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有些人在擔心程序猿過了35歲該怎麼辦,那些過了35歲的程序猿都做什麼去了?

書寫的力量


作為一個馬上就要向邁向40的程序員,對於這個問題有自己的看法,國內互聯網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在這個行業內已經有大量的40+的程序員,就從本人的一些同事的目前所從事的事情,給出5位同事的生存現狀,是不是真如外界所說的程序員到了一定層面必須轉行,任何職業都不能一棍子打死,都要根據客觀的事實來講話。

同事A,年齡40+從事軟件行業開發超過20年了,前後經歷了不少於5家公司,從最初的體制內的工作拿到北京戶口,到轉行做軟件開發算是經歷職場上很多風雲,轉行軟件行業還是受到外界影響覺得這個職業工資高,在十幾年前的軟件的工資水平相比其他職業還是高出很多,所以很多不是計算機專業的都去轉行來做軟件開發,在入行階段由於門檻不是特別高只要下功夫能夠靜下心來學,基本上幾個月就能入門了,這位同事開始先是在windows開發各種應用,後來轉向嵌入式,再後來接觸開源社區,一直走在技術最前沿,最後一家就職的公司規模比較小公司經營不善,和平分手最後無心再跟人打工就選擇出來創業了,這些年在行業內積累的人脈和經驗起到了作用,最後真還拿到了幾百萬的天使投資,前幾天打電話問說是第一款產品已經做完了,現在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第二款產品的研發過程,從個人角度推薦還是非常不錯,畢竟市場前景還是非常巨大。

同事B,在一家小公司做技術總監,研究生屬於學霸類型,本來有很大的留校機會,覺得自己不是幹老師的料子,就出去闖蕩一下,一折騰就是十幾年,過了2018年正好是40歲,雖然年齡大點在這家公司做的還是人工智能,屬於人臉識別類型,說是技術總監其實就是公司為了節省成本帶著一幫剛畢業的學生軍做項目,這種在國內很多小企業非常常見的模式,每天的加班強度也是非常大,前幾天聊天說到這種工作狀態有什麼覺得咋樣,整體來講有一種眾星捧月的感覺,雖然有時候是自欺欺人但還是非常享受這種感覺。

同事C,年齡40+在北京房價低谷期選擇了在更加便宜的燕郊買房子,當時的存款購全款買兩套的,結果買了一套和一個不用搖號的車,據說賣完之後北京就開始搖號制度了,算是一個不太有追求的程序員,不喜歡從燕郊的房子去北京市區裡面上班,就在燕郊附件找了一個技術工作,工資低了許多,倒也是落得一個輕鬆,每天下班回家還能看著一群老大爺在下棋,週末去小區邊上的麻將桌玩上一天,大家非常羨慕這種日子,但都不會去選擇這種活法,畢竟每個人的追求點不一樣,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用這種魄力,都能有這種閒適的心態,其實這種和回到老家找個低工資的工作,了此一生沒有太多的區別,好在這些老傢伙們還能找個時間一起聚聚。

同事D,年齡40+,曾經在摩托羅拉,聯想,黑莓等公司有著顯赫的經歷,技術能力驚人,現在做了一個自由職業者,據說做的一種黑產工作,具體做什麼也不太清楚,據說很掙錢的那種,每天工作兩個小時,其餘的時間就在學習新的技術,雖然是自由職業者,但對於新技術依然保持者高度的敏感度,畢竟行業的競爭無處不在,即使是自由工作者。

同事E,年齡45+,屬於標準的高管級別,現在屬於華為高管,即使級別非常高依然每天的工作強度非常大,由此可見華為的狼性文化可不是簡單的針對普通員工,說起這位同事經歷更加的豐富,標準屬於中國第一代的技術人員,中間創業三次都是以失敗告終,沒辦法最後有迴歸繼續打工,基本上都是技術高管的職位存在,但依然對於代碼工作不曾忘卻,有空還會寫上幾段代碼解決實際的問題。經常在電話裡抱怨在華為公司太折磨人了,但每次發完項目獎金又開始上了發條的一樣的工作,估計一輩子就在華為公司混跡了,到了這個年齡估計也很難再有激情進行創業了。

五個同事五個真實的經歷,無論是戰鬥在一線技術崗位還是坐著高管的職位,都會面臨非常大的生存壓力,畢竟技術類職位更新速度非常迅速,沒有一勞永逸的技術崗位,想要不被淘汰狀態只能是一直在路上。

希望能幫到你。


大學生編程指南


本人10年編程經驗,現上市公司程序員,接觸過各類同行,說兩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

