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夏之前的历史是什么?

G2075


1、夏之前的时期一般被认为是“三皇五帝”时期。

又称“上古时代”、“远古时代”或“神话时代”。三皇五帝率领民众开创了中华上古文明,近现代考古发现了大量与这一时期相对应的龙山文化遗址,证明三皇五帝时期确实存在。

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仅太古时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後人追尊他们为“皇”或“帝”。人民则把他们敬为神灵,以各种美丽的神话传说来宣扬他们的伟大业绩。

2、三皇一般是指天皇燧人、地皇伏羲、泰皇(人皇)神农。

五帝一般是指颛顼、帝喾、尧、舜、大禹。

3、时期。(公元前1.5万年—公元前2225年)(三皇为伏羲(太昊)、神农(炎帝)、轩辕(黄帝亦称有熊氏)。

黄帝:少典子,前2495-前2395年在位,据说在位101年

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前2395-前2322年在位,据说在位74年
颛顼:昌意子、黄帝孙,前2322-前2245年在位,据说在位78年
帝喾:蟜极子、玄嚣孙、黄帝曾孙,前2245-前2176年在位,据说在位70年
帝挚:帝喾长子,前2176-前2168年在位,在位9 年
尧:帝喾次子,前2168-前2097年在位,据说在位72年
舜:瞽叟长子,前2097-前2037年在位,据说在位61年

与其说这段时期是公天下,倒不如说这是家天下。都是黄帝一脉相承。

至少有一点得说明,这只是一种传说!


君之所见


人类历史,有案可查的文字的时间非常短暂。更多的时间是没有文字记载的“黑暗”时期。据目前为止的考古水平,可以确定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就几千年,而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以百万年计。


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推进的。特别是考古学,它的断代技术的精确程度,就是依靠各种物理、化学方面的仪器分析精度来确定的。一堆篝火遗迹,一块人头盖骨,一颗种子木炭等等蛛丝马迹,就如一个个人类的“黑匣子”,等待着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去不断解读出,人类的生存密码。


这样我们就不断的分析考古所得,精确的推断人类在各个时期的生活状态和生存环境,进而得出人类甚至整个物种的演变过程。这是一件比较神奇的事情,以我们对过去的好奇程度来看,考古会成为一个热门专业的。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想往前走的更远,就必须要知道我们更远的过去。

从人之所以是人,就是以“会使用工具劳动”为标准的。距离最起初使用工具的那段时光,难以在时间轴上给出准确定位。实际上也没有办法准确定位,因为那又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岁月,比老子距离我们要遥远几十倍,几百倍,几千倍。。。



仔细想想人类历史,确实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现在我们让地球变成了地球村,十几个小时内就可以到达任何一个地方,短短几万年之前,所有的人都只是知道自己的存在;现在我们开车几个小时就可以听到不同的方言,更长的时间里,这点距离,人类走了几万年 、百万年之久。


夏之前的历史,才是真正的历史,但也有可能是永远的未解之谜;我们对过去的无知,和对将来的未知,都是一样的无限。


哥不猜想


夏朝一般认为是我国的第一个奴隶王朝,第一个家天下世袭制朝代。但是就夏朝的存在与否还是有很大的争议,甚至很多人认为夏朝不过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

在夏朝之前,那就是中国的原始社会,很多史事都是传说和臆想。如果从考古学的观点来看,中国最古老的人起自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然后四散到全国各地。

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氏族公社又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根据考古学发现,在中国境内发现的远古人种,北京人是原始人群时期的典型,山顶洞人已经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和黄河流域的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的情况。

这些都是无法考证是否存在部落或国家的意识形态,就是存在也无法考证部落号或者国号。

盘古开天地姑且不谈。

母系社会最出名的就是华胥氏,相传她踩雷神脚印,感应受孕,生伏羲和女娲,这是典型的母系社会的案例,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因此她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母。

中国纪录最早的是人皇伏羲,他是古代传说中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与他同时代的就是女娲娘娘,他们俩共同孕育了中华民族,相传伏羲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接下来就是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相传他们均是伏羲帝的后裔。他们共同打败了蚩尤,形成中原部落。

而后就是黄帝的子孙传承——颛顼、帝喾、尧、舜作为部落首领,这是古代最备受推崇的禅让时代。


最爱肉丸子先生


一般来说夏朝之前,就是女娲盘古三皇五帝这些的历史。如果你对这一段的历史感兴趣,推荐你看一本书,就是南宋罗泌写的《路史》。

虽然说是历史但是还是属于神话范畴。例如《史记》里的三皇五帝本纪,就有很大的神话嫌疑,根本没有文献记载,有可能都是太史公道听途说的。

至于《路史》这本书,则是比较系统的,详细的描绘上古时代的中国历史(神话),从人物,地理,风俗,人情,社会各方面,还把上古历史分成上中下不同的纪元,每个纪元还有各个的皇,给我们勾画出一个大概的轮廓。

