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从211本科到清华大学硕博!机遇源于一次清华计算机大学生夏令营

笔者某211大学本科生,计算机男,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老师一眼,就被他说成是:

适合干研究,然后就真的听信了他的话,走上了这条摸爬滚打的求索之路。

从211本科到清华大学硕博!机遇源于一次清华计算机大学生夏令营

那是在大二的上学期,我申报了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相信大家都参加过类似的项目,然后就结识了和蔼的老师V。稍微有点不巧的是这个老师V刚刚转行医疗图像识别领域,所以他和他的研究生们都处于学习阶段,于是我就作为一份子加入到了这个学习的大队伍中,整日的读论文、码代码、做实验。

虽然身边的都是高年级的研究生,但我也没多想什么,反正就是一股脑的投入进去,那个时候仅仅是为了把这个创新项目完成,也没想过以后要不要继续研究这个东西。经过暑假的留校学习,我也就慢慢入了门,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实验室水平较高的“高手”之一。于是就真正开始做项目、尝试解决遇到的技术难题,但所做的工作都是前人已经论证的工作,只是将这些工作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跟着老师V学习了大半年之后,我开始慢慢考虑了自己的终身大事——保研,因为笔者的专业课成绩还不错,所以走的是保研这条路,也一直想去清华计算机系继续深造。

但我稍微打听了一下发现,保研到名校最好有科研经历,最好产出自己的知识产权,论文专利什么的。但笔者跟着老师V搞了大半年也没产出什么自己的成果,而且老师也没有往这个方面引领我的迹象,这让我有些慌了神。这个时候一名大四的学长告诉我:大学里面老师各有各的优势,跟着什么人做什么事,比如有的老师善于参加学科竞赛,懂得讲故事,把一个产品包装的很好,旧项目经过他的打磨后也能让人耳目一新;有的老师就专攻学术,搞理论创新,不停地发paper。

从211本科到清华大学硕博!机遇源于一次清华计算机大学生夏令营

总之就是一句话:跳槽吧年轻人!

于是我私下找到了学院蛮有名的一位理论创新大牛老师S,老师S见到我非常热情、慷慨激昂,初次见面就巴不得把我钉在他的沙发上,给我讲了很多他们实验室的英雄事迹。考虑了两天之后,我决定一边跟着老师V做项目,一边跟着老师S写论文,从此我的日程表中又多了一项——论文的总结和反思,这也是我至今养成的一个习惯,就是读一篇论文从其目的入手,总结它的目的、方法、效果、不足并记录下来,建立自己的知识图谱。

后来看论文看了有两个月,我慢慢找到了感觉,并且针对一篇论文有了自己的思路,后来又多次找到老师S讨论,反复打磨想法,最终确定了模型的大致结构和实验思路,从此开始了慢慢实验路。虽然我之前经常写代码、做课设,但我还是感觉做论文实验是相当痛苦的一件事,因为只有你一个人在做这个事情,老师也不能保证这样做是对的。

正所谓“一杯茶,一包烟,一个bug改一天”,最痛苦的是好不容易成功运行后,实验结果却又给我当头一棒,做实验的那段时间我整个人的情绪都不怎么好,因为心里总是哇凉哇凉的,辅导员还为此专门找我谈了话,以为我得了抑郁症。不过好在我慢慢找到了实验的规律,掉发的速度也慢慢衰减了下来,实验了三个月后得到了满意的实验结果,至今我还记得那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我在迷迷糊糊中看到了希望。

从211本科到清华大学硕博!机遇源于一次清华计算机大学生夏令营

得到实验结果后就马不停蹄的开始写论文了,第一次写论文还是有点小紧张的,但好在积累的时间够长,所以没有遇到思路阻塞的问题。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丝毫不拖泥带水,一周的时间就写完了初稿,并提交给了老师S。

老师S似乎还算满意,帮我好好润色了一下语言和句式,之后又针对结构图和一些细节提了很多意见,那个时候正赶上过年,我还记得吃完年夜饭我就去改论文了,现在想来真的是满眼辛酸泪。

开学之后我第一时间就把论文投了一个A类会议和一个SCI一区的期刊,在等待审稿的期间,我也一直在改进自己的模型,做了很多实验,这些也都是后话了。三个月后,我收到了会议的录用通知,当时我正在食堂吃饭,老师S打电话跟我讲会议论文被录用了,当时我整个人都要蹦起来了。对于一个本科小菜鸡来说,自己努力了大半年的工作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真的是超级自豪的,这也是促使我继续研究的一个重要因素。

之后我参加了清华计算机的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并当着很多老师的面介绍了我所做的工作,有一个老师H当时就表示对我很感兴趣,我们互换了联系方式。后来老师M给我打电话说我得了优秀营员,问我愿不愿意到他那里继续深造,我一口气连说了三个愿意,之后就深入交流了一下入学的事情,我研究生的去处也就就此落定了,目前还是在本科学校里继续学习。

从211本科到清华大学硕博!机遇源于一次清华计算机大学生夏令营

​我在大二的时候就入了党,现在也早已是正式党员了,但当每次大声地宣誓说要振兴祖国,实现中国梦时,我都是十分无感的。但当我慢慢接触到科研后,我才真正觉得可以利用自己学的知识去做一些事情,而不再仅仅去温习前人的总结,这让我有了莫大的归属感。虽然笔者只是一个小菜鸡,但我对雄鹰梦有着独特的倔强,前方的道路纵然艰难险阻,但我仍然不后悔,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也十分感谢在我成长道路上帮助过我的老师们,超级谢谢他们不厌其烦的教导。

来源:募格学术 作者笔名:桂仔,某211桃花镇男子职业技术学校本科生,赤裸裸的工科男,喜欢将所想所悟记录下来,希望成为一名兼职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