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 秦淮八絕董小宛:最動人的愛,是肯為他低至塵埃

十里秦淮,燈火璀璨,

胭脂紅了烏衣巷,

花雕醉了歌舞池。

明末清初,這裡青樓林立,

往來遊人如織,

那歌舞昇平的盛世亦幻亦真,

只有這條趟了幾千年的河流,

迎送那些聞聲而來的有心人,

又輕輕撩起才子佳人的一簾幽夢。

秦淮八絕董小宛:最動人的愛,是肯為他低至塵埃

秦淮八絕是這十里香堤,

無法忘記的名字。

最盛名是柳如是,

最俠義是李香君,

最傾國是陳圓圓,

而最動人是董小宛。

秦淮八絕董小宛:最動人的愛,是肯為他低至塵埃

董小宛聰明靈秀,才色雙絕,

落於紅塵卻未曾自甘墮落,

她苦覓真情,

堅決嫁與冒襄為妾任勞任怨,

在夫家遇難時不離不棄,

殫精竭慮,維持生計。

從名妓到賢妾,

董小宛一路悽風苦雨,

但卻最終敵不過紅顏薄命,

長眠於如皋影梅庵。

人們悼念起董小宛,

無不為她嘆息。

只是我們已無法追問,

這位曾經秦淮舊院的花魁,

在奄奄一息時回想自己

為愛低至塵埃的青春歲月,

是不是依舊心甘情願,

是不是已經了無掛牽。

秦淮八絕董小宛:最動人的愛,是肯為他低至塵埃

董小宛本是大家閨秀,

取名白,號青蓮,

出生於蘇州城內“董家繡莊”,

從小浸染書香之氣,

詩文書畫樣樣都學。

董家祖業昌盛,

董白終日穿梭於江南織繡間,

雲龍鳳鶴、花草鳥蝶。

針線女紅不在話下,

也養出個柔情似水的性子。

只是好景不長,董白13歲喪父,

母親悲痛欲絕,加上明末戰亂,

董母便賣了舊宅帶著女兒

隱居半塘河濱的幽室,

繡莊的事也移交給了掌房夥計。

秦淮八絕董小宛:最動人的愛,是肯為他低至塵埃

 兩年後當董家繡莊預備清算賬目,

卻發現早已負債累累,

董母知道定是繡莊夥計生事搞鬼,

卻無奈自己和女兒無力對抗,

她氣鬱成疾,臥床不起,

生活的重擔一下子壓到了15歲的董白身上。

從來不是愛風塵,似被前身誤。

深養閨閣的大小姐哪裡肯向人低頭借錢,

只想憑藉一己之力幫母親治病,

於是她來到金陵秦淮河畔,

在畫舫中賣藝,改名小宛。

秦淮八絕董小宛:最動人的愛,是肯為他低至塵埃

小宛氣若幽蘭,高貴絕俗,

她只願賣藝卻不願陪笑,

因此掃了很多客人的興致,

鴇母雖看中她的相貌才藝,

卻不能縱容這孤傲的脾氣,

來了這秦淮河畔,

誰都是身世可憐之人,

豈能任憑你矯揉造作。

董小宛絕不屈服,一氣之下回了蘇州,

但母親重病纏身,請醫吃藥都需要銀兩,

債主們聽聞董家小姐回來了,紛紛上門討債。

秦淮八絕董小宛:最動人的愛,是肯為他低至塵埃

董小宛15歲畫作 《彩蝶圖》

《紅樓夢》中曾記:

