。

江蘇的情況以與此類似,蘇南,蘇北風俗不一樣,方言口音不一樣,偏被攢成一個省,想要獨立必須克服長江這個地理鴻溝,還有克服兩方居民的離心性;浙江北面和浙江南面的溫州完全就是兩種口音,想要獨立很不容易。即使有聯省獨立的想法,然而經過千百年的融合,很多省份都有國家的認同感,所以民國時期,軍閥要想割據獨立實在是難上加難。

美國州界平直,我國省份為何奇形怪狀?古人幾千年智慧的濃縮

元朝創立的行省制,經過明朝和大清進一步完善後,沿用至今。秦統一文字和度量衡,使我們有了國家的認同感;隋朝開創科舉制度,開通了底層人士上升到通道,元朝卻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永保國家統一的“行省制”,不得不說蒙古人的智慧實在是高超。

美國的州界劃線為什麼會橫平豎直,我國的省界劃線為什麼會如此複雜,奇形怪狀呢?看完這篇文字,大家都恍然大悟了。這裡面有山川形便、犬牙交錯,又有政治、經濟、戰爭以及多種因素構成,經過千百年的不斷改變,逐漸形成了現在的各省形狀,這些形狀是古人幾千年智慧的結晶。

大家有何不同的意見和想法,歡迎關注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