我認識一個四十出頭的程序員,是我的同事, 年齡比我大一輪,他的上級都比他年輕,不過上級不是純技術出生,所以也說的過去,畢竟要爬上管理層不是隻有技術就夠的。

我們都知道程序員加班是常事,但是這位大叔幾乎不加班,除非參加會議超過下班時間,他會晚走。


他工作時間不多,一天八小時,除去中午吃飯休息一個半小時,有效工作時間也就六個半小時。但是他完成的工作量比其他加班到深夜的同事多的多,其他同事大概要三四個頂他一個,別的同事有可能處理個問題、更改個功能要花半天, 他幾分鐘就可以搞定,工作效率非常高。而且他解決問題的思路不墨守成規,有時候看起來要進行很大改動的問題,他總能通過別人想不到的方式瞬間解決。他非常善於使用外部工具幫助自己提升效率,如果沒有這種工具,他還會自己開發。總之,他會通過各種神奇的手段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別的同事拍馬也趕不上。


與此同時,他的技術功底也非常牛逼。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去甲方那邊部署項目,但是中間由於某個功能的文檔缺失,配置文件數據配置出錯,程序出現BUG。本來這種情況一般是分析代碼, 但是因為在甲方那邊,代碼根本沒有,而且處理配置文件是一個基礎庫文件,寫的人是誰都不知。然後我想了個辦法,可以把基礎庫文件反編譯成Java代碼,然後分析問題所在。這大叔說:“不用這麼麻煩,我直接看字節碼就可以了”,於是他在服務器用系統命令將java的jar文件轉換成字節碼文本,一行一行的閱讀,沒多少時間就確定問題是因為我們填寫的一個數字配置項目超出了範圍,當時看的我目瞪口呆。

後來這哥們辭職跳槽了,換了一家公司,工資比之前的高1/2,當然工資的提升不是他跳槽的主要原因,他跳槽是因為新公司離他家比較近。 所以像這大叔這種程序員,即使50歲,也不用擔心寫不了代碼,實力擺在那,要去哪都由自己選過。


我還有一個前同事,26歲,很年輕,精力旺盛,每天加班到深夜,但是程序就是寫不像樣,一個簡單的需求,別人做幾小時,他要做好幾天,而且還錯漏百出,都是BUG。但是這哥們總認為問題不是自己的,而是各種外部因素引起的, 比如需求變更,依賴舊代碼等等。後來這哥們被公司優化離職了。過了幾個月,這哥們找上我,問我要不要買保險,我問他是在保險公司寫代碼嗎, 他說他現在已經不寫代碼了,專職賣保險。

所以,程序員被淘汰的規則看出來了吧,跟年齡大小沒有必然關係。年輕時入行程序員,不斷學習,不斷積累技術經驗,不斷摸索方法技巧,同時業務經驗也要不段的積累,這樣的隨著年齡變大,只會越值錢。


程序員也被稱之為碼農,但是你們要真以為我們跟工地裡搬磚的民工沒區別,年齡大的幹不過年紀輕的, 那就大錯特錯了。同樣的程序員,好的程序員比差的程序員效率高五倍,也不是誇張的事情,這不是精力旺盛與不旺盛,工作時間多與少形成的差距,智商、基礎、經驗、技巧、興趣、專注程度才是造成差距的原因,至於年齡,當程序員們在這些方面都沒有差別的情況下,才會被納入參考範圍。


簡而言之,能力不強的程序員,三十歲不到也會被淘汰, 參考我的那為賣保險的同時。能力強的,四十歲工作照樣由自己選過,參考我說的那為大叔。所以,現在還在焦慮這個問題的同行們,或者即將踏入這個行業的未來同行們,不要浪費光影,在職業生涯中不斷審視自己的現狀,通過學習、積累經驗彌補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技術和業務能力,年齡這個敵人根本擋不了你繼續做程序員。


挨踢直男


我本人也是一個程序員,雖然現在沒有35歲,但是在近一年的工作中也慢慢的去思考自己以後的路是怎麼走。

個人經歷

本人16年畢業後工作,但是是在我們鄭州一家軟件公司做Java後臺開發工程師。可能是當時剛畢業,無論自己掙多少錢都是全部花銷完,有加上鄭州是二線的城市,三線的工作,一線的消費水平。在第一家公司工作大約有8個多月的時候選擇了離開。然後在武漢來到了武漢。(說明一下,我不去一線城市的原因:第一,我個人不太喜歡那種緊張壓迫的生活。第二,我想找一個離家近一點的,不想到時候家中有什麼突發是事情,自己不能及時的趕回去給自己留下遺憾。)來到武漢的時候,也陸陸續續的面試收到了大約5份offer,但是當時自己想在這種生活過於簡單每天都是電腦 BUG的這些東西。所以也給推啦。在最後一次面試中(這一次是沒有在去面試開發)面試了一家培訓機構,選中了在培訓機構裡當講師。