比如,此书详细的从古代典籍里,汇总了三皇五帝的各种不同版本,还真有点旁征博引的意思。

《四库全书》也收录了此书,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里评价此书说:凡《前纪》九卷,述初三皇至阴康无怀之事;《后纪》十四卷,述太昊至夏履癸之事;《国名纪》八卷,述上古至三代诸国姓氏地理,下逮两汉之末。

至于此书的可信度呢,《四库提要》也说了:皇古之事,本为茫昧。泌多采纬书,已不足据。意思就是,没啥根据,不可信。

清末学者李慈铭也读过这本书,在他的《越缦堂日记》说:阅《路史余论》十卷毕,略阅其《国名纪》一过。《余论》文章隽快,闲附孜证,俱不足为据。国名所系始末舆地,亦难尽凭,惟取其博奥耳。

所以,既然现在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那段历史,拿这本书来看看,也是不错的。


西堤君


如果从11000年前的第一大夏帝国往前推到7.5万年前,即本太阳纪初年,世界的东方大致有如下王朝,或者说有这些著名人物建立起来的社会存在:

7万年前,地球末次冰期。结束后,出现了第一个国家,伏,人类首次利用犬在冰天雪地里狩猎。

1、伏羲 ,即羲创建的帝国,狗开始成为人类最忠诚的伙伴。

2、伏牺、 动物祭祀开始出现

3、宓羲、

4、庖牺、

5、包牺、

6、伏戏,

7、牺皇、 以及

8、皇羲。

上述统治中心在中国西北和黄河以北。

9、太昊、 2万年前,洞熊消失,从此成为有熊部落的图腾,楚国统治集团出现在长江(汉江)流域。

10、青帝、(青在南方象形文字中与秦相同,印度古代就称他们东北方的这个为cina 即青国,后来又指秦国)。

11、玄帝。

统治中心在长江流域中部和东部,即先楚文明。

12、少典氏(13000年前)。

曾经建立起疆域最广泛的社会,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炎、黄2000多年都认同,声称自己是少典后裔,或者少典转世。

(欢迎大家补充)




幻想的野草


夏之前的历史也就是大禹治水那个大禹的儿子之前的1000年的部落状况。一般认为炎帝神农氏部落传了8个子孙、然后是黄帝有熊氏,然后又是多少代到了尧舜禹,石卯遗址的考古发现黄帝部落在陕北,炎帝经营的地盘经营不善,最后被黄帝并购了,黄帝建立了强大的城市。后来把城市也叫“国”。历史上说尧舜禹是禅让方式传王位,实际上他们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也就是没立太子,从不同媳妇生的孩子里挑选一个有威望懂管理的孩子做董事长。社会治理和现在家族企业差不多模式。


终南高扬


三皇一般是指天皇燧人、地皇伏羲、泰皇(人皇)神农。

五帝一般是指颛顼、帝喾、尧、舜、大禹。

3、时期。(公元前1.5万年—公元前2225年)(三皇为伏羲(太昊)、神农(炎帝)、轩辕(黄帝亦称有熊氏)。

黄帝:少典子,前2495-前2395年在位,据说在位101年

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前2395-前2322年在位,据说在位74年
颛顼:昌意子、黄帝孙,前2322-前2245年在位,据说在位78年
帝喾:蟜极子、玄嚣孙、黄帝曾孙,前2245-前2176年在位,据说在位70年
帝挚:帝喾长子,前2176-前2168年在位,在位9 年
尧:帝喾次子,前2168-前2097年在位,据说在位72年
舜:瞽叟长子,前2097-前2037年在位,据说在位61年三皇一般是指天皇燧人、地皇伏羲、泰皇(人皇)神农。

五帝一般是指颛顼、帝喾、尧、舜、大禹。


3、时期。(公元前1.5万年—公元前2225年)(三皇为伏羲(太昊)、神农(炎帝)、轩辕(黄帝亦称有熊氏)。

黄帝:少典子,前2495-前2395年在位,据说在位101年

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前2395-前2322年在位,据说在位74年
颛顼:昌意子、黄帝孙,前2322-前2245年在位,据说在位78年
帝喾:蟜极子、玄嚣孙、黄帝曾孙,前2245-前2176年在位,据说在位70年
帝挚:帝喾长子,前2176-前2168年在位,在位9 年
尧:帝喾次子,前2168-前2097年在位,据说在位72年
舜:瞽叟长子,前2097-前2037年在位,据说在位61年

