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給幾百個人送粽子送不出去是什麼感受?

我們都收過禮物,也都送過禮物,但同時給幾百個人送禮物的經歷,估計很多人還是沒有的。

就算你有同時給幾百個人送禮物的經歷,幾百人都沒收的經歷你一定不會有。

我最近就有一次這樣的有趣的經歷,很值得和大家分享。

長期以來,我心裡有個朋友名單,一直有個想法,等條件允許了,自己遇到什麼好吃的好用的,就給這個名單上的都送一份。

當然現在來看,我自身能力還沒達到給幾百人送禮盒毫不心疼的程度。

但得益於互聯網公司在宣傳投入上的不遺餘力,我取巧地借力禮物說的營銷活動,給幾百人送了粽子禮盒,可是結果非常有意思。

先從這個活動說起,有一天我在新榜的微信群裡,看到新榜的工作人員在發福利。

新榜和禮物說合作了一個抽獎活動,一共2000份“真功夫X禮品說”端午粽子禮盒,當晚開獎。

當時離開獎還有幾個小時,但我發現當時參與的人才1000多,獎品比參與人數還多,這意味著最終中獎率很高。

到了晚上開獎後果然中獎,2000份禮物,2126人參與,中獎率高達94% 。

給幾百個人送粽子送不出去是什麼感受?

我全程體驗後,確定沒有其他費用,不用掏一分錢,沒有任何陷阱和套路,中獎後按要求填寫好地址就可以坐等收禮。

這時就有一種複雜的情緒和微妙的遺憾,這樣的好事,應該借花獻佛,分享給朋友們啊。

但我又清楚的知道,如果時間倒流,我還是不會分享給朋友。

因為我不知道這個活動是否靠譜,是否有額外費用,有沒有陷阱和套路。

當時突然就理解了歐洲最偉大的管理思想大師之一查爾斯·漢迪的一句話。

你知道該走哪條路的時候,往往意味著這條路已經不屬於你了。

但好在我有點小聰明啊,能不能再找一條相同的路呢?

我查到禮品說有一系列這類和各種不同公司合作的營銷活動。

作為主辦方,他們肯定要把這個活動通過各種渠道傳播出去。

否則真出現2000份獎品,只有1000個人抽獎的情況,也是大寫的尷尬。

於是我在微信裡以“禮品說 粽子”作為關鍵字搜了一下,果不其然,又找到一個香榭麗舍和禮品說的抽獎活動。

同樣還是2000份禮盒,當時1000多人參與,隔一天早上開獎。

儘管有過一次經驗,我還是沒有馬上分享給朋友。

我又等了一段時間,根據增加的人數進行了預估,得出最終中獎率還是比較高的結論。

這時我才開始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雖然有幾十個群,幾千好友。

但我並沒有群發,只發給熟人,不太熟的只發給高價值好友。

因為不太熟的人對我瞭解不多,要解釋很多,時間成本太高,如果所有人都發,解釋不過來。

而且參與的人多了,必然會拉低中獎率,我自然希望經我介紹的人都中獎,所以就要在通知人數上剋制。

熟人主要是同學、同事,高價值好友主要是在各種場合加為微信好友的創業者、高管或者有趣的靈魂。

我先是在高中同學群、大學同學群、金融MBA群和我成立的付費社群、以及自己的知識星球裡發了這條消息。

現在騙子太多了,因為怕大家誤解。

我還特意介紹了這個活動,沒有費用,中獎率極高,我和這家公司沒有利益關係,只是借花獻佛給大家送個小禮等等。

給幾百個人送粽子送不出去是什麼感受?

接著我還給一些微信好友單獨發了這條消息,算上各個群,加起來發了幾百人吧。

雖然考慮到可能會被大家誤解,但我還是選擇發給這麼多人。

因為對我來說,邊際成本幾乎為零,只是點幾下,對方就可能收到一份粽子,多半會心存感謝。

當然對方也不一定多麼感謝我,也不是我出的錢,但那也沒關係,總不至於因此恨我。

最多就是被少數沒有參與的人誤解為別有用心的騙子,那也沒關係。

也算是一個好友篩選的過程,把那些辨別能力不足的人從社交版圖中篩選出去。

也就是說這是一件風險有限,收益還不錯的事,當然值得嘗試。

對禮物說和合作公司來說,也不吃虧,我按照他們的抽獎規則為他們介紹了一批質量相當高的用戶。

這也是他們的高明之處,用足夠的利益讓人心甘情願幫他們拉新。

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抽到粽子,所以人均拉新成本低於一盒售價26元,成本肯定更低的粽子。

這在流量越來越貴,應用平均拉新成本幾十元的今天並不算吃虧。

記得看過一款金融應用分享拉新經驗,裡面有句話印象深刻“獲取單個投資用戶成本僅37元/人,僅為渠道推廣的1/10”。

雖然禮物說這類應用拉新成本比金融應用低一些,但禮物說這個活動,從拉新成本的角度看也是挺划算的。

接下來的回應就有意思了,絕大多數看到信息的人都是沉默的大多數。

特別是在群裡,只有兩個人在群裡對我表示感謝,其他人都彷彿視而不見。

群裡的反應在我的預料之中:

一是有些人微信群太多,信息爆炸冗餘,看不過來;

二是有些人對這種天上掉餡餅的事表示懷疑和不屑;