感悟

現在在這家培訓機構裡也有一年多啦。從當時的初級講師到現在的中級高級講師。先出來的學生也有幾百名。現在在想。以後是不是繼續在這裡做。畢竟相對於開發而言,我們這些講師算的是一個偉大的職業。現在的我,其實也是想在回到開發的崗位上。打算在利用幾年的時間努力一下。

程序員這個職業,發展的路只有兩條:一:去做管理 二:去做架構。要是一個程序員在三十五歲的時候沒有達這兩個等級的話。我個人還是希望轉入的教育行業,可能現在這個職業沒有開發那樣舒服,但是有實打實的開發經驗。會來出來一群的優秀的程序員的。


幽靈大叔


今年恰好35歲,身邊的朋友也大多數是這個歲數,所以我應該比較有發言權;先講幾個正面的例子,讓大家打消程序員35歲就失業的顧慮,再講幾個反例,讓大家能夠“有所警覺,早日打算”。

三十五歲只是開始

我圈子裡面做程序員的,或者說程序員出身的,沒有高度特別高的,大部分還是普普通通的“打工者”,或已經開始了普普通通的“創業”;不過大多數都能夠在一線城市置業安家。

  • 同事A,其實和他並不熟,但是為什麼第一個說他呢,就是因為他已經40多歲,是為數不多的以寫代碼為主的程序員,雖說他敲代碼,但是從來不寫業務相關的代碼,主要是從事新技術的研究,寫寫公共的組件或系統。

  • 少數人轉了架構,比如我自己。不過我接觸過的大部分的架構師,做的事情都比較雜,不僅要做架構設計(自己的項目全權負責,還要幫其他項目出出主意),要做一些項目管理的工作,時不時的還要打開IDE寫代碼;總之,還是離不開代碼。

  • 多數人做了管理,可以說,到了30+之後,我認識的大部分程序員基本上都走上了管理崗位了,最低也是項目經理;主要的工作就是需求溝通、開發任務的拆分、項目進度管理、立項結項這些。

  • 為數不多的人選擇了創業。同事B是我曾經的項目經理,平日裡會接一些“私活”,有一次接到一個大單,直接辭職創業了;朋友C一直混跡於互聯網公司,後期跳到初創型的小公司做了CTO,最後一次跳槽,直接變身成為了技術合夥人。

要有危機感

說了一些混的還算可以的,不過也不能太樂觀,也說說“反面例子”;如果不能居安思危的話,到了35歲會比較尷尬。


  • 朋友D一直都在軟件外包公司(一直沒有換過),給的Title挺高的,但是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工資是不低,但是有一點不好,因為是外包公司,所以需要常駐客戶現場,這是沒有辦法選擇的,而且如果有多個客戶的話,每個都需要照顧,所以大多數時間都花費在路上,比較痛苦。

  • 朋友E,也是在軟件外包公司做項目經理,好處是工作比較清閒,壞處就是待遇比較低(我在其他問題中解答過,外包公司待遇的天花板都很低)。他們所在的客戶在18年重新做了招標,結果他們公司沒有招上,很多員工直接就被清場,很是被動。

  • 同事F,在公司的資歷比較老(現在已經籤長期合同),現在已經開啟“養老模式”了,推掉所有費時費力的工作,只做一些非常簡單的工作;目前Title已經被摘掉了(工資不會降),但是萬一公司以後要裁員,估計他這樣的也沒得跑。

我將持續分享Java開發、架構設計、程序員職業發展等方面的見解,希望能得到你的關注。


會點代碼的大叔


真相是35歲的程序員還有很多。這個行業確實競爭激烈,但是這個行業卻也更加公平透明。

首先,35歲以上的程序員,還有很多。

如果你到中關村大街上看看,35歲以上的程序員,或者40歲以上的程序員,有這灰白的頭髮和魚尾紋,卻也揹著雙肩包,匆匆走路的人有的是。

我的同學和朋友,大多都是35歲以上的,繼續當程序員的也很多,既沒有被淘汰也沒有死掉。

所以,網上說的“35歲後的程序員會被淘汰”,更多的是基於噱頭和刺激才傳播來開的。一個行業,特別是依靠智力的行業,自然會有正常的人才態度。

其次,IT行業,確實競爭更激烈,那麼淘汰的不是35歲以上的人,而是不學習的人。

我有幸認識了一位世界500強的女性合夥人,70多歲了,是位科學家。2018年來工作,她說她會給中國區的員工做一場講座,內容是關於區塊鏈。2019年來中國,她的演講主題是量子計算的應用。而量子計算,是她從2018年開始學習的。

