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建築業:萬億產業期待華麗轉身

□ 本報記者 楊學瑩

全省1.4萬家建築業企業中,特級企業僅有43家,而江蘇、浙江均達到近80家;年產值過百億元的企業只有18家,比江蘇、浙江分別少了27、26家;建築企業技術實力整體不強,難以承攬高鐵、地鐵、超高層建築等高端項目……3月27日召開的全省建築業改革發展大會上,顯示我省建築業差距的一組數據首先被提起。

數據顯示,2018年我省建築業實現增加值4785億元,佔全省GDP的6.3%;納稅554.4億元,佔全省稅收的6.2%。建築業總產值1.29萬億元,和輕工、紡織、機械、化工、冶金等行業一樣,同為我省過萬億的優勢產業。目前,全省建築業從業人員380萬人,其中農民工超過280萬人。但是,我省的建築業發展與全省“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的目標定位相比,還存在企業競爭力不強、市場佔有率低、營商環境不優、發展速度偏慢等問題。上述大會上,各級政府分管負責人、主管部門負責人和企業家代表共商我省建築業改革發展路徑。

老行當也能出“高新企業”

中鐵十四局,一個人們印象中“修鐵路”的公司,現已是“大盾構”行業領軍企業了。2017年以來,國內15米以上的6座超大直徑盾構隧道,全部由十四局承建;在14米以上超大直徑盾構領域,市場佔有率50%以上。

中鐵十四局有限公司董事長吳言坤錶示,獨門絕技來自科技創新。他們在高、新、特、尖上強力突破,填補了國內外多項技術空白,實現了五個“全覆蓋”:穿越“江河湖海城”全覆蓋、地質條件全覆蓋、涉足行業全覆蓋、盾構直徑全覆蓋、施工工藝全覆蓋。從2米到16米,基本掌握了各種直徑盾構施工技術,這才有了驕人的市場業績。

在互聯網時代,建築業企業早已不再是“傻大笨粗”。在中建八局,“智慧圖紙”讓工人戴上AR眼鏡就能輕鬆看懂;放線機器人用BIM模型進行三維數據的可視化放樣……依靠BIM技術和BIDA一體化施工技術,他們2017年在天津曾用14人、40個小時完成了全國最大的模塊化裝配式機房安裝,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正因為長期注重技術研發和積累,山東區域所屬一、二、四公司連續獲評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中建八局山東分局局長陳建設說。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廳長王玉志說,我省最近出臺了《關於進一步促進建築業改革發展的十六條意見》(下稱“16條意見”),鼓勵企業創新創優,支持建築業企業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將建築業科技創新列為省科技創新體系重點內容;調整建設工程費用費率,實行優質優價,對獲得魯班獎、泰山杯等獎項的,各級政府給予獎勵。希望企業也克服小富即安、小進則滿的傳統觀念,增強求新求變的內在動力和做大做強、做精做專的膽識魄力。

擴大開放抱團出海

建築市場是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我省建築業與先進省市的差距,主要在省外市場上。南通、紹興一年8000多億元的建築業產值,超過一半都是在省外。江蘇、浙江省外產值佔比都在50%以上,我省僅為18%。很多業內人士認為,要統籌考慮省內、省外、國外“三個市場”,實現由單一市場向多元化市場轉變、由中低端市場向高端市場轉變。

在青建集團股份公司,公司董事長吳書義介紹,青建自1983年走出國門,以“國際化、本土化、一體化”三化戰略為引領,經過“借船出海、駕船出海、造船出海、抱團出海”四個階段,實現了從小到大、從有到優的飛躍。“一帶一路”倡議提出6年來,青建新開拓海外市場15個,在35個國家設立分支機構,青建品牌在海外逐漸叫響。

不光做工程承建,青建還將業務延伸至國際貿易、實業投資等全產業鏈。他們還推行“青建+”,帶動更多企業走出去:成立青島市民營經濟國際合作商會,目前100多家會員在全球40多個國家有經濟活動;牽頭組織43家建築企業成立“青島國際工程發展聯盟”,抱團開拓國際市場。

王玉志說,“16條意見”明確,對承包省外工程的省內企業,要按照在我省繳納稅款增幅的一定比例,由企業註冊地予以獎補。對國外市場,下一步的思路是,充分發揮我省建築企業在房屋、建築、市政、電力、水利、公路等方面的比較優勢,不光“勞務輸出”,還要帶動技術、設備、管理、標準聯動輸出,提高國際市場份額。

讓企業輕裝上陣

數據顯示,2018年廣東建築業增速超過20%,我省只有12.4%。我省建築業產值規模與江蘇、浙江的差距,從2008年的4800億元、4300億元,拉大到2018年的1.79萬億元、1.59萬億元,從全國第4名下滑到第6名。

業內人士反思,差距拉大的原因,除了企業自身因素外,也有行業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如管理粗放、機制不活、方式單一,對企業資質、人員資格、評優評獎等設置較嚴;有效制度供給不足,以往出臺的政策措施實招不多、硬招不多,企業獲得感不強。

資質是建築企業承攬項目、開拓市場的敲門磚。記者注意到,日前出臺的“16條意見”,對優化資質審批管理、下放行政審批事項、放寬承攬業務範圍等作了明確規定。比如開展資質審批告知承諾制試點,打破資質逐級晉升限制,允許企業跨等級、跨專業承接業務等,這些政策突破力度很大,在全國都是領先的,目的就是讓企業更快捷地拿到“敲門磚”。

給企業減負,需要制度創新。比如投標、履約、質量、農民工工資等“四類保證金”,全省建築企業每年繳納約380億元,佔壓了企業大量流動資金。2018年青島市試點推行工程綜合保證保險,支持參建各方以保函、保險、擔保方式代替各類保證金。青島市副市長王家新介紹,待全面覆蓋後,每年可為企業盤活資金約百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