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何八路军的帽子上有两个纽扣?

夜色巴赫


八路军,全称是“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看这个称呼就知道这个是属于国军序列,它是由国民政府改编,那时候国军里有德械师,国军军装仿的是德国野战军军装,而八路军的军装由国民政府发放,所以将军装本土化,那时候帽子上还有象征国民党的青天白日勋章,外加两颗纽扣,不过国民党比较有钱,军帽上用的是铜扣子。



虽然国军军装是仿制的德国的,但是却进行了简化,没有了护耳的功能,而八路军的还比较实用,是可以放下来御寒的。



后来皖南事变发生后,国共两党摩擦不断,八路军把扣子上的“青天白日勋章”拆了下来,只留下军装的原始样子。


风云一点通


八路军,全称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是国共合作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八路军的军服和国民党的军服基本一样,军帽上都有两个纽扣。



这种圆筒形布制军帽源于德军的"山地帽"。在二十年代国民党的军队都是大盖帽,1930年中原大战后,蒋介石加强了与德国的军事合作,聘请德国军事专家对中国军队进行德式军事训练,当时的德国军事顾问就以德军的“山地帽”为原型,又依据中国人的头型设计了这种圆筒形布制军帽,后来就成为了国军部队的制式军帽。该帽最大的特点是帽子周围有一层护布,平时折叠起来,用两颗钮扣固定在正面,天冷时可以放下,以保护脸部及后颈部。



从这顶小军帽就可以看出,在抗日战争前,中国军队深受德国军事思想的影响,全部使用德式装备和经由德国军事顾问训练的87师、88师、36师等军队参与了淞沪会战,淞沪一战,彻底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妄念。虽然,德式的训练和装备未能改变抗战初期的溃败,但是,抗战前在德国帮助下建设的军事工业为日后的持久抗战建立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