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 魔幻山城:重庆的板块价值轮动

过去20年,普通用户对于房产,更加看重的是他的资产增值能力以及快速变现能力,对于很多人来说只要房子买了,以后卖了就能赚足够的钱了。

正是因为这样的态度,所以让大量的房东对中间房屋租赁这一块的收益几乎保持忽略不计,特别是在重庆这个曾今地票吓人的城市,80%以上人群买房只买新区新房。

因为大部分人,哪怕是刚走出校园的学生,可以用比较低的价格租到房子,导致很多买家绝大程度上放弃了租金这块收益。

但是到了现在这个平稳截点,第一个维度我们看到房价的涨幅开始下滑,并且最重要的是房产的变现周期可能开始拉长,换句话来说这对用户的持有成本提出更高的要求,或许成熟区即买即租的房子才是接下来的首选。

所以,接下来房产持有者需要面对新的一个话题就是:我应该如何对待我的房产。

但是毫无疑问,简单的暴利变现,在未来的周期内变得越来越难,或许你应该提前意识到什么,话不多说来看看重庆这座魔幻山城的板块介绍,看看是否对你接下来买房有帮助。

魔幻山城:重庆的板块价值轮动

全国城市中找不出几个和重庆地貌版图相似的,山水是重庆特殊的地貌。高差巨大、两江交汇,自古就有人问重庆人是不是生活在山里,确切的说“也是”。

对于很多外地的朋友,重庆是魔幻的,抖音看了一百遍,来了还是蒙的。因为重庆司机不会跟你说“东南西北”,只会说“上下左右”。所以,我前面几篇会先给大家树立个地貌雏形,讲讲为什么重庆会形成今天的版图格局,后面我们会讲到曾经的坑和未来机会点。

今天在重庆之所以找不到中心原因有:

魔幻山城:重庆的板块价值轮动

历 史

重庆城市格局是解放初期形成的,在城市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工业区由沿江向内陆拓展。由两江沿线的工业居民区向内陆发展,空间逐渐扩展和完善的。

1929年建市,当时的城市形态是渝中母城+南岸弹子石+江北城,也就是重庆老城“两江四岸”的基本形态。民国、抗战期间,向南坪、歌乐山、北碚、九龙坡等有所延伸。

新中国成立后,重庆主城的大战略是“向西发展”。大坪、杨家坪、石桥铺三角地区为新城市中心,沙坪坝、磁器口、小龙坎、大渡口、中梁山等为发展重点,产业和人口大量集聚到主城西部。这一时期,重庆西部得到史无前例大发展。为什么是西部?因为不用跨江,南部要跨长江、北部跨嘉陵江,亲啊!那时的大桥何等稀缺。主城就两个桥,嘉陵江大桥和长江大桥。

当然这个时期主城功能划分也有了“三大中心”的提法,经济中心(母城渝中解放碑)、工业中心(九龙坡、大渡口等)和文化中心(沙坪坝)。这一时期,北区、南区远远不如西区。

重庆的“老六区”: 市中区(渝中区)、沙坪坝、九龙坡、南岸、江北、大渡口。1995年,重庆主城有了大变化:撤销江北县、设立渝北区,撤销巴县、设立巴南区,市中区改名渝中区。现在的主城九区在这一年基本定型。

直辖后的发展

直辖后的发展抛弃工业,转服务业,区域发展也就翻转,后来的北面一路直追,喊出了“重庆向北”口号。

在山水地貌下发展的城市中,全国还有一个跟重庆相似的城市是深圳。深圳的初期发展也极受地型限制,不是环状发展,而是从东到西的过程(罗湖-宝安)一直到东西发展30公里外,才开始翻山(螳螂山)。重庆相似(从南至北,东西实在扩不动了,只能翻山)。

在我看来,现在的大学城、茶园位置先天不足,注定只能是城市副中心、次中心之一,正是因为翻山;去大学城要翻歌乐山、中梁山;去茶园要钻过铜锣山,这也是为什么茶园、大学城相比较礼嘉、中央公园,开发得早的多,结果房价嗖的一下就被甩到后面。这一点也决定了以茶园、大学城开发速度推测北区,注定百分百错误。

魔幻山城:重庆的板块价值轮动

多核多中心

重庆是一个各区均价相差不大的城市,远不如上海北京环状价差大,比如房价“内环永远涨”在重庆就不适合。

重庆与北上这种环状的城市最大区别是:“多核”。深圳多核多中心格局也十分明显的,由于原来的中心扩展,加上天然的地理阻隔,各区域发展随中国的产业发展及转型而更替,侧重不同产业和区域聚集效应。

地票

以前重庆有个全国特殊的地票制,导致的可开发的土地多,直辖20年破旧立新的“修修修”。整个城市没有太多老破大,直接导致西南地区与北京上海不一样的审美,西南人民嫌弃老旧,大家都爱追新区。这点和深圳也相似。深圳是移民城市,本身没几个原住民,索性使劲建吧,到处搬吧。

