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金嗓唱紅三秦地 仙姿牽動萬人心—懷念恩師馬金仙 (筆者:李鵬)

金嗓唱紅三秦地 仙姿牽動萬人心—懷念恩師馬金仙 (筆者:李鵬)

著名秦劇表演藝術家馬金仙(1946—2000)祖籍陝西省合陽縣,國家一級演員。1958年畢業於陝西省紅旗戲曲學校,受京劇教練朱桂珍,任存才等老師嚴格訓練。畢業後曾受到秦劇名家封至模,李正敏,陳尚華,李德富,肖若蘭和姐姐馬友仙,作曲家肖炳等名師指導,博採眾長,勤學苦練,先後在80餘部戲中擔任主演,足跡遍及大西北,深受廣大觀眾歡迎。她以紮實的功底,純美的嗓音,聰穎的悟性,精明的靈氣,形成了自己細膩質樸,情深意切的表演風格和以聲傳情,聲情並茂的演唱特色。她的表演既能從人物的個性情感出發,又能注重人物外形的優美。她的唱腔旋律優美流暢,婉轉深情,優美動聽,耐人尋味。觀眾稱讚其:“金嗓唱紅三秦地,仙姿牽動萬人心”。曾先後榮獲咸陽市和陝西省多種匯演,大賽,“杯”賽一等獎;首屆十佳演員評選中被評為十佳演員;又曾獲全國“七五貢獻成果大賽”一,二等獎;全國“明星杯書畫大賽”銀獎等。她業績突出,連年被評為文化系統先進個人,榮獲市“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省熒屏戲曲百佳演員。2002年2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

金嗓唱紅三秦地 仙姿牽動萬人心—懷念恩師馬金仙 (筆者:李鵬)

懷念恩師馬金仙

又一個陰雨沉沉的九月三十日如約而來。這一天,對其他人來說,或許只是一個極其普通的日子,但是,對於廣大西北戲迷來說,它又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因為就在十五年前的這一天,一位被譽為“金嗓唱紅三秦地,仙姿牽動萬人心”的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永遠離開了我們。她就是一級演員、咸陽市大眾劇團團長馬金仙。

時至今日,得知馬老師去世這一消息時的情形仍歷歷在目。2000年10月2日晚我從陝西電視臺“秦之聲”欄目中聽到她病逝的噩耗頓時驚呆了,這一切太突然了,我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54歲,對一名藝術家來說不正是她藝術生涯的青春期、是她藝術造詣的鼎盛期嗎?然而她就這樣匆匆地去了,懷著對人民的無限熱愛和對秦腔藝術的執著追求去了。

作為一個戲曲愛好者,我對秦腔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痴迷。在群星薈萃的秦腔園地中,我對馬老師的演唱似乎情有獨鍾,平常有意無意間總愛收集有關馬老師的資料和音像帶,也夢想著有一天能真正地看上她一眼。天賜良機,一九九九年,在咸陽參加自學考試時,通過馬老師的愛人安建英老師,我真的見到了她本人。令我吃驚的是,雖為初次見面,但馬老師竟沒有一點藝術家高高在上的架子。在她家簡陋的平房裡專門騰出一間屋子供我安心備考;每天早晨,在我起床後熱乎乎早餐早已擺上桌;臨近考試時,馬老師夫婦與許多家長一樣,推著老式的自行車陪我找考場。在老師家裡住了一週時間,然而馬老師很少和我交談,在一週考試結束後,她才騰出一整天時間陪我聊天。因為她希望我安心備考、取得好成績,其中的關愛不言而喻。在之後的一年時間裡,我去咸陽時又見過她兩次,每次都得到她熱情的接待和無微不至的關懷。其實,馬阿姨本就沒收過一個徒弟,我這個“門外漢”,更不敢妄稱是她的學生。但我想,只有用“老師”二字來稱呼她,似乎才能表達我對馬阿姨的無限崇拜與深切懷念之情。

馬老師從藝整整四十年,縱觀其走過道路,這四十年充滿了艱辛,充滿了心血和汗水。她以精湛的舞臺技藝贏得觀眾的陣陣喝彩。四十年裡她主演了8 0餘部戲,成功的塑造了個性、身份、地位迥異的現代、古代婦女形象,像《紅燈記》中的李鐵梅、《雙錦衣》中的姜琴秋、《琵琶公主》中的大雲公主、《啞女告狀》中的掌上珠、《白蛇傳》中的白雲仙、《狀元媒》中的柴郡主等都贏得了專家、同行、觀眾的高度評價。

金嗓唱紅三秦地 仙姿牽動萬人心—懷念恩師馬金仙 (筆者:李鵬)

