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ofo到底怎麼了?輸給了曾經“強大的”自己,逼著用戶說再見

ofo到底怎麼了?輸給了曾經“強大的”自己,逼著用戶說再見

繼全面取消支付寶免押金之後,ofo小黃車又漲價了,3分鐘收費2元。 如果說服務好,取消免押、漲價也勉強能接受。但是,ofo最近的行為卻逼著用戶跟它說再見。

ofo到底怎麼了?輸給了曾經“強大的”自己,逼著用戶說再見

共享單車一開始就陷入了野蠻競爭:粗放經營、盲目擴張、豪擲補貼。 很快,燒錢的規模和速度都遠遠超過了資本的預期,而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卻被一一驗證行不通。 於是,精明的投資人紛紛離場,共享單車不得已只能賣身自救。摩拜委身美團,成為王興LBS大戰略的一個插件。

ofo到底怎麼了?輸給了曾經“強大的”自己,逼著用戶說再見

從學生時代開始創業,作為ofo創始人的戴威,很理想主義。 風清當然不是說理想主義的人不適合創業,事實上,越是理想主義者最後取得的成就可能越驚人,馬雲就是其中的代表。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企業經營上也理想主義,這是不對的,而戴威就犯了這個錯誤,以前接受資本卻不想被資本控制的事就不提了。

ofo到底怎麼了?輸給了曾經“強大的”自己,逼著用戶說再見

取消免押,轉而把用戶的行為模式作為信用積分的重要權重,加上灰度測試的漲價策略,很明顯是要剔除價格敏感群體,進而達到類似分時租賃的按時長收費模式。 但是,ofo把一切都考慮到了,卻忘了考慮用戶體驗。別忘了,所有這一切的前提是用戶願意接受。ofo野蠻擴張留下的弊端是遍地的“垃圾”,掃一輛不能騎,再掃一輛不能騎,即使是耐性再好的用戶也無法接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