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日起,環境保護稅正式施行。到8月15日,國家稅務總局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第二季度環保稅納稅人申報入庫52.2億元,較第一季度增長7.6億元,環比增長17%。上半年,環保稅納稅人申報入庫96.8億元,與去年同期同口徑排汙費相比,增收17.5億元,增長22.1%。從行業看,石油和化工等行業是納稅大戶。
半年轟轟烈烈的環保整治,除了倒逼企業升級環保設備,似乎還有一些悄無聲息的影響……
環保嚴查是導致上游資源價格飆漲的重要推手?
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人民的好日子來了,大部分實體工廠停了:鋼筋廠限制生產了,印刷廠停了,傢俱廠停了,鑄造廠停了,油漆廠停了,紡織廠停了,印染廠停了,模具廠停了,機械廠停了,鋼管廠停了,噴漆噴塑廠停了,紙箱廠停了,五金廠停了,電鍍氧化廠停了,飯店也關停了……空氣質量將達到可食用級別,大家可以放心喝西北風了!
而我們熟悉的化纖行業也是這樣的,8月9日,聚酯產品開始漲價,8月10日-13日,主流聚酯工廠普遍漲價100-300不等。8月14日,FDY漲100-150元/噸,POY漲150-200元/噸;8月15日,滌綸長絲價格普遍上調100-300元/噸;……然後還沒有停止
缺錢+缺貨+宏觀環境,化纖企業生死未卜
從事傳統行業的企業遭受重創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紡織企業更屬於勞動密集型——受制於機械、原料與技術、人力資源方面必須的鉅額資金投入。生產成本處於高位,與瞬息萬變、難以琢磨的市場行情——款式老舊落後導致庫存積壓,以及同行激烈競爭——價格戰蠶食利潤,非常依賴資金持續投入。銀行信貸收緊、變相抽貸、壓貸無疑是雪上加霜,更加重了企業資金負擔。融資難,融資成本居高不下一直是民營企業遇到的困境,小微企業尤甚,90%的小微企業需要依靠民間借貸維持經營,民間借貸利率高達25%以上,借用時下流行的一個說法來形容,不借錢是等死,借錢是找死。
而受環保的營銷,化纖紡織行業全產業鏈停工、停產、限產,從而導致化工原料、染料、助劑等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原料、印染成本大幅增加,坯布同樣“漲勢喜人”。
再加上今年以來,國內外宏觀環境都很不樂觀。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級,外貿不確定性上升,出口壓力非常大。儘管美國目前公佈的加稅清單不包含服裝、家用紡織,且加稅尚未進入實施階段,但以美國朝令夕改的一貫作風,紡織行業自然不能掉以輕心,可以說國內外市場的需求發展均不穩定。
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增長情況
化纖紡織企業如何涅槃重生?
市場擁有控制力的往往是掌握技術和資本的企業,不論上游還是下游,創新能力和資本運作,才是一個企業立足的基礎。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曾針對困境提出了產業升級規劃:一是加強紡織服裝上游面料企業的研發能力;二是注重原創與創新,扶持品牌運作,打造紡織服裝產業的原創品牌。也就是說,一是產品研發迭代更新,二是品牌運作,通過這兩條途徑,雙管齊下改善紡織業現狀。而這兩條途徑都需要數字化支撐,才能使紡織企業乃至整個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而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領域的快速發展,數字化轉型不斷被提及。據預測,2020年物聯網設備將達250.1億,每天約有500萬臺設備彼此聯結、接入互聯網或兩者兼得。全球約有64億個數據通信體。從中化纖紡織業的數字化轉型可以找到哪些必由之路?總結如下:
1、從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針對產銷、效益、投資等重要指標進行結構性調整,將自己定位成平臺,對接上下游資源。
2、挖掘需求,才能夠持續不斷地驅動生態鏈運轉、擴張,需求的挖掘依賴於大數據獲取與分析,而大數據則來自於巨大的流量池。流量池獲取的數據相當於樣本,樣本越多,越貼近現實,這便是流量池在需求端的意義所在。把控好需求,就能夠解決供應鏈失調的問題。
3、原創,解決痛點問題顯得更加重要。原創是很多製造型企業的心頭之痛,在任何領域,符合市場需求的原創都是求之不得,企業下資本和精力去做原創就要承擔不被認可的風險。流量池+大數據可以避免這種風險。
閱讀更多 化纖邦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