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书法入门:柳公权楷书《玄秘塔》笔法结构分析

《玄秘塔》是柳公权楷书的代表作品,柳公权是继颜真卿以后,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并有广泛影响的一位书家,“柳体”为世人喜爱,影响深远。

柳公权学习书法,最初取法“二王”,后遍阅隋唐名家笔法,最得力于欧阳询、颜真卿,笔法挺拔,结体端庄,自成风格。尤其楷书,遒媚绝伦,极负盛名。当时大臣家庙碑迹,如果不出自他的手笔,人以子孙为不孝。历来有“颜筋柳骨”之称。宋代朱长文《续书断》评柳书云:“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一家,而不及颜书之体局宽裕也。虽惊鸿避弋,饥鹰下韝,不足以喻其鸷急。”用生动的比喻来形容柳字的劲健。明代董其昌云:“自学柳诚悬,方悟用笔古淡处。”后世有人学柳字,一味抛筋露骨,刻画雕琢,是不悟“古淡”二字。我们说楷书的笔法到柳公权可以说“至矣、备矣”,人手学柳要笔笔倶到,一段时间之后,应上溯隋、六朝、魏晋,不要为柳字点画精能所拘。

书法入门:柳公权楷书《玄秘塔》笔法结构分析

《玄秘塔》写于会昌元年(841),柳公权当时已63岁,书法已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此碑用笔劲健,起笔处斩钉截铁,棱角分明。行笔圆润挺拔,结构中宫紧密,四周舒展,越显出精劲险峻的意味。

近代大书法家郭风惠先生《论书绝句》中有一首评柳字云:“弩张剑拔论何偏,殿阁微凉婉谏传。铁铸铮铮真骨力,千古一个柳诚悬。”高度评价了柳体字的成就。20世纪60年代,书法家郑诵先在中央电视台讲过柳体字,还作了一首歌诀,概括了柳体字的特点,对学写柳字的人启发很大。歌诀全文如下:

中宫收紧,横竖舒长。

笔笔顿挫,筋骨开张。

撇轻捺重,并运圆方。

点圆波短,横弱竖强。

短撇粗壮,短横上扬。

回锋起趯,挫衄相当。

折须提笔,颜柳同行。

下面我们就以此歌诀为纲,结合原碑中的典型例字,分析柳体字的笔法结构

一、中宫收紧,横竖舒长

柳字常把每个字的中心部分收得很紧,而把作为主笔的横、竖(也包括一些撇捺)伸展得很长。这样,字的结构既紧密又宽舒,如“奇”字中部的两点和“口”都写得很紧凑,而中间的长横和竖钩作为主笔,则尽量伸展。“安”字、“异(異)”字的长横也是主笔,因而写得很长、很舒展,“辈”字“车”部的上一横正在中宫,所以写得极短,下一横和中竖,则写得长而挺劲。

书法入门:柳公权楷书《玄秘塔》笔法结构分析

二、笔笔顿挫,筋骨开张

柳字每一笔画都顿挫有力,所以显得十分精悍。顿挫的表现就在每一笔画的下笔、驻笔时要用力提按,意到、笔到,笔笔送到。这样才能够写出笔意,笔画才能有筋有骨。“丘”“风(風)”“公”“光”等字,每个笔画都顿挫有力。

书法入门:柳公权楷书《玄秘塔》笔法结构分析

三、撇轻擦重,并运圆方

柳字的长撇是比较轻的,而捺写得比较重。柳体虽然方笔居多,圆笔有时也有,多用在点、竖及长撇等笔画上。如“史”字的撇捺,起笔时都用圆笔。

书法入门:柳公权楷书《玄秘塔》笔法结构分析

四、点圆波短,横弱竖强

柳字的点总是比较圆的,有时一面是圆的一面是平直的,如“驳(駁)”(图中为碑别字)字、“为(爲)”字的各点。波就是“辶”下面的平捺,往往写得比较短,刚刚超出上面部分就停了。比其他各家的“辶”都短,如“道”字、“途”字。横弱竖强,是指柳字的横较细,竖比较粗壮。

书法入门:柳公权楷书《玄秘塔》笔法结构分析

五、短撇粗壮,短横上扬

柳体的长撇、长横都比较痩,而短横、短撇比较粗。短横多向右上方扬起,并作仰势,即向上弯曲。长横则多做俯势。“工”字、“寺”字,可以看到短横与长横的对比;“使”字,则可以看到短撇和长撇的对比。

书法入门:柳公权楷书《玄秘塔》笔法结构分析

六、回锋起趯,挫衄相当

钩,在永字八法中叫做趯,柳字与颜字钩挑的写法相仿,无论是竖钩、戈钩、抛钩都是一笔写到底再回锋挑出。这些个动作叫做挫衄,即行笔的同时又有提按。但要注意不能过分,如果太夸张那就成为一种习气了。

书法入门:柳公权楷书《玄秘塔》笔法结构分析

七、折须提笔,颜柳同行

字右上方拐弯处叫做“折笔”。柳字和颜字一样经常是写完一横之后提笔另起,写成一折,表现了刚劲方折的笔法,如“欲”字、“君”字的折笔。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思”字提笔另起就不明显,“柳”字的一折则是圆转了。所以我们临帖时,一定要注意观察,不要概念化。

书法入门:柳公权楷书《玄秘塔》笔法结构分析

上面,郑诵先先生用简明的语言写成的歌诀,基本上把柳体字最重要的特点讲出来了。初学者如果能把郑先生的歌诀背下来,以上的范字记住并能默写出来,那么,柳体的特点就基本掌握了。

柳体字的笔法与颜体字,特别是《颜勤礼碑》是非常接近的,所以有“痩颜”之称。

点击左下角“了解更多”,选好用的毛笔宣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