“當年地陷東南,東南有個姑蘇城,

閶門外有條十里長街,

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

小宛沉思了一夜,

決定動身到七里山塘掛牌接客。

為了生存,她壓抑自己的清高,對客人賣笑,

但只有一點,絕不賣身。

那些自命風雅的公子名士

倒是頗喜愛小宛的性情,

她不似大多青樓女子只是賣弄風騷,

這位美人不僅能吟詩作對,

還潔身自好,

越不可得越教人難以放下。

秦淮八絕董小宛:最動人的愛,是肯為他低至塵埃

很快,小宛的名聲便傳開了,

很多文人雅士前來,

只為一睹這江南名妓的真容,

他們帶著小宛遊太湖、登黃山、泛舟西湖,

旖旎風光讓小宛愁緒消散了。

但在這燦若雲錦的山塘安居不過三年,

小宛的母親便不幸離世。

小宛是個極孝之人,

母親的去世撤走了她墜入紅塵的所有筋骨,

她寢食俱廢,大病一場。

這是1642年的早春,乍暖還寒,

此時她最需要的,便是一個可依靠的知心人,

這一念想,眼前浮現的,

竟是兩年前有過一面之緣的冒闢疆,

那位冒公子出身官宦人家,英俊瀟灑,

他為見自己一面用心良苦,情真意切,

是個可以託付的人,只是不知兩年過去,

公子是否還記得自己。

秦淮八絕董小宛:最動人的愛,是肯為他低至塵埃

這位董小宛惦念的冒家公子,

的確曾對董小宛念念不忘,

那次匆匆的晤見,

小宛一襲素衣,粉黛未施,

俗塵未沾的模樣宛若清泉,

那回首的盈盈一笑讓自己魂牽夢繞多日,

他曾在次年想再度去看她,

卻因小宛遊覽山水在外而作罷。

小宛不知,多情的冒公子,

並沒有痴心對她一人,

他也心繫陳圓圓,

甚至已到了相知相許託終身的地步。

正是小宛沉浸喪母之痛那年,

冒闢疆因為周事纏身,

沒有及時與陳圓圓將婚事定下,

等他再去尋時,美人已被虜北上,

他百般懊悔只能湮滅這段情緣。

黯然神傷的冒闢疆和好友泛舟山塘,

一解心中苦悶,

流水漫蕩,

他的畫舫靠近了那戶他也曾流連的枕水人家。

再見小宛,

已不是三年前那清麗美人,

聞著滿屋草藥味,

望著眼前憔悴不堪的小宛,

冒闢疆心生憐惜,

兩個失意的人就這樣相互取暖。

小宛想到家母曾盛讚冒公子,

不願再放他走,

暢聊一夜後董小宛決定以身相許。

秦淮八絕董小宛:最動人的愛,是肯為他低至塵埃

冒闢疆沉吟許久,

對董小宛來說,他是那縷重生的火光,

但對他來說,這不過是段露水情緣,

而且她負債累累,自己不願徒增煩惱,

於是他推脫說功成名就之時再議婚事吧。

小宛難分難捨,登上冒闢疆的小船,

說要送送他,一送便是二十七天。

小宛又怎會不知冒君心思,

但那敷衍之詞並未擊垮她的絕心,

送到北固山下,不得不別,

她拖著病體面對著滔滔江水起誓

“妾此身如江水東下,斷不復返吳門!”

秦淮八絕董小宛:最動人的愛,是肯為他低至塵埃

1939年 周璇出演《董小宛》

這一年冬天的傍晚,

冒闢疆正在老家如皋私園陪父親飲酒,

梅上枝頭映得冒家門楣紅紅彤彤,

似是為迎接南來的客人早已算好了花期。

這一夜,風雪兼程的董小宛站在了冒闢疆的門前,

而和她一起來的,

還有一封江南才子錢謙益的書信。

錢謙益已為董小宛還清了所有債務,贖了身份,

還為她支付了從蘇州乘船而來的費用,

只因小宛乃是錢謙益愛人柳如是的閨中密友,

他知道小宛心意決絕,非冒闢疆不嫁,

便也希望董小宛有個好歸宿,

於是為她推波助瀾,希望能成全這樁美事。

那年冒闢疆已是31歲,董小宛18歲。

就這樣,小宛心甘情願地嫁做冒闢疆妾侍,

卻管絃,洗鉛華。

恪守本分,勤勤懇懇,

伺候冒家上下任勞任怨,

儼然一個丫鬟姿態,

闢疆母和妻都特別喜歡她。

秦淮八絕董小宛:最動人的愛,是肯為他低至塵埃

1963年 夏夢版的董小宛

她廚藝了得,貴在足夠用心。

既能制五花露,又能文火細茶。

丈夫喜歡吃肉,她便研究食譜,

拜訪名廚,創制了“虎皮肉”,

有時冒闢疆見油水生膩,

小宛也能將葷菜做得樸素雅緻,

“蒲藕、筍蕨、鮮花、野菜、

枸蒿、蓉菊之類無不採入食品,

芳旨盈席”。

冒闢疆還好甜口,

小宛便研製了桃糕、西瓜糕、菊花糕,

當世和後世無數文人皆仰慕小宛靈巧的廚藝,

而能嚐鮮的,除了冒家,

也只有丈夫的一眾酒席好友了。

小宛自制的鮮花糖露,是飴糖釀先造成甘露,

加入醃製過的梅花,花汁溶化在露液中,

露面還要飄上各色花瓣,

野薔薇、玫瑰、金桂、香菊等,

客人每每酒後喝上一杯,便能解酒止渴。

坊間皆知,

冒闢疆之妾入得廚房,更是上得廳堂,

求冒闢疆字畫的人很多,

董小宛常為丈夫代筆分憂。

丈夫收集唐人詩篇,

她就認真地在一旁稽查與抄錄,

校訂成冊供夫君查閱。

秦淮八絕董小宛:最動人的愛,是肯為他低至塵埃

賢妾如此,知己難求,

但董小宛一樣可以勝任。

明月當頭,

她陪著闢疆在庭院中賞花作詩,對談國事,

獨自一人時,

她便在書房裡揮毫潑墨,凝神練字。

秦淮八絕董小宛:最動人的愛,是肯為他低至塵埃

董小宛臨習的《孝女曹娥碑》

小宛的書畫,到如今已是稀世藏品。

在冒襄的指導下,她創作了兩幅重要作品,

《玉肌冰清圖》和《孤山感逝圖》

秦淮八絕董小宛:最動人的愛,是肯為他低至塵埃

《玉肌冰清圖》

貧瘠的山坡上,兩株水仙風姿綽約,

亭亭玉立,清秀典雅,

正如自愛自憐的董小宛,

命格堅韌,

不許淤泥侵皓素。

秦淮八絕董小宛:最動人的愛,是肯為他低至塵埃

《孤山感逝圖》

而這幅《孤山感逝圖》,

畫上有董小宛的題詩,

“孤山回首已無家,不做人間解語花,

處士美人同一哭,悔將冰雪誤生涯。”

