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知识帖|“瓷看底,玉看皮”,皮色有多重要!

俗话说:“瓷看底,玉看皮”,色皮,即和田玉表面附着的一层带有颜色的表皮,大多出现在子料与山流水上。皮色是上天赐个和田玉的玉衣,让和田玉变得多彩。

玉本无皮,玉皮是次生的,先有玉后有玉皮,无玉则无玉皮。和田玉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内蕴其中,而玉皮可表达玉的内涵,形象与美感,使玉更具灵性。各种玉皮就像玉穿戴了多彩的服饰,别具风情。将玉比喻成一本书,则玉皮就是书的封面和封底,就是书的前言。

知识帖|“瓷看底,玉看皮”,皮色有多重要!

1、鉴赏价值:行内有句话:“子料去了皮神仙认不得”。因此有人说:“裸体”耔玉是黑白照,而皮色子玉是彩照,它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也给了人们以五彩斑斓的自然美的艺术享受。因此好皮色的籽玉原石要远比雕件昂贵。

知识帖|“瓷看底,玉看皮”,皮色有多重要!

2、欣赏价值:和田玉作品的珍贵,不仅在于其玉质好,还在于其富有情趣,匠心独运,创意的皮色的俏色利用。利用玉石的俏色雕刻作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俏色雕刻的巧妙运用,不但令和田玉作品倍显生动,灵气十足,更极大的增加了和田玉作品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知识帖|“瓷看底,玉看皮”,皮色有多重要!

3、文化价值:皮色在当今和田玉收藏意义更比古代重要,古人能拥有和田玉的非贵即富,一般为王族、权贵,作假的基本没有。古人重德轻符,当代德符并重。古代的子料主要为河中“捞出”,皮色较少、即使有色度也较浅。今天的子料多从老河床砂土中挖出,因受环境沁染,大多有皮色,而且皮色重、满、艳、美。当今的玉雕家、藏家在皮色上挖掘出的美,使观者获得的愉悦是古代不可同日而语的。

和田玉有皮者价尤高。这些天然形成的皮、色,灵动、富有生机,犹如人的皮肤似乎会呼吸。现在大部分藏家和研究者都认为子料本身较山料温润,在佩戴一段时间或多年以后,会越来越滋泽美观,应该是皮的“呼吸”带来了鲜活的机制。同时,和田玉皮色的文化价值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