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什么是功能性胃肠病?

在临床上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患者,他们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以及便秘等,多次就诊,经多方面检查未能发现有器质性病变。这些以往被视为所谓的神经官能症,近年来随着肠道神经系统研究的深入,把这类疾病统称为功能性胃肠病。该类疾病是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系高级神经活动障碍导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主要为胃肠的运动与分泌机能失调,无组织学器质性病理改变,不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主要为胃肠道的症状,以腹痛、腹胀、恶心、早饱、呕吐、腹泻及排便困难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其它官能性症状。本病相当常见,以青壮年为多。


什么是功能性胃肠病?

功能性胃肠病也称为功能性胃肠障碍、胃肠功能紊乱或功能性消化障碍,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该类病又称功能性消化紊乱症、功能性胃肠紊乱症、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以及胃肠神经官能症等,实际上,功能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之分目前仍是临床排除性诊断和等级诊断思维的主要依据,尤其是在精神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中。将所有疾病分为功能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思维方式的结果,使人们为排除器质性疾病,或为器质性疾病的初步诊断搜寻客观证据,将生物学和物理学检查置于临床诊断中非常重要的位置。
什么是功能性胃肠病?

随着CT、MRI、显微电镜等影像和显微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已被证实了存在组织、细胞或亚细胞水平的结构改变,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医学知识。但这也使人们产生了一种认为仪器检查正常即没有病的错觉,因此客观上导致了这样一种情况:即医生和病人因为极度重视生物学和物理学检查结果的阳性发现,而存在对生物和物理学检查没有阳性发现的主诉,即检查为阴性结果的病例,不太重视甚至忽视而简单打发了事的现象。这种情况在非精神科中尤为常见,常常导致病人病情迁延,反复就诊,反复检查,造成病人痛苦不堪和巨大的医疗资源浪费。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巨大成就给人类带来了认识生命现象的诱人前景;却也有导致生物医学还原论观点抬头的现象,即企图以单个基因或某种危险因素来概括一切病因的思想,这种观点无疑会使诸如忽视实验室阴性发现等情况更加严重。
什么是功能性胃肠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