但是,我也聽過這樣的話“人過30不學藝”,我也一對一的諮詢過30幾歲的職場人“我都30了,我不想那麼辛苦了”。有的人,拿著年齡作為藉口,自己退下來了。那麼這些人,在職場中,邊際價值遞減——他們因為時間積累而拿到工資高,他們因為年齡大要求尊重和寬容,他們學習能力比年輕人差關鍵是還不想學了。這些毛病,在傳統行業,可能還能忍,因為傳統行業的知識更新慢,那麼年紀大的人只要還有幾分社會經驗,大家也都會面子上過的去。

但是在日新月異的IT行業,不主動學習的人卻是會逐漸喪失地位。

那麼怎麼辦呢?一是主動學習,二是轉換跑道。

年底我和一位女工程師聚會,她今年40了,她和我說:2019年的計劃就是將概率論和線性代數重新學一遍,然後每週看一篇知網論文。

還有一位女生,告訴我她打算從運維工程師,轉為銷售。因為做了10年運維,她發現自己在解決方案提供上有些江郎才盡了,但是在理解客戶情緒和溝通上,她還很有經驗。所以35歲,求職銷售工程師或銷售。

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所以,不管你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還是35歲以上的中年人,跟上改變心隨境轉,就沒什麼好怕的。


為好優姐姐


先說下本人情況,本人現在是五年工作經驗的程序員,之前待過的公司裡都有35+的程序員,或者以前是程序員的人,其實如果在35之前你不是每天都玩,技術渣渣的話,反而年紀越大越吃香。先看一下圖


24-30歲:技術積累階段

從參加工作到工作一定階段,要積累足夠的代碼量,打磨自己的技術實力。

30-35歲:形成思維方法論和知識體系的階段

形成了自己的思維方法論和自己獨立的學習技巧,任何新的技術在你眼中都能迅速的看到技術的本質,快速吸收成為你的知識體系的一部分。

35歲以後:瞭解自己,把自己變現的階段

35歲以後你的一線coding能力一定是下降的,你寫代碼絕對不如25歲的程序員快,效率高。但是這不重要,因為編程只是你整個武器庫當中相對最不重要的了,你的經驗,你的視野,你的架構能力,你的管理能力,你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已經遠遠不侷限於技術這個領域。

最後

歡迎大家關注我,可以一起交流。


程序員的365


首先,先算一筆賬,有多少程序員到了35歲。

今年2018年,那麼35歲的程序員至少要在1983年出生。

以中國互聯網三巨頭BAT來說:

騰訊成立於1998年,阿里巴巴成立於1999年,百度最晚成立於2000年。

那麼,1983年出生的人在BAT成立之初分別是15、16、17歲。

而那個時候也並不是互聯網發展非常快速的階段。

這波最早的人呢,要大學剛剛好學了編程,畢業時期追隨大佬們創業。

如果剛剛好這麼巧,那麼這些人現在已經是高管了,不需要轉型。


所以為什麼說,互聯網公司的員工普遍都是年輕的團隊,

不是因為年輕人拼搏努力有朝氣,而是以前,互聯網的發展並沒有那麼好,

人們普遍找工作,不會往編程的方向努力。

當然也並沒有說,就沒有老一批的程序員存在。

但是相比於其他職業,這批人真的是鳳毛麟角,

所以,這些鳳毛麟角大部分,已經盤踞在各大互聯網公司的管理層。


最後,如果你很不幸,是一隻依然在一線掙扎的35歲以上沒有混到管理層的程序員,

那,建議轉行做架構師或者帶帶新人、做做培訓吧。

程序員真的好累啊。。。。。


51job職升機


阮一峰:IT 行業是一個年輕人的行業

在程序員這個行業,從35歲開始,你會感覺,堅挺在一線的人員數量減少,曾經的華為裁員時間就從側面驗證了這種感覺。

為什麼35+程序員減少?

