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3 換個方式聽歌-海貝R3體驗

平時上下班主要是騎車或者公交,無聊的時候就喜歡聽聽歌,為了方便大多數時候都是手機+藍牙耳機,為了能好好利用這些年收羅的無損音樂,手機上用的是“海貝”播放器,這是一款設計簡約功能比較厲害的音樂APP。雖然海貝為不少HIFI播放器提供過軟件方案,不過自有品牌的HIFI播放器還是近期才推出的,有比較專業的R6,也有今天的主角,貼近大眾用戶的【R3】。

換個方式聽歌-海貝R3體驗

先來個開箱吧,作為自己日常通勤的工具,第一要素就是便攜,剛拿到R3包裝的時候還以為會比較大。海貝R3的包裝設計比較簡潔,打開卻是經過兩個工序,首先是從側邊抽出白色外包裝,內部是黑色的iPhone式包裝盒。

看到海貝R3本體後發現其實體積並不大,正面幾乎全是屏幕,周圍有較厚的黑色海綿保護著,這個保護算是很到位了。

換個方式聽歌-海貝R3體驗

換個方式聽歌-海貝R3體驗

海貝R3作為一款千元便攜播放器,配件方面倒是比較慷慨,有一根USB-C電源\\數據線、一張鋼化膜、一張塑料膜,還有一個白色的保護殼。眼尖的應該會發現還送了四張小金標,既然送了小金錶,那說明海貝R3應該也是通過Hi-Res認證的。

* 其實我都不喜歡貼膜,無論是手機還是其他產品,所以貼膜還是先收藏了。

換個方式聽歌-海貝R3體驗

看到這裡,如果你還記得內外包裝盒的配色,那應該會感到很眼熟,白色的保護殼+黑色機身,跟包裝盒的配色是一樣的。保護殼是比較硬的材質,表面磨砂工藝有防滑作用,不過在過度的邊緣部分有少許毛刺,倒不扎手,只是有點不那麼順。

保護殼是半包設計,底部、頂部都是留空,不過播放器的四個角都包裹在殼內,另外左右兩側的按鍵部分也都是鏤空的,鏤空處的邊緣是倒角設計,按鍵的操作基本不受影響。

換個方式聽歌-海貝R3體驗

換個方式聽歌-海貝R3體驗

遠看海貝R3感覺是四四方方的,其實整體設計還是偏圓潤的,左右兩側都是弧形中框,就算上下中框不是弧形的,但是過度部分的線條仍然比較流暢,這個現在流行的稜角分明的設計有些不同。其他用戶喜不喜歡我不好說,反正我現在出門放在褲兜裡沒什麼不舒服的感覺,哪怕是單薄的短褲。

換個方式聽歌-海貝R3體驗

換個方式聽歌-海貝R3體驗

海貝R3的正面只有一個觸摸屏,而沒有任何按鍵,機身左側是音量按鍵,右側一共四個按鍵,從上到下是電源、上一首、播放\\暫停、下一首。在電源鍵跟上一首按鍵的中間是電源指示燈,開機狀態下顯示為藍色燈光。

換個方式聽歌-海貝R3體驗

換個方式聽歌-海貝R3體驗

機身底部是TF卡槽以及USB-C數據\\電源插孔,TF卡容量擴展最大支持到2TB,不過我日常都是用64G的,而且就一個,聽哪個播放器就插在哪個機器上。而配件裡面既然配置了USB-C數據線,接口自然也是USB-C,作為現在的主流接口,跟一下潮流也是必須的。而且除了充電之外還可以作為數據傳輸、DAC輸出,或者是接上USB-C接口的耳機。

換個方式聽歌-海貝R3體驗

耳機插孔位於機身頂部,除了3.5mm的普通耳機插孔之外,還搭配了2.5mm的平衡口,現在的播放器要是不配上一個平衡口估計都不好意思跟人說話了。

換個方式聽歌-海貝R3體驗

海貝R3的背部也是玻璃材質,屏幕、中框、後蓋的過度自然,相比戴上保護套,我更喜歡直接拿著。另外後蓋內側印刷有品牌標誌,以及一些產品信息。

換個方式聽歌-海貝R3體驗

海貝R3的系統應該有很多人熟悉,與其說是一個系統,反而更像是一個手機APP,因為它的界面設計以及操作邏輯都跟海貝音樂APP非常像。主界面是歌曲列表,默認是打開所有歌曲,然後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選擇文件夾、專輯、歌手等等,或者創建自己的播放列表也行。