昊林雄起


可能需要善待“历史”这两个字。

历,是历法和经历的意思,准确的说,是治理的印记和脚步。史是记载,记事者,准确的讲,是高举中字大旗,或举中字旗的人。

所以,历史这个词本身就是个判断标准,符合历史这个词意思的就叫有历史,不符合就叫没有。夏之前叫传说,主要是年代分不清了。但记载是有,比如,轩辕氏,和车辆有关,战胜没有车辆的蚩尤就不奇怪了。神农氏,神农尝百草。文字本身就是——史,只是历不清。


阿奇100


三皇五帝时期在公元前21世纪之前。三皇是哪三皇虽然众说纷纭,但按照重要性,学者普遍认为是:伏羲、女娲和神农。这三个都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女娲的位置还有黄帝,共工,燧人和少典。之所以要尊女娲为人文初祖是因为她造了人,并创立了婚姻制度,这实在不可忽视。而共工和少典都没有什么重要贡献。现在争夺主要在燧人氏和女娲之间。燧人氏只发现了钻木取火,相比来讲略逊一筹。三皇中伏羲和神农每一个都有一系列重要贡献,而且引入一个女性也未尝不可。

五帝一般认为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大禹治水有功,被推举为部落首领,改禅让制为世袭制,开辟了夏朝六百年江山。


追风赶月别留情


最近在看钱穆的《国史大纲》,里面关于夏朝的描写比较详细一点。

夏朝之前的历史,应该主要是围绕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的主要活动而开展的。

简单说来,其实就是由猿类逐渐演变为人的过程中,人们从穴居,变为巢居,之后,又有了自己的房子,并且慢慢开始发展畜牧业。

随着人的能力的不断强化,慢慢就滋生了领地意识,所以,各个氏族部落之间,会征战,抢夺地盘,扩大自己的疆域。

纵观当时整个时代而言,它的脉络应该是围绕这个展开的。


夏朝之前的历史有几个特点:

1,当时的人类还处于蒙昧的状态,整个历史的演进比较浅,因此可供记录的不多。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对于石器时代的历史不够认可的原因。

2,人类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活动的范围比较小,因此,经历的具有时代意义的事情并不多。

充其量,也就算是不同的部落之间的一些事情而已。

3,在上古时期,没有像后来的朝代那样,有健全的制度和各种的学术思想。

考古学的发现。

1,旧石器时代

随着人类考古学的发展,出土了大量的史前文物。根据这些文物的发现地以及文物的特点,人们又将旧石器时代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旧石器时代早期,就是我们在历史课上学的关于北京人,蓝田人所生活的时代。

不过除了这两个以外,还有在广东曲江马坝村发现的马坝人。

旧石器时代中期的话,从发现的遗址来看的话,他们主要是围绕山西,陕西,甘肃等高原地区活动的。活动的地方主要是在华北地区。

华南的话,只有一部分的人在那里。其中,考古发现的“长阳人”,就是主要在南方活动的。

旧石器时代的晚期,人们活动的地方就越来越多了。南北地区都会有所涉及。唯独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并没有发现有价值的考古学证据。我在想,他们之所以在沿河两岸活动较少,这会不会和当时黄河水泛滥有一定的关系。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大禹哈。

2,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在这一时期,产生了两种文化:

第一个是仰韶文化,它是以河南的西部,山西的南部,和渭水的中下游为中心展开的。

还有一种是龙山(黑灰陶)文化,共发现了300多处的遗址。这个时期,人们制作陶器的话,会采用轮制的方法,还出现了蛋壳陶。这个时期的人,有了自己的城堡建筑,有了自己的家。想想的话,那一时期的人们,放在当代的话,也算是富豪的级别了。他们都有自己的豪华城堡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那个时候的人,对自然的了解较少,所以,还出现了以牛和羊,还有猪的肩胛骨为材料进行的占卜活动。不过,有句话叫做“上古时期,巫医不分”。我想,这也应该和当时的文化有很大的关系,毕竟,那个时候的经济发展并不发达,人们对于自然,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于是,人们也只好诉诸神力了。

大体上说来,新石器时期,人们活动的地方,主要是在黄河中下游,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

北方的话,主要的农事活动,应该是围绕制作陶器为主的。而南方的话,主要是以种植水稻,狩猎,纺织为主的。

南北方的差异,大概是在老祖宗的时期,都已经出现了。

不管是三皇五帝说,还是其他的学说,它的发展,离不开当时的人的意识状态和生产水平。

夏朝之前的情况,也基本是这个样子了,不过,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或许若干年之后,人们通过考古活动,还会发现更多的历史事实。这就是历史有意思的地方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