小宛借梅花來表達自己丈夫與宮紫玄等人,

明亡後不再做官的惘然與亡國之痛。

素日操勞家務的董小宛,

筆觸依舊楚楚可人,不見絲毫莽氣。

在卑微的生活裡,

她也始終沒有拋棄那個高潔和清亮的自己。

小宛熱愛繪畫,也頗有靈性,

書畫是她生活的另一種美好寄託,

縱使後來逃難,她也將畫卷收起,

跟著她輾轉多地。

秦淮八絕董小宛:最動人的愛,是肯為他低至塵埃

董小宛《秋園雅興》局部

小宛愛詩情畫意,

她常隨著月亮的升沉移動几榻。

半夜回到室內,也要推開窗戶,讓月光傾灑。

月亮西去,她會戀戀不捨地

反覆唸誦李賀的詩句“月漉漉,波煙玉”。

誰不想衝破圍城,誰不想獲得自由,

但我們每一步的盤算對於生命長河來說,

難免狹隘。

莫不如保留那一份永恆的嚮往,

那澄澈的詩意便會翩然而至。

秦淮八絕董小宛:最動人的愛,是肯為他低至塵埃

董小宛《秋園雅興》局部

《一柄象牙彩蝶》

董小宛

獨坐楓林下,雲峰映落輝。

松徑丹霞染,幽壑白雲歸。

看似尋常安寧的日子,

董小宛只過了一年,

李自成攻佔北京,清兵人關南下,

冒家險遭塗毒,家產丟得一乾二淨,

小宛隨夫一路南逃。

戰亂期間,人心惶惶,

冒闢疆卻在此時病倒了,

柔弱的董小宛一邊照顧著病重的丈夫,

一邊精打細算,維持生計。

  董小宛為照顧冒闢疆,想了各種辦法,

她在床榻邊攤了一張破草蓆作為自己的臥床,

只要丈夫一有響動,她就能夠察覺。

秦淮八絕董小宛:最動人的愛,是肯為他低至塵埃

禹之鼎繪《水繪園篠瀨圖》

 令人心寒的是,

冒闢疆曾想過拋下董小宛,

帶著全家逃難,能少一人是一人,

他完全沒有顧及董小宛

日日夜夜侍奉再旁的苦心,

令人唏噓的是,

最後說服冒闢疆帶小宛一起走的人,

是冒闢疆的母親和妻子。

董小宛並不責怪丈夫,

反而更加盡心盡力地照顧他,

冒闢疆惡寒發顫時,她便緊緊摟住他;

發熱煩躁時,為他揭被擦澡;

腹痛時為他揉摩;

下痢就要為他端盆解帶;

後來丈夫不能仰臥,

她便讓他靠在自己身上,

坐睡了整整一百天。

如此反反覆覆大半年,

冒闢疆身體漸漸恢復了,

但董小宛已是骨瘦如柴,

最終確診為肺炎。

秦淮八絕董小宛:最動人的愛,是肯為他低至塵埃

俞明 《董小宛病榻小影》

在一路風餐露宿的歷劫中,

董小宛最終一病不起,

隕落在她28歲的青春年華里,

在冒家的一片哀哭中,她安詳地離開了。

小宛臨終,手中緊握著冒闢疆鐫有

“比翼”、“連理”四字的那對金釧,

直到最後她依然深信自己的愛人,

深信自己那一夜乘船而至孟家門,

是改變命運的開始。

秦淮八絕董小宛:最動人的愛,是肯為他低至塵埃

孫菲菲版 董小宛

失去董小宛對冒闢疆來說,

不知是否真的痛徹心扉,

後來冒闢疆寫了一本《影梅庵憶語》,

追憶他和董小宛的生活點滴,

他說自己一生的幸福,

都在和董小宛相處的

那九年中享盡了。

秦淮八絕董小宛:最動人的愛,是肯為他低至塵埃

三百多年來,

董小宛安睡於如皋影梅庵,

歷代文人多有憑弔。

而在如皋,每年過年,

大人們還是會買上幾盒酥軟的董糖,

孩子們問起由來,

便會有人念起董小宛的名字。

那是小宛為夫君所做的糖。

秦淮八絕董小宛:最動人的愛,是肯為他低至塵埃

那糖包得樸素,

甜得發膩,

酥的易碎,

拿在手裡不小心就會落下粉屑,

如同秦淮河畔的佳人

和她一生追尋的真情,

美得動人,卻輕得如夢。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