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女性進入絕經期,要“提防”這種病,等到發生時就晚了

當女性進入絕經期,由於激素水平的變化,身體也會出現一系列的改變,最為明顯的包括月經停閉、潮熱多汗以及心煩易怒等。但很多女性或許沒意識到,絕經期前後還有一個變化悄然在她們身體發生,那就是骨質疏鬆。廣東省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馬文君告訴家庭醫生在線編輯,絕經期女性骨質疏鬆由於症狀隱秘不易被發現,而一旦出現骨折等嚴重後果,則可增加死亡的風險,提醒女性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女性進入絕經期,要“提防”這種病,等到發生時就晚了

絕經期骨質疏鬆易被忽略 發生骨折可增加死亡風險

女性在進入更年期,尤其是絕經以後,由於卵巢功能衰退和雌激素水平的下降,會出現一系列的更年期綜合徵症狀,據馬文君主任介紹,女性絕經期的骨質疏鬆其實也是與雌激素分泌減少密切相關。

“雌激素可以作用於成骨細胞,促進其增值分泌骨基質;另一方面,雌激素還可抑制破骨細胞的吸收。當女性絕經後,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重建的平衡就會被打破,導致骨強度和骨微結構發生改變,這時骨質疏鬆就容易出現了。”

女性進入絕經期,要“提防”這種病,等到發生時就晚了

與其他更年期會出現的症狀不同,骨質疏鬆往往比較難以從早期發現,馬文君主任表示,絕經期骨質疏鬆初期會表現為駝背、身高縮短或是頸椎、腰椎、背部等不定時的疼痛,但很多時候會被女性忽略,直到出現嚴重的症狀——骨折時,女性才可能意識到自己出現了骨質疏鬆,往往為時已晚。

骨質疏鬆最嚴重的後果是骨折,針對更年期女性則以髖骨骨折最為常見。骨折不僅會降低女性的生活質量,而且一旦發生髖骨骨折,一年後的死亡率可以達到接近20%。

女性進入絕經期,要“提防”這種病,等到發生時就晚了

專家:骨質疏鬆可防可治 45歲以上女性需進行預防

雖然骨質疏鬆的後果可大可小,但馬文君主任認為女性也不必對骨質疏鬆過於憂慮,這是一種可防可治的疾病,通過早期的預防干預強健骨骼,完全就可以避免絕經後骨質疏鬆的出現。

馬文君主任提醒,對骨質疏鬆的預防應該貫穿人的一生,而針對絕經期骨質疏鬆,女性可以從45歲左右開始進行準備,“女性首先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菸、限酒,同時進行適當的運動。補鈣方面首選是奶及奶製品等的飲食,如果乳糖不耐受(一喝牛奶就腹脹、腹瀉),可以改喝酸奶或去乳糖的奶粉,也可通過膳食補充劑補充維生素D和鈣。

女性進入絕經期,要“提防”這種病,等到發生時就晚了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俗話說“千金難買老來瘦”,但馬文君主任認為,女性要想預防絕經後骨質疏鬆則應保持相對健康的體重,而並不是一味追求偏瘦的身材,“女性可以用身高(cm)減去105或是用體重指數(BMI)即體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來算出自己的理想體重,不宜因為愛美刻意過度減肥。有研究表明,女性如果身材偏瘦,隨著年齡的增長,出現骨折疏鬆甚至骨折的幾率也會比體重正常的人明顯增加。”

本文指導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