人的生理和智能的最高峰是20歲~30歲這個年齡段。程序員的工作任務重,加班是家常便飯,過了30歲,身體就慢慢走下坡路了,思維也不如以前活躍了。

程序員行業變化太快了,新事物層出不窮,新技術也來得快,所以程序員年齡上去後,思維固化,按部就班是最致命的。

年齡帶來的問題,讓程序員很難全身心投入工作,連續加班,壓力大,身體承受不住,家庭的影響,分散了花費上工作上的精力。

對於企業來說,新人程序員接受新事物快,思維更加靈活,可塑性高的年輕程序員,精力旺盛,當然更喜歡。

國內35程序員現狀

因為缺少確切的數據,這裡只是經驗之談。

本科畢業,從事工程崗位,到了30歲,有了一定的技術沉澱,要麼就走管理崗,要麼就創業。

35歲的程序員,由於年齡問題,導致了一些情況的出現,大部分選擇換方向。

但是也有人能夠堅持繼續做開發的,能堅持開發,只有兩種人:

第一種,沒什麼上進心,為工作而工作,所以幹了一輩子的代碼工作。

第二種,對技術非常熱愛,拒絕公司的提拔,熱衷於工程崗位。

無論是哪種人,都可以幹一輩子的某項工作,沒有問題。

你可能覺得沒前途,這不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你不能要求每個人都一定要去創業當老闆,那才有志氣。

還有就是35歲程序員周圍的年輕人是這樣說的:

“公司 40+一線寫代碼的不少,沒覺得拼不過我們這種年輕人”

“部門中的程序員,35+,實戰經驗豐富,我們稱他大佬,不是因為工齡、年齡,而是他的技術令人欽佩。”

總之,35歲以上的程序員轉行轉崗的有,想幹一輩子工程崗的,也絕對沒有問題。會出現問題的,一定是那些不思進取、只想混日子的程序員。


編程獅APP


關注我,獲取更多深度解讀


1024程序員節,答這個題最合適。


首先,報以平常心看待程序員這個工作,這真的也是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不知道為什麼非要用35歲給這份工作劃條時間線。

說程序員辛苦勞累,工作哪有輕鬆的?設計、文案、運營一樣要熬夜加班,禿頭謝頂。

很多文章說程序員35歲後就快失業了,其他工作不都一樣麼。永遠有年輕人畢業入職,比你年富力強,比你精力充沛,比你能熬夜,還比你工資低。

平常心看待,工作都一樣,與其擔心這些,不如自我提升。


至於出路,有能力的程序員從來不愁

創業

比爾蓋茨、扎克伯格、馬化騰、周鴻禕、雷軍、張小龍、張一鳴,縱橫互聯網的大佬們,程序員出身的就佔了半壁江山。

其中小扎最年輕,才34歲,張一鳴剛好35歲,他們都締造了自己的商業帝國,上上富豪榜也是輕輕鬆鬆。


升職

如果程序員一路打怪升級,35歲時,也算是職場巔峰,當個總監也是相匹配的職位。不要總把程序員定義為碼農,碼農是新手村狀態,互聯網公司裡,程序員的上升途徑應該對標CTO(首席技術官)。

搭建產品架構,底層架構,代碼庫,等等。這是在實際工作中,得到的經驗,不是剛畢業的應屆生能夠取代的。

如果做不到,那還需要努力。


開工作室,資源對接

互聯網時代,只要肯吃苦,就一定會有回報。創業和升職CTO要求比較高,對普通程序員而言還是有難度的。

但是,程序員也可以利用自身所長來做自己的小事業,比如早幾年,微博沒有這麼完善的後臺工具,很多抽獎工具、發文插件都是第三方開發的,這裡就是商機。

到後來的微信公眾號開發,現在的小程序開發,這些對技術要求都不高,積累資源以後,甚至可以以工作室的形式運作,接外包。


我是吳懟懟,虎嗅、36氪、鈦媒體、產品經理等專欄作者、前澎湃新聞記者,專注互聯網科技文娛解讀,更多深度解讀,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吳懟懟


  1. 高升部門經理成為管理層 身邊有很多從事it行業的熟人,其中有一人正在向管理層努力邁進。不管是運營維護、程序設計還是系統管理等等都去接觸瞭解,只有全方位知識架構才會給自己贏得最終勝利

  2. 轉行涉及相關專業 認識一位中科院的老師,之前一直在大型企業做架構設計,後來歲數大了有機會做個老師也很不錯。

  3. 和夥伴一起開公司 自己合夥幹確實風險和阻力很大,除了技術層面還需要各種東西材料,還要應對時代的推陳出新,一般有膽量、魄力、能力的人才會做出這樣的決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