三是有些人喜歡悶不作聲,悄悄參加,我確實在頭像裡看到幾個熟人。

他們的心態也很好理解,即使是真的,也不會讓人覺得愛佔小便宜,如果是假的,上當了沒人知道也就沒人笑話。

有點出乎我意料的是我單獨發給個人的信息,也大多沒有回應。

有些人我知道是真的忙。

比如有一位2013年被福布斯列入“亞洲最受矚目的女性”,她創辦的公司2014年被快公司雜誌評為全球50強最具創新力公司,從朋友圈裡看,每天都在忙她的新項目。

有位新餐飲品牌的創始人正忙著開分店,在朋友圈裡發的都是上游供應鏈養殖場的信息。

有位去年就和我說他的公司年銷售過千萬了,從朋友圈看,天天在各個城市跑項目。

有位國內最出名的MCN之一旗下正當紅的短視頻創業者正在各地忙著拍攝。

等等。

讓我覺得有意思的是,許多私下關係非常好的朋友也沒有回覆。

當然也有少數人回應,比如不少同學和朋友都回復了。

給幾百個人送粽子送不出去是什麼感受?

給幾百個人送粽子送不出去是什麼感受?

這是央視的朋友。

給幾百個人送粽子送不出去是什麼感受?

這是和禮物說是同一家投資機構出來的朋友。

給幾百個人送粽子送不出去是什麼感受?

還有幾位深夜才回復的。

給幾百個人送粽子送不出去是什麼感受?

當然也有表示懷疑的,比如這位:

給幾百個人送粽子送不出去是什麼感受?

第二天這次抽獎活動開獎,一共2421人參與,2000人中獎,中獎率82.6%,也算比較高了。

給幾百個人送粽子送不出去是什麼感受?

大部分參與的朋友都中了獎,因此收穫了一堆感謝。

給幾百個人送粽子送不出去是什麼感受?

給幾百個人送粽子送不出去是什麼感受?

給幾百個人送粽子送不出去是什麼感受?

有意思的是,我還在中獎名單中看到了一些熟悉的頭像,這些人在我的介紹下參與了,也中獎了,但沒有給我任何回應。

我沒有指責任何人的意思,也理解各種人的各種反應。

不論是不回覆不參與,還是想參與但又質疑,又或是全程悄悄參與,又或是沒準有人參與了中了獎還黑我,每個人的行為自然有他的原因。

我唯一能做的是從我自身做一個覆盤。

這個過程中,我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對不妥,如何提高禮物送達率,這次有什麼收穫,如果重新做會怎麼做等等。

雖然有諸多不足之處,也暴露了自己眼光、格局、視野、執行上的一些不足,但總體還是比較滿意的。

小步快跑,快速試錯,發現不足就改正迭代。

除了收穫了一些感謝,也成為一種社交潤滑劑,和許多很久不聯繫的朋友重新連接,還成為一個篩選機制,篩選出一些和自己同頻的人。

有些人層次太高或工作太忙,有些人想接受又沒有足夠的辨別能力害怕上當,這些人暫時就可以從社交對象中初步篩選出去。

下次再有什麼好玩的活動,或者什麼機會,當然首選那些有互動有回應的朋友。

禮物說背後的供應鏈和物流體系還是挺牛的,很快就收到發貨提醒,昨天就收到了粽子禮盒。

粽子是由禮物說聯合真功夫,由五芳齋代加工的,兩甜兩鹹四個真空包裝的粽子,鹹的是美味鮮肉粽,甜的是紫糯慄蓉粽。

給幾百個人送粽子送不出去是什麼感受?

包裝很精美,裡面還附著印著禮物說CEO寄語的小卡片,禮物說的200元新客禮券,真功夫的飲品買一贈一券等。

給幾百個人送粽子送不出去是什麼感受?

給幾百個人送粽子送不出去是什麼感受?

這麼詳細的描述,當然也是一種投桃報李,佔了禮物說的便宜,當然要有些力所能及的回饋。

作為一個有一點點粉絲的自媒體人,我會把文章在全網各個平臺分發,以前提到企業名稱時很謹慎,總會代之以某公司。

因為動不動就被人質疑是軟文,還有人誇過我軟文寫的好。

比如偶爾提及某個公司的商業模式說到它的真名,經常有人說軟文寫的好。

我就覺得很冤枉很慚愧,覺得丟了軟文的臉。

軟文界一聚會,同行們交流,你收了多少錢,我收了多少東西,問到我,什麼好處都沒拿到,同行們肯定嫌棄我啊,這不丟軟文界的臉嗎?

但這篇真的佔了禮物說的便宜,即使說我是軟文,我也認了,憑本事寫的軟文,愛說啥說啥。

說起禮物說的服務,真的挺好的,就拿這款粽子禮盒來說,才26元,還包郵,包裝精美,還能方便地轉贈給他人。

給幾百個人送粽子送不出去是什麼感受?

我一見傾心,以前逢年過節送點東西,沒幾百塊錢拿不出手啊,近的還能提上門,遠的要是自己買回來再發快遞真的挺麻煩,要考慮適合快遞耐得住顛簸的禮品,要考慮禮品包裝,要考慮快遞時效。

現在用禮物說這個粽子禮盒,260元就能送10個人,還省去自己選品、包裝、物流的功夫,對方不喜歡,還可以在微信上一鍵轉贈給他人。

對我個人而言,下次需要送禮的時候,肯定就首選禮物說了。

另外有個小感觸,當你送禮不是為了求人辦事,就是單純的想送些禮給朋友,感覺還是挺好的,不信你可以給我送些禮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