換個方式聽歌-海貝R3體驗

換個方式聽歌-海貝R3體驗

右滑是系統功能頁面,這就是手機APP常用的方式,歌曲掃描、MSEB、均衡器、系統設置等等都可以在這裡設置。海貝R3的可設置功能其實不少,有DSD輸出模式、斷點記憶播放,音量控制、開機默認音量等等,就是系統界面的配色都可以自定義調整,自由度可以說是比較高了。

換個方式聽歌-海貝R3體驗

換個方式聽歌-海貝R3體驗

換個方式聽歌-海貝R3體驗

另外,在增加了Wifi功能之後,聯網更新固件也成為可能,比起下載、拷貝、升級這樣的傳統步驟,點一點手指就能實現的方式確實要方便一些。當然了,如果你真的沒有Wifi網絡,傳統方式升級也是可以的。

換個方式聽歌-海貝R3體驗

左滑就是播放界面,功能自然不需要介紹了,單擊頁面顯示歌詞。

換個方式聽歌-海貝R3體驗

頂部下滑打開快捷開關菜單,有無線、藍牙、DLNA、AirPlay等功能開關,底部上滑可以打開快捷操作菜單,有屏幕亮度、音量、歌曲控制三個功能。這兩處的功能跟手機相比自然少了一些,但操作方式應該沒有人會陌生,用戶的學習成本可以說降到最低了。

換個方式聽歌-海貝R3體驗

換個方式聽歌-海貝R3體驗

其實,海貝R3的功能還有不少,比如DAC解碼輸出:連接電腦後作為解碼器使用,音質略有提升,不過也有極小的延遲;AirPlay:支持AirPlay輸入,比如把iPhone上播放的音樂通過AirPlay傳輸到海貝R3上;HibyLink:遠程操控,使用手機通過海貝音樂APP來操控海貝R3。

這些功能確實增加了海貝R3的實用性,不過我個人使用的幾率不大,比如在電腦前我一般是使用音箱,因為一個人住,不會打擾別人。而海貝R3的操作已經算是方便的,也方便攜帶,遠程操控的功能我也不大用到。

換個方式聽歌-海貝R3體驗

在音效方便,海貝R3除傳統均衡器之外,還加入了MSEB調節功能。相比傳統均衡器讓普通用戶不知所措的調節,MSEB 的功能要直觀很多,分為人聲,齒音,女毒、低音下潛、低音彈性等等,簡單粗暴一眼就能明白。

換個方式聽歌-海貝R3體驗

價位定位在千元級別的海貝R3,也是大多數用戶會選擇的區間,整體的聲音風格沒有明顯的傾向,應該說相對雜食。低頻量足,而且也不散,動次打次的感覺也不錯;中頻厚實,人聲略靠前,算是走平穩路線;高頻有不錯的延展性,細節表現還算合適,只是相比中低頻水準要稍低一些。

而相同的耳機換上平衡口後的表現有明顯提升,風格上當然不會有明顯的差異,分離果斷、細節更清晰,聲場寬度、樂器定位都有明顯的改善。不過低頻量感的提升倒沒那麼明顯,但質感要好一些,感覺更耐聽。

換個方式聽歌-海貝R3體驗

在相同價位上,海貝R3是我體驗過的觸控操作最好的一個,手機APP式的操作邏輯大幅度降低學習成本,加入Wifi、藍牙、AirPlay、DAC等豐富功能,也極大提升了實用性,畢竟很多用戶的第一要素是好用。所以,如果你想在手機之外尋覓一個聽歌的工具,海貝R3是個不錯的選擇。況且,音質表現也並不差,出門搭配一個不錯的藍牙降噪耳機也很舒服。

換個方式聽歌-海貝R3體驗

最後,不要忘了貼上信仰的小金標!!!

換個方式聽歌-海貝R3體驗

換個方式聽歌-海貝R3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