重庆的“南北中西区#

主城九区

重庆主城区总面积8.24万平方千米,辖38个区县(自治县);2017年常住人口3075.16万,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重庆直辖后的发展速度,对周边市县的人口虹吸效应明显已赶超成都。

渝中——老重庆的中心

魔幻山城:重庆的板块价值轮动

两江交汇夹在中间的小岛就是渝中区,重庆有句俗话,上半城下半城(解放碑的山上和山下)离开半城都叫“进城”。

渝中区由于山地环境,可开发面积最少,开发成本也高,和所有的市中心一样,解放碑没有大片的住宅小区,只有两种楼,年代久选的单体楼和新建的高档单体楼,大多都是出租,售价也不便宜,一句话,不适合住家。

渝中另一个中心是大坪,原住民很多,原来只是解放碑到九龙坡区的过站,后来渝中扩张,大坪发展起来,两个三甲医院和重庆医学院同在一个小区域,居住密度很高。大坪几乎是没有待开发居住用地了,所以目前次新二手价格较高。但是区域没有可扩展面积,跟大势吧。如今的解放碑已成为商业旅游中心, 大坪则是高密居住区,新旧相融。

南区——传统经济区

魔幻山城:重庆的板块价值轮动

南面的中心南坪,本身已经十分成熟,后因腹地面积太小,开山往茶园发展,区政府旧址也迁至茶园新区。南坪老城发展饱和,将来靠旧改拉动,价格随大势。南滨路向来是游客热点,江景资源是两江交汇,一直被翻炒,有几个CEO,价格偏高(具体后面讲)。再往南是九龙坡、大渡口、巴南区。

历史我们讲过,南边是解放后先发展起来的区域,原住民基数很多的,有成熟的老商圈,目前处于大量更新扩建中。在公共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这几个区是完全分离的,如今几个区已经连接起来,加上渝中南坪中心居住外溢,几个区都有类似大渡口西城新区、融汇半岛,龙洲湾等新中心,居住环境和密度都大大提高,所以原区域大量人口迁至这此新区。南区不像北区的概念过度热炒,人口基数也不错,空间我认为是有的。

北区

两江新区重庆叫三北区:含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是国家级新区。

魔幻山城:重庆的板块价值轮动

一句话:“荒地变黄金”。

江北区有观音桥商圈和江北嘴金融中心,观音商圈崛起带动的是重庆一路向北的发展,由于北面地势平壤,腹地面积大,没有山河阻隔,有天然扩张优势,北面曾经因为过江修桥迎来黄金十年的发展,目前北面已经发展到蔡家(均价快过万),离主城25公里外,就像深圳向西一直过机场往福永。北滨路延线江景房是重庆最热均价最高的区域,两江一直倍受外地人追捧,所以即使入住率不高的小区价格也不亲民,要问本地人喜不喜欢江景?“其实还好”

江北嘴:#上有江北嘴,下有陆家嘴#。中国中西部地区国家级战略金融中心,100万方写字楼商业,高大上。经历了N年政治停顿,江北嘴写字楼还是逐渐成熟了,但因为错过了黄金发展时机,与北部新区的当红互联网产业区相比,是发育迟缓的,所以本人对大规模政绩是持观望态度的,要理性。

一路再向北就是渝北区,目前有照母山,中央公园、礼家等热点新区,以改善三房四房居多,北区一直是本地富人区,建面均价是九区最高的。北区规划最新,有产业(互联网),居住密度低。目前市级行政机构(公检法人大等等)都集中在渝北嘉州,由于和江北区地理上无明显界限,渝北一直是江北乃至重庆的北移的重点。当然渝北豪宅区也已然形成多年,嘉州,新牌坊,人和等,别墅豪宅扎堆,缺点是有些区域完全不成熟价格已经炒得太高。(具体后面会讲)

西区——沙坪坝传统教育老区

魔幻山城:重庆的板块价值轮动

从小学到大学教育都是重庆数一数二的,沙区中心腹地面积有限,和其它几个老区一样,密度大。所以后来的大学城概念,翻山造城。造就了现在的西永微电园和大学城,目前大学城的居住人口大部份来自上学的家庭和西永产业园员工,所以大学城跟学校一样。人口活动跟寒暑假有很大关系。当然大学城是有利好的,学校15所,常驻人口30万,对于一个副心,相比其它产业,学院是最发展稳定而有持久的,放眼全国,乃至世界学区房都是坚挺的。

东面不讲,东面是山,好吧。

总结一下:北富,南强,西文化。

从地产的角度,每个区都有自已的特点和忠实粉。先写个城市概况,希望能让初接触重庆的朋友,一目了然。后面会陆续为大家更新:区域价值,洼地分析,价格轮动等分享到星球。

知识体系这东西,是要随市场更新的,我们就是这样一个务实的号:精于技术、注重实效,建仓更靠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