對藝術的追求,馬老師可以稱的上是精益求精,她立足於傳統秦腔千年的文化底蘊,在角色的刻劃上又靈活地博採其他劇種的精華,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如代表作之一《白蛇傳》,就凝聚了馬老師十多年的心血,《斷橋》一折曾飄揚過海在臺灣引起轟動。經過她和愛人安建英老師親自移植、改編、協助設計唱腔、構思排導並經多次實踐,終於把《啞女告狀》第一個搬上秦腔舞臺,連演16年上千場,可算戲曲界一大奇蹟了。《啞》劇是難度極大的一齣戲,,如《火燒聽月樓》一場戲中水袖技巧難度特別大,但馬老師卻能演的得心應手,出神入畫。《赴京告狀》一場是全劇的精華,她扮演的掌上珠一角更讓觀眾歎為觀止,劇中呆大,掌上珠由她一人扮演。頭、上身為小旦,腿腳、下半身扮演成假頭臉,假上身的呆大,腳行呆步,身做女兒情,雙手做出各種手勢,還邊唱邊操縱假人機關,把一個掌上珠塑造的不溫不火,惟妙惟肖。《啞女告狀》的強烈反響引起了中央電視臺的關注。一九九八年,中央電視臺擬就《啞女告狀》為馬老師拍攝五集首部秦腔藝術片,80萬元的拍攝資金已全部到位,馬老師的定妝照也已然完成。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恰在這一關鍵時刻,馬老師的身體狀況急轉直下,拍攝事宜便被擱淺,最終亦未能完成。留下的只有馬老師的定妝照。這不僅是馬老師一生的一大憾事,更是戲曲界的一大憾事。

馬老師不但技藝高超,而且心中時刻裝著億萬觀眾。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為了振興秦腔藝術,她幾乎用盡了全部心血。那是1 9 7 8年春節她主演《雙錦衣》上下本,一天三場演出,連演數十天,以至到最後突然昏倒在舞臺,熱情的觀眾擁上舞臺呼喚著將她送往醫院進行搶救,原來在超負荷情況下掙裂腹腔內臟失血1500CC在工人療養院住院期間,為了減輕病友痛苦,她忍著傷口疼痛為他們演唱。手術帶來解時,又被接回咸陽參加陝西省戲曲調演,榮獲一等獎。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馬老師在短暫的一生中憑著自己的聰慧與勤奮,憑著對秦腔藝術的執著追求和對億萬觀眾的深情厚愛,在秦腔這塊肥沃土地上灑滿滴滴汗水,取得驚人的輝煌成就,她在《斷橋》一折中的唱段被中國唱片公司收錄,表演被中央電視臺專題片《藝苑擷英》收錄,並被製成錄像帶發行海內外。她和已故秦腔表演藝術家郭明霞聯合主演的《女皇與公主》在陝西省第二屆藝術節榮獲大獎,此劇又被列入中國藝術節西北薈萃展演節目。同時她還身兼陝西省政協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咸陽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等多種職務。她還創作、改編劇目十餘部。她的名字分別被《世界名人錄》、《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中華人物辭海.當代大文化卷》等多種大型權威資料書籍所收編。她的十多篇專業論文多次獲獎,音帶、像帶為秦腔藝術留下了寶貴的遺產。馬老師走了,我未能見上她最後一面,也未能為她送別,因為我知道消息太晚了。但是,我與馬老師的緣分仍在繼續。2007年,在馬老師逝世七年後,馬老師的愛人安建英老師親筆寫信給陝西省戲曲研究院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李瑞芳老師,向她介紹了我的情況。鑑於我對戲曲藝術的熱愛乃至痴迷,基於老一輩藝術家對年輕人的關愛,李老師向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積極推薦,促成我從老家調往研究院工作。這也是馬金仙老師生前對我的期望。

金嗓唱紅三秦地 仙姿牽動萬人心—懷念恩師馬金仙 (筆者:李鵬)

馬老師是我的恩師,生前送我的戲曲磁帶,我一直視為珍寶。懷著對馬老師的感激和思念,為了讓馬老師的秦腔藝術得以更廣泛的流傳,2004年我自學將磁帶轉換成CD光盤,並在她逝世十週年之際,找出版社將當初轉錄的光盤製作成四盤CD出版發行。

十五年過去了,我的耳畔還經常響起馬老師的笑聲,眼前還時常顯現她的身影。回過神來,只見桌子上馬老師的照片及磁帶封面,只能聽見CD機裡傳出依舊蕩氣迴腸的秦聲秦韻。

馬老師,我因結識您而驕傲,自豪!馬老師,我真的很想您,我會把我的思念在心裡默默訴說。馬老師,您在天堂也定未放棄自己衷愛一生的藝術吧!今夜夢中,白雲仙還會在斷橋如泣如訴唱起“白雲仙在中途自思自嘆、把當年修行事細表一番……”

李鵬

紀念馬老師逝世十五週年

2015年9月30日

於陝西省戲曲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